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棡逝世打乱朱元璋布局,朱允炆:三叔若活着,朱棣肯定不敢造反

朱棡逝世打乱朱元璋布局,朱允炆:三叔若活着,朱棣肯定不敢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51 更新时间:2024/1/21 19:03:13

想当初刘邦一个地痞流氓如果没有韩信张良等人的帮助怎能击败强大的项羽,可最后想想他又是怎么对待韩信这些股肱之臣的;再有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可最后建立王朝后却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寒了众家兄弟的心。

再有和尚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也算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跟他打拼天下的开国将领几乎没有人得以善终。

虽然他们的做法不一定真的正确,但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来看,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经之路,因为历史上不乏心慈手软而导致的权力旁落之事。

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也与朱元璋的明朝有关,朱元璋死后,朱棣造反称帝,或许如果三子朱棡还活着,朱棣称霸的美梦也要化为虚影。

朱元璋的几个儿子

朱元璋的人物性格算的上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虽然出身贫贱卑微,但是从起义到建国的几十年间,朱元璋的思想和举措都是极具影响力的。

可能有的人说他残暴苛刻,但也有人认为他深谋远虑。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以朱元璋当皇帝时的国家情况来看,他是一个成功的帝王。

但若是从他死后几十年对明朝大业的基础奠定上他又是失败的,终其原因还是朱棣的搅局让明朝的发展走上了一条与朱元璋不甚相同的道路上,甚至这一改变直接影响了百年后明王朝的命运。

朱元璋这辈子一共断断续续有了26个儿子,和现在大多独生子女不同,有一个儿子那全部的家业其实就是为他准备的,可有着几十个儿子,不但要平衡好每个人分到的财富,更要在太子的选立上做好平衡,这无疑也是给朱元璋出了一个大难题。

大儿子朱标温顺善良,虽然在众多子嗣中人缘不错,却离朱元璋心中恩威并重的最佳人选差了不少。二儿子朱樉外厉内荏色厉胆薄,如果不是生在了皇帝家,恐怕他也没那么多高高在上的姿态,看人下菜碟也不过是仗着自己老子是党朝皇帝。

三儿子朱棡虽然和朱元璋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是朱元璋深知自己是打江山的初创者,做对做错也没多少人站出来反对。

可残暴的朱棡如果不改改自己他们的性格,怕是一登基就得被推翻,至于老四朱棣虽然是朱元璋最为看重的继承者,可多年来朱元璋也对他十分冷淡。

深知自己各个孩子身上不足的朱元璋也用了多种方法让他们改正提升、互相学习彼此的优势,可临到死的明太祖才发现,帝王家族最大的缺点便是听不进他人良药苦口的劝诫,哪怕是自己的皇帝父亲。

朱棡是何许人

对于历朝历代的每任皇帝来说,嫡长子继任太子仍然是选立新皇帝道路上不会错的选择,因此沉稳老实的大哥朱标仍然是朱元璋的首选。

从小在父亲和大哥朱标身边长大的朱棡,最佩服的人也便是他们两个。不过在前文我们也说过朱棡在性格上是最像自己父亲的人,曾经在京城附近受到父兄管教的他当然不敢造次。

可随着自己掌管一方地界,打骂士兵、严苛刑罚一出接着一出,让朱元璋十分恼怒,要不是大哥朱标的极力维护恐怕朱棡的脑袋早就搬了家。

不过要说朱棡是什么时候彻底痛改前非,还是要说到这之后朱标感染风寒离世,可以说朱标的逝世在朱棡的内心层面激起了强烈的震荡,自此以后朱棡继承了大哥朱标礼贤下士的优点,虽然这也让朱元璋颇为欣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朱标的死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那时的他已经七十有余,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是在剩下的这些儿子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节省时间,毕竟无论是朱棡还是朱棣,他们都已四十有余,不但有着一伙亲信,更是对王位垂涎欲滴。

第二种便是培养性格最像朱标的大儿子,虽然符合自己对继承人的要求,但不可否认这种耗费时间长,处于第三代的朱允炆在气势上就敌不过自己的叔叔一代,如果上一代拥兵自重,恐怕朱允炆只能束手待毙。

朱棡之死朱棣篡位

以现在的角度看来,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从结局来看是大错特错的,虽然朱元璋为朱允炆的上位做出了许多布置谋划,包括为朱允炆除去政治生涯的一大障碍——蓝玉。

蓝玉本是朱标原配常氏的舅舅,于情于理他都支持常氏的孩子继承朱标的衣钵。彼时的朱元璋身为皇帝肯定无法在明面上与蓝玉翻脸。

一方面是朱元璋青春不在,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像年轻时候思虑全面,另一方面蓝玉掌管着明朝近一半的兵马,稍有不慎自己也会被取而代之。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三子朱棡成为了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大将。

他不但将蓝玉的三员心腹爱将牵制在自己身旁,更是在时机成熟时将蓝玉叛党诛杀,蓝玉一死,朱元璋的一块心腹大病就此除去,而一心辅佐不争权的朱棡也成为了朱元璋最为依赖和信任的人。

可正当朱元璋一心辅佐孙子朱允炆登基时,噩耗再度传来,洪武三十一年,朱棡染病逝世,在几年之内连续丧子的朱元璋也痛心异常,没过多久撒手人寰。

其实在他临死时心中已然知道朱棡一死,朱允炆离死也就不远了,比起智勇双全心狠手辣的朱棣,朱允炆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朱棣装疯卖傻欺骗了善良的朱允炆,时机成熟后联合藩王一起篡位成功。

史书当然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朱棣成为了他口中的那个最受父亲认可喜爱的孩子,而不知道朱棣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是否也会想起自己曾经惧怕的三哥朱棡,也难怪朱允炆直到临死前的一刻还在说,要是三叔朱棡还活着,朱棣必不敢造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危难,此人提出2条奇策,一条可灭八旗,一条可增国土22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末清初之际,内政腐败、外临强敌的明朝危在旦夕,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明朝大学士徐光启提出2条奇策,一条可灭八旗,一条可增国土22万。只可惜,当时统治者的庸碌使得徐光启的妙计没能完全发挥出一百分的作用,两百余年的大明王朝最终也为满清政权所取代。 师夷长技以制旗 徐光启最初是万历年间进士出身,后步入仕途,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堂弟率大军造反,死前大骂你会和我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2022年玄武门规划,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有多惨烈,玄武门全集免费

    这个堂弟名叫李瑗,要算起来李瑗的身份和皇族之间挨得也算是很近,虽然他并不是李渊的儿子,但是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学员关系,李瑗的父亲李哲是隋朝柱国、备身将军,在唐建立以后,被李渊追授为庐江王,因为去世得很早,所以在唐建立以后,李瑗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担任了刑部侍郎等官职。但在史书上,李瑗的评价并不是很

  • 读了《宋徽宗》一书,我顿悟了:好运气有时候是一场灾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天青色是什么样的颜色呢?传说宋徽宗有一次在梦中看到,雨过天晴后的天空,颜色很令人着迷。醒后,他给烧瓷工匠下了一道圣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可难倒了不少工匠,最后还是汝窑的一位老窑工突发奇想,在釉料中加入玛瑙矿,终于烧制出了“雨过天晴色”。后来这种颜色被命名为“天青色”。而天青色

  • 王阳明主题雕塑,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晚年官拜南京兵

  • 看到武则天的复原图后,才明白为何李世民不爱,而李治却深爱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是李世民老婆还是李治老婆,大唐皇帝李世民李治登基,李世民和李治谁对武则天最好

    在遥远的大唐盛世,有这样一位女子,她自打出生以来,就被人称作“不凡之童”,襁褓中的她,就曾被算命先生误认为是一个能够闯荡江湖的男孩子。渐渐长大以后,她又生的落落大方,内外兼修,无论是颜值还是气质,都俨然一副出众模样。不过,最鲜明的特点,还是要属她的性格了——爽朗霸气、爱憎分明。没错,这个人,就是我们

  • 开始预约!《清明上河图》纪念钞艺券(微缩长卷)!完美复刻,发行价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幅千年前的神作,长5米多,被北宋皇帝赞为“神品”。不过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清明上河图》真迹每展出一次,就需要沉睡10年才能重现。▲2015年故宫特展《清明上河图》第一天就有上千人排队观看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国宝艺术之美,国家印钞企业——西安印钞有限公司获批承印并出品——《清明上河图》纪念钞艺券(微缩

  • 王阳明雕塑——明代杰出的思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 [30] 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

  • 独孤天下:伽罗永远也想不到,亲自抚养的李渊,最后竟杀了血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独孤天下伽罗李渊,伽罗和李渊,独孤天下伽罗如何当上太子

    古装权谋大剧《独孤天下》马上就要迎来大结局了,主角们的结局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独孤天下最新剧情中,曼陀联合阿史那皇后毒杀宇文阐陷害杨坚,又设计让杨坚宠幸宫女,以至于变相把亲妹妹伽罗害死,这真的是疯狂到无药可救了!李渊虽由伽罗教导数年,但曼陀终究是生母,他谨记母亲临终之言。终究,李渊夺去了杨坚的江

  • 好水川之战:北宋与西夏军队的机动能力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041年,历史上的第一次宋夏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尽管有三川口之战的惨痛经历,远在汴梁的北宋君臣却依旧无法摆脱思维定势,自觉只是在攻略某支侥幸走运的孱弱蛮族攻。因而丝毫不顾及敌我双方的强弱之势逆转,继续对督军前线的官员们下死命令,要他们务必以最短时间完结战斗。 结果,这种自带麻痹效果的莽撞心理

  • 延续900年、史上最早的家族信托,竟是范仲淹设立的!~普益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晚年的范仲淹,虽然“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乃至病逝于调任颍州途中,却早已深谋远略,殚精竭虑,一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信托架构——范氏义庄。 历史上最早的家族信托诞生 1050 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深感家道变化对家族影响巨大,于是用多年俸禄购置了原籍苏州的一千多亩土地,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