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喝醉后同意一小国改名,名字沿用至今,现已成为发达国家

武则天喝醉后同意一小国改名,名字沿用至今,现已成为发达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29 更新时间:2024/1/19 4:00:11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新时代,可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却影响深远。比如今天的韩国,他们受我国明朝影响最大,所以我们看韩国的一些古装电影,就会发现里面的人穿着和明朝时期官员一样。

同样的,唐朝时期,我国是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所以有很多外国人来,其中就有日本人,而日本人也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今天日本的很多传统服饰都和我国唐朝时期的一样。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日本的国名是怎么来的,当然它一开始肯定不叫这个名字,“日本”这两个字的来历和我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有关,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首先从日本的起源说起。

日本人的起源至今也没有定论,第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徐福东渡说。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经多次寻找能够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这时有个叫徐福的方士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徐福也说自己知道哪里有神仙,神仙就有长生不老药,秦始皇信了他的话。

徐福说自己要三千童男童女和几只大船,秦始皇照做了。其实徐福并不认识神仙,他带着这些人来到一个小岛上就定居了,据说这里就是今天的日本。《史记》中司马迁说徐福带着这些人向东走了,也没说具体去了哪里,而日本正好在我国东边,所以这种说法是我们的一种猜测。

除了这个说法,如今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一种说法认为,如今的日本人是当地的原住民和中国人还有其他迁移来的人种的混血。也就是说,很久以前日本岛上是有人的,不过后来大量其他民族涌入,所以原住民的血统越来越少,最终成为了今天的日本人。

这种“混血说”之所以为很多人接受,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经过日本人的研究,上古时期的日本人在基因上和今天日本人是有区别的。所以他们很有可能是混血。

根据考古结果来看,日本岛在数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因为出土的很多陶制容器上都有绳子的纹路,所以当时被称为绳纹时代,这时的日本人主要以狩猎为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从中国和朝鲜等国学会了青铜器的制造和种植水稻等工艺农艺,也就进入了弥生时代。

日本的弥生时代在我国汉朝时期,当时日本人开始会制造工具,能发展农业之后,就开始了战争。如今我们看汉朝的史书就发现当时人们称日本为倭国,其实就是因为当时汉朝帮助日本统一了,而且赐了一个国名就叫倭国。不过这个名字不是什么好词,倭的意思是矮小软弱。

弥生时代以后,日本又进入了古坟时代,之所以要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倭国的公贵族们热衷于建造古坟。古坟时代的日本人有了民族意识,他们称自己为“大和民族”,这也是今天很多日本人的自我称谓。古坟时代倭国境内战争不断,后期就是自称大和的这一支脱颖而出实现了统一。

此时已经是我国的南北朝末期,在隋朝统一之后,倭国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飞鸟时代,飞鸟时代的倭国政权动荡,为了能够巩固统治和发展民生,他们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以及学习我国隋朝和唐朝的制度,最终倭国也随着唐朝的发展进入了自己的盛世奈良时代。

通过向隋唐的学习,倭国人才明白自己的这个“倭”字并不好,所以一直想改名,想来想去觉得“日本”这两个字好,因为在他们的神话传说中对太阳十分崇拜,而“日本”的意思就是太阳从此处升起。可是当时倭国一直依附于我国,所以他们派人来请求改名,可是隋朝的时候就被拒绝了。

后来到了唐朝,倭国人不甘心,看着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强盛,又打起了改国名的主意。于是他们又派人来和唐太宗说这个事,唐太宗当然不会答应:你这不是抢我的风头吗!可是这下倭国人也不干了,所以此后很长时间两国都没有来往,这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可是倭国需要和强大的唐朝进行贸易往来,结果他们憋到武则天时期,又一次派人来中国进行外交了。

当时武则天做皇帝不久,她一直知道倭国最近没有和中国来往,正好这天他们主动上门来请求外交,武则天很是开心地接见了倭国使节。同时还为他们准备了宴席,席间双方畅谈甚欢,武则天和倭国使节推杯换盏,喝了不少酒。这期间双方达成了几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协定。

然后倭国使者趁着武则天的酒兴说出了自己国家改名的事,本来以为武则天会拒绝,没想到她却一口答应了,从此倭国正式改名日本,一直沿用至今。那么武则天为什么答应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拉拢人心,自己上位不久,需要各方的支持。而且可以重新将日本纳为蕃属国,也可以算作自己的一项政绩,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是在酒后做的决定,可是武则天也经过了考虑,此后,日本继续派遣年轻人来中国学习交流,并且取得了很大进步。不得不说日本民族的学习能力之强,正是因为当时他们把唐朝那一套照搬让自己发展起来,所以今天很多日本的传统服饰和礼节跟当时我国的特别像。这种效仿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日本转而学习西方发展科技,如今也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日本地处小岛,自古以来就依附周边强国,古代依附于我国中原王朝,如今依附美国。试想一下:要是当时武则天没有同意日本使者的请求,是不是我们如今还称日本人为倭人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宋高宗赵构行书真迹《赐岳飞批剳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高宗赵构行书真迹《赐岳飞批剳卷》局部南宋高宗赵构行书真迹《赐岳飞批剳卷》局部南宋高宗赵构行书真迹《赐岳飞批剳卷》局部南宋高宗赵构行书真迹《赐岳飞批剳卷》局部南宋高宗赵构行书真迹《赐岳飞批剳卷》局部南宋高宗赵构行书真迹《赐岳飞批剳卷》释文得卿九日奏,已择定十一日起发,往蕲、黄、舒州界。闻卿见苦寒嗽

  • 韦庄经典诗词十首,相传这是唐代最后一个有成就的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金陵图唐代: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女冠子·四月十七唐代:韦庄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

  • 宋代与辽和西夏连年征战,军事孱弱,为何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如此,宋代依然被后人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康熙皇帝下金陵南巡的时候,称颂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繁荣似锦,治隆唐宋”。这句话虽然被认为是康熙皇帝收买人心的溢美之词,但通过对比我们能够窥见当时宋朝治下的繁荣景象真是深入人心。而这个连年征战的国度,能维持这种繁荣富足的状态,经济制度的进步带来

  • 甘肃发掘碑文,揭秘玄武门事变真相,专家:也不能全怪李世民心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夺权政变,都说历史上都是胜利者写的,在诸多的史料中,史官一再的将罪过推脱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世民的迫害。但是我们深究后就知道,这不过是李世民在背后操纵的言论而已。李世民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又将他们的子嗣也屠戮了干净,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李世民的心狠手辣吗?但李世民

  • 朱标讽刺朱元璋是暴君,气得老朱抄起椅子揍他,为啥还选他做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标出生于1332年,他的生母就是著名的马皇后,朱元璋在攻打南京城的时候得知了儿子出生的消息,他非常开心,作为第一个儿子,朱元璋自然对他寄予厚望。老朱早年做过乞丐和和尚,文化程度自然高不到哪里去,但是他也知道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请来了名儒宋濂做朱标的老师。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就把朱标立为

  • 都是唐朝大诗人,为何杜甫穷困潦倒,李白却一掷千金,从不缺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看穷困潦倒的杜甫,公元712年,杜甫生于巩县一个家境比较优渥的书香门第,自小在文化的熏陶中长大,七岁便能写诗,曾有“神童”的美誉。不过后来母亲去世,家道也渐渐凋落。杜甫也曾想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曾客居在长安十多年,只为寻求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然而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史料记载了杜甫的这段生活:“举

  • 宋朝,一个无法争取主动的王朝,繁华必然如过眼云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沉疴已久诉源头,不过帝王居深宫,未见刀光未见血,只有风花雪月时。(繁华如过眼云烟)谈及中国历史,总会对强汉朝盛唐津津乐道,一说北宋,就会嗤之以鼻,面带鄙夷的说一句,弱宋!也因此弱宋之名深入中国人骨髓,成为所有人对宋朝的刻板印象。当刻板印象成为习惯进而延申到认知中,无论宋朝真相如何,都不在重要。反而是

  • 万历30年不上朝,真的是因为身体不好吗?郭沫若挖开定陵找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我们也常说,凡事都有那么几个例外,有些皇帝就是整日不上朝,国家依旧管理得好好的,只是留了个懒惰的污点罢了。这个不爱上朝听政的皇帝,就是明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钧。他自万历十四年开始,就倦怠朝政。到万历十七年时,他干脆连朝臣都不见了,一直到驾崩,整整三十年几乎都没有上过朝,因而得了一个最懒皇帝的绰号。但

  • 话隋唐:一生中无甚胜迹,为什么可以在十三杰中排名第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他身长一丈,虎头环眼,声如巨雷,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两臂有万斤气力,跟隋唐第六条好汉伍云召是拜把兄弟。说到这里很多人佑计已经猜出这个人是谁了,不错他就是被人尊称为紫面天王的雄阔海,位列十三杰的第四位,排名仅次于李无霸、宇文成都及裴元庆。可就是密位排名第四的好汉在一生中却几无胜迹,下面我们就来看

  • 朱元璋起义即将被抓,让道长放火烧庙,对方却提出10字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知道,在元朝末年,朱元璋因为吃不饱饭,于是参加了红巾军,而由于后来朱元璋受到了排挤,因此朱元璋挑选了24个人离开了起义军准备另谋出路,这其中就有徐达、汤和等知名将领。首先,徐达等一部分人先行来到了于桥镇,而朱元璋和另外十几人则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准备前往小镇和徐达等人汇合。然而在半路上,朱元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