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无论皇帝在生前多么风光,有着多么巨大的权力,但是他们都在为自己死后的陵墓绞尽脑汁地防止被盗。而这些皇帝的陵墓里面,有那么几个人是最难发掘的,甚至有些到目前为止都无法发掘。武则天的陵墓就是那些最难发掘的其中之一。
在历史上,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经历了无数次的盗掘,可是没有一次成功。乾陵里面的宝藏被无数人觊觎,这也是为什么这么难盗掘,还是有无数的人乐此不疲地前去。传说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就放在了武则天的乾陵之中。这可是我国的顶级国宝。
二、
为什么乾陵这么难盗掘呢?是因为一直没有发现乾陵的墓道,甚至有一次把乾陵所在的山挖掉一半都没有发现。而到了1960年,这个情况才有了转机。
也是当时一些当地人无意中的行为,本来是去炸石头的,没想到这一下就炸出来了乾陵的墓道口。也就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发掘。
而在发掘一开始的时候,就发现在神道的两边,有一群石像。而这些石像全部都是没有头的,它们也被称为“六十一番臣像”。为什么是番臣呢,因为没有头可以判别外表,但是这些石像都穿着“胡服”,所以也就判断它们全部都是番臣。
虽然这些石像都没有了头,但是每一个石像的身份,还是很容易确定的。因为在每个石像的背后,都刻着这些石像来自哪里,姓名还有所担当的职位。一开始猜测这些石像都是高宗李治葬礼的时候,来参加其葬礼的外国使臣,可是根据他们的身份调查,发现有一些人早在高宗李治去世以前就已经离世,所以是不可能前来参加的。所以这个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又有人认为,这些人是归顺唐朝、在唐朝出任各种官职的原少数民族酋长像。这也说不过去。因为武则天死于公元705年,而石像中的一些人,却是在这之后才归顺唐朝的。
之后也有很多种说法,不过都没有得到认同。大多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一致的观点是认为这些石像除了武则天设立之外,是后续陆陆续续设立的。建立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彰显武则天和李治两个人生前的文治武功。
要知道,唐朝时期,有着万邦来华的盛况。而且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被各个地区称为“天可汗”,这些石像也就体现了在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期间,对于各个外邦“协和万邦”的含义。
而且最开始的石像并不是61个,而是64个,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失踪了3个。但是现在这些石像的头部却全部不见,就是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了。在史料里面记载,这些石像的头部一直到宋朝时期,还是完整的。可是从此之后,就有大量记载乾陵有没有头部的石像。可见,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陆续发生的。而且也不是人为一次性全部破坏的。
那这些石像的头部是怎么消失的呢?
三、
在1971年的时候,当地的一些农民在种地的时候,发现地里挖出来一颗石头的头像。而专家在对这颗头像检查后发现,就是乾陵石像的头像。而且对头像断裂处的研究,就可以证明这颗头像是肯定不会是被人为弄掉的,更像是自然的力量导致。
这下就联想到了明朝时期的“嘉靖大地震”。而这场地震也是影响到了乾陵,所以很有可能这些头像都是因为地震而失去。但是为什么只有头像失去呢?
专家研究这些石头人之后,发现因为材料不是特别坚固,所以石像因为地震倒地的时候,脆弱的颈部,是最容易断裂的。
明朝时期,还曾经有一首诗歌,其中写到“赤马剥落离倒旁”,就是说当时的人来乾陵的时候,就发现这些石像都是在地上倒着,而不是立在此处。很有可能这些石像被那场地震损坏。而头像也因为时间的流逝,在周围的土地中被埋藏。
虽然乾陵的内部没有被发掘,只是发现了乾陵。但是相信,如果有朝一日进入了墓穴中,绝对有着震惊世界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