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尽皆知的杜甫画像,原来是个近代画家照自己的样子画的!

人尽皆知的杜甫画像,原来是个近代画家照自己的样子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30 更新时间:2024/3/7 7:25:55

在课本当中,我们也见到过杜甫的画像,许多人只要看到这幅画,就会知道它是杜甫像。但实际上,这并非是杜甫的真人画作,而是一位现代画家照着自己的样子画的。古代人的画像不像我们现在自拍这么简单,普通人或许一辈子都无法留下一张画像。

传统的绘画艺术讲究的是人物、山水和花鸟画,但很少有为人物专门画成的肖像画,一般只有皇帝自己或功臣才会留下自己的画像传世。唐代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能够保存到今天的画作本身就寥寥无几。比如诗仙李白,他在唐玄宗时代可以说名满天下,唐代画家韩干曾有一幅《李白封官图》,至今早已无所寻觅,目前最早的李白画像还是明朝的。

至于杜甫画像就更少了,甚至在古籍当中关于杜甫外貌的介绍都十分罕见。近代水墨画家蒋兆和,在近代水墨画坛被誉为开山宗师。一次他就接到了一个请求,要为大诗人杜甫创作一幅肖像画。但蒋兆和找遍了古籍,都没找到关于杜甫相貌的任何描述,古人画作更是一个都没有。于是蒋兆和就只能照着自己的样子,结合唐代的服饰习惯,创造了一幅杜甫像。

这就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杜甫画像了。除了杜甫之外,蒋兆和还画出了很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曹操白居易李时珍等。

这幅李时珍画像,我们也应该非常熟悉。大家怎么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位明朝皇帝一生只有一位妻子,皇后跪求他纳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感情上的专一外,朱祐樘其他方面的品质也值得世人称赞,他勤政爱民、尊敬大臣、宽厚待人,甚至连自己的仇人都能宽恕。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朱祐樘的一生,这句话便是当代作家当年明月所说的“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作为皇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 天宝战争:云南的南诏国,为何敢进攻强大的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南诏国的先祖,是秦汉时期云贵高原上的哀牢人,到了隋唐时期,云南洱海附近出现了“六诏”,南诏就是位于最南端的蒙舍诏。唐高宗时期,南诏国的龙独罗曾派人到长安朝见天子,唐高宗李治因此封龙独罗为巍州刺史,当时的巍州就在现在的巍山县一带,算是一个不大的群落。到了唐玄宗时期,皮逻阁继任南诏王,南诏实力迅速增长,

  • 一清官被罢官,回乡时没盘缠,朱元璋知道后对他用了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咏竹》朱元璋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出生平民,当过和尚当过乞丐,他一路摸爬滚打,从无名小卒一路坐到部队将领最后走上皇位,他就是朱元璋。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智慧头脑更离不开他的铁血手腕,胡兰之狱的真实原因,至今还在被历史学家们所研究,但毋庸置疑的是,朱

  • 唐朝军队威震西域,为何总是不把弓弩放在眼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为什么呢?弩是一种更为省力方便的远程兵器,只要简单的训练,妇孺老人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弩手,因而在战国时代,秦弩威震天下。但是到了唐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唐朝野战部队几乎都依靠弓箭,只有在南方一些地方才会有弓弩部队。在这背后则是唐朝的胡化之风,也说明唐朝当时掌握着十分优秀的兵员,士兵们更加骁勇善战。

  • 写下“知否”的李清照,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什么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李清照71年的漫漫人生路,她的生平便是一首动人的诗词。李清照1084年出生于齐州济南,家境殷实,早年生活优裕。算得上是大家闺秀了。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家中藏书颇丰。很自然的李清照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便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也正是早年的阅读经历, 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创作基础。加之自

  • 历史上西晋灭亡的惨烈程度远超过靖康之耻,为何后世却很少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取了北宋的首都,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金人俘虏,最终导致北宋灭亡。北宋皇室都遭受了非人的待遇,皇帝被贬为庶人,实属历史罕见;国家领土遭到外敌肆意侵犯却无能为力,毫无尊严可言;山河破碎,天下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金人为了侮辱北宋皇帝,便封宋徽宗为昏德公,并且在汴京建立

  • 赵煦是北宋第七位皇帝,也是少有的热血皇帝,痛打西夏是他任内的高光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神宗末年,两次败于西夏,少年天子哲宗继位之初,他说了也不算,而且在这个范纯仁、司马光等保守派的建议之下,神宗的母亲高滔滔充分发扬了勤俭持家的乡村风格,息事宁人土地换和平。把神宗时期对西夏拓取的战略要地拱手送给了西夏。然而,忍耐退让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西北边疆一团乱麻,而高太后和司马光等人,却认为

  • 唐太宗将三千宫女放出宫,让她们随便找对象,宫女感动得直呼万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总喜欢给历史抹黑,仿佛不这样,就显示不出他的伟大来。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但我知道一些人总在这么做。中国古代历史上得到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好皇帝,是少之有少的,但即使这样,仍然有一些人不忘在给那几个少得不能少的皇帝找点事儿。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

  • 武则天退位后娘家灭门了吗?并没有,宪宗朝才是武氏最后的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不然,身为大唐功臣之家的武氏,并没有因为武则天的倒台而灭门,更没有因为唐隆政变而被诛流殆尽,只不过是失去在武周时期的风光、以及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已。武氏家族其实也挺点背的,曾先后遭遇四次劫难:第一次是武皇自己清算娘家人,亲哥哥武元爽、武元庆被流放忧死;堂哥武惟良、武怀远被赐死;堂嫂武怀亮的妻子善氏

  •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人割走了,包拯:把牛杀了,小偷就现出原形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999年,包拯出生于安徽合肥,他的父母从小就对他非常严格,并且告诉他做人要讲诚信,要正义,父母不仅口头上这么说,也一直做给他看,正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他的品行端正,为人正直。他自小便刻苦学习,后来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中了进士,中了进士后他没有继续考功名,而是选择做个知县,为百姓服务。包拯还没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