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这么说呢?你看完就明白了。
在隋朝建立以前,中国经历数百年的动荡,百姓饱尝了战乱之苦,期间,虽然也出现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仍无法结束这战乱不断的时代,直到杨坚的出现, 这一动荡的局面才得以改变。
统一全国之后,隋文帝杨坚开始励精图治,整顿政治,发展经济,开创了开皇盛世。当时的隋朝,政治安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光是隋朝粮仓中的粮食,就够全国人民食用五六十年。
而当隋文帝杨坚去世后,隋炀帝杨广即位后,隋朝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灭国之路。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为建东都,迁都洛阳,同时还下令开凿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分为三大段,南抵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全长2700公里的大运河。
这两个工程浩大,但是建东都一项,每个月征调的民夫就高达二百万,更不用说,那全长2700公里的大运河了。因此,在杨广统治时期,隋朝百姓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他还三次攻打高丽。原本修建洛阳都城就早已劳民伤财,兴修水利更是使百姓怨声载道,发动战争更是让百姓民不聊生,正是这样的急功近利,在不久之后,农民便纷纷撂下挑子,举兵起义。
而隋炀帝杨广这种不管不顾的发展战略最后也是以灭国为代价烟消云散了。
隋朝的灭亡与隋炀帝杨广的执政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杨广的所有政治举措,说不上对错,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无疑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