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故居处,为何刻有“掉哪妈!顶硬上”的脏话,背后原因唏嘘

袁崇焕故居处,为何刻有“掉哪妈!顶硬上”的脏话,背后原因唏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4/2/7 16:32:20

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提取到三个有效词:东莞、袁崇焕、还有这句“掉哪妈,顶硬上”。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分析一下,三者之间的联系。

袁崇焕和东莞

袁崇焕(1584-1630),他的雕像至今仍屹立在我家乡的火车站前,关于他的故事,我也是从小就有所耳闻。

可以说,袁崇焕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万历年间中了进士,后来又自荐到边关镇守。

在与清兵抗争的过程中,先后取得了宁远、宁锦战争的胜利。

然而,明末时期,宦官当道,袁崇焕刚正不阿的性格并不讨大太监魏忠贤的欢心,于是他只好辞官回乡。

后来朱由检继位后,袁崇焕再次出山,得到了重用。在抗清扶明的道路上袁崇焕一度成为努尔哈赤的劲敌。

说起这二位,必须说一说这宁远之战了,努尔哈赤在攻打辽东时,屡战屡胜。先后攻下了开原、铁岭、沈阳……几乎大半个辽东地区。

然而,在乘胜追击的努尔哈赤沉浸于自己的无敌神力之时,却万万没想到,在宁远城吃了败战。

宁远大战中,守城将军袁崇焕手下只有两万多名士兵,而清军有十三万余人。如此悬殊的人力差距,袁崇焕胜在了兵器。

据记载,袁崇焕当时虽然没有足够的士兵,但是在城墙上守城,位置占了一定优势,最重要的是,手里有十一门红衣大炮。

要知道,大炮作为热兵器,是很稀少的。而且,力量上以一敌百毫不夸张,努尔哈赤作为游牧民族打出来的王,兵器上主要以冷兵器为主,最终战败。

也有传言,努尔哈赤在宁远一战后,羞愧难当,不久后郁郁而终。不过,记叙历史向来“为尊者讳”,天可汗具体怎么死的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被袁崇焕的大炮打死的,也有人说是病死的。相传,努尔哈赤的葬礼上,袁崇焕还曾派喇嘛前去吊唁。当然吊唁为嘘,勘测虚实为真。

以上便是袁崇焕比较有名的事迹,不过基本都是发生在辽东地区,而东莞不是他的主要战场。

东莞,其实是袁大将军的故里,这也是目前占据上风的说法。也有人因为袁崇焕父亲在广西的墓碑碑文推测袁崇焕祖籍是广西。

毕竟,谁都希望自己家乡出个英雄,所以,祖籍之争热度不减也是必然。

英雄枉死

前面说到,袁崇焕被迫回乡后,又因朱由检复出。殊不知,朱由检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刚愎自用,猜忌多疑。

辽东地区因为有了袁崇焕守城,清兵入关多了一个很大的障碍,武力解决已经赔了一个天可汗。所以忽必烈想到了离间计。

于是,皇太极收买宦官,在崇祯帝面前说:听闻那金国将士传言,皇太极与袁崇焕早就立下了城下联盟里应外合。

也不知怎么回事,崇祯帝就信了邪。当然,也有人分析说,离间计只是处死袁崇焕的原由之一。

后来,袁崇焕入狱八月,期间忠臣百姓富商多次进谏,甚至有人提出以命换命,替袁将军去死的提议。不过,崇祯帝都没理睬。

最终,袁崇焕被处以凌迟之刑,皇帝下令剜1200刀。于是他背负着投敌叛国的罪名,在百姓的骂声中悲惨死去。

不仅如此,相传,袁崇焕死后,百姓还食其肉,碎其骨,怎一个惨字了得!相关记载,明末张岱的《石匮书后集》中可见,感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二。

一辈子忠贞爱国,却莫须有的惨死,直到100多年后,乾隆帝才为他平冤昭雪。不管什么原因,英雄最后得到证明还是值得欣慰。

掉哪妈,顶硬上!

最后,说一下这句俗语,这六个字来自粤语,是广东白话,大致意思就是:他娘的,死撑着。

这句话,其实来源于后人整理的袁崇焕的民间传说,今天被雕刻在东莞石碣袁崇焕纪念园的袁崇焕雕像基座铭牌。

有人说,这是袁崇焕打仗时鼓舞士气,咒骂昏君的口头禅。

不过,这也终究只是传说,袁崇焕忠于皇帝,忠于国家,究竟是否说出大逆不道的这般粗鄙之语,有待考究。

这句脏话,也的确给了我们的英雄更多贴近生活的描写,其背后用意来由,也无从查证,权当听个趣闻轶事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称帝15年,82岁把皇位还给李唐后没了权力,为何无人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更充满了各种争议,最终只剩下一块无字碑文,任后人评说。武则天的一生是强悍的一生,没办法,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你不强悍根本无法生存,尤其是一个女性,要强掌握权力,其艰难程度,远比男性要大很多。但就算是再强悍的人,也有老去的一天,这是全体

  • 辛弃疾最深情的一首词,开篇即是千古名句,读过的人都哭了,读懂的人都老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诗词世界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攻打南宋。 中原百姓不堪金人压榨,自发加入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共御外敌。次年,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不得已向北撤退。 正当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一支起义军的首领耿京却被部下出卖,惨遭杀害,失去了主帅的起义军溃散颓然

  • 隋文帝对独孤皇后仅有的一次背叛,竟亡了二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独孤伽罗出生于鲜卑化的匈奴贵族,女性的家庭地位远高于同时期的汉族,又经历过魏末的动乱,羡慕父亲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死的戎马生涯。生活环境让她坚信夫妻应该彼此忠贞,强势的家庭背景又给了她要求丈夫一夫一妻之道的自信和骄傲。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婚后生活自然十分美满,隋文帝曾做过两首曲子,一名“天高”,一名“地

  • 古代帝王皇权至上,但宋朝这位皇帝却被自己的皇后怒扇嘴巴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第四任皇帝宋仁宗,大家知道他是因为他是著名典故“狸猫换太子”里的那位太子。这个故事讲的是宋真宗时,他的妃子刘娥与太监郭槐合谋,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调换了另一妃子李宸妃刚生下的孩子。李宸妃因此被打入冷宫,那个孩子辗转被刘娥养大,就是宋仁宗。最后包拯为李宸妃平冤,宋仁宗认母还朝的故事。电视剧《狸猫换太

  • 唐朝末年,假太监猖狂不已,竟然谋害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而今天文中的这位皇帝就没有这般幸运了,他被假太监蒙蔽,还因此丧了性命。他被称为历史上最无能的皇帝,年仅18岁就被害死了,只当了三年的皇帝,很可悲的一个人,他就是唐敬宗李湛。那么,一个小小的假太监怎么有那么大胆量害死皇帝呢,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李湛即位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到了唐朝的末期,继承皇位的这些

  • 朱元璋马氏、刘邦吕雉,同是草根皇帝的糟糠妻,为何差别如此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飞黄腾达了,贫穷时的朋友不能忘记;共患难过的妻子不能抛弃。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皇后马氏关心备至,而刘邦当上皇帝后却冷落了吕雉,对戚夫人宠爱有加。同为“糟糠之妻”,马皇后和吕雉都为了丈夫的江山付出了许多,而且朱元璋和刘邦也同是“草根

  • 唐朝有一清官,过于清贫,皇帝不珍惜反劝说:你多少贪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陆贽,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祖上本是江南名门望子,可惜家道中落,到了陆贽出生时,家中日常生活已经十分紧张,加上陆贽父亲陆侃早逝,陆家就更不容易,陆贽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也许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陆贽深知底层百姓的艰辛,从小也十分努力学习,特别是在母亲的教导下,对事皆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天赋异禀的陆

  • 朱元璋为何将蓝玉剥皮,斩杀其全族上万人?不只因玷污北元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皇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占据着主要地位。朝代更迭,战争不断出现了大量的英勇将领,而总有一些皇帝会在建立自己的朝代之后,将一些开国功臣清除,或者是动用一些手段,将他们赶离朝堂,只因他们威胁到了皇权。这些经典做法再次展现了上述话中的具体定义。在

  • 朱元璋下令:蒲姓之人,男丁为奴女眷为娼!为何会有如此歧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毁灭了。—— 伊索”自古以来不管是哪个年代都不缺卖主求荣的叛国之人,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的,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人们对利益的欲望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有时甚至会忘记自己的初心,走上不归路。那些卖主求荣之人的下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明

  • 2022拍卖征集:讲述洪武官窑青花瓷为什么会发灰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元代 青花鱼藻纹盘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洪武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既然洪武官窑青花与元青花都是同一种钴料,那导致不同发色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在于青花瓷所使用的面釉(即覆盖在青花上的透明釉)。好的青料,还需要搭配合适的面釉,否则也不能呈现出青料最佳的发色效果,元青花与洪武青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