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禁止子孙攻打越南,为何朱棣不听,偏要消灭它并划为行省?

朱元璋禁止子孙攻打越南,为何朱棣不听,偏要消灭它并划为行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73 更新时间:2024/2/7 16:34:09

朱元璋告诫子孙不得攻打安南、朝鲜等国

然而后世子孙并没有听从朱元璋的告诫,仅仅过了11年时间,成祖朱棣便派大军征讨安南,将其灭国并划分为中国的行省。安南即今天的越南,从秦朝开始的千余年时间里,一直接受中原朝的统治,直到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才独立建国。独立后的400余年间,安南一直向中国称臣,在大部分时间里跟中国相安无事,为何此时却遭到灭国之灾呢?一切,还要从安南胡朝的建立说起。

从洪武十二年(1379年)开始,安南陈朝的权臣黎季犛逐渐控制朝政,不仅随意废立三位君主,还将都城迁至自己的“老巢”顺化,由此成为安南实际上的主人。随着权势和名望的攀升,黎季犛开始滋生出篡位之心,最终趁着明朝陷入“靖难之役”、无暇南顾的良机,在建文二年(1400年)正式废黜陈少帝,自立为王,史称胡朝。随即,黎季犛又大肆屠杀陈朝宗室,意在斩草除根。

黎季犛自立为王,建立胡朝

然而,胡季犛虽然篡夺了王位,但遭到陈朝遗臣们的一致反对,面对着空前强大的压力,胡季犛不得不在次年(1401年)传位给儿子胡汉苍(陈朝徽宁公主所生),自己则以太上王身份退居幕后掌权。按照规定,胡汉苍登基后需要向明朝请求册封,唯此才能名正言顺。

然而,胡汉苍自知父亲篡位并私相授受王位的行为不可能得到明朝的认可,所以便诡称陈朝子孙绝灭,自己作为陈朝皇帝之甥,因为受到群臣的拥戴而即位,并请求明成祖正式册封。朱棣见到奏报后心中生疑,便派使者到安南了解实情,结果使者遭到蒙蔽,回国后竟声称胡汉苍所言皆是实情。朱棣信以为真,便真的下诏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时在永乐元年(1403年)。

成祖朱棣画像

然而没过多久,陈朝遗臣裴伯耆、王子陈天平便相继逃至南京,向明成祖揭发胡氏父子篡国的实情,并恳请明朝帮助陈朝复国。明成祖发现自己被胡汉苍欺骗后,不禁勃然大怒,一方面下诏切责安南,一方面则派人护送陈天平南返故国。没想到,明使带着陈天平刚踏进安南国土,便遭到安南军队的袭击而死伤甚众,而陈天平则在被俘后遭遇凌迟极刑,时在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

胡汉苍的举动成功地激怒了明成祖,后者为了维护天朝上国的颜面,只能派出大军进行征讨。当年九月,朱棣以成国公朱能为主帅,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为副手,率军80万南征(越南史书记载如此,明显有严重夸大之嫌),朱能行至中途病死,张辅遂带领主帅职务,继续率军南下。

张辅灭亡安南,俘获黎季犛父子

张辅率军进入安南后连战连捷,经过咸子关、奇罗海口两场大战,彻底摧毁安南主力。永乐五年(1407年)初,张辅攻占顺化,俘虏黎季犛父子,随即将他们押解到南京问罪,立国仅7年的安南胡朝就此覆亡。由于此时陈朝宗室全部遇难、无人可继承君位,明成祖便下令将安南划为中国的一个行省(交阯布政司),由朝廷派遣官吏进行治理。由此,越南在独立400多年后,再次并入中国。

然而,安南百姓并不愿意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加上派来的明朝官吏横征暴敛,所以等到明军主力北返内地后,便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明成祖为稳定局势,曾派张辅两度率军南征,虽然都能在短时间内平定局势,但等到明军主力撤出后,该地便会再度陷入大动乱之中。如此无休止的动乱、平叛、再动乱的局面,让明朝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渐渐地,安南变成明朝沉重的“包袱”。

明宣宗取消交趾行省,并撤回明军

正因如此,等到朱棣驾崩后,放弃安南便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宣德二年(1427年),明宣宗正式下诏废除交阯布政司,并从安南撤出驻军,同时默认大军阀黎利对该地的控制权。由此,越南重新并入中国仅21年后,便再次恢复独立地位。4年后,明宣宗正式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而越南则再次承担起对中国称臣纳贡的责任,直到中法战争后被法国吞并。

史料来源:《明实录》、《明史》、《大越史记全书》、《越南史略》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事变的背后,李世民真正的目标,其实是隐藏在太子背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皇帝的位置一般都是传位给嫡长子,但是皇帝后宫之中,三宫六院的嫔妃加起来数量可达上千,这所生的皇子的数量也自然不在少数,这就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所以中国历朝历代就产生了许多的篡位弑君的事。手足相残、父子相残、臣下噬主的事,在这个位置上没少发生,就连唐朝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太宗皇帝都有过“玄武门事

  • 从南澳1号,看明朝万历年间的改革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脚踩青瓷我一路踩在精美的青瓷上,瓷器都是原物博物馆长说,全是古漳州窑的出产有大盘,有小碗,有圆罐我小心翼翼,用鞋底一只一只地踩过当然,中间隔着玻璃明朝的万历年被打捞出海面三万件宝贝说明,那时候的中外交流还是踊跃的那时候张居正实行强力改革那时候的青瓷上,花卉开得旺盛汕头是海上丝路的

  • 细数正史中的4位猛将,薛仁贵位列第二,常遇春仅能排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四位将军常遇春,常遇春出身并不高,所以他不甘心,就这样平庸的活一辈子,于是开始练习武艺。后来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许多领地。可惜后来因为生病,40多岁就死了。第三位将军就是李存孝了,李存孝可以说是百战百胜,李存孝其实是李克的养子。李克的养子一共有13个,

  • 数十宋代珍稀汝窑、官窑藏品现世,掀起收藏界“热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初日本收藏世家菊池家族从清政府手中拍得这套历史深远、罕世奇珍的宋代汝窑、官窑珍品,秘不示人。 汪洋先生,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收藏大家,多年来致力于帮助祖国寻找流失在海外的历史文物,足迹遍布全球。希冀以自己的微薄力量,守护国家历史文化更好传承,照亮国宝的“回家之路”。 本次引起收藏界乃至社会热议

  • 杨广:“昏庸无道”的隋炀帝,被后世误解了千年,堪称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史书都记载,隋炀帝是靠着杀了他的亲生父亲隋文帝才当上皇帝的,那儿子杀父亲,当然暴虐了。那可能有的观众不同意,说权力本身就是人性的腐蚀剂,皇宫之中自古多冷血之人啊,一代圣君唐太宗李世民不也照样杀兄屠弟吗?没有比隋炀帝强多少啊?问题是隋炀帝他不仅治家暴虐,他治国也暴虐。隋炀帝统治一共是十三年,这十三

  • 刘伯温夜闯皇宫,朱元璋大怒:有何要事?刘伯温:找您下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成名之后的刘伯温,根据当时的天下大势,断定元朝时日无多,于是开始找寻值得自己依托的明主,好建立一番功业。刘伯温一开始跟着张士诚混,但是发掘张士诚小富即安,胸无大志,不值得自己辅佐。于是刘伯温借故离开了张士诚,继续等待时机。后来知人善任,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对刘伯温多次邀请,刘伯温认为朱元璋必成大器,就铁

  • 最不可思议的淝水之战:60万人被8万人打败,真可能实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淝水之战的结果,不同的古籍对此也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是苻坚用人不当,还喜欢微操,有人认为是前秦兵力虽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如果你真的细想的话,还真的想不出淝水之战的幕后动因,只记得一个成语叫风声鹤唳。淝水之战的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按照《晋书》中的说法,东晋当时的兵力只有勇士八千,面对苻坚的6

  • 朱元璋问:大明王朝何时灭亡?刘伯温留一锦囊,多年后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中,刘伯温的任用还颇有“三顾茅庐”的色彩。早就在元朝任职的刘伯温,眼见官场黑暗,仕途三起三落,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出仕。而此时的朱元璋在攻取了婺州和处州之后,虽然手下谋士如云,但他仰慕刘基之名,依旧前往邀请刘基出山,在碰壁两次之后,三顾之下刘基欣然出山。出山之后的刘伯温,尽显足智多谋。龙湾大捷等

  • 杨广真的一无是处吗?除了长得帅,还有项本领,李世民也钦佩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杨广名声为何臭呢?首先他弑父夺位,关于杨广弑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大业略记》中记载隋文帝是被张衡毒死。而在通历》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血溅屏风”。而张衡是杨广的人,无论隋文帝是怎么死的,总之与杨广脱不了干系。而杨广继位之后,更是假传圣旨将自己的亲兄弟杨勇逼得自尽,其他宗室兄弟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另

  • 元朝"苏武"郝经:出使南宋,被无故囚禁16年,只因抢了贾似道的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理宗晚年的一大错误乃是重用贾似道,贾似道上台执政加速了南宋的灭亡。贾似道从开庆元年入朝执政到理宗去世,擅权乱政,理宗则沉溺于享乐中去了。理宗也给其皇位继承人度宗留下了一个权臣专政的局面,理宗在世时对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