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中,你死我活的秦赵两国在800年前,其实是一家人

长平之战中,你死我活的秦赵两国在800年前,其实是一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69 更新时间:2024/1/1 1:33:58

提起长平之战,很多人都第一印象或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或是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的“人屠”白起。赵括手握四十万大军却打的惨败,白起竟将四十万降卒全部坑杀。这两件事在今人看来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就会发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赵括和白起都没得选。

春秋时期就形成了东齐、西秦、南楚、北晋四强格局。期间,吴、越两国虽然怒刷一把存在感,但终究国力太薄弱,只是匆匆过客。赵、魏、韩三家分晋后。魏国率先崛起,继承了晋国的地位,与齐、秦、楚并列称雄。后来齐威王任用孙膑为军师,在马陵、桂陵大败魏军,魏国率先出局。秦文惠王时,使张仪戏楚,囚禁了楚怀王,楚国由此一蹶不振。燕昭王时,派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夺取七十余城。虽然后来齐国又夺回了失地,但实力已不复当年。这样一来,四强中仅剩下秦国一个了,一统天下非秦莫属。然而半路上杀出来一个程咬金,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一跃为北方强国,成为了秦扫六合最大的障碍。

追根溯源,秦赵两国国君都为嬴姓赵氏,均为商纣王重臣飞廉的后裔。周武王伐纣,嬴姓部族的飞廉与其子恶来一起为纣王效力,恶来被周武王所杀,飞廉自杀殉国。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重孙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在平定徐偃王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后,造父族人就以赵为氏。周孝王时,造父的侄孙非子因养马有功,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

秦赵世出同源,按当时的称呼叫法女子前名后姓,男子前氏后名,秦王政应该叫赵政。但在习惯上,后世称嬴政。在追逐功利的战国时代父子兄弟都可以相互残杀,秦赵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超远房亲戚之间动手自然是要拼个你死我活。

[var1]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昭襄王派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降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利用赵国力量抗秦。赵孝成王欣然接纳,封冯亭为华阳君。秦国对赵国的捡漏行为十分不满,两年后,秦国左庶长王龁(hé)攻打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长平之战由此爆发。

赵国地处今天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南临黄河,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贯穿而过,把赵国分割成了相对独立的三个地理单元。西部是晋阳所在的太原盆地,北部是代郡,东部是以邯郸为中心的华北平原。

上党郡位于太行山南段,居高临下俯瞰华北平原。秦国若占有上党高地,赵国就失去了太行山屏障,邯郸地区再无险可守。所以赵孝成王接收上党并非仅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头,而是上党这块地绝不能落入秦国之手。

在接收上党之前,赵孝成王不是不知道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平阳君赵豹就曾劝过赵孝成王主张不要接受上党郡,认为秦国付出了辛劳而赵国却白白得利,秦强赵弱,此举无异于虎口夺食。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赵孝成王犹豫不决,又召见平原君赵胜。

赵胜是鹰派,主张对秦强硬,对赵孝成王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赵孝成王问平原君:“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进攻,谁能来抵挡?”平原君回答说:“别人难与白起争锋。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赵孝成王这才决定接收上党。

秦赵军队在长平遭遇后交手几次,互有胜负。廉颇见一时难以取胜,就执行了既定好的坚守策略,意图拖垮秦军。然而,秦军并没有撤退的意思,反而不断增兵。赵国也只好跟着增兵,小小的长平一下聚集百万之众。到最后,守在家门口的赵军先扛不住了。

商鞅变法后秦国俨然是一个巨大的耕战机器,国力远超赵国所能想象。秦昭襄王召集百万青壮,疏通渠道,让秦国可以直接从水路运粮,其运粮甚至比赵国更快,更畅通。而赵军有地利之便,但粮草不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只是一场局限于军事领域的变法,在农业生产方面缺乏建树。相持几个月后(一说为两年),赵军就缺粮了。廉颇为迷惑秦军,不得不使出了唱筹量沙的把戏。但沙子终究不能当粮食吃,为了弄到粮食,赵孝成王向齐国借粮。但齐王建已被范雎的远交近攻所笼络,说什么也不肯帮赵国。

战局的持续恶化让心急火燎的赵孝成王对廉颇越来越不满,秦相范雎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派人带重金到赵国反间,说廉颇不咋地,秦军怕的是赵括。赵孝成王听到后,病急乱投医,就动了临阵换将的心思。

[var1]

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0年),秦军攻赵,围困阏(è)与,赵惠文王急召名将廉颇、乐乘等,询问是否可救。两人均认为阏与距邯郸甚远,道路崎岖险阻,难以救援。唯赵奢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赵惠文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赵奢果然大败秦军。此时赵孝成王想起来当年的老剧本,期望赵括代替廉颇再续赵奢当年的辉煌。蔺相如闻讯,与赵孝成王进言不可因虚名而用赵括。赵括的母亲也向赵孝成王进言说赵括没有真才实学,远远不如其父。孝成王不听,仍命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在孝成王临阵换将的同时,昭襄王也秘密的让白起代王龁为主将。赵括到任以后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而赵孝成王又急于求胜,赵括唯有拼死一搏。白起得到情报以后,诱敌出击,再派奇兵切断赵军退路,把赵军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部分,运粮通道也被堵住。

昭襄王得知秦军成功合围赵军主力后,亲自从咸阳赶至河内郡前线,给国人赐爵一级。令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前往阻击赵国援军与供给。人是铁饭是钢,赵军在被秦军围困四十六天后体力耗竭,在赵括的带领下冒死突围。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死,四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

四十万的赵军降卒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当时的情况下几乎是一个秦兵看守一个赵军。粮食更是紧张,估计秦军都吃不饱,可供战俘吃的粮食更少。尽管赤手空拳的赵军已经饿的气息奄奄,可一旦为了吃的闹起事来,秦军必定蒙受更大损失。长平之战秦军虽胜,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战后秦军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被迫蛰伏三十年,直到秦王政亲政以后才有能力再度发起灭国之战。若是将四十万降卒释放回国,一旦赵国杀个回马枪。秦军还有没有能力再打一次长平之战就很难说了。关不住又放不得,就只能杀俘了。于是白起使诈,把40万降卒分批骗到隐蔽处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放回赵国。

作者:汉唐归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路人形容孔子为“丧家犬”,孔子:说得对极了!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如丧家之犬,孔子弟子怎么评价孔子,孔子学府与孔子国际学校

    公元前517年,即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斗鸡之变”,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大败,狼狈逃亡至齐国。 同年,35岁的孔子也来到了齐国。除了迫于鲁国局势动荡之外,孔子更是想借助齐国施展抱负,实现政治理想。《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仕齐“为高阳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但后来由于齐相晏子的反对,孔子很快离

  • 课本上为何没有完璧归赵的后续?看完才知,其实秦王在下一盘大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完璧归赵秦王结局,完璧归赵真正的赢家秦王,完璧归赵之中秦王是谁

    而长大后,我们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在学习时,就要思考得深一些,考虑一件事的时候,也不能只单看一面,还需理性地将更多东西考虑进去。就拿小时候我们学过的《完璧归赵》来说,当时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注意力主要是放在“蔺相如能不能把和氏璧带回赵国”、“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是个机智又勇敢的人”这些问题上,一

  • 被称作「蛮夷」的楚国,是如何从一个小国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为什么是蛮夷,古代蛮夷,为什么中原诸侯视楚国为蛮夷

    相传,楚人的火神祝融的后裔,原本居住在中原,商王朝崛起后,四处征伐,楚人就遭了秧,一路被驱逐到荆山才定居下来。据《楚居》中一段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子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荆条(原文中为“楚”)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

  • 他曾装死逃命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相,为秦国统一大业打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四大名相结局,秦国一代名相详解,秦国史上最惨的人

    他曾经装死逃命,忍辱负重,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 秦始皇能够统一中国,绝不是他一人的功劳,而是在他之前的几位先祖一起积累的功绩。从秦穆公开始,秦国不断开拓疆土,积极东进,改革政治,到秦昭襄王时期,已经将秦国发展成为不可一世的霸主。这些都为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君离不开贤臣,每一位贤德的君

  • 他慧眼识珠,于500年后成功复制吕不韦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自古以来都有着“士农工商”的“四民”概念,历朝历代也基本执行着“重农抑商”的基本政策。想来亦可知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多么的卑微。若论我国最成功的商人是谁呢?我认为吕不韦当之无愧,靠卓绝的商业头脑累积巨万家私。最难得的是看到秦质子异人的潜在价值,并通过一系列运作帮助嬴异人回到秦国成为太子继承秦国基业,

  • 白起: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我是冤枉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白起坑杀20万赵军对不对,大秦帝国白起坑杀赵军,白起在哪里坑杀40万赵军

    文:师若可大家好,我叫白起。我的大名对诸位而言想必是如雷贯耳吧,所以我就不多做自我介绍了。今天,我主要说一件事,长平之战。说起长平之战,原本跟我没什么关系。这只不过是我小弟王龁和赵将廉颇两人之间的较量。奈何赵孝成王这昏老头儿不懂廉颇的心思,见廉颇小败几场便坚守营垒,避而不战,以为廉颇无计破秦。加上我

  • 孔子的父亲为什么不姓孔?孔子真的是野合的私生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相关资料孔子语录,孔子爸妈多大生了孔子,孔子学府与孔子国际学校

    对于圣人,人们的疑问和好奇总是很多。先说说孔子的姓氏之迷。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徵(按照古人姓氏命名的惯例,古书上称她为颜氏徵。)为什么孔子父亲不姓孔呢?难道孔子真的像野史所传的那样是私生子吗?孔子祖籍宋国。大约地处现在的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和山东西南端之间。由于一次宋国贵族之间的权

  • 孔子的子是什么意思?为何又叫他孔夫子?它们的来源其实非常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子老子的子字含义,孔子为什么叫做孔夫子,孔子携子抱孙平面图

    我们今天把历史上的一些伟大思想家称为“子”,如孔子、孟子、庄子、墨子......同时也把孔子称为“孔夫子”。然而,我们如果追根溯源、刨根问底的话,就会发现它们的来源其实是非常有趣的。首先我们说说“子”。在春秋之前,“子”本来是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微子、箕子等。在春秋早期的时候,只有少

  • 吕不韦将最爱的女人送到别人的床上,究竟是奇货可居还是自掘坟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不韦的背景资料,吕不韦的婚姻简介,吕不韦有没有军事才能

    若论中国历史上最精明的商人,当属吕不韦。他善于谋略,不仅投资异人成功,因此而走上仕途,而且官居秦国丞相,权倾朝野,他召集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想为自己留下精神财富,却只不过是鸡零狗碎。吕不韦终究摆脱不了商人逐小利的思维,精明的他还是逃不过自掘坟墓的命运。一、奇货可居,发现巨大商机。东周末期,虽然“礼

  • 司马错打下巴蜀给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本钱,却为何是不为人知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司马错简介,司马错灭巴蜀,秦国最强客卿司马错

    自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使商鞅入秦变法以来,秦国国家实力逐渐增强,军事上一扫献公时期河西之战的败势,商鞅率领刚练成的秦国新军趁魏国马陵之败收复河西失地。秦惠文王任用犀首公孙衍连续攻伐魏国,尽取魏河西全境,并在河东建立东进根基。此外,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由一位将领提议并攻取巴蜀之地,为后来秦国攻伐出国以及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