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琼:虽易主7次,但立下无数军功,为何李世民12年不给他升官

秦琼:虽易主7次,但立下无数军功,为何李世民12年不给他升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08 更新时间:2024/1/19 10:07:54

秦琼,又名秦叔宝,是李世民手下战将。秦琼是白手起家,没什么背景,在归顺李世民之前,他跟随过好几任首领,比如隋朝强将来护儿、齐郡通守张须陀、据守虎牢的裴仁基、隋末割据群雄之一李密王世充……和其他人相比,秦琼是有真本事的。他曾摧毁过卢明月的营寨,征讨过孙宣雅,击退过宇文化及。公元619年,秦琼认为王世充是个奸诈小人,便跟着程咬金,投奔了李唐。此后,他就被安排到了李世民府上,成了李世民的亲信。

在李世民的身边,秦琼屡建奇功。归顺第1年,他一举击破宋军(宋金刚)大将尉迟恭,斩首2000多人;归顺第2年,他趁胜追击宋军,令尉迟恭带着军队献城投降。

《旧唐书·李世民传》:敬德、相率众八千来降,还令敬德督之,与军营相参。

归顺第3年,他当李世民的先锋,冲破窦军大阵,助力唐军大获全胜。

《旧唐书·秦琼传》:从讨王世充,每为前锋。太宗将拒窦建德于武牢,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

归顺第4年,他在河北平叛,击破刘黑闼,肃清了窦建德旧部。

《资治通鉴》:二月,刘黑闼引兵还攻洺水,癸亥,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

可以说,秦琼的战功,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对功臣论功行赏,然而,他给秦琼的待遇,有点拿不出手。他封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700户。

可当时,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人的封赏,都是食邑1300户。张公谨、侯君集的功绩一般,但李世民也把他们册封为将军,食邑1000户。李世民对功臣都非常优待,可到了秦琼这里,他好像变了一个人,非常吝啬。不仅如此,此后12年,秦琼一直是左武卫大将军,没有升过1次官。

曾经秦王府的亲信,在李世民当皇帝后,都得到了重用。李世民对功臣也都非常宽容,比如尉迟恭老冲撞他,但他还是让尉迟恭去当了重要地方官、监修洛阳、征讨高句丽……秦琼能文能武,为何整整12年都没得到晋封?这一切,还要从玄武门之变说起。玄武门之变,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至今都存在争议。不同的史书上,记载不一,因此我们完全不能确定,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过玄武门之变。但就算秦琼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想必也没有用全力,否则不可能没有立下半点功绩。要知道,秦琼和尉迟恭的武力值,可不相上下,但事实上,是尉迟恭亲手射死了李元吉。

秦琼不是不忠诚之人。但他确实有点死脑筋。就好像,他离开王世充,是因为看不上王世充的行径,而不是遭到了不公对待。王世充对秦琼非常好,给了他高官厚禄,但秦琼因为他气量小,最终选择了离开。而玄武门之变,说到底,李世民还是理亏。秦琼是李世民的亲信,按理他应该参与,可这件事和他的价值观不符,最终他选择了消极参战。秦琼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在于他的拿得起放得下。李世民登基后,他自动称病,远离朝堂。

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登基后,秦琼见到人就说自己戎马一生,受了重伤,如今重病,根本起不来床。“我戎马一生,经历大小战斗200多阵,多次受了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都有好几斛,怎么能不生病呢?”

《旧唐书·秦琼传》: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若不是秦琼主动称病,或许谁也看不出来他的身体不好。而秦琼的做法,真的很聪明。一方面,他不喜欢李世民的行事作风,主动选择远离;另一方面,他为了避免李世民为难,自动远离朝堂。虽然秦琼易主7次,但他是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有着自己做人的底线和志气。

而李世民的度量,也值得称赞。他虽然没有给秦琼升官,但也没有为难他,还多次派太医去给秦琼看病。当然,秦琼一般的选择是,把所有的药都倒掉,然后继续称病。从外人的目光来看,李世民和秦琼,都保持着君臣的和睦和厚待。古代战功赫赫的功臣,大多难以善终。但李世民是个有肚量的人,他手下的功臣,大多结局不错。即便是秦琼,称病12年,他去世时,李世民立刻追赠他为徐州都督,并赐他陪葬昭陵。此外,他还特地在秦琼的墓葬前面,建造了石人马,以表彰他的战功。修建凌烟阁时,李世民还记得已经去世的秦琼,并主动将他纳入凌烟阁24功臣之列,让他受后人敬仰。不管怎么说,李世民能做到这一点,也值得点赞。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是怎么对待娘家人的,她外甥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复仇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她是后妈生的。父亲死后,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百般虐待她们母女,才14岁的武则天不得不入宫去寻找机会。好在爹妈给的脸蛋漂亮,脑子也好使,经过近20年的打拼,武则天终于混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武则天当上皇后以后,立马贬斥了武家兄弟,这是为什么呢?一来是因为小时候在家里受气了

  • 纵观唐朝时期,损害赔偿制度的渊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2022最新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侵权损害赔偿,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唐朝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有其历史渊源,它是在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每当出现冲突和争端时,人们往往通过同态复仇的方式加以解决,但这种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方式并不能起到定息止纷的实质性作用。直到进入文明时

  • 一场政治婚姻的悲惨牺牲者,嫁进外族仅六个月就被杀害的唐朝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永安公主,唐朝第一美女 不到25岁被处死,唐朝好男人和公主约会

    和亲的目的有很多,多半是示好的意思,有屈服于外族实力的示好。,也有像外族宣扬国威的示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被选中的那位和亲公主总是身不由己的。年纪轻轻的花季少女却要背井离乡去那未知的戈壁荒漠中去,嫁给一个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人,而且这一去很有可能一辈子不能再回家,所以换做谁,这也是她们最不愿意背负的使命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阵营一员大将白白送死,他若没死必成肱股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争夺,其实唐高祖李渊要负很大责任。因为李渊立了李建成当太子,却没有让其他儿子死心,竟然还让李世民掌握主要的军权,这是犯了大忌,必然引起诸子的争夺。而在两大势力斗争的过程中,敬君弘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虽然这个人的官位不高,仅仅是一员偏将,负责守卫北门,也就是玄武门。但是和清朝

  • 外邦送给唐太宗两个波斯美女,为啥唐太宗用完决定要退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太宗为啥退波斯美女,唐太宗资料介绍,唐太宗对波斯女人的评价

    他是唐朝建立后的第二位君主,在他的治理之下,唐朝迎来了最为鼎盛的盛世,这与他的励精图治密不可分。众所周知,在众多的封建王朝中,唐朝的开放程度是史无前例的,无论是在思想上面,还是在外交上面,唐朝都显得十分与众不同。根据资料记述,唐朝时期是我国外交最为频繁的时期,经常有外国人派遣使团来到唐朝学习交流,也

  • 隋朝历史:一群不识字的农民因为不想背书直接造反了,还杀了县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县令叫什么,隋朝典型事件,隋朝重大事件纪实

    这群人口中说的背书,就是背课文的意思,课文的名字叫作《五教》。他们之所以要杀县令造反,就是不想背书。这不是小说,是我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够荒诞吧。隋朝初年,隋文帝统一南方后,一个人管不过来整个国家,于是让当时的宰相苏威代他巡视江南,负责江南地区的一切事物,并且不用向皇帝汇报。苏威是京兆郡人,出

  • 唐太宗身边最尴尬的王妃:父亲挖了李家祖坟,儿子做了叛臣贼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太宗的三个王妃,唐太宗的祖孙,唐太宗第七个子女

    隋大业十三年,狼烟四起的中原大地又增加了一支生力军。李渊在晋阳起兵,让风雨飘摇的隋朝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虽然李渊打出的旗号是“拥立代王,匡复隋室”,但谁都知道,他哪有匡复隋朝之心,他明显是逐鹿中原,趁着隋朝的病,要着隋朝的命。隋炀帝此时还在江都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地消沉着,那位被李渊口口声声要拥立的代

  • 此太后堪比武则天,执掌朝政大权14年,但却因此男宠而被后世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萧太后武则天谁厉害,宣太后和武则天哪一个厉害,武则天和慈禧太后谁权力大

    据史书记载:冯太后出身高贵,祖父是北燕皇帝,父亲冯朗是北燕王子。但是在她出生之后,北燕已经灭亡了有六七年了。后来父亲冯朗因为卷入北魏朝廷纷争,被魏太武帝拓跋焘下令赐死。冯太后当时因为年幼,所以得以幸免于杀身之祸,被北魏皇室收入宫中作为宫女。最后在北魏文成帝登基之后,年仅12岁的冯太后成为了文成帝的贵

  • 唐朝考场中最佳作品,因为写得太好,被后世认为神灵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天宝十年,又一次的进士科取士开始了。在当时,国家选拔人才,不仅有科举制,还有察举、世袭等并存。而且,不同于明清时期已经完善的科举考试,当时并不规范,没有誊录制度,干谒之风盛行,再加上每次开科取士的人数极少,这让许多寒门学子报国无门。然而,这一年的进士名单中,却有个已经落第很多次的考生——钱起。

  • 隋唐时有三大万人敌:李世民杀一位,程咬金救一位,秦琼击败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啥叫“万人敌”呢?很简单。项羽曾吐槽过一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就是说:学武功,练兵器啥的只能干掉一人,我才懒得学呢,要学就学兵法,能干掉对方的千军万马!只可惜项羽说得比做得好。搞到最后他所定义的万人敌,却被刘邦抢走了。因为刘邦拥有“将将之道”,韩信、英布、樊哙等一波猛人,都成了刘邦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