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考场中最佳作品,因为写得太好,被后世认为神灵相助

唐朝考场中最佳作品,因为写得太好,被后世认为神灵相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1/8 19:03:02

唐玄宗天宝十年,又一次的进士科取士开始了。在当时,国家选拔人才,不仅有科举制,还有察举、世袭等并存。而且,不同于明清时期已经完善的科举考试,当时并不规范,没有誊录制度,干谒之风盛行,再加上每次开科取士的人数极少,这让许多寒门学子报国无门。然而,这一年的进士名单中,却有个已经落第很多次的考生——钱起。这是因为他写出了令人无法拒绝的千古佳作:

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所谓省试,其实就是进士科考试。唐玄宗之前,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四年时,将其改由礼部侍郎负责。不管是吏部还是礼部,都属于属尚书省,因此当时就被称为省试。唐朝的科举考试需要作应试诗,它有严格的声韵要求,还规定了题目和内容。诗歌需要灵感,这样的局限虽然有利于公平,但也拘束了考生的发挥,所以应试诗鲜有佳作。但是,这篇《省试湘灵鼓瑟》却是例外,它传唱千古,足以让作者钱起扬名立万。

诗题为湘灵鼓瑟,这来自于一个哀婉的传说:舜帝出行时死去,就葬于苍梧山。他的妃子思念过度,投水自尽,化作湘水女神。人们常常看见她在江边鼓瑟表达自己的哀思。

因为是应试诗,钱起在首两句中便概括了主旨,表示自己听到过湘灵鼓瑟的传说。“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说的是湘水女神翩然而至,她带着愁容,以云和瑟弹奏其了令人断肠的乐曲。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中的冯夷是水神,他闻乐起舞。然而一个“空”字,说明了他并不懂湘水女神的音乐,并不是真正的知音。湘水本就在楚地,楚客说明只是过客,并不是当地人,很有可能是远谪至此的人。他们倒是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再加上自己的经历,不由悲从中来,不忍卒听。

接下来,诗人用了四句来描述瑟声。“苦调凄金石,清音入香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说得非常优美,音律哀愁,能让金石都感觉凄苦,能响遏行云,传到无穷尽的苍穹之中。最后,它传到了舜帝葬身的苍梧山,感动了自己的丈夫。舜帝的灵魂让白芷吐出芬芳,与瑟相和。

这四句诗,作者以空灵的笔触,通过描写瑟音的感染力,绘制了一个神奇虚幻画面。在瑟声之中,天地动情,草木含悲。钱起在此时,更以“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两句诗,将这种悲凉的气氛烘托到了顶点。湘灵的瑟音和舜帝策动的芳香,交相汇集,化作悲风,顺着流水传遍了潇湘大地,吹过了八百里洞庭。爱情不仅仅存在于一时,更是永恒不灭。

此时,诗歌如同交响乐的顶点,作者却用了两句出人意料地结尾,让它戛然而止。“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不仅仅是钱起的神来之笔,甚至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也让全诗熠熠生辉,过目难忘。

它的妙处,一是由虚幻的世界重新拉回现实之中,这也与诗歌开头部分首尾呼应。二是突然转折的意外,让人措手不及,久久难以平复心情,久久难以忘怀。所以,这首诗让人印象深刻,而考生钱起也因此一举中第。

这横空出世的最后两句,给人无尽的遐想。曲终人散后,终究没有见到那哀怨的湘水女神,留下的只是一川江水,几座青峰。明亮孤寂的感觉,与此前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许女神的惆怅将会伴随江水青山,流传亿万年。

就是因为结尾太美,以至于产生了许多传说。有人甚至认为,这么鬼斧神工的诗句,绝对不是钱起这样的凡夫俗子所写,而是他在应试时偷听隔壁歌声而来的。后来在考场之中,便以此为落处。正史《旧唐书》中都是如此记载:

起能五言诗。初从乡荐,寄家江湖,尝于客舍月夜独吟,遽闻人吟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起愕然,摄衣视之,无所见矣,以为鬼怪,而志其一十字。起就试之年,所试《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炜深嘉之,称为绝唱。

其实,鬼神之说当然是子虚乌有,这一定是钱起自己创作的。不过,这样的诗句,当然不会量产,而是在实力、机缘的结合下说迸发的。钱起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两句诗,为他加分不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唐时有三大万人敌:李世民杀一位,程咬金救一位,秦琼击败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啥叫“万人敌”呢?很简单。项羽曾吐槽过一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就是说:学武功,练兵器啥的只能干掉一人,我才懒得学呢,要学就学兵法,能干掉对方的千军万马!只可惜项羽说得比做得好。搞到最后他所定义的万人敌,却被刘邦抢走了。因为刘邦拥有“将将之道”,韩信、英布、樊哙等一波猛人,都成了刘邦的马

  • 李世民与武则天圆房当晚,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自此无人能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与李世民的关系,武则天秘史李世民吻戏,刘晓庆武则天和李世民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女子专政乃为大不韪,而前前后后便有几位传奇女子专政谋权,不同于背负千古骂名的娄太后、吕雉、女太后慈禧等人的是,武则天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任正统女皇,世人对她评价褒贬不一。后世史学家认为她祸乱朝纲,违反传统礼教,加上在位期间为了更快稳定政权,重用酷吏周兴,使大多官员后怕

  • 唐朝的牛李党争对朝廷的影响有多大?为何让后来的皇帝谈之色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牛李党争,是指以牛僧孺为首的一批官员和李德裕为首的一批官员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斗争。可以说,唐朝的牛李党争是封建王朝最严重的党争事件之一,直接影响了中晚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牵涉的人员广泛,我们熟悉的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李商隐,都曾遭受牛李党争的迫害。牛李党争的起源。一说起党争,第一印象

  • 李世民的弟媳有多漂亮?为何让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还要霸占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娶李元吉的老婆,李元霸被雷劈李世民找李元吉,李世民为什么要夺李元吉妻子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300多位皇帝,其中不乏胸怀天下者。他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盛世,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时人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而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耗费了无数心血,将人们顺利引入“贞观之治”,可见其政治才能究竟有多出色。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位君主,也曾拥有国一段风流韵事——他在杀掉李元吉后,将

  • 李渊退位前愤怒留下一句话,李世民嗤之以鼻,不料16年后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也为后来的最为繁盛的唐朝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虽然后续,人们对于李世民的印象褒贬不一,但无可厚非,他是一名明君。李世民在位期间,为了可以清楚的认识和反省自己治理人民时的问题。于是重用魏征,而原因就是魏征因为魏征是一个直爽的人,可以直面李世民的错误,并且提出来,所以对李世民治理国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一

  •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皇帝被杀,九名皇子被勒死,大臣被扔进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三位皇子被谁杀死,唐朝皇子,穿越唐朝当驸马七个皇子战死

    华人在海外集中居住生活的地方统称“唐人街”,而这个“唐人”的称谓离不开中国的盛唐。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不仅与亚洲各国保持着友好邦交,更是与欧洲各国来往频繁,因而在唐朝之后,海外各国多称我们为“唐人”。那么如此强盛的唐朝,又为何在灭亡之际,经历了皇室灭族,朝臣被投尸黄河等惨剧?物极必反,

  • 李白给杨贵妃写了三首诗,立马就被唐玄宗辞退了?这三首诗可真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小说,唐玄宗跟杨贵妃,李白给杨贵妃写的著名诗

    余光中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喝醉了之后在哪都是家乡人。就这么自由浪漫,纯粹而奔放的人,像极了他诗里行间透出的模样。往事越千年,李白不过写了曲曲三首诗,84个字,就能让贵妃羞笑,玄宗调羹,博得世人嫉妒,这是斗酒诗里的才气,更是骨子深处的浪漫。可是这短短的三首诗,为何一问世,就惹得玄宗不高兴,

  • 大臣上朝姿态,唐朝坐着、宋朝站着、明清跪着,封建制度灭亡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是曾经四大文明古国,是唯一传承过程中,连续着没有中断的一个文明。在不断的改朝换代中,每个朝代的制度不同,按道理,朝代应该是不断的进步,有了前人的教训,后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后面的朝代,应该是越来越发达的。为何到了清朝,封建社会走向了没落呢?其中的原因很多,有客观主观的原因,今

  • 武则天82岁被迫下台后,明明无权无势,为何却没人找她秋后算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然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出现了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而当我们去了解武则天的生平经历时,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情况:她在82岁的时候被迫下台,虽然无权无势,但却没人敢找她秋后算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神龙政变神龙元年,太子李显与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

  • 大唐时,日本进贡2位绝色美女,唐高宗宠幸后吓得将其关进了笼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四大美女简介,唐高宗娶日本公主,唐太宗赏赐美女给大臣

    那个时候的唐朝包容开放、大气磅礴,不仅是在中原,甚至在全世界都举世瞩目,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家的推崇和赞赏,其中就包括日本。当时的日本只是一个弹丸小国,文明还没有开化,但是这个国家非常善于学习,于是就派出了遣唐使,同时还向当时唐朝的君主唐高宗进献了2个绝色美女。不过这两个美女被唐高宗宠幸一夜后,却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