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中秋节是什么起源?地位有多重要?

历史上中秋节是什么起源?地位有多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36 更新时间:2023/12/12 6:40:56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宣告新年到来的春节、祭祀先祖的清明节、感恩敬老的重阳节,多种多样的节日尽管有着各自的主题,但无一例外都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寄托了人们内心美好的愿景。

在如此众多的节日当中,中秋节尤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人们往往会团聚在一起赏月观桂花、饮酒吃月饼。顾名思义,中秋节就是位于农历秋季正当中的节日,这一天秋高气爽、圆月皎洁,大文豪苏轼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下创作了著名的《水调歌头》。那么,中秋节最早是出现在什么时候,古人又是如何过节的呢?

其实,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对于每天夜里都高高挂在天穹上释放光芒,且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盈缺的月亮,原始人类感到十分奇异,对月亮的崇拜也由此产生。根据考证,中秋节诞生前,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往往在秋分这一节气时祭祀月亮,又称“祭月节”,后来才改到了八月月亮最圆满的十五日。直到汉代,“中秋”这一名称才出现在文献当中,中秋节也逐渐得以流传和普及。

两千年前的人们庆贺中秋的方式与如今可谓大不相同,当时的人们尽管也同今天一样欣赏明月,但互相赠送的礼物并非精美可口的月饼,而是裘皮。毕竟在中秋之后气温会越来越低,而在没有棉衣的当时,裘皮已经属于相当实用的御寒衣物了。除此之外,汉朝人也会在中秋节孝敬老人,这或许也和天气渐凉,老人日常生活更加不易有关。

到了以繁荣为标签的唐朝,中秋节终于成为了得到官方认可的正式节日。如此风雅的节日配合唐朝时兴盛的诗文化,便催生出了诸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佳作。唐朝时中秋节受到欢迎,其实也和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夜生活更加丰富有关。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中秋节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根据苏轼诗中“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描述来看,如今流行的月饼或许也是在那时大致定型的。另一方面,记录都城汴梁市井生活的《东京梦华录》也记载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通过这段记载,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当时汴京人是如何庆贺中秋的,还能感受到经济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多么丰富多彩。众所周知,月球的吸引力会导致地球上的潮汐,而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便是大潮容易发生的时间。因此,浙江一带的人们在中秋节除了赏月外,还会把观潮作为节日的重点项目。

进入明清两代,我国封建统治达到巅峰,而市民文化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得益于演义小说的繁荣,许多如今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得以广泛传播,人们对月亮的想象也愈发丰富。另外,此时的人们对于过节也逐渐有了一定的规范。

举例来说,为了和天上圆圆的明月遥相呼应,赏月时所食用的月饼、瓜果都以圆形为最佳。明代学者陆泓在《北京岁华记》中描写当时人们过节的盛况道:“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相比于《东京梦华录》中宋朝人的过节方式,明朝人似乎更加重视中秋节最初的祭祀内容,这或许是对最初“祭月节”的一种致敬。

同样记录明代北京人过中秋节场面的还有《帝京景物略》,书中写道:“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这段描述当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便是当时的人们又将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如今中秋节讲究团团圆圆,或许正是从明代延续下来的传统。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当中地位较高的一个,中秋节最早起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秋节的名称、日期、内容等都逐渐得到了确立,它也从一个原始的祭祀活动成为了象征团圆的盛大节日。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夜晚皎洁的明月升起,团圆便成为了海内外华人共同的希冀,这种无形的纽带也正是中秋节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意义。

标签: 中秋节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中之战徐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王平又为何会策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徐晃是曹操手下的智勇之将,也就是说,打仗很猛,而且,还很有智谋,有句话说得好,将在谋而不在勇,徐晃的谋和勇都占上了。然而,在汉中之战中,徐晃的两条计策,一条很蠢,一条很奇妙,蠢的那条计策,注定要失败,可是,奇妙的

  • 襄樊之战刘备的损失有多大?最后的大赢家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真正奠立三国鼎立格局的战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上是从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刘备占据荆州之时形成,而三国相互制约局面的瓦解也是从刘备失去荆州孙刘反目开始。两个成语“大意失荆州”和“败走麦城”大致总结是刘备失去荆州的过程。对于这

  • 范蠡是善终的吗?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是善终的吗?他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只用一句话便概括了范蠡的死讯,便是说他在公元前448年死去,为“无疾而终”。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范蠡据传享年88岁,接近百岁的范蠡在当时的年代可谓是高龄,故自然死亡,并没有因为疾病而终结生命。后人怀念范蠡这位英雄的功绩,还建立了范蠡祠来纪

  • 樊梨花是怎么死的?详解其死因的五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那么她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于其死因,又说是自然老死;又说樊梨花最后力托千斤石门,活活累吐血到死;在传统评书中,樊梨花的结局有以下几种:一、其子薛刚

  • 东非大裂谷简介 形成这个裂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历史解密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基本信息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素有

  • “公忠其表、谋私其里”是形容宋初哪位大臣?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赵普,历史解密

    赵普年轻时虽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但学问很少,等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就读。到第二天处理政事的时候,处理很快,如流水一般。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就是这样一个重量级历史人物,他佐治君王,制定了

  • 令朱棣望而生畏的宁王朱权,为何选择投靠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令朱棣望而生畏的宁王朱权,为何选择投靠朱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被人遗忘的明朝宁王朱权,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在燕王朱棣造反前,他被燕王绑架共同反叛了建文帝,当时的燕王答应成事之后分他一般天下,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这句话是用来哄小孩的,但是他却当真了。十三岁的朱权就被封为宁王,几年之后他前

  • 西晋从上到下都盛行奢侈之风 这股风气是从谁开始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晋,奢靡,历史解密

    西晋的奢侈之风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从上到下都盛行奢侈之风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一点就要说到西晋的政治问题上了,西晋政治是门阀政治,而司马家族本身就是从这一点转变过去的,司马炎作为从小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所谓的民间疾苦,最多是从书本上看过的。毕竟一个“富二代”也只会享受

  • 古代太监的工资并不高?为何很多人都想当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工资,就是一个人工作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相应的酬劳,现代工作的每个人基本上都有工资,都能得到报酬,那么古代呢?古代的太监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其实古代的太监就类似于现代的公务员,在朝廷工作,为当权者服务,工作琐碎且繁多,他们有一定的工资,但是对比于一些大臣和官员的工资而言,就显得比较微薄了,而且在留传

  • 上古战神蚩尤用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蚩尤是上古时期最著名的战神,他也是第一个奖罚金属类的武器发明出来的人,据说他的部队作战的时候,用的就是剑戟或者大弩之类的武器。这些武器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重要和特别的,也是间接的辅助他成为战神的主要客观原因。但是据说蚩尤的武器相比于一般的剑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那么蚩尤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呢?他的武器还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