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那么多文人为什么都不得志?

古代那么多文人为什么都不得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36 更新时间:2024/1/28 4:33:54

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这些诗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随着对中国古诗词的了解逐渐增加,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中国古代的大文豪,在介绍他们的平生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时,都基本上会提到一句:xxx在官场郁郁不得志。

久而久之,我们可以发现,郁郁不得志似乎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标配”,享誉盛名的诗人中间,几乎就没有仕途一帆风顺或者说扶摇直上的。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文才不等于政治才华

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中国古代的文人的确是具有超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才华,包括但不仅限于诗词和古文的创作。

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为华夏大地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不光是受到后人的青睐,更是走出国门、享誉全世界,丰富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一个人在文学艺术上面有天赋,不等于在政治上有天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专业不对口”的南唐后主李煜。李煜的诗词歌赋谁读了都要说一句写得好,但作为一个国家的君王,李煜是失败的。

李煜过分地把重心放在了自己的文学造诣上,而忽略了作为皇帝对这个国家和百姓的责任。

由于欠缺治国理政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李煜很快败在了赵匡胤来势汹汹的大军下,自己成为了亡国之君,族人成为了阶下囚,成功把自己“作”死了。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完全是两码事。只不过,由于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很容易导致选出来一些“专业不对口”的人。

坚守原则的文人气节

除了确实天赋对不上,还有许多人,是自愿放弃做高官的机会的。

比如开创中国文人士大夫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他明明有很多次可以做官的机会,可是他宁愿去田野山间做一个农夫,也不愿意做“人上人”。

这是因为,古代的官场很多时候是世俗、浮躁甚至黑暗的。能写出“富贵非吾愿”、“万钟于我何加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往往没有一颗随波逐流的心。

这些人的内心有着清晰并且坚定的原则,官场上的一些做法,或者说风气,让正直、正义的他们无法接受,更加无法与那些自己看不上的人成为一丘之貉。

再比如,苏轼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高开低走”。苏轼的人生起点非常高,年少成名便进入仕途。

然而,由于政见不合以及小人的排挤,苏轼在官场的后半生几乎就是四个字概括:一贬再贬。苏轼被贬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最南端,广东、海南……。

这些在当时的人看来是远离中原的“烟瘴之地”,苏轼都去了,因为一个人心中坚持的原则和信念是不会轻易被改变的。

生不逢时,时代的局限

除了投机者,乱世对于所有人包括文人来说,都是灾难。动荡的社会,混乱的政治环境,多方势力角逐的名利场,每一个都是制约有识之士大展宏图的因素。

准确地说,生逢乱世是所有文人的不幸。乱世需要的是野心家,是铁腕的政治手段,这些从小到大学习儒家之道的文人雅士最不能接受的。

并且,客观来讲,乱世也没有这些文人墨客的用武之地。中国古代讲究“乱世需用重点”,强调法家严刑峻法的思想,儒家思想在乱世并不能受到重视和推崇,因此这些文人没有办法出仕,只能像陶渊明那样去追求“世外桃源”。

“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句最简单的俗语却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状况。一般来说,仕途不顺的人更容易被激发在其它方面的可能。

或者说,只有仕途不顺的人,才只能整日寄情山水,用文字舒缓心中的愁绪。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庆幸,这些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古代文人,为我们后人献上了精彩绝伦的文艺作品,让后世可以在这些堪称一绝的作品中,重新领悟人生的真谛。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中秋节是什么起源?地位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秋节,明朝,历史解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宣告新年到来的春节、祭祀先祖的清明节、感恩敬老的重阳节,多种多样的节日尽管有着各自的主题,但无一例外都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寄托了人们内心美好的愿景。在

  • 汉中之战徐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王平又为何会策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徐晃是曹操手下的智勇之将,也就是说,打仗很猛,而且,还很有智谋,有句话说得好,将在谋而不在勇,徐晃的谋和勇都占上了。然而,在汉中之战中,徐晃的两条计策,一条很蠢,一条很奇妙,蠢的那条计策,注定要失败,可是,奇妙的

  • 襄樊之战刘备的损失有多大?最后的大赢家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真正奠立三国鼎立格局的战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上是从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刘备占据荆州之时形成,而三国相互制约局面的瓦解也是从刘备失去荆州孙刘反目开始。两个成语“大意失荆州”和“败走麦城”大致总结是刘备失去荆州的过程。对于这

  • 范蠡是善终的吗?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是善终的吗?他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只用一句话便概括了范蠡的死讯,便是说他在公元前448年死去,为“无疾而终”。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范蠡据传享年88岁,接近百岁的范蠡在当时的年代可谓是高龄,故自然死亡,并没有因为疾病而终结生命。后人怀念范蠡这位英雄的功绩,还建立了范蠡祠来纪

  • 樊梨花是怎么死的?详解其死因的五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那么她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于其死因,又说是自然老死;又说樊梨花最后力托千斤石门,活活累吐血到死;在传统评书中,樊梨花的结局有以下几种:一、其子薛刚

  • 东非大裂谷简介 形成这个裂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历史解密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基本信息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素有

  • “公忠其表、谋私其里”是形容宋初哪位大臣?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赵普,历史解密

    赵普年轻时虽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但学问很少,等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就读。到第二天处理政事的时候,处理很快,如流水一般。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就是这样一个重量级历史人物,他佐治君王,制定了

  • 令朱棣望而生畏的宁王朱权,为何选择投靠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令朱棣望而生畏的宁王朱权,为何选择投靠朱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被人遗忘的明朝宁王朱权,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在燕王朱棣造反前,他被燕王绑架共同反叛了建文帝,当时的燕王答应成事之后分他一般天下,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这句话是用来哄小孩的,但是他却当真了。十三岁的朱权就被封为宁王,几年之后他前

  • 西晋从上到下都盛行奢侈之风 这股风气是从谁开始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晋,奢靡,历史解密

    西晋的奢侈之风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从上到下都盛行奢侈之风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一点就要说到西晋的政治问题上了,西晋政治是门阀政治,而司马家族本身就是从这一点转变过去的,司马炎作为从小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所谓的民间疾苦,最多是从书本上看过的。毕竟一个“富二代”也只会享受

  • 古代太监的工资并不高?为何很多人都想当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工资,就是一个人工作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相应的酬劳,现代工作的每个人基本上都有工资,都能得到报酬,那么古代呢?古代的太监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其实古代的太监就类似于现代的公务员,在朝廷工作,为当权者服务,工作琐碎且繁多,他们有一定的工资,但是对比于一些大臣和官员的工资而言,就显得比较微薄了,而且在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