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二世而亡,是因为隋文帝废了杨勇而错选了杨广吗?

隋朝二世而亡,是因为隋文帝废了杨勇而错选了杨广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54 更新时间:2024/2/16 15:38:17

再来分析一下问题的主角杨勇。作为最开始的太子,杨勇并没有积极地建功立业,为自己接任大统做着准备,而是在太子之位就迷失了自我,以为自己已经高枕无忧。做事开始不计行为后果,任性妄为。身在太子之位,竟然逾越礼制接受百官朝见,足见杨勇作为大统继任者的心智不全。

杨勇作为太子,明知隋文帝喜好节俭,竟逆皇命而为之,穿着精饰雕琢的铠甲。杨勇在于女色方面也是贪图美色,有许多妾室。为了宠幸自己的爱妾,竟然为其准备牛奶沐浴。而且违背法制和母意,宠幸妾室云昭训,气死正妻元妃。可以说杨勇的表现,在其作为一名皇储时,就已经表明其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继承者。

杨广则有许多不同。虽然历史上记载杨广也是喜好美色,但他最后还是和原配萧皇后厮守终身。在其为晋王时,更是能忍住本性,不近女色,是为能成大事者。在隋朝统一全国的进程中,杨广更是带兵出战,屡立战功。在这一点上杨广和李世民有几分相似,都是在开国战争中作为皇子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隋朝二世而亡,就将所有的罪名都怪在隋炀帝的头上,这种说法是偏激的,尤其是当时的正史是唐朝所修,为表明自己王朝取而代之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抹黑隋炀帝是必需的。隋炀帝杨广所创造的功绩,也是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帝王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杨广开科举考试先河,摒弃了门阀制度,使得更多出身寒门的才子有机会投身仕途,大展宏图壮志。又恢复国子监和太学,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为了抹黑隋炀帝,竟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隋炀帝自己为了南下赏花,可笑至极。一位昏君,他的脑子都想不出来修一条贯通全国的运河这件事来,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怎么可能有如此简单的想法。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不仅使南方的稻米、税赋可以沿河运至北方,使北方的军队可以得到充足的粮饷。还加强了南北的沟通,加强了朝廷对全国的控制。只不过这是一项惊天的工程,和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一样,这些惊天的工程都不是依靠古代那种纯人工劳动可以完成的。但是这种帝王就是敢为天下不敢为,倾全国之力修成了这条运河,但是也预支了帝国的命脉,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运河沿途发展起来的诸如苏州、杭州、扬州、淮安大都市,是当时世界上盛极一时大都市。京杭大运河对于加强南北沟通,维护国家统一,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虽然隋炀帝干了一件透支民力的事情,被居心叵测的各路诸侯推翻,但其继任者,也只是批评他横征暴敛,没有一个人说开通运河是不对的,甚至其后的历朝历代,都为疏通漕运,保证京杭大运河的正常使用设立专门的官职。即使到了今天,铁路、公路、航空如此发达的今天,京杭大运河仍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着他的作用。所以说隋炀帝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所以说杨勇是最好的皇位继承者而杨广不如杨勇其实狼君是不认可的,因为连皇位都没本事争到,连一个都斗不过,登基后又怎么斗得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呢,又哪里来的治国之能呢?所以说,杨广作为继承人,没有其不好的地方。至于断送掉了江山,只可能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杨广周边有太多相当皇帝的王公大臣了,他们不过是借用了农民的起义,想要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罢了。

以上就是狼君个人的看法,各位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章为百家号作者狼君原创,表达仅为作者自己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支持狼君欢迎留言点赞转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墓被发现,考古专家看后心都凉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上官 婉儿,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墓,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故事

    近年来,随着上官婉儿的墓穴被找到,被研究,考古专家揭秘说,上官婉儿的墓志铭明确的记载着:上官婉儿曾先后嫁给唐高宗和唐中宗两位父子皇帝,这都是历史上所不曾记载的,她的经历堪比武则天。而且,墓志文中也没有提到武则天,大家都知道上官婉儿是在武则天时期才发挥才能的,史书上记载倒是挺多,为什么墓志铭中却有意回

  • 《奉天靖难记》对朱棣形象的塑造:仿照唐太宗,为自己正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奉天靖难成功,朱棣靖难路线图,朱棣靖难成功后都杀了哪些人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多达四百位左右的皇帝。虽然这些皇帝性格不一,政策不一,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都各不相同,但如果细细探究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却能够发现他们不少人之间所存在的不少相似之处,而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便因为自己曾经的造反行为,彼此之间建立起了诸多联系。即便从时代上来看,这

  •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御史台官职一览表,唐朝官媒制度,唐朝实行什么制度

    唐朝作为古代监察制度的成熟期和强化期,形成了从制度架构到官吏选任,比较全面完备的的监督体系,从建立监察权的制度设计目的上来看,是为了保证在监察机构在审慎用权、约束权力的基础之上使监督效能最大化,在保障监察部门独立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那么,唐朝的御史台制度,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起

  • 李渊其实是想让李世民自杀的,但李世民爆出一件丑事化险为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渊咒李世民,唐砖李世民带众人跪拜李渊,晋阳起兵李渊和李世民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登位的关键是玄武之变,可大家知道李世民为何发起玄武之变,弑兄杀弟吗。这算起来也是被天象赶出来的大事之一了。武德九年六月三日君父李渊收到一封密报,这封密报可不简单,他出自太史令傅奕之手,太史令掌天文历法,观测天相正是其职责所在。密报上书: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

  • 杨玉环为啥独爱吃荔枝?如今科学揭开真相,难怪被李隆基宠爱16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骑红尘妃子笑。”一首诗让众人把目光放到了古代历史上那一位宠冠三宫,艳绝天下的宠妃——杨玉环。她身上的谜语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也很少有人能破解出这位神秘而美丽的妃子身上奇异的秘密,只能结合当今的猜测去追溯曾经那段埋葬起来的岁月。美人之爱关于杨贵妃的去世,民间有很多种传闻,有的人说她在安史

  • 五代十国,文人为何如此崇尚物质、人情放荡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代和十国的关系,五代十国的著名文人,五代十国衣食住行

    五代十国是中国史上空前混乱分裂的时期,社会动荡,伦理意识单薄,称得上礼崩乐坏。自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定都了五个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东汉、后周。公元907年,朱温灭亡唐朝后,在中原地区修建后梁,在东京定都开封政府,此后王朝陆续更迭,战乱不断,而中原以外的地区也有政权割据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

  • 李世民登基之后,想吃这一道美味却不得,而如今我们餐餐可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喜欢吃什么,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李世民登基万民称颂

    唐朝第一个皇帝是李渊,不过整个大唐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倒也取得不俗的成就,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个人生活倒也不拘小节,国家强盛了他的生活也是穷奢极欲,穿的绫罗绸缎就不说了,比如唐代有一道美食,名叫熊白,李世民是非常爱吃的。所谓熊白顾名思义,是来自于熊身上的,那是大熊在冬

  • 她是唐朝最美的贵妃,一生都没有孩子,山口百惠坚定的说是其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宫廷美女贵妃,杨贵妃与山口百惠,唐朝贵妃杨玉环

    文|冻梨君“这个呢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同命鸳鸯烤鸡一对),这个呢是红嘴绿鹦哥(未去根的菠菜)…..”虽然现在看到化作烤鸡的比翼鸟,和五阿哥吃的不去根的菠菜,忍不住笑出猪叫,可是在当时看到这样美丽的菜名,还是忍不住自惭形秽的,出于对紫薇格格文化素养的倾倒,小编曾经专门把紫薇格格说过的诗句原文找出来,虔诚

  • 宋江真能战胜方腊?正史中,宋江可能都不配给后者提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方腊,原本家中还有些产业,生活富足,如果这样一直生活下去,他是万万不会起义的。起因还是因为皇上垂意于奇花异石,奸臣朱勔为讨好皇上,便从民间收集奇花异石,且需求量逐年增加,弄的原本富足的家庭大部分破产,甚至到了将家中的丫鬟卖掉,以供朝廷的索取。 方腊家也不例外,忍无可忍的方腊召集了一批“游手之徒”,

  • 宋朝为官员制定的继绝制度,让绝户者百年之后仍有后人祭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后人现状,南宋绝户继承制度,宋朝祭祀品

    中国人,特别是古代中国人对拥有后人是十分看重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说法更是充分印证了后人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之所以会有这一说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古时人认为,就算人死了,自己的灵魂还是有进食的欲望,此时就需要留在人间的后人帮助他们祭祀。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当代绝户,即嫡子、庶子、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