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奴隶到宰相,他奠定了秦国的崛起

从奴隶到宰相,他奠定了秦国的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95 更新时间:2024/2/9 10:22:13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黄福芳

百里奚自小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可惜出身贫寒,再加上当时的等级制度深严,人才选拔制度苛刻,他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安放。百般思索之下,百里奚得出结论:唯有出游列国求仕,才能拼出一线希望,不被埋没。

于是,在妻子的支持下,百里奚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求仕之路。他首先到了宋国,后又到了齐国。然而,一个没有后台、出身贫寒之人,想要在诸候国求得一官半职绝非容易之事。在这两个国家,尽管百里奚极力去推销自己,却也只是在民间有了一些小名气,入不了达官贵人的法眼,自然也没法得到一官半职。

但百里奚并不气馁,又带着满腔的希望乞讨到了国。在虞国,百里奚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蹇叔,蹇叔听到百里奚的谈吐,赞为天人,又怜惜他穷困潦倒至此,就向虞国国君推荐了百里奚,在蹇叔的周旋下,百里奚做了虞国的大夫,仕途似乎在向他绽放笑脸。

然而好景不长,晋国要假道灭虢,大臣们强烈反对,说了一套唇亡齿寒的大道理,虞侯看着晋献公送上的宝璧和宝马,却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有人对百里奚抱怨:我进谏的时候,你在旁边为什么不帮忙说话?百里奚说:和愚人说话和把珠玉丢在大路上没有什么区别。你难道不知道关龙逄,纣杀比干的故事吗?就是因为他们强行谏阻啊!如果再多说,你的生命也要赔上去了。最后,虞候还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其后,晋国灭了虢国,回兵又灭了虞国。百里奚不愿背上不忠之名逃跑,被俘,成为被编送秦国的奴隶。

至此,百里奚的政治生涯似乎划上了句号,但百里奚却从来不肯认命。在被送往秦国的途中,百里奚趁乱逃到了楚国。在楚国,为了填饱肚子,百里奚一面为当地乡民养牛,一面继续坚持学习治国之道。此时的百里奚已是五十多岁,乡民们看他边学习边养牛,很是好奇,有人问他在学什么,他回答说:“我学的是治国之道,总有一日,我会等到赏识我的人。”听者无不哈哈大笑,百里奚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一传十,十传百,百里奚甚至引起了楚王的好奇。楚王召见他,问他养牛的秘诀,他说,不过是心与牛合一罢了。楚王大喜,认为他的养牛秘诀也适用于养马,就让他进宫做了圉人,专门负责养马。

[var1]

做了圉人,百里奚也并不气馁,他还是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马养得肥肥壮壮的。养马之余,百里奚仍然坚持看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他始终相信自己的才华会有出头的一日。百里奚不知道的是,上天真的会垂青坚守之人。在百里奚每天为养马操劳的时候,秦穆公发现晋国送来的奴隶名单里的百里奚这个人不见了,他随口问了一下公孙枝,百里奚是个什么人?公孙枝对百里奚早有耳闻,就把自己所了解的百里奚报告了一番,并说百里奚是个难得的大贤才,有智有谋,而且对自己的上级忠心耿耿。秦穆公大喜,认为百里奚是个大才,和公孙枝一起定下了五羊皮换人的计谋,把百里奚接到了秦国,并委以重任。

[var1]

百里奚靠着他的坚持,终于在垂暮之年等来了自己的机会。他主持秦国国政,“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统一了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

百里奚之所以能够在职场脱颖而出,除了他过人的学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坚守,身陷困境绝不气馁,努力把当下的工作做到最好,这种坚守和努力,值得身在职场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更多文章

  • 柏举之战中,楚国能够逃离灭国之灾,竟取决于秦楚之间的联姻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楚之战楚国经常失败吗,秦楚联姻,大秦帝国秦楚联姻

    春秋战国时期争霸的激烈程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春秋后期,吴国和楚国之间的斗争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吴楚之争中,吴国一直处在上方,吴王阖闾能够击败楚国大军,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两个原因。首先是吴王用人准确,他手下的两员大将,也就是伍子胥和孙武,是吴楚斗争中吴国的优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两个人具有

  • 战国名将王翦,可谓是功高盖主,可为何能够得以善终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名将王翦简介,战国名将王翦有什么著名的事迹,战国四大名将王翦能善终

    秦大王一看书信,嘿嘿一乐,同意,当即派中不溜将军李信接管王翦的大部队,继续追剿燕大王父子俩。秦大王召回王翦,赏给他许多金银宝贝,让他回封地频阳养老去了。中不溜将军李信也非常能干,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燕大王父子和魏大王。不用说,下一个冤大头就轮到楚国了。[var1]秦大王就问李信了,嗯,你说,这次出兵

  • 管仲全方位的改革,不仅成就齐国霸业,还为后世变法提供了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谈起历史上的变法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商鞅变法,这一场变法不仅改变了秦国羸弱不堪的局面,甚至还影响了中华大地的历史走向。[var1]然而,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称得上“第一场变法”的是七国的管仲变法,亦或者是管仲改革,这一次改革图强使得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作为春秋时期的一次跨时代意义的改革,管

  • 诸葛亮之死,不但是蜀国的一大损失,而且害苦了魏国,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联络东吴夹击魏国失败,诸葛亮死后蜀国还打得过魏国吗,诸葛亮死亡多久后蜀国灭亡

    [var1][var1]我们知道,诸葛亮穷其一生伐魏,六出祁山都以失败而归,最后在五原丈含恨而终。可能诸葛亮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死给了魏国最大的毒害,害苦了魏国,最终导致曹魏政权走向覆亡,司马家一统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二。其一:三国后期,曹操,刘备等一代枭雄都以作古,唯独剩诸葛亮一枝独秀,司马

  • 盗墓界“祖师爷”挖出战国古剑,专家:再不夺回来,就来不及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盗墓史上最邪门的古剑,盗墓祖师爷姚玉忠儿女,盗墓的祖师爷

    盗墓界“祖师爷”挖出战国古剑,专家:再不夺回来,就来不及了!我们曾经写过很多盗墓界的故事,也和大家介绍过几个盗墓界的“祖师爷”,比如最熟悉的盗墓界鼻祖曹操,再比如近几十年名声大噪的姚玉忠,但是盗墓行业深藏不露,很多高手十分低调,他们各自有“门派”,各个不容小觑。[var1]盗墓贼最喜欢“光顾”的应该

  • 秦王要吃公鸡蛋,难倒全朝大臣,一个小孩说了两句话解决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王要吃公鸡蛋,秦王在朝堂上笑话大臣,秦王与大臣的关系

    [var1]想必大家都知道秦国的重臣甘茂。其实,甘茂有一个小孙子叫甘罗,有一天甘茂在家中闷闷不乐的,甘罗就问他是否遇到了什么事儿?于是甘茂说秦王听了别人的谗言,非要吃公鸡下的蛋,如果找不到的话,大家都会接受处罚。没想到甘罗听后会心一笑,决定明天去替爷爷上朝。在朝堂之上,秦王非常好奇为何这位小孩代甘茂

  • 圣人孔子也会骂人,骂的还是自己的朋友,说老而不死就是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老而不死经典语录100条,圣人孔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孔子

    [var1]想必大家都知道自己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人品好,有的就不那么好了,不能说哪一类人都不好,同时也不能说哪一类人都是好的。孔子说的这句话所针对的这个人就是指一个品行极为不好的人,此人名为原壤,孔子和他也相识很久,孔子是圣人,不代表他身边之人全是圣人。当时孔子准备去找原壤,却不想原壤很不礼

  • 长平之战后,白起攻打邯郸能灭赵吗?不,他会让秦国处境变得危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为了这件事,白起和范雎的矛盾更加激化。原本白起是魏冉举荐的将领,而范雎是靠在秦昭王面前中伤陷害魏冉才爬上来的人,两人的关系不会太融洽。在这次长平之战中,白起消灭了赵军主力,想要一举灭赵,可是被范雎的建议所阻。再加上又赵国谋士中伤离间白起的传言,这更加大了白起对范雎的不满。从此之后,白起以

  • 一个小混混将妹妹嫁了两次人,最后成了楚国最有权势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楚国李园妹妹的下场,混混看上渣男妹妹,楚国最有权势的几大家族

    [var1]李园大家的有没有什么印象,但是闻名于世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大家总归是熟悉的。春申君时任楚国的宰相,而当时楚国的楚考烈王,估计上辈子亏心事儿做多了,数年来怎么努力也生不出个儿子。李园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心里的小算盘就开始打的响亮起来。[var1]要想成为人上人,没有聪明的脑袋,最少也得

  •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惨败,背上纸上谈兵的罪名,可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如果我们对司马迁的《史记》有所了解,就会明白这本书是“无韵之离骚”。是司马迁借以歌物咏志的作品。中间有很多微言大义,让人难以分辨真假。司马迁写人,多是为受委屈的老人鸣冤叫屈,而对那些年轻的新进大加贬斥。而长平之战,正是司马迁最好的题材。于是,廉颇正面持重的形象和赵括不知天高地厚的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