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后,白起攻打邯郸能灭赵吗?不,他会让秦国处境变得危险

长平之战后,白起攻打邯郸能灭赵吗?不,他会让秦国处境变得危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96 更新时间:2024/1/19 17:14:19

[var1]

为了这件事,白起范雎的矛盾更加激化。原本白起是魏冉举荐的将领,而范雎是靠在秦昭王面前中伤陷害魏冉才爬上来的人,两人的关系不会太融洽。在这次长平之战中,白起消灭了赵军主力,想要一举灭赵,可是被范雎的建议所阻。再加上又赵国谋士中伤离间白起的传言,这更加大了白起对范雎的不满。从此之后,白起以身体生病为由,不再领兵作战。

在日后秦国发动的邯郸之战中,秦军战事不利,要起用白起。白起认为此战没有胜算,坚决不挂帅。最终,由于君臣之间矛盾无法调和,白起被秦昭王逼迫自杀。可以说,是长平之战后战略的分歧要了白起的性命。那么,秦昭王如果当时不采纳范雎的建议,而是采纳了白起的计划,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var1]

一、白起很可能占领邯郸。

我们可以预料到,按照白起的部署,秦军占领邯郸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当时,对于下一步的作战,白起在长平之战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安排。坑杀四十万赵军俘虏也是白起作战计划的一环。

白起采取的作战方案还是袭击战。他便四十万赵军俘虏坑杀,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腾出手来,将自己手中的兵力解放出来,用于作战。第二个目的,是为了震慑对手,让敌人惧怕,失去抵抗的意志。我们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当时白起达到了这两个目的。

[var1]

白起在坑杀俘虏后,兵分三路。一路由率领,占领了邯郸以西的要点武安。一路由率领,北上平定太原郡。而白起留镇上党,请秦王调派援军和粮食,准备进攻邯郸。而白起坑杀赵军的俘虏后,只放回了年幼的二百四十名赵军俘虏回国报信。史书记载,“赵人大震”。这说明白起的震慑计策生效,赵国举国上下处于恐慌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白起平定了位于侧翼的太原郡,消除了侧翼的威胁。又占领了邯郸西边是战略要点武安。接下来白起就可以发起对邯郸的直接攻击。而这个时候,他的对手赵国正处于极度虚弱的境地。

当人处于极度恐惧的时候,就会丧失了行动能力。而当时的赵国就处于这种情况。赵国上下,为了长平之战的损失感到了极度的恐惧,因为赵国从来没有遭受过这么惨重的败仗,也没有意识到四十多万人马会全军覆没。这种恐惧瘫痪了赵国的抵抗意志。

[var1]

而赵军主力被歼灭,剩下的军队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极度匮乏。同时赵国周围的各个诸侯国也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赵国根本没有得到援军的可能。可以说,这个时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在这个时候,邯郸就算是防御体系坚固,但是防御的兵力则十分空虚。如果让白起按照他的计划发起对邯郸的攻击,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攻下赵国的首都邯郸。

二、白起的力量只能攻下邯郸,但是无法灭亡赵国。

不过,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白起占领了邯郸,并不意味着灭亡了赵国。这是因为,赵国也是一个大国,虽然邯郸是它的首都,但是除了邯郸之外,赵国还有着广阔的领土。就算是秦国攻下邯郸,邯郸的统治者也可以撤退到另外的地区继续抵抗。

嬴政灭亡赵国的时候,就是采取了对赵国逐渐削弱的办法。在排除了其他国家的干扰后,以主力泰山压顶攻打赵国。虽然赵国投入了全部的军队,派出最后的良将李牧抵抗。最终还是因为众寡悬殊,赵国灭亡。

[var1]

而这个时候,白起虽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军事能力和精妙的战术,奇袭攻占邯郸,但是,占领了邯郸,俘获所有的赵国宗室,迫使赵国灭亡,这是白起难以做到的。

如果白起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白起面对的就是整个赵国的土地。他就要跟伐齐的乐毅一样,一座座的攻下赵国的城池,去扑灭赵国的反抗。

这样一来,就会给了赵国以喘息之机。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已经精疲力竭,而且秦国也是国虚民饥,困难重重。白起自己的率领的军队也死亡过半,无力完全灭亡赵国的战略任务。这才使得白起在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一方面派军队扫平攻打邯郸的障碍,一方面却是等待秦王派遣的援军和粮食。

在此之后,白起才有能力发起攻打邯郸,灭亡赵国的战役。如果以当时白起率领的兵力,只够他拿下邯郸,可是要平定整个赵国是无能为力的。

[var1]

三、即便是白起占领了邯郸,只会让秦国的战略形势更差。

白起是战区的指挥官,他的目光只注视在赵国的身上。他要求秦王增兵增粮,好完成他灭亡赵国的战略任务。在白起看来,确实有这种实现的可能。可是在秦昭王的心里,却是另外一种考虑。

这是因为,秦昭王要考虑秦国的全局。长平之战本身就是发生在秦国预想之外的战争。本来秦国想先制服韩魏,在下一步才与赵国交手。结果因为上党郡的归属,使得秦国不得不提前与赵国交战。

在这种情况下,白起取得的长平之战胜利,也使得秦国的主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说,白起不是打这种超大规模的歼灭战,秦国也不会遭到这样大的损失。白起用兵的贪心,让秦国国力消耗过大。

[var1]

粮食就不必说了,赵国已经陷入了绝粮的境地,而秦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兵力上,秦军包围赵军的时候,为了补充白起的兵力,秦王将秦国移居关东河内郡的所以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全部派上了战场。而这些兵力在最后的决战中,死亡过半。

在这个时候,白起又要求增兵增粮,灭亡赵国。可秦国已经国虚民饥,难以为继了。秦昭王的眼睛不但要看到赵国一个地方,他还要看到整个关东的防线。在长平之战期间,秦国用空言恫吓,暂时让韩、魏、楚等国不敢轻举妄动。可是,随着战争的继续,谎言总会被揭穿的。

秦军的主力陷在赵国,而空虚的后方暴露在韩、魏、楚国的面前。如果关东的国家因为唇亡齿寒感到自身的危险,再加上识破了秦国的虚弱,那么秦国将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后来的邯郸之战就验证了这一点。只不过那一次,秦军在邯郸城下,这一次秦军是陷于赵国各地的抵抗之中。

[var1]

四、邯郸之战的证明。

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实际发生的情况,证实了以上的推测。在经过休整之后,秦国再次发动了灭赵之战。长平之战是在周赧王五十六年一月,邯郸之战是在周赧王九月开始。在这期间,秦军得到了半年多的休整补充时间。

可是,在这段时间里,赵国也得到了喘息之机。同时,白起杀俘虏造成的瘫痪效应已经过去,赵国上下因为秦军的暴行,同仇敌忾。虽然秦军在王陵的率领下反复攻击,可损失惨重也没能攻下。

其他的诸侯国看到了秦军的虚弱,同时也看出了秦国灭亡赵国的企图,所以派出了援兵。在经过激战后,秦军遭受了几十年的大败。

[var1]

如果白起在当年要出兵灭赵,虽然能够拿下赵国的都城邯郸,可是并不能迅速的灭亡赵国。秦国的兵力不但要灭赵,还要压制其他诸侯国的反抗,这是力不从心的。秦国如果夺取了邯郸,就必须守住邯郸。这让秦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时的秦国处境将比邯郸之战时的秦国还困难,还要危险。

五、结语。

长平之战中,白起消灭了赵军四十多万的主力。可是,这场胜利,并没有给秦国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使得秦国的战略形势遭到了破坏。秦军的胜利,是以惨重伤亡的代价获得的。这样,秦国就失去了灭亡赵国,同时压制其他诸侯国的实力。而其他诸侯国也因为长平之战,感到了唇亡齿寒。它们开始行动起来,进行外交活动,再次形成合纵抗秦的局面。

白起在这个时候,想要依靠长平之战的声威,一举灭亡赵国。但是仅凭他手中的秦军兵力,是达不成这种战略目的的。他仅仅可能拿下邯郸,灭赵就只能等待秦王的援兵和粮食了。可是,秦国已经是国虚民饥,难以为继了。

[var1]

如果白起坚持发起灭赵的战役,秦国要投入所有的兵力。这样,秦军的主力会陷入赵国无法自拔。而其他诸侯国再趁虚而入,秦国的战略形势会十分危险。所以,秦昭王没有采纳白起的建议灭赵,是十分稳妥的。

不过,在后来因为赵国背弃和约,秦昭王再次发起邯郸战役就十分错误了。不过,邯郸战役的结果,也印证了如果白起发起灭赵战役,会得到的结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个小混混将妹妹嫁了两次人,最后成了楚国最有权势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楚国李园妹妹的下场,混混看上渣男妹妹,楚国最有权势的几大家族

    [var1]李园大家的有没有什么印象,但是闻名于世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大家总归是熟悉的。春申君时任楚国的宰相,而当时楚国的楚考烈王,估计上辈子亏心事儿做多了,数年来怎么努力也生不出个儿子。李园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心里的小算盘就开始打的响亮起来。[var1]要想成为人上人,没有聪明的脑袋,最少也得

  •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惨败,背上纸上谈兵的罪名,可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如果我们对司马迁的《史记》有所了解,就会明白这本书是“无韵之离骚”。是司马迁借以歌物咏志的作品。中间有很多微言大义,让人难以分辨真假。司马迁写人,多是为受委屈的老人鸣冤叫屈,而对那些年轻的新进大加贬斥。而长平之战,正是司马迁最好的题材。于是,廉颇正面持重的形象和赵括不知天高地厚的狂

  • 春秋五霸中最厉害的男人,食童肉,抢人妻,终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五霸谁死最惨,春秋五霸排行,春秋五霸哪一个最强

    比起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无疑分量更重,因为战国七雄是七个国家,而春秋五霸却是五个霸主。而五霸当中,头号霸主当属齐桓公。[var1]齐桓公算是一号人物,他在位的时候正好是治世能臣管仲大放异彩之际,君臣二人合力,将齐国治理为春秋第一大国。但是齐桓公这个家伙在年老的时候成了一个糊涂蛋,不仅不任用贤能吧,更是

  • 康熙祭拜孔子不愿下跪,大臣遮住墓碑上一字后,扑通一声跪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跪孔子墓地,康熙下跪孔子为什么不跪,孔子临死前预言

    康熙祭拜孔子不愿下跪,大臣遮住墓碑上一字后,扑通一声跪下了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如果说一个男子膝下有黄金的话,那么皇帝膝下的黄金大概有可能就有千万斤,因为封建时代的皇帝坐享天下,地位至高无上,基本上不会轻易下跪。不过基本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逃不过对一个人下跪的命运,除了向先祖下跪之外,还有一个人下跪的

  • 战国绝对狠角色,为当将军灭同胞杀妻子,死也要拉一群人垫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孙红雷,战国四大美女,战国中最勇猛的三大名将

    [var1]吴起本身是一个勉勉强强的村中的小富二代,但生来却不甘于平凡,不想像其他有钱人家的少爷那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总想着成就一番大业。在那个时代,想要功成名就的必经途径就是要谋求个一官半职。于是出手阔绰的吴少爷就毫不吝惜的拿出了自己家里面的金山银山,想要借此可以捐个官咋的。[var

  • 战国时最厉害的两个纵横家,老师都是鬼谷子,却成不死不休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时期纵横家鬼谷子,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有声小说,鬼谷子纵横家详解

    [var1]庞涓和孙膑是鬼谷子最为得意的两个学生,他们积极学习,不耻下问,在他们还是同学期间互相帮组互相欣赏。但是,随着离出师的时间越来越近,庞涓发现自己和孙膑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已经超越了他,庞涓开始了对孙膑的嫉妒,并且害怕有一天孙膑会把他排挤下去。[var1]于是,庞涓毕业后来到了魏国担任重职,

  • 战国七雄之外的鲁国:也曾是一方强国,为何被楚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战国时期,大家想到更多的是秦灭六国,战国七雄争霸。何为战国七雄,其实是战国时期国力最为强盛的七个诸侯国的统称。赵魏韩三家分晋跻身于强国之列,其余四个诸侯国为秦楚燕齐,至此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但对于七雄之外的其他国家,很多人都是知之甚少。其实在当时中原境内也是有不少诸侯国存在,比如郑国,宋国,中

  • 长平之战赵国军队输给秦国,赵括对此需要负多大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赵括战死之后赵国打败秦国,赵括兵败长平原文怎样读

    历史上对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其实是比较模糊的,而这场战争崛起的人物之一便是战神白起。而秦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之中,长平之战可以说是耗费时间最长,而长平之战具体打了多久,在历史上是存在非常大的争议。[var1]▲长平之战不同史学家在计算的时候,认为应当把老将廉颇和秦军对峙的时间一起算进去,那么长平之

  • 说说刘备到底是不是刘邦的后代:两人的个性很是相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和刘备是一个人吗,历史上刘备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刘备和刘邦什么关系图

    那么,刘备到底是不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再进行实证。但是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两个人的性格实在太相像了,刘备仿佛是刘邦在投胎转世。一、向往游侠受司马迁《史记》以及后世的戏剧影视作品的改编,我们对刘邦的印象大概逃不过“流氓无赖”云云。但是大家要知道刘邦可是司马迁黑化的重点对象。

  • 周亚夫功劳极大,为何汉景帝要杀他?看他的脾气,不杀留着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景帝怎么拿下周亚夫,汉景帝对周亚夫的影响,汉景帝见周亚夫

    周亚夫是汉文帝亲自为他的儿子汉景帝挑选的名将,可两人为什么会闹到这种程度?这其实就是周亚夫的性格问题了。《智囊全集》中记录了一件事情,各位可以对其有更深的了解。公元158年匈奴兵锋直指长安城,汉文帝派了三路大军。分别是刘礼,徐历和周亚夫三路。为了表示对三人的敬重,汉文帝决定亲自劳军,结果出了问题。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