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举行封狼居胥的仪式,是胆大还是无知,难道不怕触犯皇权?

霍去病举行封狼居胥的仪式,是胆大还是无知,难道不怕触犯皇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72 更新时间:2024/1/19 13:02:50

霍去病纪念雕像

西汉初年,国力衰弱,在军事上经常受到匈奴的欺凌,在文、景两代时期,经常采取以和亲的方式,才能使得边境较为安宁,可匈奴稍不满意就大肆犯大汉境界。直至雄才大略的刘彻登为帝后,才陆续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为了不再被匈奴欺辱,派出了以张骞为首的使团,去大腕等诸国寻找战马资源,又督促卫青加强练习兵马,在不断地和匈奴的战争中,经过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诸多名将的努力,终于一次次战胜了匈奴,打破了汉人不可战胜匈奴的神话。在众多与匈奴战斗中,莫过于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的战斗结果,深入匈奴腹地,几乎全歼匈奴主力,并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祭天的方式来告诉世人,吾大汉军威不可触犯,以此地为界乃大汉疆土。

封狼居胥筑土祭坛

或许有很多人,都为霍去病担心,封狼居胥这种象征皇权的仪式,他作为一名汉朝将军,在无授权的的情况下就举行了,难道不怕触犯皇权吗?

是胆大,但不是无知

霍去病在七八岁时,就在汉武帝身边,毫不夸张地说,霍去病的成长离不开汉武帝的指点和教导,甚至从感情上来说,说霍去病是汉武帝的养子都不为过。因为长期在一起,对武帝的生活习性、想法、性格等都相当了解,平时的谆谆教导,耳濡目染下,更是深得武帝信任和喜爱,加上是骠骑将军的职位,绝对是可以作为大汉朝的代言人,更是可以作为汉武的代言人。诚然,在皇权至上的家天下体制中,霍去病敢于作出封狼居胥的行为,也足以说明霍去病的胆量过人,同时居于对武帝的了解,只能说,霍去病胆大,但不是无知。

霍去病剧照

顺应历史潮流,实现汉武帝的远大目标

封狼居胥的行为,不是瞬间的历史,而是一系列战斗胜利的结果累计。武帝时期,政治清明,军事上达到顶峰状态。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引进了大量的农作物,使得农业、经济上也进入了进入了顶峰,而封狼居胥的壮举也是大汉国力鼎盛的标志,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而作为汉武帝,一直受后宫和外戚的牵制,急需要在对匈奴作战中获得更大的胜利,在心理上彻底释放出来,更是从心理上击垮外戚和后宫力量,实现真正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至高无上的权利,加强皇权统治。封狼居胥的行为,不但增强了汉朝及子民的自信心,更是宣誓着当年的屈辱不复存在,实现了汉武帝一生的宏愿。

汉武帝剧照

军队士气的需要

封狼居胥时,霍去病不过二十出头,带领着汉朝骑兵深入匈奴腹地,建功立业是所有将士们的梦想,这次对匈奴的完胜,当然更希望能被历史记载,举行封狼居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将士的激情和士气,也离国土两千余里作战胜利的最好奖励,更是作为军人最高的荣誉。

古代骑兵剧照

大汉子民的心理需要

虽然在武帝的支持下,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与匈奴的作战,但都没能彻底将匈奴歼灭,不足以使民众从心理上摆脱恐惧,释放最大的自信心,而封狼居胥的举行可以说是让汉朝子民扬眉吐气了,走到哪里都可以仰着头,走到哪里都有一个强盛的国家作为后盾,边境的子民也可以安心地放牧,大汉子民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解除匈奴入侵产生的恐惧感。

西汉疆域图

地理位置不允许进行及时汇报

狼居胥山,地处汉朝两千余里,处于现今的蒙古国境内,封狼居胥的行为来不及禀告汉武帝,本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原则,霍去病只能以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作出最正确的决定,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举行封狼居胥。

综上所述,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封狼居胥仪式不但没有触犯皇权,反而是对皇权的强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封狼居胥的壮举,也直接将西汉王朝推至顶峰,彻底让“莫南再无王庭”,扩大了汉朝的统治疆域。

更多文章

  • 两位改变三国格局的隐士,一位让刘备崛起,一位让三国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曹操孙权谁最终统一天下了,假如庞统不死刘备能统一吗,凤雏不死刘备会统一不

    汉朝末年,各地诸侯并在服从管教,更是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恶劣事情发生之后,天下开始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占领巴蜀、北平、江南平分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为了统一中原各国每年都会战争,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国时期也踊跃出了大量的人才,在刘备手中就有五虎上将,谋士诸葛孔明,曹操手中就有武将夏侯淳、

  • 刘备称帝,这三人“不长眼睛”反对,此人更是招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我们也说了,刘备称帝只是大多数人都希望的事情,在诸葛村夫们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集团中也出现了几个反对者。他们正面反对了刘备称帝的行为,让一些人恼怒不已,有一人还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那这几个“不长眼睛”的都有谁,又有什么样的下场呢?在下面我们盘点一下。第一个反对刘备称帝的人是刘巴,这位老哥是荆

  • 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后面有刀斧手为诸葛亮准备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答:胡说什么刀斧手?纯属危言耸听!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怀疑刘备托孤时在帐下埋伏刀斧手的心理,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表现。“白帝托孤”的情节,《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这样记的:诸葛亮到了永安宫,刘备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大业,如果嗣子刘禅

  • 刘备死后11年,其遗孀吴氏引发一起宫廷丑闻,让刘禅窘迫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上刘备的真正死因,刘备死后有哪些大臣,刘备死后给刘禅留了什么

    刘备死后11年,其遗孀吴氏引发一起宫廷丑闻,让刘禅窘迫不已!《三国演义》很多人都有看过,对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都十分的热血沸腾。不过刘关张的友谊也并不是可以长久下去的,虽然最后蜀国已经建立,但是他曾经的两个兄弟还是死了。世人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刘备也不例外,在享受过荣华富贵之后最终还是死了。而在他死了

  • 神秘土地寸草不生,挖掘才知是秦始皇祖墓,创造血腥记录无人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盗墓贼活动特别猖獗,于是在80年代末的时候,每个省都专门派出考古队去寻找古墓,宝鸡市就去了一支考古队伍,唯一的依据就是古籍上的记载,虽然专家们夜以继日的寻找,但过了3个月后依旧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专家们因为过度劳累都已经面黄肌瘦。就在专家着急的时候,其中的几个考古队员在经

  • 西晋初年最强的敌人:根本不是东吴,而是来自凉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灭东吴原因,东吴被西晋灭亡过程,蜀汉灭亡后西晋为什么没消灭东吴

    一、迁居河西鲜卑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游牧民族,在匈奴衰落后,他们占据了匈奴的故地,并且迅速强大了起来。三国时期,鲜卑各部也开始向内地迁徙,从东到西都有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凉州也成为鲜卑内迁的一个重要地区,先后有十几个部落进入此地,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就是秃发部。所谓“秃发”是音译,即后来的拓跋。在公元三世纪初

  • 李世民最离奇的一次胜仗:大战前梦到三国名将邓艾,随后一战雪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志最强黑科技邓艾,邓艾的个人简历,邓艾许褚和谁搭配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引申一下就是:尽信历史,不如无史!比如这段《隋书》中的记载:话说大唐战神李靖有个的舅舅,名叫韩擒虎。没错,就是那位隋朝的上柱国。他本来名叫韩擒豹,由于在13岁时,生擒过一只猛虎,于是就改名叫了韩擒虎了——不知道,武松会不会哭晕在厕所……当然,这仅是调侃,毕竟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

  • 始作唐朝,被多朝皇帝奉为镇国之宝的《五牛图》,为何丢失50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牛图历史,唐代五牛图高清大图,古代五牛图全集

    这幅《五牛图》一共就只画了5头牛,一株小荆树,为什么5头牛也能成为镇国之宝呢?50年代初中国经济还十分困难,为什么还要花巨资收回国宝?这幅画可不简单,画上有乾隆,赵孟,金农以及从元到清等十四位画家的题跋,乾隆皇帝还在上面盖了八方大印,三篇跋文和五首七绝。足以证明世人对这幅图的喜爱程度,这幅画的份量有

  • 67岁狄仁杰被任命为刺史,镇守河北,作乱的契丹得知后,连忙退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狄仁杰在唐朝受重用吗,正史上狄仁杰统过兵吗,唐朝狄仁杰的实际权力

    在影视剧中,狄仁杰是破案高手,天赋异禀。比如,华国祥儿媳遇害案中,狄仁杰看见房间里的苍蝇,就发现了投毒者的蛛丝马迹;六里墩丝客被杀案中,狄仁杰借助托梦、求佛等手段,还真的得到了案件线索。不过,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倒是截然不同。在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能文能武,能断案判案,还能带兵打

  •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被打破,商业得到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战乱频繁发生,无形中给旧有的门阀士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们开始走向衰落,而这却也给来自社会底层的一些人带来了机会,他们因军功地位得到迅速上升,新进官僚阶层的崛起,有些人甚至成为最高统治者;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社会地位也有了提高,商人和市民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