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灭亡时的画面有多惨烈?600多个邦国持续追击,直至帝辛自焚

商朝灭亡时的画面有多惨烈?600多个邦国持续追击,直至帝辛自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21 更新时间:2024/2/3 21:09:58

朝代更迭是血腥的。帝辛无论是聪慧能干的主君,还是惨无人道的暴君。最终他没有守住他的江山,在敌军围城之时,选择了死亡,和商朝的江山一起化为灰烬。

商朝灭亡时,是惨烈的。《史记·殷本纪》记载: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意思是八百个诸侯国,其中六百个都反了。

可想而知,六百个诸侯国对商朝群起而攻之。这么多诸侯国和散落的部族,也难怪商朝毫无还手之力。武王伐纣成了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天命使然。

上古时期,没有形成具体的职权,都是大大小小的各部落,部落战争开始后,部落首领取得胜利之后开始建立国家。

那些诸侯国也是由世世代代的部落演变而来的。到商朝时期,虽说是八百诸侯国,但也只是一些小小的部落。

八百诸侯国有夸张的嫌疑,史学家认为八百是指八州。无论是哪一种,都证明了周武王当时造势成功。商朝已不得民心,天下大多数人都站在周的战营。

原本在商朝统治下的诸侯国是很自由的,帝辛并不是一个善于掌控的君主。他对诸侯国的态度也比较随意。不然以别人口中他残暴的性格,诸侯国早就被灭了。

正因为对诸侯国掌控力的不足,在周朝和各诸侯国暗度陈仓时帝辛丝毫没有发觉,还只顾着自己的讨伐大业。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全天下一统的君主。没成想到最后为他人做了嫁衣。

我们现在去翻看史书,去查阅资料,得到的结论一律都是帝辛因为昏庸残暴,生活奢侈腐朽,还进行残忍的祭祀,导致了周边部落,联合起来反抗而断送了商朝的江山。

真实的历史依旧是个谜团,胜利者书写的史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叙述的。

商朝早在武乙时期就开始衰败。帝辛是个不同于常人的君主,他的想法是三千年前是不被人们所接受的。

奴隶制是古时候的毒瘤,杀人见血对他们而言再正常不过。贵族对平民的剥削从未停止。但在商朝末期,这些现象都是得到改善的。

但这些主张在那个时代足以掀起千层浪,加上帝辛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薄弱。所以当周国扶摇直上时,那些附属国纷纷倒戈相向。

谁做了主君,他们就臣服于谁,以保证自己的部落得以存活下去。商朝末期,内部已经衰败,众人都嗅到了灭亡的气息。

姬昌最初也是诸侯国的首领。病逝之后,姬发继承了王位,史称周武王。推翻商朝统治是父子俩共同的心愿。这时候的商朝已是强弩之末,内忧外患。周武王知道,时机到了。

帝辛的一系列的改革破坏了当时诸侯国和各贵族的利益。当周武王高举旗帜时,诸侯国也纷纷跟随。历史证明,这些人不论出自什么心理,总之他们站在了胜利者的一方。

周文王在位时给周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一方面贤能,很得民心。一方面任用贤才,开疆拓土。在与商朝一战时,天下国土大部分已落入周朝的手中。

这时候灭商对于周朝来说更像是在完成天下一统的愿望。但商朝依然是不容小觑的,毕竟商朝此时才是正统。

在战争开始之前,周武王招揽了一众贤才良佐。商朝的诸侯国有九十以上的势力都被他说服,表示愿意出兵相助。

这次的会盟,也是声势浩大,前来参加的诸侯国非常多。《尚书》中记载了八支当时颇有实力的诸侯国。庸、蜀、羌、微、髳、卢、彭、僰八国。

历史上有着辉煌文明三星堆的古蜀国据推测当时也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役。并且骁勇善战,为战役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这几个诸侯国早在部落时期都伫立四方。周朝能得到他们的助力,伐商必定可成。

周武王为名正言顺讨伐商汤。在会盟之时列举帝辛的几大罪状,称其罪行霍霍滔天。在场的诸侯国纷纷附和。

古代人是非常迷信的,凡大事都要算上一卦。或者很注重上天的示警。在会盟之后天出异象,周武王认为现在不是进攻的最好时机,遂班师回朝。从长计议。

孟津之誓后两年,姬发率领精兵联合各诸侯国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商朝的都城朝歌。这一次,他势在必得。不得不说,这次的他选了一个好时机。

此时的帝辛刚结束完和东夷的战争,尚未班师回朝。趁这机会姬发大举进攻。当帝辛回到家门口一看,姬发已经离自己的都城不远了。

作为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传奇。牧野之战多少带着些神话色彩。商军有数不清的将士,但最终还是败了。

5万对70万大军(一说是17万),可不就是妥妥的传奇吗。几千年前,古人的军事系统并不完善。以少胜多堪称奇迹了。

那些前来帮忙的诸侯国为表诚意,国君亲临。天下泰半势力倾巢而出,矛头直指商朝。这些诸侯国在这场战役中出了不少力气。

在帝辛还未出动大军之前,周朝的精锐部队已经开始攻城略地,击破了商朝周边的残存势力。

牧野一战,狼烟四起,帝辛一人苦苦支撑,他的大军不足以对抗周武王的势力。商朝的那些王室贵族也趁火打劫,作壁上观。

帝辛的军队大多都是刚刚经历完和东夷恶战的将士,俘虏,还有临时征调来的残兵旧部。东夷俘虏临时倒戈,剩余的将士不成气候,纷纷逃亡。跟随周武王的诸侯国纷纷派人追击拦截。大多数将士逃不了多远都被砍杀殆尽了。

商朝就此灭亡,帝辛自焚于鹿台。历时500多年的商朝就此灭亡。从此开了周朝的统治。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人皇,他死后,世上就只有天子,再无人皇。

更多文章

  • 西退魏、东攻齐、南败楚,春秋战国时代宋国复殷商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诸侯国国都分布复国梦不灭西周初年,周人平定了纣王之子武庚的反叛,为防止商朝遗民再次反叛,就将他们分成两个部分,参与反叛的那部分殷“顽民”被迁到东都洛邑,严密监视;而持“中立”态度的那部分商族则受到优待,并被立为典型。在“国际”政治和地缘博弈当中,将“非我族类”的人全部消灭或迁走固然是一种解决

  • 纣王虽对妲己言听计从,但对食物更胜,就连妲己也不敢轻易招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纣王被妲己迷得神魂颠倒言听计从,妲己纣王吻戏完整,妲己和纣王

    在我国历史上,要问哪个妃子比皇帝还知名,妲己肯定是第一个,妲己,有苏氏的女儿。商纣王子辛的宠妃,有美色。纣王十分宠爱她,对她百依百顺,荒理朝政,日夜宴游。传说佳人妲己由狐所化,所以才引得纣王对她百依百顺。纣王本就荒淫,妲己更是火上加油,想出各种杀人的办法以求一笑,又任意尽情,无日无夜。那个时候纣王就

  • 助周伐纣的姜太公,到底是神话人物还是确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太公简介,姜太公雨衣是哪里产的,曾仕强预言姜太公重新封神

    在我国的历史上,姜尚是确有其人的,只不过《封神演义》将姜尚神化,使得很多人来质疑姜尚是否真的存在。姜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是夏的封国吕的后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他的那个时代,姜尚能够识字并且可以阅读到当时十分珍贵的书籍。但家族传到姜尚一代时,家境已然没落,所以姜尚只能过当时平民的生活。但在那个

  • 钱璐璐:上海交大女博士,靠4任丈夫来升迁,被称为“科研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女博士钱璐璐个人资料,上海交通大学钱璐璐,交大博士钱璐璐

    想必人们对于妲己并不陌生,在封神传的故事中,妲己是一位狐妖,她迷惑商纣王耽误国事,最终导致商朝灭亡,自己也被姜子牙处死了,所以后来但凡迷惑男人误入歧途的人,都会被称为“妲己”。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这种祸国殃民的形象和一位资深的女博士联系起来,可钱璐璐一生就是以四位丈夫作为垫脚石,最终得以跻身世界名校

  • 古墓出土姜子牙“天书”,内容迟迟不敢公布,专家:此书太神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子牙遗留天书全集,姜子牙墓出土的书,姜子牙用天书疗伤

    说起姜子牙,人们脑海中很快闪现的往往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还有他推翻商朝、建立齐国的光辉事迹,在今人看来姜子牙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此神人,现代人无法与之联通,简直遥不可及,实在遗憾!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姜子牙曾留下一部著作,将他的思想融入其中,由于内容博大精深,太过神奇,被后人称为“天书”。姜子牙

  • 那么多的死法,为何纣王偏偏要选择自焚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妲己水池迷惑纣王,纣王与凤青青接吻,纣王剖腹验胎

    来到女娲宫,纣王便看到女娲圣像的绝世之姿,忍不住题诗一首亵渎了女娲娘娘。高高在上的圣人们为了封神大战,早就在盯着纣王,等着他犯错的那一天。终于,纣王犯下了亵渎女娲娘娘这样的大错。于是,女娲娘娘派出轩辕坟三妖去迷惑纣王,元始天尊派出姜子牙到人间辅佐姬昌与姬发。轰轰烈烈了六百年的商朝江山,终于在圣人们的

  • 我国古代商朝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传承王位,却导致了“九世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的第四位君王就是成汤的长孙太甲。似乎太甲没有兄弟,继位的是儿子。以后的几世没有因此内乱的。太戊得位于兄,按例也应当传位给弟弟,没有弟弟的话,就传位给下一辈的长兄之子。太戊从哥哥手中取得王位,七十五年之后,坐得暖暖的王位就没有还给长房,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中丁,中丁成为第十世商王。中丁迁了都,从

  • 康熙祭拜孔子不愿下跪,当墓碑上一字被挡住后,立即大礼参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康熙是清朝最耀眼的皇帝之一,康熙一生共南巡了六次,其中有三次都经过了孔子的家乡——曲阜。孔孟之道对于维护封建的统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康熙作为清朝的皇帝经过孔子的家乡,按照礼节自然要去祭拜孔子,康熙作为帝王,他这一生很少给他人下跪,除了满清皇室之外,能让康熙大礼参拜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孔

  • 战国鲜为人知的历史:商鞅之死,究竟是因为政治需要,还是为了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商鞅之死,关于商鞅的历史事件,关于商鞅的历史

    [var1]好来,小编其他的话就不说了,直接切入正题,我们今天的正题说的就是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商鞅变法大家都应该是很清楚的,但是商鞅的真正名字并不叫商鞅,大家可知道,想来大家知道的也不多,能够知道商鞅已经是非常的可贵了,其实他的名字叫做姬鞅,这个名字有点难听啊,当时小编想,如果他姓遭就好了,叫遭殃。

  • 盗亦有道?盗墓贼将无价扁鹊医书扔掉后,被考古专家挖出欣喜若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扁鹊医书出土日本人借走了吗,扁鹊医书全文,四川千年古墓扁鹊医书

    [var1]虽然盗墓是被人所不齿的,可是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事件都和盗墓有关,比如项羽曾经盗挖了秦始皇的陵墓,虽然没有将秦始皇陵墓挖掘出来,却也得到了丰厚的财宝,还有曹操,这个盗墓行业的祖师爷,靠着挖掘汉献帝祖宗的坟墓,养活了数十万人马,可以说在当时的乱世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另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孙殿英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