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唯独漏掉此人,结果15年后他篡位称帝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唯独漏掉此人,结果15年后他篡位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75 更新时间:2024/1/23 19:51:32

作为功臣的想法也很正常。毕竟这天下是大家一起打下来的,凭什么你做了皇帝对我指手画脚。总有功臣会心怀不满:你这么高高在上,难道忘了老子给你打江山时候出汗流血了么?皇帝抱着皇权至上的心态肯定看诸位武将不爽。

赵匡胤的担心不无道理。在宋朝以前的五代十国历史中,朝代更替那么快,君王换的那么频繁。都在向这个世界传达一个信息: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谁就可以成为皇帝。再说赵匡胤的发家史就是凭借自己手中的军权,“被迫”被手下大将拥立为皇帝。

军权这个东西,真的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了。赵匡胤有所担心是必然的。杯酒释兵权已经是在当时最好的解决办法了。杯酒释兵权之后,手下的大将们很识趣的一个一个称病,辞职,回家享受荣华富贵。赵匡胤将兵权收回来之后,重新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让军队只有自己可以调动。

看似万无一失,但是赵匡胤却忘记了对他的皇位威胁最大的武将——赵光义。他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同时也是赵家江山的开创人之一,在南下灭蜀,灭唐中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赵匡胤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个不甘居于人下的武将弟弟。

前面已经有无数兄弟相残的例子摆在那里,例如胡亥逼死哥哥扶苏李世民玄武门杀哥哥李建成这样血淋淋的例子,但是赵匡胤却视而不见。按照赵匡胤的文治武功就算是没有“杯酒释兵权”,其实也不用担心手下的大将谋反。反而更应该尽早留意他这个不是很安分的弟弟。

据宋史记载:开宝九年,也就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十五年以后,有一天夜里赵匡胤召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来宫里饮酒。有宫人见屏风后赵光义的身影离开饭局,随后就听到赵匡胤大吼一声。第二天就传来了赵匡胤暴毙身亡的消息。第三天赵光义就继位称帝。

这也太行云流水了吧!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肯定心中非常得意,以为解决了千古以来的最大难题。却忽略了身边暗影里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并非是朱标的去世,而是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痛哭朱标之死,朱标顶撞朱元璋的故事,朱标谋反朱元璋高兴段子

    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可以说是很多人都赞同的了,不过朱元璋登上帝位后对自己昔日的兄弟们大下杀手,也成为了他被后人诟病的原因之一,朱元璋为什么要对昔日的兄弟们大下杀手?为的就是保障自己子孙后代帝位不让别人抢,万一再像赵匡胤一样搞一个“黄袍加身”那种后果是不能允许的,这样我们毕竟就理解朱元璋的做法了。

  • 李善长退休在家,无官无职,为何朱元璋还是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善长在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管理后勤,古人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也让我们看出古代打仗过程中,后勤工作的重要,在汉朝,世人皆知张良功劳巨大,可是刘邦还是将萧何立为功勋第一,原因亦是如此,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功臣开始一一封官加爵,李善长被封韩国公,位列六公爵第一,职位是左丞相,而在

  • 为何袁崇焕的子孙在清朝高官厚禄,而毛文龙的子孙却隐于山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文龙为何不杀袁崇焕,袁崇焕对毛文龙的评价,袁崇焕杀毛文龙视频完整版

    先不论袁崇煥和毛文龙谁对谁错,这需要由后世来评说,单从提问方式上看,好象已把两人设为了对立面,仿佛为一忠一奸,这样做是错误的,需要更正的是,两人都是明朝的忠臣,又都是抗击外敌入侵的名将,或者可以说是民族英雄,都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并非是对立者。在辽东尽失,辽西广宁危急之际,毛文龙以练兵游击之职,带

  • 蓝玉被朱元璋“剥皮实草”传示天下,最后蓝玉人皮到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蓝玉的人皮还存在吗,朱元璋派蓝玉守洪都,蓝玉人皮最终去向

    而蓝玉作为有勇有谋的将领,特别在徐达,常遇春死后,更是朝廷依赖的重臣,但是也过于招摇,在家中收养上千人的义子,并有大量的仆人,这再度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心中自然不悦,后由于北元残部侵略明朝边境,派蓝玉镇压,蓝玉的确能力强大,生擒了北元王以及他的王妃一干人等,但是,蓝玉把王妃私自拉到了他的床上,不堪羞

  • 历史中的辛弃疾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和辛弃疾关系最好的人,辛弃疾杀金军大营完整版,辛弃疾十步杀一人原文

    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就被金人占领了,拥有强烈的爱国情义的辛弃疾不似其他诗人一样报国无门将一腔热血光付诸于诗词歌赋。在他二十一岁时他就参加了抗金起义并担任掌书记一职。就在辛弃疾奉命和南宋朝廷谈判联合抗金的时候,耿京被手下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涣散。闻讯而至的辛弃疾领着五十多人袭击了数万人的敌营,将叛徒张

  • 此人在水浒传中的臭名昭著,其实文武双全,曾经还是苏轼的书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水浒传中,高俅原本是一个市井流氓,因为踢得一脚好蹴鞠,所以被宋徽宗赏识而升官发达。但是有了权力的,但他却是只手遮天,嚣张跋扈。当时她的儿子高衙内因为看到林冲的妻子长得漂亮,就想上前调戏。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自然多次阻挠高衙内,保护自己的妻子。但是当初因为高俅的实力庞大,所以林冲并未敢决绝的得

  • 专家打开朱元璋儿子墓,揭开明朝最残酷一幕,令人发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朱栋是朱元璋的第二十四个儿子,是他跟刘惠妃生的儿子,他聪明伶俐颇得朱元璋喜爱,三岁就被封为郢靖王,永乐十三年,朱栋病死,年仅二十七岁。朱栋死后,她的母亲十分悲痛,于是自杀,跟他合葬。三百年来,郢靖王朱栋墓一直是盗墓贼觊觎的地方,一九九九年以来郢靖王墓被炸过七次,可见里面的文物有多珍贵,才能让盗墓贼在

  • 他是天安门的建造者,身居二品,明成祖盛赞他为当代鲁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明成祖朱棣靠着靖难之役从自己的地盘北京打到了南京,之后在南京做了几年的皇帝,但是朱棣在首都南京经常会怀念自己封地北京的风土人情。出于对故地的思念,以及为了天子戍边可以节省很多兵力,所以朱棣决定在永乐十五年将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到了北京后自然要修建皇帝的皇宫,所以朱棣招募了很多能工巧匠对新京

  • 从宋朝纠察司废罢后权力转移来看,宋朝对刑事案件的监管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宋朝,宋朝中央司法复核机关,宋朝对不力官员的惩罚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不属于三省六部的纠察在京刑狱司终究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元丰年间随着官制改革的进行,纠察在京刑狱司的职能逐渐被刑部所取代,最终在元丰五年五月,宋廷推行新官制,刑部完全取代纠察司的职能,标志着纠察在京刑狱司正式落幕。 虽然纠察在京刑狱司这一机构不复存在,但是往后的日子,宋廷对刑事案件

  • 从南京到集庆在到应天,也是朱元璋从穷人向霸主迈出的第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的童鞋们,一定对陈友谅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其实金庸笔下的这个人物并非虚构,在历史中,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跟朱元璋有过一段“不菲”的交情。 在朱元璋霸业刚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第一个目标锁定到了南京。迷信是封建时代人们的通病,要想占有天下,必须要占据王气之地,南京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