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的童鞋们,一定对陈友谅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其实金庸笔下的这个人物并非虚构,在历史中,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跟朱元璋有过一段“不菲”的交情。
在朱元璋霸业刚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第一个目标锁定到了南京。迷信是封建时代人们的通病,要想占有天下,必须要占据王气之地,南京就是这么一个地方,紫金山纵横南北,恰似巨龙潜伏,而石头山则临江陡峭,如虎盘踞,这就是南京龙蟠虎踞的来历,此外在南京的前方还有一条长江,皇帝和我们一样,买房子前都要看风水,南京背山面水,实在风水好得爆棚。在明之前,已经有六朝定都于此,到了元朝,这个地方叫集庆路。不但地势险要,而且还很富呢。
附近不但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还兼顾着商业中心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这里有运河之利,在那个从北京走到南京要几个月的年代,水路实在是太重要了。此时,朱元璋手下有一名叫冯国胜的将领,此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非常有远见,他向朱元璋建议,应立即渡过长江,占领集庆,这个建议深深打动了朱元璋,他下定了决心,占领集庆!可是船呢,朱元璋的这班人马不是骑兵就是步兵,唯独少了水军,他正急得不行,一个人的到来带给了他解决的方法。此人名叫俞通海,明史上说他是水军头目,其实这人就是沿江打劫的海盗,经常干的就是类似水浒传上“到得江心,且问你要吃板刀面还是吃馄饨”的那路勾当。
但是到朱元璋这里,他就是个重要的人物,杀点人,抢点钱没关系,有用就行。于是他召集了上千条战船先攻采石,再破太平,终于到达了最后的目的地,集庆。此时的元朝,四处是起义军,元朝的统治者每天焦头烂额,忙于应对各路起义军,小小的朱元璋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理会。朱元璋也正是利用了这一机会,开始向南京发动了总攻。
但是公元1355年,朱元璋两次攻击都没有取得成功。第二年,朱元璋亲子带兵,用了十天时间,攻破了集庆,并改集庆为应天。穷人朱元璋终于来到了富裕的南京,但真正的事业才刚开始,继续努力!朱元璋占据了应天,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但从历史大势上看,他的形势并不乐观,自古占据北方即有天时地利,中国地势由北向南,由南方起兵进攻北方最后获得胜利,少有先例。可是朱元璋此时占据应天,却是占了个大便宜。
我们介绍一下朱元璋的邻居们,住在他东边镇江的是元朝军队,而住东南方平江(苏州)的是张士诚,东北面的是张明鉴的起义军,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名字很有特点),西面是徐寿辉。表面上看,朱元璋的邻居们个个都比他强,家大业大,朱元璋被他们围在中间,就好像是到外地打工的民工,寄人篱下,而这些邻居们虽然并不喜欢朱元璋,但也正是因为他过于弱小,谁也没把他看在眼里,自己打来打去,没空搭理他。
更关键的是,朱元璋北面的邻居是刘福通,这个是兄弟单位的部队。帮助朱元璋挡住了元朝军队的进攻。元朝的统治者倒是很重视朱元璋,可是打不着。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能打的不想打,想打的不能打。朱元璋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对他而言,元朝虽然是他苦大仇深的报复对象,但还不到时候,他先要料理他的两个邻居。对他而言,这两个邻居才是真正可怕的对手。朱元璋虽然占领了南京,但是前方的路也是布满荆棘,先从他的两位不好惹的邻居开始说起。他们分别是张士诚和陈友谅。
一提到陈友谅,我们情不自禁的想到《倚天屠龙记》中煽风点火、十恶不赦的那个人物角色。但是与朱元璋交手的这个陈友谅,虽然心狠手辣,但是个人能力十分强悍,让朱元璋差点失去刚刚占领的应天,双方你死我活的局势几乎要让朱元璋失去所有。
关于朱元璋与他的两位邻居的故事,我们下期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