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记载曾遭受质疑,却又一批文物证实其所记西周朝的准确性

《史记》记载曾遭受质疑,却又一批文物证实其所记西周朝的准确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2/4 4:58:49

《史记》是研究先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献。

然而,也许是因为太史公的文人情怀,也许是因为太史公在著史是容易意气用事……总之,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史记》中的诸多记载总是持怀疑态度,或者说是半信半疑,抱一种姑妄说之,姑且听之的心理。

之前,有人怀疑《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殷先公先世系不确。可是,当王国维通过以甲骨卜辞证实了《殷本纪》的可靠性后,这些人又把怀疑的目光转移到《史记周本纪》中关于周先王的世次记载。却仍有不少学者存有疑虑。

由于一直没有有力的物证出现,有相当长时间,关于《史记周本纪》“周先王世系记载不可靠”的说法见诸于各种研究资料。

然而,这一论断,随着陕西省眉县杨家村附近一批文物的发掘,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眉县的杨家村可是一块宝地,谁也搞不清楚那儿到底埋藏有多少宝贝!

1954年,两件青铜彝方尊、两件青铜彝驹尊从那儿出土。前者铭文记述了西周军队部署情况,后者铭文反映西周畜牧业发展情况。

1972年5月,一件重78.5公斤的大铜鼎在那儿出土,上面镌刻的27字铭文记述了周成王妃姜馈赠土地给贵族臣子的事。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将铭文拓片调去研究,经考释写出重要文章。

1985年,一套完整的青铜打击乐器在那儿出土,里面每三件一组的编钟全部属国家一级文物,编钟上有铭文129字。

印证《史记周本纪》周先王世系记载的文物也在那儿出土,时间是2003年1月19日。

那天下午,杨家村王宁贤、王拉乾、王明贤、王勤宁和张勤辉五位村民正在该村北砖厂的北崖,据地面十多米的半坡上取土。

4时30分左右,王拉乾奋力抡镐挖土,一镐下去,突然出现一个拳头大的洞,往里一望,一片青光!

哎呀!王拉乾不由自主地惊呼了一声。

旁边的王明贤嘟嚷了一句:“挖到死人墓了!”然后上前趴在洞口往里看。

这一看,看到的不是棺材,而是四个大铜鼎,正冒着幽绿幽绿的青光。

王明贤低声叫道:“这东西和电视上宣传《文物法》时的青铜器一样,都是文物。”

大家一听,都丢下了干活的家伙,趴上来围观。

果然是文物!

怎么办?

五人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发现了文物,紧张的是担心这事被其他人知道,传出去会发生哄抢。

五人商议:这事儿要保密,先由王宁贤上回家打电话通知相关部门,下四人留守在现场。

商议停当,王宁贤跑回家打电话,傍晚时分,考古研究人员就到了。

当晚,考古专家就拉起电灯展开了抢救性发掘。

地下竟是一个罕见的青铜器窖藏,直径约1.8米、宽约1.4米、高约1米,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27件青铜器物!

令人心跳加速的是,这些器物绝大多数都有铭文!

考古工作者在一个大鼎上轻轻一拭,立即显出了字迹,“唯四十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王在周康穆官王……”

原来,这27件青铜器都铸造于西周晚期、周宣王时代!

通过查点,这批青铜器的所有者属于一个叫“逨”的人,每一件都有铭文,共计4000余字,主要记载的是“单”氏家族(“逨”是“单氏家族”中家族中的第八代人,“单佐”)的历史,同时也列数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恭、懿、孝、夷、厉和当朝天子宣王11代12王的世系(13位周王中仅余最后一个王——周幽王未在其中)。

负责发掘的文物组长刘怀军欣喜若狂,笑得弯了腰,瘫坐在地上。

这些文物,太珍贵了!

由于这些青铜器中,铭文最长、记录史实最多的是“逨”盘,所以,考古专家统一将之命名为“逨盘”。

逨盘铭文记载单氏家族8代辅佐西周12代周王的功绩,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周先王世系是可靠的。

《史记》不愧是史家经典之作、权威之作、伟大之作!

更多文章

  • 此人是诸葛亮的偶像,统帅联军横扫齐国,连下70余城,差点灭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大破魏兵,诸葛亮降服了多少名将,诸葛亮的兵力有多强大

    [var1]燕王哙在位期间,有个叫鹿毛寿的人对他说“不如把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在上古时期的尧舜禹都是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有贤能的人,于是天下的人都夸奖他们说他们是仁德的好君王,您为什么不效仿他们呢?”哙听了这样的话之后就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子之,但是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太子平的不满,从而引起了燕国的内乱

  • 孔子问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的回答成功让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问7岁孩子天上几颗星,孔子拜小孩为师的故事告诉的道理,孔子拜小孩为师的故事说明什么

    [var1]有一次孔子在游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个小孩子在辩日,两小孩就问了孔子一个问题,谁知道孔子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被两小孩取消了。后来孔子就拜了一个七岁的孩子为自己的师父。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孔子的人生经历孔子又叫作孔丘,这是他的母亲给他起的名字,他出生于公

  • 赵括被人诟病两千年,此乃司马迁之过,让我们来了解真正的赵括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括和赵括谁更厉害,司马迁黑赵括,历史上的赵括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var1]大家都知道,这一战成就了一个人,白起。而同样这一战,让另一个人遗臭万年,此人正是赵括。但是鄙人认为,这完全是都是司马迁的片面之词,不可全信,而且有故意损毁赵括的名声。先说说当时赵国的局势,当时赵国已经是内忧外患,赵括率兵出战之时,已经是必输的局面了。但是赵括也并没直接退缩,而是战死沙场。

  • 三国河北名将有多厉害?五虎上将中两位,魏国一人被曹操誉为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河北十大名将,魏国五虎,韩信临死一句经典的话

    [var1]张飞作为刘备的心腹大将之一,张飞不但勇猛异常,被称为“万人敌”,而且他粗中有细,如果给三国河北名将排个座次的话,那么张飞绝对算是三国时期的河北第一名将。而张飞一生追随刘备,见证了刘备从寄人篱下到开疆立国,他更是为蜀汉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可惜的是最终死于小人之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受

  • 秦武王为何会弃用才华横溢的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武王对张仪的态度,张仪妻子漂亮,张仪经典语录100句

    我们知道张仪的连横策略,对秦国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秦武王为什么不喜欢张仪呢?其原因有两点。[var1]1、两人特点不同两人的特点不同,使得秦武王,很看不上张仪。秦武王天生力气大,崇尚武力,所以他爱巨鼎,来展示他的力气大。而张仪是个文人,爱用嘴来给人讲道理,通过游说来显示他的才华。[var1]这两人一

  • 赵国实行胡服骑射为何还打不过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国胡服骑射打不过秦国,赵国vs秦国,大秦帝国之崛起秦国打赵国

    让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强盛的赵国,却没能挡住秦国进攻的步伐,在长平一役遭遇惨败后,更是彻底失去还手之力,最终被蚕食殆尽。那么,赵国明明实行了胡服骑射,为什么还是打不过秦国?一、胡服骑射是什么赵国和秦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同一个祖先传下来的两个分支,因此这两个国家的民众性格相似、生活习惯相仿。其中,最

  • 《山海经》与道教中的西王母不同,隋朝时还有一位凡人西王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为何山海经有两个西王母,山海经有西王母么,山海经西王母插画壁纸

    [var1][var1]这不,在前不久的湖北武穴就发现了一座墓地,但是这座墓有点奇怪,墓地的外面已经破得不能再破,里面也被无名的盗墓小贼打的满是创口,那么这座墓的主人是谁呢?他为什么会被安葬在这个地方呢?经过考古学家们的仔细研究发现,这是西王母的墓。说到这句话,大家肯定都觉得诧异,西王母这个名字出现

  • 专诸要离聂政行刺都成功了,为何荆轲却失败了?只因他犯了刺客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聂政姐姐,聂政刺客列传,刺客聂政到底有多厉害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恐怕没有人希望荆轲刺秦能成真,因为我们对秦始皇一统六国,既有崇拜之情,也认为大一统有利于历史的发展。但在当时的六国可是想尽办法遏制秦国的进攻,最有效的合纵之策也用了,但由于各国心怀各异,最终还是未能抵挡住秦国统一的步伐。荆轲刺秦事件发生时,秦国早已打响了它的统一战,先后灭掉了魏

  • 六国被秦国攻陷后,六国的末代国君,他们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六国为什么总是针对秦国,经典传奇秦国灭六国,秦国灭六国完整版

    [var1]第一韩国,韩国是第一个被灭掉的,他们实力比较弱,所以对于秦国来说,不费吹灰之力,自然要先灭掉最弱的国家。当时秦始皇派出10万大军,只用了几天就解决了韩国。他们考虑不能过于严厉,所以就想要将韩王安置,把韩国改成了颍川郡,让韩王居住在这个地方。[var1]可是过了四年,那些韩国的旧贵族,他们

  • 秦王被荆轲刺杀,狼狈不堪,为何没有一人上前帮忙?并非人缘太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荆轲跟秦相刺杀秦王,荆轲是怎么刺杀秦王的,荆轲刺杀秦王有没有成功

    [var1]《战国策》记载,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之前,还是秦王的时候,燕太子丹曾派刺客荆轲借着献地图的名义,去刺杀他。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一计策很难成形,毕竟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非常看重帝王的安全,身边有大量的护卫。而且如果有人意图不轨,满朝文武也不是吃素的。例如,三国时期的郭修身为魏将却无奈降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