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设立的36个郡县地名,现在竟有19个在用,中华文化魅力十足!

秦朝设立的36个郡县地名,现在竟有19个在用,中华文化魅力十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4 更新时间:2024/1/20 8:05:21

距今2200多年的秦汉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岁月洗掉了不少历史碎片,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施郡县制,全境分设48郡(最初只有36郡),郡名至今还作为政区地名沿用的有19个。西汉既继承了秦的郡县制,又在部分地域恢复分封制,因而设置103个郡国(几经变化),其中有近40个郡国名称现今仍作为政区地名在使用。

两千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地名沿用下来,其“长寿的原因在哪里,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分析沿用下来的这些地名,不难发现其沿袭存在的特点和规律性,初步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六点是显著性。

地名沿用至今的6个特点!

一.显著性。

九江、长沙、番禺等地名之所以能从秦汉沿袭下来就是由于它们有非鲜明的地域特征,它们是当地自然环境中最有代表性的存在,既形象、显著、醒目、典型,又与别处、别物不同,很有独特的个性、特质,使人们易于识别,易于记住,易于区别。这样的地名,谁不愿意用呢?

二是恒久性。

地名不仅为当地人服务,也要为外地人服务,一般要求长久、稳定,不能随意改动,变来变去,否则就会给人们带来麻烦和不便,甚至扰乱人们的认识和判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易变的东西,不稳固的东西,容易流失的东西,一般都不能作为确定地名的依据,与此相反,名山大川具有恒久性、稳定性,不易移动、不易消失、不易毁灭,能长期存在,所以因其为名的比较多,如邯郸、太原、汉中等郡名能从秦汉沿用至今,大概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三是认同性。

广泛的认同性是地名长期存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认同包括地域特征认同、地理方位认同、人景观认同、社会存在认同和价值认同。历史认同性强,地名长期沿用的可能性大;历史认同性弱,地名沿用的可能性小,弃之不用的可能性大。秦汉时期郡县地名沿用至今的,一般都具有认同性强这个特质,如咸阳、成都、南海等。

四是标志性。

地名是标志,是符号,是坐标。一个地方总会有不同于别处的鲜明标志,哪个最突出、最显著,哪个最能代表这个地方的特色,那么大家就会选它为这个地方的标志,选它作为符号。标志一般分为自然标志和人文标志,有的地名侧重人文标志,如长子(古时为长子丹朱的封地,故名)南郑(春秋时郑国遗民南迁至此,故名)等。

有的地名侧重自然标志,如桂林、济南等,以自身的自然地形地貌的特征而得名。

五是文化性。

地名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符号,是一门科学。没有文化的地名是不会有广泛认同性的,是缺乏丰富内涵的,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成不了著名政区的地名。好的政区地名往往是丰富文化内涵的载体。它或记载历史事件,或铭记传奇故事,或敬仰名山大川,或推崇人文地理,等等,如敦煌、天水、酒泉等地名,之所以沿用几千年,能世世代被认同、被接受、被欣赏,核心就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六是避讳性。

历史是人创造的,在阶级社会,人是分类、分等级的。自从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一个朝代更替为另一个朝代,一个集团赶走另一个集团的事变不断上演,因而阶级之间、朝代之间、集团之间少不了矛盾,少不了恩怨,少不了政治、思想冲突。凡是把这种矛盾、恩怨、政治思想反映在地名上的,很难取得广泛认同,往往都似流星,一闪而过。

其实,莽新王朝改的那么多地名大都没有存留下来就是例证。

从秦汉沿用至今的地名,大都采取了一种避讳政治意识的办法,没有把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朝代痕迹、阶级痕迹、集团恩怨等反映在郡国地名中,而比较多地采用山川湖海、地形地貌、地理方位、自然景观、自然资源方面的经典词汇作为地名,如渤海、琅琊、武陵、玉林、长安、南阳等,这样争议少,认同度也高,较为平稳妥帖,因而能够沿用至今。

尽管过去这么久的时间了,秦汉时期的很多地名依然沿用至今,不得不说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十足,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认同这种文化,更由衷的敬仰!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哪些贡献,使得秦朝在灭亡后,并没有出现分裂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一死秦朝就灭亡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朝灭亡多久,秦始皇残暴统治有哪些方面

    当时的秦朝将六国灭掉以后,要说这六国的后代没有仇恨的心理那时不可能,在秦朝灭掉以后,他们也想的将自己的国家恢复,然而却没有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首先便是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一制度的影响可以说非常的大,当时的几个国家,各自之间都是独自为政,不论

  • 诸葛亮说关羽盛气凌人又骄傲不逊,为什么刘备偏偏还要关羽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丢荆州真实历史,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老版三国演义关羽守荆州

    随着建安十六年刘备大军进军益州,刘备的蜀汉集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此时五虎将各自为刘备势力开疆拓土。谋士集团方面虽然庞统命丧落凤坡,但以诸葛亮为首的顶尖智谋团还是有能力帮助刘备一统天下的。此时的荆州事务愈发使得诸葛亮担忧,在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帮助刘备拿下益州之时。诸葛亮曾反对刘备让关羽守卫荆州的决

  • 袁绍为何没能东山再起就死了?死后曹操为何要去他墓前大哭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与袁绍的最后决战,曹操战袁绍完整版,袁绍老婆刘氏嫁给曹操了吗

    主笔:江湖闲乐生官渡之战,袁绍惨败,其十余万大军,损失总共七万余人(见《帝起居注》之曹操上书),元气大伤,冀州很多郡县也闻讯投归曹操,袁绍气的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对一帮亲信伤心的表示:“吾不听别驾田丰之言,致有此败。吾今归去,羞见此人。”逢纪一听傻了,难道袁绍要重新启用田丰,抢我第一亲信之位?赶紧上前

  •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四次做一件事像极刘邦,血脉传承果然不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为什么自称靖王,刘邦刘秀刘备谁最厉害,刘备跟刘邦关系

    虽说后来刘备被皇帝认作叔叔,有了皇叔的称号,可他身体里流着的究竟是不是汉高祖刘邦的血脉还有待商榷,毕竟你见过哪个皇室宗亲过得如此落魄。当时追随他的人,对于他的身份是真是假,根本毫不在意。只要所有人以为这是真的,那么就一定是真的。刘备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点破不说破,反正有这些人追随自己,自己也乐得逍遥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还是失败了?后面一句更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得了卧龙凤雏却没得天下,卧龙凤雏刘备,刘备卧龙凤雏

    导语:刘备的前半生和他的后半生呈现了截然不同的状态,前半生尽管带着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南征北战,也曾经打下了徐州这样富裕的地方,但因为没有顶级军师的加盟,得到的利益很快就被吐回去。当他到达荆州之后终于意识到军师的重要性,于是四处求贤。荆州著名的大贤水镜先生告诉他,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来刘备得到了

  • 刘备的侄子刘琦,为何临终不把6万大军交给叔叔?原来军队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琦之死和刘备有关吗,历史上刘琦救过刘备吗,刘备和刘琦啥关系

    当时曹操率兵讨伐荆州,蔡勖和张允劝说刘琮缴械投降,而刘备集团听闻曹军前来,立即带着全城老百姓一路往江陵跑,曹操随之率领五千骑兵,一路追击,紧要关头,诸葛亮摆脱刘琦前去营救刘备,再加上整个过程有赵云和张飞的相助,刘备总算脱险。为了防止曹操再次前来攻击,刘琦屯兵在江夏,可见刘琦与刘备之间的交情还是很深的

  • 三国演义中也有著名的鸿门宴,但是主角是曹操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赵子龙赴孙权鸿门宴全集,周瑜鸿门宴杀刘备,三国里曹操刘备孙权谁更厉害

    刘备三兄弟,自从在镇压黄巾军起义之后名声大起。有一次吕布派人去买兵马,可是路上杀出了一个刘备,把他们的人马都给抢走。吕布恼羞成怒。派大兵进攻刘备。刘备自己只能偷偷逃走,由于自己势单力薄,不得已去投靠了曹操。但是这时候,曹操威胁天下诸臣,没办法汉献帝就是肉票。曹操用帝王的名义号令天下,实力就变得十分强

  • 崛起于草根,称雄于三国: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为什么能把草根变成枭雄,草根刘备,三国刘备的发家史

    可见,刘备是一个连曹操都忌惮的人物,但是,就是刘备这么一个枭雄,虽然能击败曹操,可一生也有失误之事。而且作为蜀汉君主,刘备的失误会直接影响三国格局,再往大了点说,刘备的失误会影响历史的走向。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你这话不是在危言耸听?其实,一点也不危言耸听,你如果了解刘备的失误,那么,你就会知道,刘备

  • 夷陵之战后,刘备方面为何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浅谈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真正心态,刘备打赢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要打夷陵之战

    关羽可是名扬天下的“战神”,连曹操都要敬畏三分,关羽被杀的消息让蜀国的士气顿时弱了很多。刘备听闻二弟战死,受到了很大打击,不听他人劝告,执意要为关羽报仇,领兵发动了夷陵之战。刘备倒不是这么冲动的人,但是若他没有任何动作,可能蜀国的士气更加没法振奋起来。然而夷陵之战损失太过惨重,蜀军损兵折将,连刘备都

  • 在汉武帝时代,马镫还没出现,卫青、霍去病是如何打败匈奴骑兵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汉卫青和霍去病与匈奴三次战役,卫青和霍去病抗击匈奴哪一年,卫青和霍去病关系好吗

    而骑兵在没有马镫之前,由于骑手在战马上难以保持稳定平衡,这制约了骑兵的作战。骑兵和敌人作战的时候,在战术上多利用自己的机动性,采用奇袭的作战形式。而在作战模式上,骑兵大多使用远程的攻击方式,也就是弓弩攻击的方式。在采取肉搏战的时候,骑兵和步兵的差距不是很大。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记载看到中原骑兵的变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