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为何不把匈奴一块收拾了?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为何不把匈奴一块收拾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80 更新时间:2024/2/7 5:33:54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在位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权不断与匈奴作战,却始终没能灭掉匈奴。以至于到了西汉时期,大汉王朝只能选择屈辱地与匈奴和亲换取短暂的和平。

很多人感到奇怪,秦始皇这样一个崇尚武力的人物,为何能够灭掉六国,将百越划进大秦的版图,却不能携灭六国之余威灭掉匈奴呢?

[var1]

一、先秦时期匈奴壮大,对中原诸侯国造成威胁

1、战国末期,匈奴南下侵扰中原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匈奴其实与华夏民族同根同源。他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后来这一部落的百姓来到北方草原生活,与草原上的部落相融合形成了匈奴部落。

在战国时期,匈奴不断壮大。北方草原生活环境恶劣,导致匈奴不得不经常南下掠夺。与之相邻的秦国、赵国、燕国等北方国家经常被匈奴骚扰。

[var1]

2、蒙恬率三十万军队北拒匈奴

赵国与匈奴相邻,大将李牧曾在边界处多次与匈奴作战。史记中记载李牧曾率领军队大破十万匈奴大军以至于匈奴十多年不敢再冒犯赵国的边境。

就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中原大地战乱不断,匈奴又趁机南下,占据了河南地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而这里距离秦国的首都咸阳很近,对于秦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就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立刻便派出大将蒙恬北伐匈奴。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抢回了河南地。《过秦论》中记载: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var1]

二、秦始皇为何不灭掉匈奴

1、匈奴部队灵活性较强,难以与之交战

就在蒙恬将匈奴从河南地上赶走之后便停止了对匈奴的军事行动。既然秦朝的军队能够打败匈奴为何不能直接灭掉匈奴呢?这是因为秦始皇知道打败匈奴不难,但是想要灭掉匈奴很困难。

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与秦始皇灭掉的诸侯国不一样。他们不会待在一个地方等着挨打。即便是秦朝出动大军,进入茫茫大草原之上也根本找不到匈奴的身影。

西汉时期卫青之所以能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运气好,总是能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找到匈奴的位置。甚至能找到匈奴的圣地龙城,将当地的匈奴部落一锅端。

[var1]

而飞将军李广的运气就差很多了,他也曾率兵攻打匈奴,但总是迷路难以找到匈奴,所以没法建功立业进而封侯。

另外,匈奴人弓马娴熟,时长集结成小股部队南下侵袭,使得边境上的城池防不胜防。匈奴人来得快去的也快,很难将他们擒获,更别说深入草原将他们灭掉了。

这也是丞相李斯曾经劝说秦始皇不要攻打匈奴的理由之一。汉朝主父偃的《谏伐匈奴书》中就曾记载: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

[var1]

2、消灭匈奴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秦始皇在打仗的时候会算经济账,消灭匈奴的成本太高,打仗并不合算。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发动战争是没有什么成本的。

部落首领一声令下他们便可以骑着自己的马匹南下侵略,自小就会骑马射猎的匈奴人都是天生的战士,连军事训练都免了。

但是中原王朝可不是这样。大军北上的话需要准备大量的粮草,而当时的运输手段低下,如果真的需要发动大军深入草原的话,后勤补给会是很大的问题,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这仗根本就没法打。所以秦始皇不会轻易允许对匈奴发动战争。

[var1]

最重要的是,匈奴所在之地是草原,发展的是游牧经济,而秦朝的中原文明发展的是农业经济。即便是花费了大力气灭掉了匈奴,占领的土地也无法耕种,俘获的百姓也根本不认可中原文明,难以教化。说不定还会闹出什么乱子,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得不说丞相李斯还是很有远见的,在《谏伐匈奴书》中李斯还说道:“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

[var1]

3、秦国内忧外患不断,无暇顾及匈奴

公元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的任务完成,六国虽然被灭掉了,秦始皇却很难稳定六国的人心。秦国崇尚法家学说,严刑酷法使得六国军民百姓难以接受。所以六国的旧贵族都在蠢蠢欲动时刻寻找时机想要复兴自己的国家。

刚刚建立的秦国根基不稳,除了国内暗潮涌动,政局不稳以外,在南方百越又掀起了风浪。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若是在南方征讨百越同时又在北方攻打匈奴,这样的战场消耗是秦朝所承受不起的。

相比于匈奴来说百越征讨起来要容易一些,且耗时较短。而匈奴的问题远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所以秦始皇选择征讨百越,暂时将匈奴驱逐到草原上即可。毕竟稳定内部远比劳师远征消灭匈奴紧要得多。

[var1]

三、灭匈奴不易,秦始皇从未放松对匈奴的防御

1、秦始皇修建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在派遣大将蒙恬将匈奴人赶出河南地之后便选择了建造长城来对匈奴进行防御。这建长城的方法并不是秦始皇的原创,早在战国时期,与匈奴距离较近的燕国、赵国等都在边境处修建了长城。

秦始皇修建的长城也是以这些老长城为基础,将长城修成一道首尾相连的防御工事。但是修建长城导致秦朝的徭役十分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纷纷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跟秦始皇修建长城有很大的关系。

修建长城也成为了秦朝的暴政之一。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

[var1]

这是《史记》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时造成的结果进行的记载。寥寥数字便可以看出修建长城给当时的百姓带来的苦难。

即便修建长城会给秦朝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会引发动乱。但相比于主动对匈奴出击而言,修建工事防御还是更理想的办法,所以秦朝无论如何都要修建长城。

对于他们而言,匈奴根本不需要消灭,不让他们过长城就可以了。而且秦始皇在修建长城的时候将蒙恬留在那里的,后来还让自己的长子扶苏去到蒙恬身边。

[var1]

秦朝的将领大多是在与六国交战的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善于与匈奴人作战的将领并不多。蒙恬是最重要的一位。蒙恬率病大败匈奴已然让匈奴产生忌惮。只要有蒙恬在匈奴就不敢轻举妄动,这是秦始皇对于匈奴所采取的防御措施。

1、秦始皇修建驰道,时刻为战争做准备

除了修建长城以外,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还做了其他的准备。秦始皇统一之后的第二年,开始修建驰道。所谓的驰道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高速公路。驰道路面平坦利于出行,秦始皇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向全国辐射修建驰道。

[var1]

最为注明的驰道有九条,而这重要的九条驰道当中就有一条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这条驰道叫做秦直道,起点在咸阳,经过陕北地带,终点在九原郡,也就是今天的包头市附近。

九原郡位置很特殊,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军队将匈奴从河南地打跑之后,匈奴便迁徙到了阴山以北。秦始皇在水草丰美的河套平原上建立了城池,还将内地的人口迁徙到这些城池中生活,并且在这里设置了九原郡。所以九原郡与匈奴相邻,一旦双方开战,九原郡势必会成为战争前线。

整条秦直道长达七百多公里,历时两年多才修建完成。《史记》中关于秦直道是这样记载的:“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据说从秦朝的首都咸阳道九原郡,骑马奔驰的话,三天就可以到达,这速度不可谓不快。

[var1]

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目的就是方便对匈奴用兵。一旦双方开战,秦朝的军队、辎重就可以通过秦直道快速运往前线。可见秦始皇虽然没有与匈奴硬碰硬地开打,但却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秦始皇没有将匈奴消灭使得匈奴在秦末战乱之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西汉王朝头等外患。直到汉武帝时期派遣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才给了匈奴沉重的打击。

然而即便是汉武帝倾全国之力,穷兵黩武,打光了几辈人攒下的资产也没能彻底消灭匈奴。可见秦始皇携灭六国、平百越之威消灭匈奴也是不现实的。

参考资料:

1、《史记》

2、《谏伐匈奴书》

3、过秦论

更多文章

  • 曹操得了重病,却为何要杀死治疗自己的神医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为何杀了神医华佗,曹操杀死吕布完整片段,历史上的曹操被谁杀死

    言下之意,曹操认为华佗是一个品行恶劣,骄傲自大,且以做医生为耻的人。但关于曹操为何会这样认为,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又出现了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三国时期医生地位很低,华佗想以借医治曹操的功劳,讨要官职华佗列传被列入了方术一类,这个【方术】指的是古代拥有某些特殊技艺的人,这一类人在古代的社会地

  • 战国初期和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汉朝后就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墨家在战国之后销声匿迹了,墨家思想为什么在汉代销声匿迹,墨家儒学

    《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一、墨家的分裂墨家弟子精通兵略战阵,其中以守备最佳,除此之外还有辩论之术(称为“墨辩”)、械备制造之术。因为墨子倡导“兼爱”思想,这种普遍的爱更受民众的欢迎,

  • 刘秀大哥刘縯,他比刘秀更适合当皇帝,却因锋芒太露而名败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秀很有意思,按照传统观念,一个王朝的创业皇帝,应当是霸气十足,不怒自威的人物,跟柔弱完全挨不上边,秦始皇、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无一不是如此,但刘秀却不是这样。刘秀虽然是汉朝的中兴皇帝,但他毕竟统一过全国,完全可归为开国皇帝那一类,但据史书记载,他是那种喜欢种地的人,种地种得非常好,而且他在起事

  • 诸葛亮和郭嘉,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中郭嘉比诸葛亮强,三国谋士郭嘉排第几,郭嘉和诸葛亮正史

    蜀国有位大家比较熟知的谋士诸葛亮,他的很多计策都被奉为经典故事,对当时的蜀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那么,其他国家没有能够抗衡诸葛亮的人物吗?当然有,这位谋士也是今天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郭嘉。至于二人谁更胜一筹,看看毛主席是怎么的评价。诸葛亮的精彩事迹建安六年,刘备集贤纳士,徐庶推荐了诸葛亮,但跟刘备表

  • 诸葛亮为何要娶奇丑无比的妻子,这才是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为何娶个丑老婆,诸葛亮为啥会娶丑女,诸葛亮娶了几个妾

    我们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是非常厉害的,除了因为这这事出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使之出名。那就是他这个人娶的老婆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他是一位非常丑,但是又才华横溢的女子,令人非常吃惊。不过自从两个人在一起之后,他一直对她都是不离不弃的,而且他一生连妾都没有纳过,两个人彼此相伴到老。关于他老婆是不是很丑这件事,他

  • 刘备袁术交战,吕布趁机袭取徐州,有1伙人帮了大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借兵杀袁术,刘备讨伐袁术真实原因,刘备攻打袁术谁守徐州

    无论是刘备还是吕布,刚开始他们两人都没有多少根基,能够生存下来靠的还是互相合作。吕布这人有实力,但没啥信用,刘备袁术交战,他趁机袭取徐州。那么,他是怎么拿下徐州的呢?有1伙人帮了大忙!刘备得徐州,倒向袁绍一方,与袁术正式敌对,臧霸,孙观等泰山诸将为之羽翼。曹操征徐州,吕布、陈宫等反叛,刘备才逃过一劫

  • 秦始皇的治国策略延续了两千多年,为何秦朝却仅存在了15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秦始皇是怎样取得统一的,秦始皇是怎么治国

    汉文帝时期,贾谊给文帝上了三篇奏疏《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过秦论》,贾谊希望文帝能够吸收秦朝灭亡的经验,改革汉朝所面临的土地兼并、刑法严苛等弊政。在《过秦论》中,贾谊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太残暴了。《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 刘备最憎恶的三个人,第二杀他手足!第一实在不能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杀范疆张达视频,庞统死前为什么要杀刘备,孙权派谁去杀刘备及孙夫人

    我们知道其实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以仁义而知名于天下,而且当时他靠着自己的不屑努力建立蜀汉,最终鼎力三国。但是在他的一生中,有三个人让他非常的不满,难以释怀,而且这些人每一个都让他感到非常的痛苦。那么这几个人分别是谁呢?刘备最憎恶的三个人,第二杀他手足!第一实在不能忍。NO.3吕布。在公元195年,当时作

  • 赤壁之战后,刘备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徐庶为何没有重返刘备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庶帮刘备首次大胜,刘备赵云徐庶骑兵能玩吗,梦想三国徐庶控制了刘备

    都知道,关羽投降过曹操,廖化被迫投降过孙权,这2人后来都回到了刘备集团,但徐庶却不同,他不仅没有回到刘备集团,还留在曹操的集团为其出谋划策。赤壁之战后,刘备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徐庶为何没有重返刘备集团?赤壁之战之后,刘备正是崛起之时,实力开始逐渐的强大,有人说,徐庶如果真的对刘备足够忠心的话,大可以想

  • 貂蝉被曹操赐给关羽后,次日就自尽了!关羽对她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关羽貂蝉吻戏,关羽打貂蝉1v1用什么装

    众所周知,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同时也是汉末三国时期民间传说中的女子,最早出场于元朝的《三国志平话》中。后来被《三国演义》的作者引用到了三国故事里,成为了王允的义女,并且帮助王允成功离间董卓与吕布二人,促使吕布杀死董卓,王允计谋得以成功。董卓死后,吕布顺利获得貂蝉,这二人间的爱情故事,也一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