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一场让秦国得以毕全功于一役的重要战略决战

长平之战:一场让秦国得以毕全功于一役的重要战略决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43 更新时间:2024/1/27 6:00:35

战国时,华夏大地烽烟四起。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争夺,引致混乱局面。在这数百年里,战争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独特表现。然而作为战国乱世的战略终结者,长平之战无疑是战国最重要的战略决战,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战役。

作为这场战役直接的参与双方秦国和赵国,无论是胜利者、亦或是失败者都深受这场战争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自长平之战以后,山东诸国再无抗衡秦国的能力。

多方面分析长平之战前后的形势变化,无疑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长平之战的的确确是战国最重要的战略决战。这是不变的事实,也体现着长平之战的重要历史地位。长平之战,一场让秦国得以毕全功于一役的重要战略决战。而长平之战是战国最重要的战略决战,没有之一吗?

[var1]

1、战略决战的结局,秦国打垮战国之世的最后一个对手

(1)赵国之败、损失四十万将士,一时间举国

长平之战是因为应该是秦国嘴边肥肉的十五座城池,却被赵国趁机夺下。对此,秦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长平之战。在当时的长平地区,秦、赵两国在此纠结了数十万大军进行战争。

原本赵国有着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在此坐镇,在对战中不至于处于劣势。然而,一场战争不仅仅只有明面上的厮杀,更有背后的暗战。秦国动用离间计,让当时的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听从了手下奸臣的挑拨。

这就使得在长平之战的后续当中,赵国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经验丰富的廉颇。可军事能力有限的赵括又怎么是号称大秦军神白起的对手?因此,刚一上台的赵括便在白起的军事谋略当中迅速落败。这时候,长平之战最终的结果开始显现出苗头。

[var1]

赵括因为战争失败,无颜面对国家、只得引剑自刎。同时,失去了领导者的四十多万赵国士兵也只能向秦国投降。公元前260年,为了秦国长远利益着想,此时的白起做了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决定。

他下令在一个午夜将投降的数十万赵国军队尽数坑杀,这数十万的士兵可以说是当时赵国的全部男性。一时之间,赵国的男性生产力遭遇灭顶之灾。

这一场屠杀杀掉了赵国几乎全部的青壮年男丁,使整个赵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全部缟,一度让赵国失去了能够抵抗秦军的几乎全部的军事实力。长平之战,赵国即便最后出现战争的胜利,但也是于事无补、辉煌难再现。

[var1]

(2)最后的战争胜利,胡服骑射亦使赵国难再现往日辉煌

长平之战并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与之密切相关的是一系列战争引发的连锁反应。即便是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兵将,不能改变的结局却是赵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可是这一场战争对于赵国来说,也是真正将其推向了衰落的深渊。

长平之战结束以后,秦国临阵换将,让当时的副将王龁率领着三十万秦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但是赵王从长平之战吸取到深刻教训,让他明白了廉颇的重要性。

他再次用廉颇担任将领,负责抵御秦国军队。更是因为之前白起坑杀了数十万的赵国军,这让赵国人心中充满着无比的愤怒。一时之间在仇恨的刺激之下,赵国在最后的邯郸之战当中取得了胜利。

[var1]

廉颇和李牧作为最后的名将,挽救了他们的首都,而长平之战的终章,让赵国从胡服骑射开始走上战国后期的强盛之路,就此走到终点。

赵武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这一场改革让赵国的军事实力有着极大的进步。凭借着原先胡服骑射留下来的军事实力,战国后期赵国成为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通过这场长平之战,秦国摧毁了赵国的军事力量。

即便是赵国再来上一场胡服骑射,却也是难以再恢复昔日的强盛。而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最重要的战略决战,其影响更是延续后世。

[var1]

2、长平之战的最终章,攻守异位、秦国成为唯一霸主

(1)长平之战的双刃剑效果,秦国也自损八百

长平之战对于秦国来说也是一次命运的转折点。原本想要趁胜追击的秦国军队派遣三十万大军围攻赵国首都邯郸,但是白起所做之事太过人神共愤,以至于百姓仇恨之心激起、群情奋勇。

同时,赵国又启用了老将廉颇,李牧两人通过坚守城池的方式等来了其他国家的救援。最终反过来消灭了秦国的三十万万军队,这无疑就拖慢了秦国继续一统六国的步伐。

在作战失败以后,秦襄王迁怒于白起、令其自杀。秦国在失去了三十万精兵以后,更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作战将领。可以说,长平之战之所以是一场命运的转折,在于这次的改变让秦国停下了步伐;但是却带来之后更为有利的条件,这让秦国真正成为了自带主角光环的气运之子。

[var1]

(2)开疆扩土、打开巴蜀,秦国步入后期发展的快车道

长平之战的爆发,本就是围绕着疆土而进行的。在作战过程当中,秦国将自己的势力进一步向东扩张,逐渐有了对外征伐的基础。

开疆扩土是秦国在战长平之战以后获得的第一笔财富;伴随而来的是打通了巴蜀通道,这就为秦国西出函谷、逐鹿中原奠定了基础。

巴蜀地区虽然交通闭塞,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富饶的土壤,以其优越的粮食生产地位。通过长平之战,秦国真正得到了一处战略要地。打通了巴蜀地区的通道,无疑为秦国提供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天然粮仓。

[var1]

因此,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得以挥军中原、无所顾忌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通过巴蜀获得了强有力的军队物资后援支撑。

这场战略决战,让秦国的进入战国后期发展的快车道。而长平之战被称为战略决战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在山东六国的身上。这场战争的失败,秦国的胜利无疑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var1]

3、长平之战,压倒其他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1)战国后期,山东六国皆无力与秦国抗衡

作为战国时第一任霸主的齐国,因为内部混乱和遭遇外敌入侵,齐国在长平之战之前就陷入了衰落。紧接着长平之战,秦国胜利威望一时大振、更让齐国无心再和秦国作对。

这无形中为秦国后续统一六国消灭了一个强有力的敌人。长平之战后,其他国家为了自己一时的苟且偷安,他们选择了采用各自的方式来合纵连横、企图抗击秦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各怀鬼胎的山东诸国,根本无力对抗秦国的强兵悍将。

长平之战之所以成为战国最重要的战略决战体现在山东诸国的身上,便是秦国通过这一次作战、这一场军事屠杀,彻底打服了山东六国,让他们无心敢与秦国作对。通过这样的手段,秦国霸主的威势渐成。而且在不断加码的长平之战中,秦国的战略也发生着极大的转变。

[var1]

(2)远交近攻,秦国战略决策的扭转、霸业初成

自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已经明白一再依靠战争是无法完成霸业的。因此,秦国开始确定了一项远交近攻的发展措施。这一情况之下,秦国战略决策出现的扭转。这让它暂时得以获得周围相对稳定的环境,为其长远的军事用兵奠定了基础。

在长平之战后无力和秦国对抗的山东六国便开始逐渐被秦国吞并;至此,六国势弱、秦国势大。从攻守异位的情况到最终统一中原,秦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帝国。这体现了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是最重要的战略决战的终极意义。

[var1]

4、战略决战的终极意义,长平之战全功于一役

秦国自立国开始,历代秦国国君便以统一中原为奋斗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历代秦国君主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积极发展秦国的军事力量。直到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才真正走上强国之路。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与前面各朝君主的励精图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长平之战的终极意义则是总和了历朝秦国君王的努力,毕全功于一役。

通过长平之战,秦国彻底发挥出了历代积累的底蕴。同时也展现出这些底蕴的可怕威力,让其他山东各国心怀忌惮、无力再和秦国对抗。这场战略决战的意义让最后的统一战争提前到来,这才是长平之战真正作为战略决战的终极意义之所在。

[var1]

结语:

作为战国乱世之中的长平之战,它当之无愧是战国时最重要的战略决战。一场战役彻底终止了原本混乱的秩序,让一种新的秩序得以诞生在当时的乱世之中。

新的秩序出现,意味着统一天下的形势有了勃勃生机。结束人民的痛苦,让国家走向发展统一正轨具有了现实可能。这是这场战役带给后世的终极影响,也是战争本身的终极意义之所在。长平之战,可以说彪炳史册。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为何不把匈奴一块收拾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灭六国时匈奴在干嘛,秦vs匈奴,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不灭六国贵族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在位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权不断与匈奴作战,却始终没能灭掉匈奴。以至于到了西汉时期,大汉王朝只能选择屈辱地与匈奴和亲换取短暂的和平。很多人感到奇怪,秦始皇这样一个崇尚武力的人物,为何能够灭掉六国,将百越划进大秦的版图,却不能携灭六国之余威灭掉匈奴呢?[var1]一、先秦时期匈奴壮大

  • 曹操得了重病,却为何要杀死治疗自己的神医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为何杀了神医华佗,曹操杀死吕布完整片段,历史上的曹操被谁杀死

    言下之意,曹操认为华佗是一个品行恶劣,骄傲自大,且以做医生为耻的人。但关于曹操为何会这样认为,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又出现了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三国时期医生地位很低,华佗想以借医治曹操的功劳,讨要官职华佗列传被列入了方术一类,这个【方术】指的是古代拥有某些特殊技艺的人,这一类人在古代的社会地

  • 战国初期和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汉朝后就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墨家在战国之后销声匿迹了,墨家思想为什么在汉代销声匿迹,墨家儒学

    《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一、墨家的分裂墨家弟子精通兵略战阵,其中以守备最佳,除此之外还有辩论之术(称为“墨辩”)、械备制造之术。因为墨子倡导“兼爱”思想,这种普遍的爱更受民众的欢迎,

  • 刘秀大哥刘縯,他比刘秀更适合当皇帝,却因锋芒太露而名败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秀很有意思,按照传统观念,一个王朝的创业皇帝,应当是霸气十足,不怒自威的人物,跟柔弱完全挨不上边,秦始皇、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无一不是如此,但刘秀却不是这样。刘秀虽然是汉朝的中兴皇帝,但他毕竟统一过全国,完全可归为开国皇帝那一类,但据史书记载,他是那种喜欢种地的人,种地种得非常好,而且他在起事

  • 诸葛亮和郭嘉,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中郭嘉比诸葛亮强,三国谋士郭嘉排第几,郭嘉和诸葛亮正史

    蜀国有位大家比较熟知的谋士诸葛亮,他的很多计策都被奉为经典故事,对当时的蜀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那么,其他国家没有能够抗衡诸葛亮的人物吗?当然有,这位谋士也是今天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郭嘉。至于二人谁更胜一筹,看看毛主席是怎么的评价。诸葛亮的精彩事迹建安六年,刘备集贤纳士,徐庶推荐了诸葛亮,但跟刘备表

  • 诸葛亮为何要娶奇丑无比的妻子,这才是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为何娶个丑老婆,诸葛亮为啥会娶丑女,诸葛亮娶了几个妾

    我们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是非常厉害的,除了因为这这事出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使之出名。那就是他这个人娶的老婆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他是一位非常丑,但是又才华横溢的女子,令人非常吃惊。不过自从两个人在一起之后,他一直对她都是不离不弃的,而且他一生连妾都没有纳过,两个人彼此相伴到老。关于他老婆是不是很丑这件事,他

  • 刘备袁术交战,吕布趁机袭取徐州,有1伙人帮了大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借兵杀袁术,刘备讨伐袁术真实原因,刘备攻打袁术谁守徐州

    无论是刘备还是吕布,刚开始他们两人都没有多少根基,能够生存下来靠的还是互相合作。吕布这人有实力,但没啥信用,刘备袁术交战,他趁机袭取徐州。那么,他是怎么拿下徐州的呢?有1伙人帮了大忙!刘备得徐州,倒向袁绍一方,与袁术正式敌对,臧霸,孙观等泰山诸将为之羽翼。曹操征徐州,吕布、陈宫等反叛,刘备才逃过一劫

  • 秦始皇的治国策略延续了两千多年,为何秦朝却仅存在了15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秦始皇是怎样取得统一的,秦始皇是怎么治国

    汉文帝时期,贾谊给文帝上了三篇奏疏《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过秦论》,贾谊希望文帝能够吸收秦朝灭亡的经验,改革汉朝所面临的土地兼并、刑法严苛等弊政。在《过秦论》中,贾谊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太残暴了。《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 刘备最憎恶的三个人,第二杀他手足!第一实在不能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杀范疆张达视频,庞统死前为什么要杀刘备,孙权派谁去杀刘备及孙夫人

    我们知道其实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以仁义而知名于天下,而且当时他靠着自己的不屑努力建立蜀汉,最终鼎力三国。但是在他的一生中,有三个人让他非常的不满,难以释怀,而且这些人每一个都让他感到非常的痛苦。那么这几个人分别是谁呢?刘备最憎恶的三个人,第二杀他手足!第一实在不能忍。NO.3吕布。在公元195年,当时作

  • 赤壁之战后,刘备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徐庶为何没有重返刘备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庶帮刘备首次大胜,刘备赵云徐庶骑兵能玩吗,梦想三国徐庶控制了刘备

    都知道,关羽投降过曹操,廖化被迫投降过孙权,这2人后来都回到了刘备集团,但徐庶却不同,他不仅没有回到刘备集团,还留在曹操的集团为其出谋划策。赤壁之战后,刘备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徐庶为何没有重返刘备集团?赤壁之战之后,刘备正是崛起之时,实力开始逐渐的强大,有人说,徐庶如果真的对刘备足够忠心的话,大可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