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输得太冤!武王伐纣前有一个“卑鄙”计谋,是商朝灭亡的真相

纣王输得太冤!武王伐纣前有一个“卑鄙”计谋,是商朝灭亡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56 更新时间:2024/1/21 22:49:45

夏朝灭亡后,商朝建立,这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先商、早商和晚商。

商朝王位继承制度,前期是兄终弟及,后期是父死子继,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那时国家权力已经初步确立,奴隶制社会秩序逐渐稳固,而且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符号。

夏朝和商朝是两个接替的朝代,但是两个朝代有一点相同,那就是都有历史上暴君的典型代表。

天赋异禀,才思敏捷,武艺超群,但沉迷酒色,宠信妺喜,发明了很多严酷刑罚。

商纣王也是不折不扣的暴君,他宠爱妲己,喜欢听受刑者的惨叫,亲小人远贤臣,最终众叛亲离,自焚而死。

历史上对帝辛的残暴有很多传说,纣王也是因其残暴而加之的称呼,但是他的行径太过罪大恶极,反而让人觉得有杜撰嫌疑。

孔子的弟子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之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纣王也许不是个好人,但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坏,确实,从历史来看,帝辛不只有暴行,其实对国家也有积极贡献。

帝乙逝世后,帝辛即位,那时商朝就已经风雨飘摇,当时朝政内部四分五裂,外部虎视眈眈,帝辛即位后一方面对四分五裂的内部庞大反对阵营进行分化、打压,不惜采取高压手段,另一方面,提拔外来逃臣中的飞廉、恶来为将,牢牢掌握军队。

帝辛即位后已经倾尽全力,然而却无回天之力,最后周朝乘虚而入,商朝覆灭。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开始了即位以来第二次灭商。最要命的是,周武王军力不足,在最鼎盛时期,周武王的队伍也不过三四万人。

但纣王的兵力却远强于他,《逸周书》记载:“斩首馘耳者17万多人”可见纣王兵力是他们的四五倍,这场战斗似乎未开始就决定了结局。

但令人奇怪的是,从1月27日发兵,到2月22日和诸侯联军在盟津会师,再到28日抵达殷郊牧野,长达32天的行军过程中,纣王竟没有任何应对措施,兵临城下时才后知后觉。

更奇怪的是,在抵达前一天,周军许多士兵病倒,军师提议修整,但却被周武王拒绝,还要求赶紧行军,第二天抵达牧野,还未修整就即刻对商军展开攻击。

周武王这种做法,在兵法上来说是大忌,但得知真相后你就会知道,商朝竟是因为周武王的一个计谋灭亡,这个计谋有那么一点“卑鄙”,不得不为纣王觉得输得冤枉。

到达牧野后,周武王交代手下:“不得暴杀纣师之奔走者,当以为周之役也”。

后来他解释了为何要冒雨行军:“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胶鬲是纣王的大臣,周武王把自己的踪迹告诉他又是什么意思呢?

西周曾经得到一块玉版,纣王听说后让胶鬲去要,但没成功,后来他又派费仲去要,西周很爽快就给了。

胶鬲是贤臣,费仲是佞臣,这次之后,纣王认为胶鬲的才能不如费仲,因此就疏远了他,而这时西周却不断拉拢胶鬲。

胶鬲早就是周武王的内应了,之所以这样冒雨行军,是因为两人约定的就是28日这一天。

“胶鬲佐武王以亡殷也。”其实就是胶鬲跟周武王里应外合,才打败纣王,这样看来,纣王确实败得太冤,周武王这个计谋也稍微有些“卑鄙”了。

不过,正所谓兵不厌诈,战场上你死我活,双方本就是各出奇招,谁能笑到最后,完全就是各凭本事。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兴于人才,亡于人才,从李斯《谏逐客书》说起,看秦国的用人得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谏逐客书四位君王对秦国的贡献,李斯谏逐客书全文,李斯对秦国统一贡献

    [var1]《谏逐客书》是李斯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所作,从文章的历史价值看,记述了秦国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四位君主能够延揽人才而终致国富兵强的成就,尤其强调了秦国对“士不产于秦”即外来人才的招纳,是李斯对秦国任人制度的肯定,也是他规劝秦王嬴政继续施行这一政策的积极建言。昔穆公

  • 隋炀帝的心腹大臣麻叔谋为何会做梦收到春秋时期宋襄公的两把金刀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炀帝麻叔谋,历史上真实的麻叔谋,隋唐演义麻叔谋抱美女

    开凿运河总监麻叔谋凭著一点职权,鞭打奴役百姓,挖人家祖坟,铲百姓房屋,尽把恶事做绝。河道挖到宁陵后,麻叔谋陡患重病,郎中开药方要他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后加入药物一起服用。身患重病,本就是给他的警示,但他不悟,每日还是硬撑著身子奴役百姓。河道挖到睢阳界口时,又被一座古墓拦住了。这一路下来,也不知麻叔谋挖坏

  • 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为啥刚出土,扁鹊就被踢出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扁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历史上一位医术高超的医者,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地四分五裂,战乱的年代让每个人都担心生存,百姓们流离失所。有位神医,游走各国,医者仁心,为每位伤者除去病痛,抚慰着人心。[var1]但如今他是不复存在的,没有任何人可以确定“扁鹊”这个人是确实存在的。在2017年中学历史课本其

  •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家学派均有发展,秦汉将儒道法三家进行整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佛儒道三家最厉害的人,儒道三家书法,儒道佛三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用天人感应理论解释天人关系。到西汉末东汉初,谶纬之学又产生出来,成为儒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谶纬以超自然的神话传说和预言为主,其中有不少是对历代帝王兴废的预言。史称汉光武帝建立东汉,曾得到《赤伏符》的预示,汉光武帝即位后,酷好谶纬,使得谶纬在整个东汉时期都很流行,形成普遍风气。谶纬

  • 河北曾发现战国“门铃”,硕大体型“震慑人心”,应该还有另一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式门铃,古代门铃有价值吗,内蒙出土铜铃

    [var1]2月时,河北易县原练台大队的众社员正在土场上挥汗如雨,其中一人手里的锄头落下,就听“咣当”一声闷响,这是碰到了土里的硬物。这名社员心疼锄头,赶紧抽回工具,改用手,一捧一捧将覆土清除;本以为土里藏着的是石头,没想最先露出来的是一只“青铜鸟”,这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众人议论纷纷“不是扒到别

  • 战国七雄中,变法效果倒数第一的国家,史书用了四个字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最成功的变法,战国变法纪录片,战国时期变法原因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辉煌的历史,既如此,又如何甘心让自己的江山给邻国,如此谋求强大就是必然。当时西周早已江河日下,所直接管辖的领地也是越来越少,一直到周幽王时期,都城被破,周平王东迁洛邑才堪堪保住自己的江山。在这期间,国家的大片领土丢失,甚至是西周的祖地,而故土面积也是在国家混乱中被各个诸侯趁乱吃下,西

  • 此人是乞丐祖师爷,孔子找他借粮,读书人因此还了两千年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找祖师爷借粮全集,孔子与乞丐借粮,为何称孔子为乞丐祖师爷

    [var1]孔子是影响了中国千年的教育家,被康熙称为“万世师表”,就是到了今天,还建有孔庙,人们经常前去祭拜,尤其是孩子要高考的时候,家长们都会到孔庙里给孩子取一个好彩头。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曾经他为了求学拜了很多人为师,年龄上也不拘小节,上有老子,年幼的有年仅七岁的项橐等等。也正是因为他的不耻下问

  • 45万赵国士兵被白起坑杀,120名童子军却被放走,目的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坑杀40万赵军尸骨,白起坑杀赵国40万士兵吗,白起坑杀赵军40万俘虏为何不反抗

    说起白起,或许很多人会认为他是个非常残忍的人,这个人一生之中战绩很多,但是他出名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杀人绝对不会手软。他曾经担任秦国的将领30多年时间,大概攻城70多座,歼灭近100万敌军。[var1]这个数据在我国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提起他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初他坑杀了赵国的45万战俘的故事。当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与廉颇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廉颇负荆请罪时对蔺相如说了什么,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的过程,廉颇和蔺相如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

    我国在封建时期之前,也就是大秦王朝建立之前,还经历过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很多诸侯国为争夺天下成就霸业,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而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打下基础。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虽然除战国七雄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

  • 长平之战,赵军的多次冲锋,为何突破不了白起的防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白起能灭赵军吗,白起赴长平,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

    这场突然发生的战斗,完全源自一场偶然中的意外。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如此一发不可收拾,是什么原因导致赵括主动出击,赵武灵王进行改革后以战斗力出名的赵军,为何会无法冲破秦军的防线呢?一、一场意外引发的动乱赵国和秦国的这场大战起因,令人意外,它是源于秦国对韩国的攻伐。秦昭襄王四十三年起,白起便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