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后,为何还敢去东吴吊唁周瑜?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后,为何还敢去东吴吊唁周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97 更新时间:2023/12/28 8:44:10

其实,诸葛亮去东吴吊唁周瑜,自有他十全的把握。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唯一一次冒险使用空城计,就得益于他给世人从不冒险的人设,让司马懿怀疑其中有诈,使得空城计得以成功。他敢于去东吴吊唁周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周瑜去世刘备阵营必须有人前去吊唁。当时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周瑜作为东吴的都督,掌管东吴的军权,是主战派的首领。今日周瑜病逝,于情于理刘备阵营都应该派人前去吊唁慰问。由于周瑜的地位,刘备阵营方面必须要派对应的人员前往。

在刘备阵营中,刘关张三人都不合适前往。刘备是集团的首领,地位不平等。关羽张飞则是领兵的将领,与周瑜统帅的资格也不相当。剩下的人员中,只有军师诸葛亮最为恰当。而且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和周瑜曾经并肩作战,有过战斗的情谊。因此,诸葛亮不得不去吊唁周瑜。

其次,东吴将领想要诛杀诸葛亮师出无名。诸葛亮和周瑜之间虽然互相争斗,但是并没有撕破联盟,公开对抗。双方私下里的争斗,上不得大雅之堂。再加上几次争斗,都是周瑜挑衅在先。周瑜在争斗中被诸葛亮压制,是因为能力不及诸葛亮,并非是诸葛亮故意为之。

周瑜的去世,最大的原因是他心胸狭隘,缺乏肚量造成的。他从赤壁之战时起,就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多次想要谋害诸葛亮。在配合作战中,他与诸葛亮争强好胜,处处想要占诸葛亮的上风。结果在多次失败后,气绝身亡。

周瑜的死,让东吴丢尽了面子。因为周瑜的死是咎由自取,而且十分屈辱,无法对外明言,因此东吴不能把周瑜的死归罪于诸葛亮身上。因此,在师出无名的情况下,东吴没法打着为周瑜报仇的名义,去诛杀诸葛亮。

第三,由于大敌当前,东吴不能撕毁盟约。东吴有的人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依靠东吴取得的。刘备在战争中,只付出了微不足道的贡献。其实在曹魏阵营中,有人对此就看得很明白。那就是孙刘联盟是双方互相需要的结果,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支援。

曹操的谋士分析孙刘联盟的原因时说,刘备与孙权联盟,是因为刘备在大败之余,实力不足,需要孙权的支持。而孙权与刘备结盟,是因为孙权年轻没有威望,需要刘备枭雄的声望,来支持自己抵抗曹操,压制那些投降派的呼声。双方都有与对方结盟的需要,因此他们才会结盟共抗曹操。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一家独大,孙刘两家共抗曹操的格局没有改变。以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的身份,如果他被东吴所害,就必然导致孙刘联盟的破裂,使得双方兵戎相见。如果在此时双方反目成仇,那么就会被曹操乘虚而入,造成两家灭亡的结果。

因此,为了自身的安全利益出发,东吴不会因为周瑜的去世,就和刘备撕毁盟约,更不会去加害前来吊唁周瑜,表示刘备集团慰问的诸葛亮。这才是诸葛亮敢于去东吴吊唁周瑜的根本保证。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诸葛亮才敢孤身犯险,前往充满敌意的东吴。

第四,孙权对东吴的掌控力的加强,保证了诸葛亮的安全。孙权作为东吴的君主,在这个阶段当然希望孙刘联盟能够保持下去。经过赤壁之战的洗礼,孙权已经成为有能力掌控东吴的君主,能够保证东吴战略的稳定。

在赤壁之战前,孙权因为年轻,曾经发生了被以张昭为首大臣们的围攻。他们被曹操的巨大军事优势所吓到,逼着孙权迎降曹操。孙权当时在庙堂之上孤立无援,直到有鲁肃、周瑜的支持,才拔刀砍断书案,定下联刘抗曹的决定。

在赤壁之战后,孙权的威望大增。当张昭在庆功宴上向他祝贺的时候,孙权讥讽地说道,如果当初听从你投降的建议,我现在已经去要饭去了。在大家的哄堂大笑中,孙权已经击败了那些反对他的权臣,牢牢掌握住了东吴的权力。

同时,在周瑜去世后,接替他的将领是鲁肃。鲁肃是东吴阵营中坚定支持孙刘联盟的将领,他和孙权一心,为维护孙刘联盟而努力。有了孙权和鲁肃的支持,那些仇恨诸葛亮的东吴将领不敢违背他们的意志。因此诸葛亮的此行看似危机重重,实则有惊无险。

第五,诸葛亮为了防止意外,带了赵云作为自己护卫。虽然诸葛亮对自己去东吴有惊无险的结果有预判,但是他也怕有那种不顾大局,宁愿破坏孙刘联盟也要为周瑜报仇的人。如果那样,自己死在鲁莽之人手中,也未免得不偿失。

于是诸葛亮带上了以机警慎重著称的赵云与自己同去。有了赵云的护卫,就能够免除意外情况的发生。果然,当诸葛亮前往吊唁周瑜的时候,东吴诸将都想杀害诸葛亮。但是他们看到赵云跟在诸葛亮身旁,都打消了念头。

最后,诸葛亮前往东吴另有所图。诸葛亮明着是前往东吴吊唁周瑜,暗地里是为了挖东吴墙角,为刘备寻找人才,这个人才就是庞统。庞统号凤雏,在赤壁之战时就为江东出力,向曹操进献连环计,帮助周瑜取得火烧赤壁的胜利。

庞统此后就留在周瑜手下效力。周瑜在世的时候,他不可能放庞统离去。现在周瑜去世,庞统就有了离去的机会。于是诸葛亮趁吊唁周瑜的机会,来东吴寻访庞统,邀请他一起辅佐刘备。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江东之行,让诸葛亮遇到了庞统,得到了庞统加入刘备集团的承诺。

结语: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气死周瑜后,胆敢去东吴吊唁周瑜,主要是抓住了东吴君臣的心理。当时孙刘联军共抗曹操,孙权和鲁肃都支持保持孙刘联盟,因此不会加害诸葛亮,导致孙刘联盟破裂。

再加上周瑜的死是因为他心胸狭隘,自己气愤而亡,无法加罪给诸葛亮,杀诸葛亮师出无名。再加上诸葛亮虽然料定东吴君臣的态度,但是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还带上赵云做护卫,使得东吴诸将打消了加害的念头。由于诸葛亮判断准确,布置周密,他不但平安归来,还将庞统拉拢回刘备阵营。

更多文章

  • 霍去病因抗击匈奴一生未娶,唯一的儿子却死在汉武帝身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匈奴和霍去病有什么关系,卫青和霍去病动画讲解,马踏飞燕和霍去病

    霍去病本是一个私生子,因卫子夫是其姨妈,他才成为大汉朝有名的外戚贵族。霍去病天资聪颖,自小跟随舅舅卫青一起生活,对于带兵打仗非常感兴趣,精于骑射。汉武帝对他十分宠爱,并且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他《孙子兵法》。不过他却狂言:打仗看方针策略如何就够了,不必学习古代兵法。当他17岁时第一次随卫青出兵攻打匈

  • 三国时曹魏皇权对联姻的态度,跟两个对手相反,为何要与众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八卦,不在乎自己老婆身份的曹操,却为儿女的另一半操碎了心从中能总结出曹操对于联姻的一种态度。在他为子女选择联姻对象时,可以选张绣、张鲁这样的降将,也可以选江东孙氏家族这样的对手,却极少选择身边关系比较亲密的创业元老和近臣,也极少选择士族。曹操的子女中,跟近臣或士族联姻的,主要也就是二子二女,一个

  • 《三国演义》书中,为什么诸葛亮有的地方叫亮,有的地方叫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是孔明吗,诸葛亮字孔明号什么,孔明借东风周瑜要杀诸葛亮

    “亮”是名,“孔明”是字。在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并且同时并行、并无矛盾。虽然不矛盾,多少还是有点儿区别的。一般而言,自称的是“名”,长辈称晚辈也是“名”,称呼别人、尤其是比较客气或尊重的情况下,用“字”。从前《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就有观众指出,徐庶的母亲叫儿子,不应该称字“元直”,而应该叫

  • 主张以法治国的秦丞相李斯,为何在实践中,却带有儒家的主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斯未相秦,李斯是儒家还是法家,李斯蒙恬不死秦会灭亡吗

    上图_ 李斯(?~前208年),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一方面,李斯毫无疑问是一名法家学者。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做过小吏,后入秦求官,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曾任秦朝丞相。李斯是秦国(朝)主要政策的制定者之一,深度参与了秦统一六国的整个历程,李斯用他的法家思想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

  •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还能东山再起吗?王安石早已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项羽宁死也不过乌江,王安石项羽,项羽到乌江还剩多少人

    于是,放弃逃生的机会后,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敌军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对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来说,叹息项羽没有渡过乌江,从而东山再起。并且,这一观点也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同,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项羽渡过乌江,之后的历史走向会发生改变吗?一具体来说,针对这个问题,北宋著名文学

  • “七国之乱”后是盛世,“八王之乱”后为何是数百年的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八王之乱持续时间太长七国联军虽然声势浩大,却难以攻下重要的城池,最终被汉军各个击破,2个月平定叛乱。这场战争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但前有文帝的铺垫,汉朝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八王之乱可就不一样了,持续时间长达16年,八王你方唱罢我登场,都过了一把皇权瘾,最后就剩下一个东海王。长时间的内乱不

  • 孙权去世后,东吴七年时间爆发三场内乱,国力被严重消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死后东吴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孙权14岁掌管东吴文案,三国演义东吴孙权周瑜

    在孙权去世后,东吴在七年时间爆发了三场内乱,这导致其国力被严重消耗。进一步来说,这也让东吴错过了北伐曹魏的机会,并在后期倾向于防守,乃至于陷入到慢性死亡中。一、孙峻杀诸葛恪孙权病重的时候,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诸葛恪受封太傅,从而执掌吴国的大权。趁着孙权去世的机会,曹魏发兵进攻东吴

  • 吕布麾下八健将,六人惨死,只有两人善终,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布手下八健将是谁,吕布个人资料,吕布惨死貂蝉收尸

    张辽,字文远,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首,他不但战力很强,而且还善于谋略。张辽的战力,连关羽都承认不在他和张飞之下。他的成就最高,在吕布死后,他归顺曹操,后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还是五子良将之首。在官渡之战中,张辽和张郃大战四五十回合,不落下风。在合肥之战中,张辽先后和太史慈、凌统两人战成平手,其中和太史

  • 官渡之战,曹操只是偷袭乌巢,为何就能大获全胜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偷袭官渡大营,曹操火烧乌巢之后遇见袁绍援军,曹操乌巢劫粮完整版

    对此,曹操大破袁军,乐进更是斩杀淳于琼,并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全数烧毁。在此基础上,袁绍大军崩溃,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也有说是八万人。说到这,可能有人问了,袁绍背靠冀州、并州、青州、幽州这四州之地,粮草被毁之后,完全有能力继续筹措物资。换而言之,官渡之战,曹

  • 一代枭雄曹操不敢给自己称帝封号,原因众说纷纭,今天就来唠一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迎汉献帝到许昌的过程中,又被人们认为他欲求“挟天子以令诸侯”,想依靠这样的优势来号令天下。事实结果也是如此,在将汉献帝接到许昌以后,曹操的官位也是一路上升,最终官拜丞相封魏王,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那么一度被认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加上当时已经有了权倾朝野的资本,为什么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