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为难“独眼”才子,出联:独眼岂能登金榜,才子下联犀利反击

乾隆为难“独眼”才子,出联:独眼岂能登金榜,才子下联犀利反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4/2/3 16:07:27

尽管求职应聘的核心是看个人的实际能力,但大量的事实表明,求职者整洁大方的容颜和仪表,不仅能为其增加一定的印象分,而且很多时候还能决定求职者在面试环节能否成功通关,继而得到发挥才干的舞台。

乾隆年间,有位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第三名的才子---刘凤诰。当年,亲自阅审考卷的乾隆皇帝朱笔一挥,正打算将这个采超群的年轻人定为“探花郎”之时,突然想预先见一见此人。

但当乾隆见到刘凤诰时不禁愣住了,随后内心便开始摇摆、犹豫了起来——探花郎岂能是独眼?!

幸好才学出众的刘凤诰应变能力强、临场反应佳,乾隆几番考问后都对这个年轻人十分满意。

最终,独眼的才子刘凤诰被钦定为了当年的探花郎,一生勤正奉公、考稽古籍、编修史书,并因其在史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倍受称颂、载誉青册。

探花刘凤诰——用忠诚和才华侍奉乾隆嘉庆两朝帝的“江西大器”

清代探花郎刘凤诰出生于公元1761年,他是江西萍乡市上栗县观泉村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高中己酉科进士第三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文探花”。

探花郎刘凤诰素有“江西才子”之美誉,在惜才爱才的乾隆皇帝眼中,刘凤诰是实实在在的“江西大器”,才华卓著、文采斐然。

刘凤诰年仅4岁就遭遇了母亲因病早逝的不幸变故,但母亲病逝前叮嘱的那句“要勤于读书”牢牢地印刻在了小凤诰的心中。

由于家境一般,大人们要为生计而奔碌筹谋,所以刘凤诰便被父亲送到了富裕殷实且十分重视教育的舅舅家。

虽说在舅舅家生活完全是寄人篱下的,但由于舅舅的严加管束及引导,早早便懂事独立的刘凤诰就将聪慧和精力都放在了苦读勤学之上。

经年的广读博学之后,刘凤诰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能言善对、出口成章,而且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才子。

15岁那年,刘凤诰考中了秀才,3年之后,他又一举考中了举人。不久,同是江西籍的官吏湖看中了刘凤诰的才学和为人,在与其打过几番交道之后便放心地将宝贝女儿嫁给了他。

又过了1年,刘凤诰在岳丈的支持下殿试发起了冲击,最终在28岁那年进士及第,成为了清乾隆五十四年的探花郎。

封官入仕后,刘凤诰起初被敕封为“太子少保”,后来,乾隆皇帝见刘凤诰稳重多识、颇有才学,便拔擢其先后担任了湖北、山东、江南的主考官以及广西、山东和浙江的学政。

为官施政的那些年里,刘凤诰忠君勤务、奉公尽瘁,并因善于权衡选拔各地的才子和文士而逐渐声名远播。

公元1790年,恰逢乾隆皇帝80岁高寿,公认文采斐然的刘凤诰负责在皇帝的寿宴上敬献颂词。

一番斟词酌句后,刘凤诰拿出了一篇佳作,并令乾隆在寿宴上喜笑颜开、龙颜大悦。事后,乾隆皇帝抚须大赞道:(刘郎)堪称是江西大器呀!听了他的文章之后,我虽然寿不及舜但也感到已经延年增寿了!

公元1796年,年事已高的乾隆皇帝禅位给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嘉庆当政后不久,刘凤诰身在家乡居住的父亲就过世了,颇有孝心的他遂向嘉庆帝请了3年的丁忧长假,归籍守丧。3年过后,嘉庆皇帝命刘凤诰出任《乾隆实录》的纂修官,并补侍读学士。

刘凤诰一生著有《存悔斋集》32卷、《五代史记注》74卷、《江西经籍志补》4卷等文史佳作,始终勤勤恳恳地做官为政,于道光元年因病请辞返乡调养身体,公元1830年,刘凤诰病逝于江苏扬州的儿子家,终年70岁。

年少调皮招致意外横祸,刘凤诰12岁便成了独眼龙

12岁那年,调皮的刘凤诰与邻家的小伙伴们一同玩耍嬉戏,他们将树枝的一头削尖、将另一头黏贴上鸟儿的尾羽,将这些东西当成短箭,用弹弓射着玩。

轮到刘凤诰当“移动箭靶”的时候,那个手持弹弓“发射箭簇”的小孩忽然加重了手劲儿,一支快箭就这样射向了刘凤诰。

奔跑中的刘凤诰躲闪不及,回头之际正赶上了箭头下落,眨眼间,箭头竟直接扎进了刘凤诰的眉眼处。

受伤后,疼痛难忍的刘凤诰吓坏了,他赶紧跑回家向舅舅求助。心疼外甥的舅舅立刻找来了郎中。

老郎中给刘凤诰清理了创口后竟叹了一口气,舅舅不安地询问道:这孩子伤得重不重?老郎中点点头颇为遗憾地说:恐怕这只眼睛保不住了。

一个月后,老郎中摘下了缠在刘凤诰头上的布条,可惜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了,刘凤诰成了失去了一只眼睛的“独眼”。

自那之后,这个12岁的调皮少年逐渐开始变得谨慎沉默起来,他极少与同龄人玩闹嬉戏,把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勤学苦读之上,并且发誓要振奋起来、永远不居于人下。

经年的苦读最后成功地开花结果,别看刘凤诰失去了一只眼睛,他在18岁便中举,20岁迎娶了官宦家的小姐为妻,一生踏历官场仕途,倍受皇帝的信任和欣赏。

乾隆见“准探花”竟是独眼,有意刁难劝退却最终被其才华所折服

28岁那年,江西才子刘凤诰将胸中的才学倾数挥洒在了殿试的考卷上,最终成功突围,凭借超群的才学智慧而博得了众位阅卷官的一致赞叹。

乾隆皇帝看到刘凤诰的考卷后也不禁频频点头,就在他手持朱笔正欲将刘凤诰定为一甲的第三名之际,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我想先见一见这位“准探花”。

当刘凤诰跪倒面圣后,乾隆惊讶地发现这个准探花竟然是个独眼!一时之间,乾隆皇帝犹豫了起来,那么他犹豫什么呢?

世间读书人凭借智慧和才学而成为探花郎,继而拜官封仕、为朝廷效力,究竟其相貌几、面容是否完美齐全又有多大影响呢?!

其实啊,古代中举的士子还真就有“颜值”要求,因为这些才子们将来都是要封官入仕的,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代表朝廷形象”,既要面圣又要面对下属和百姓,形象方面自然是越帅越好。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代,那个时候,探花郎不必非是科举考试的第三名,在一届科举之中,状元学问最好,而探花则长相最帅——试卷评分即便落后,只要长得最帅,就会被钦点为当年科举榜单上的“探花”。

久而久之,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科举制度中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但凡当探花的士子一定要容貌帅气。

清乾隆五十四年,凭实力考中了己酉科进士第三名的刘凤诰没有想到,自己容貌上的瑕疵竟给乾隆皇帝出了一个稍显尴尬的“难题”。

乾隆游移不决的表情仿佛在说:这位才子明明字体俊秀、文采斐然,但朕身为殿试结果的“最终拍板人”,当真能毫不犹豫地接受探花郎是独眼这般事实吗?

思来想去,有心劝退刘凤诰的乾隆皇帝心生一计,他直言不讳道:朕今日要亲自考考你,如若你才学过人,那么探花之位非你莫属,但如果你才智平庸,就不要怪朕翻脸无情!

端稳庄重的刘凤诰并不害怕被人考问测试,于是他恭敬地回答:恭请圣上出题。

随即,乾隆皇帝脱口而出了一个上联“独眼岂能登金榜”。刘凤诰听后知道了皇帝对自己的容貌并不满意,但他依旧迅速思考,然后从容地对答:臣的下联是“半月依旧照乾坤”。

仅仅通过7个字的下联,乾隆皇帝便看到了刘凤诰的才思敏捷以及从容气度,接下来又出了几联,刘凤诰从容对答,乾隆皇帝越来越满意,立刻舒展了眉头,对刘凤诰说道:对的妙极!尔等日后必当奋发有为,尽忠报国!

就这样,容貌有缺陷的刘凤诰凭借腹中之才成为了探花郎,从此为官兢兢业业,为朝廷择选并输送了不少人才,而他毕生在史学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贡献,则最终令其成功地载誉史册、青史留名。

当初硕德懿行的独眼探花已经久久长眠,但刘凤诰所留下的那些书作和文章却依旧值得后人传颂和学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陵墓里的神秘女尸为何尸身不腐面目如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陵墓中的女尸,千年女尸出土尸身不腐,乾隆地宫躺着五个女尸

    裕陵地宫一共有六位墓主人,时间先后不一,但是只有这一具女尸是完整的。其他尸体或是腐烂或是成枯骨,唯有女尸尸身完整,面目如生。乾隆陵墓里的神秘女尸:为何尸身不腐面目如生。清东陵三次盗窃“清东陵”,在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中规模最大,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清东陵曾经遭到过三次盗窃。如今

  • 大清最后一位格格,川岛芳子的亲生妹妹,一直活到2014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代格格川岛芳子,揭秘川岛芳子最后结局,川岛芳子是最后一个格格吗

    爱新觉罗-显琦出生于清朝末代,由于家庭变故从小没有享受过正常人的生活。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入,她个人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渴望自由,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一、爱新觉罗-显琦简介爱新觉罗-显琦有一个汉族名字,叫做金墨玉。她出生于辽宁旅顺,从小在王府中长大,格外讨人喜欢。后来,由于清朝灭亡,家

  • 顺治年间汉军的正式设置:使汉军官员与汉人官员之间泾渭分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朝汉人将领,汉军正白旗是汉人吗,汉军与汉人

    清朝定鼎中原之初,一切职官建制悉仿“明制”,又融合入关前的“清制”,在二者基础上稍微有所变通和调整,将职缺以民族成分作为划分标准之一,汉军缺正式成为清代官缺的一种。顺治年间汉军缺的正式设置,凸显出了汉军不同于汉人的政治地位,使汉军官员与汉人官员之间泾渭分明。一、入关初期的中央机构顺治元年,满洲统治者

  • 慈禧有多“骄奢淫逸”?其密室被打开后,室内景象让隆裕太后羞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隆裕,慈禧太后统治时大事件,慈禧和隆裕之间不能说的秘密

    在清朝末年,中国曾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要么弯道超车跟上列国,要么被列国蹂躏成为强者的殖民地。在如此艰难的危机下,慈禧太后没有做出果断的选择,他一方面抗拒变成别人的殖民地,但另一方面她又疯狂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拖清朝下水。于是,西方的政治革命以及工业革命我们全都没赶上,虽然其中有几次大胆的尝试,例

  •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一说名字都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霍元甲与清武状元,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清朝末年一位武状元打败霍元甲

    自隋朝实行科举制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多朝多代。而科举考试也成为了阶级严苛的古代,那些儒客文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也就有了“学而优则仕”。而在层层筛选的考试中,只有在最后一关殿试中最终取得第一名的才被称为“状元”,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我们比较熟悉的影视作品《武状元苏乞儿》就是让武状元受到大众关注的

  • 康熙用30名宫女做实验,4名宫女因此身亡,实验结果至今还在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用30个宫女做实验,康熙为什么将40个宫女关在一屋,康熙的天花实验的记载在哪里

    天花是一种传染病,得了天花死去之后也会有传染性,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一旦有皇子或者是公主得了天花,宫里就会单独把他们隔离起来,普通人一般都不敢靠近,得了天花就相当于是不治之症。但是在现代天花并不算是个很严重的病,大部分小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接种疫苗,如果免疫力不好地得了之后呢,也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在古代

  • 为何朱元璋墓600年来无人敢盗?康熙见一次拜一次,究竟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陵墓无人敢挖,朱元璋陵墓为何历经600年没有敢盗,朱元璋的墓为何600多年无人敢盗

    帝王的陵墓地宫内,更是珍宝无数,奢华至极,因此催生出许多觊觎皇陵的盗墓贼。但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为何从未遭受过盗墓贼的侵扰?朱元璋墓究竟有何玄机奥秘,让康熙帝屡次前往祭拜? 明孝陵数百年不被盗掘的原因 明孝陵之所以一直未曾被盗墓贼侵扰,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朱元璋在为其陵墓修建上就大有讲

  • 朱允炆虽然被叔叔朱棣篡位,为什么不按惯例为明太宗而是明惠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篡位朱允炆,朱棣篡位徐达为啥不阻止,大明王朝朱棣篡位

    不管是太宗也好,还是太祖也罢,这个是庙号。而庙号并非是自己登基的时候就有的,而是死了之后的事了,说白了就是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但是,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他是通过靖难之役被朱棣给推翻了,而建文帝却不知所踪,不管他是死了,还是跑了以后隐姓埋名过小日子去了,他的庙号就得朱棣去安排了。可是,

  • 他是朱元璋的最小女婿,也是明朝最强女婿,历七朝,活了90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最宠爱的三个女人,朱元璋最牛逼的一个女婿历经八帝,历史中朱元璋的女婿

    1476年,当时的明朝皇帝是明宪宗朱见深。一天,他正在和大臣们商议军政,礼部却传来了驸马都尉赵辉病逝的消息。但赵辉不是朱见深的驸马,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明成祖朱棣的妹夫。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而赵辉历仕了七朝,是明朝驸马中的传奇人物。朱元璋称帝后,后宫嫔妃有40多人,这些妃子为他生下了26位

  • 瞧瞧明朝的中书舍人怎么偷国家的黄金,你就明白明朝为什么没救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书舍人,官名。始于先秦,最初是国君和太子的亲近属官;魏晋时期设中书省“通事舍人”,掌管传宣诏命;南朝沿袭了此种做法;至梁时,去“通事”二字,只称“中书舍人”,主要工作除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外,还参与国家机密大事抉择,权势日重。在隋唐之后,中书舍人的权利再次被限制为起草诏书。明朝的中书舍人分为5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