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瞧瞧明朝的中书舍人怎么偷国家的黄金,你就明白明朝为什么没救了

瞧瞧明朝的中书舍人怎么偷国家的黄金,你就明白明朝为什么没救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85 更新时间:2024/1/14 5:36:53

中书舍人,官名。

始于先秦,最初是国君和太子的亲近属官;魏晋时期设中书省“通事舍人”,掌管传宣诏命;南朝沿袭了此种做法;至梁时,去“通事”二字,只称“中书舍人”,主要工作除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外,还参与国家机密大事抉择,权势日重。在隋唐之后,中书舍人的权利再次被限制为起草诏书。

明朝的中书舍人分为5类。

中书科舍人,负责书写皇帝诰敕,拟诏,银册,铁券等事;

华殿舍人,负责奉旨抄写书籍;

武英殿舍人,负责奉旨篆写册宝,编撰图书,册页;

内阁诰敕房舍人、负责书写官方文书,翻译国书及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

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负责为皇族制敕、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奏折、揭帖等机密文书,以及各府敕符底簿。

总之,这些舍人实际只有一些文字类的工作,并没有什么重要职权。

众所周知,明朝的公务员工资是很低的。据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中书科20名舍人,每人每年的工资只有84石。按今天的粮价折算,也就是7000多块钱,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600元。此后直到万历年间,近200年来,中书舍人的工资就没涨过。

明朝其他中央机构的人员工资也不高,可人家福利好啊。比如尚书,有御赐的福利房;侍郎,有貂皮帽子类的劳保用品;掌印的就更牛啦,可以暗示来办事人,夏天送“冰敬”、冬天送“炭敬”。中书舍人,没有实权,什么都没有。

京城里物价高,这点儿工资,怎么够中书舍人养家呢?而且奇怪的是,史书中从没有中书舍人集体辞职或罢工要求涨薪的记载。更奇怪的是,嘉靖四十年(1561年)之后,还有大批进士争着进中书科。莫不是这一清水衙门是个晋升的跳板?

非也,不要小看这抄抄写写的工作,这发财之道就在这一笔一画之中。

《万历野获编》记载:快过年了,宫里总要写很多的对联,这项工作是中书舍人的分内之事。于是内监给中书科送来一盘朱砂和一盘金粉,用来调墨。

负责写对联的中书舍人从怀里掏出一支笔来,卯足了劲儿,在金粉里一蘸——“哎哟!什么破笔啊,断了头儿了!得,换一支。”那支断了头儿的破笔顺手塞入袖筒里。

再掏出一支来,使劲这么一蘸,又坏了?再换一支。

“今天是怎么啦,喝凉水都塞牙(其实憋着乐,肚子都疼了),什么破笔,连坏了十来支。”等对联写好了,袖筒里蘸满金粉的破笔都快装不下了。家去拿给银庄熔了,一个小金锞子就到手了,足足抵得上三月工资。

嘉靖皇帝朱厚熜笃信道教,经令中书科抄写道德经,据说每抄一部,就要用去金粉900两,而这900两中有800两被中书舍人“蘸”走了。估计要是没有内监看着,“蘸”去的更多。

中书舍人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偷走了国家大量的黄金,提高了自家的收入。一届文职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感叹明朝的官员俸禄低一事,说:“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而公认明朝的腐败正是从嘉靖年间开始的。

作者:不言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后的战神,打得清军落荒而逃,顺治害怕,想与他平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顺治通宝十大珍稀品种,顺治真正的身世,刘钧顺治

    这期间发生几次大的起义,其中就有张献忠和李自成的起义军,这也是比较有名的两次起义,在张献忠的起义军中有这样一个人,被封为战神,因为他武功高强,带兵打仗如有神助,并且战无不胜。在明朝几乎已经灭亡的时候,他还凭借自己的英勇顽强,带领明军将清军打得落荒而逃,就连当时的顺治皇帝,都感觉到他不俗的军事能力,想

  • 浙江有个小山村,其中一位老人自称朱元璋后裔,还有龙椅为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情要从朱元璋那个时代说起,为使国家和平发展,为了保证儿子们不会各自为战,争夺帝位,朱元璋将各皇子安排到了不同地方做藩王。也正因如此,朱元璋的子孙遍布天下。等到明朝末期,李自成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京城,这逼得崇祯皇帝自尽身亡,他的三个儿子仓皇逃窜,并暗中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不幸牺牲。顺治元年,入

  • 什么原因驱使明朝自成祖后便放弃领土扩张甚至主动放弃部分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实际领土面积,三宣六慰是明朝领土吗,明朝领土最大时地图

    那么,什么原因驱使明朝自成祖后便放弃领土扩张甚至主动放弃部分领土?第一,明仁宗和明宣宗两个人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政策。明仁宗朱高炽,他两个人的个性和朱棣完全是两个方向,朱棣采取的是积极主动的政策,好大喜功,这与他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可是,朱高炽和朱瞻基性格宽厚,坚持简朴、仁爱、诚挚的理想。他们俩与没

  • 水浒中阴险的人,有个响亮的绰号,阴损招数,不是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是个阴险的小人吗,水浒最讽刺的五个绰号,宋江真正的绰号

    此人便是吴用,吴用其人可不似其名一般“无用”,在水浒中,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吴用在其中排名第三,水浒中生动地刻画了多位好汉的形象,大多都是正面形象多余负面形象,但是此人却不一样,后世读者对吴用人物形象的评价不一,但大多都是持否定态度。让我们来看看他都做过什么“卑鄙”之事吧。 在水浒中,吴用一开始

  • 此人自称是朱元璋后裔,有一件特殊的宝贝,现如今凭此成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后人们直至今天,都在做什么呢?而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这一位,可是大有来头,据说他就是朱元璋的后裔,而且人家可不是随便冒充的,人家的家中可是有朱元璋在世时曾使用过的龙床,他也凭借着这张床,一夜暴富。 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就是家住河南省西华县鱼林台村的朱大爷,现年已经六十多

  • 此人自称是朱元璋后裔,家中还有族谱为证,留有的祖传之物却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后人族谱,朱元璋的陵墓被盗过吗,朱元璋陵墓被盗没

    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一直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为止,前后一共有十多代人的传承,或许朱元璋是受小时候的贫苦生活影响,在对待自己的子孙上都非常优厚,所以他的后代也就有恃无恐,疯狂的繁衍,而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大明朝下来,朱元璋的子孙已经有将近百万之多。现如今就有一人自称是朱元璋后裔,家中还有族谱为证,

  • 此人是梁山最不待见的好汉,为了给宋江送礼,结果害死了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是金毛犬段景住,在梁山集团排座次的时候,此人仅仅位列第108把座椅,可以说,此人就是比普通小喽啰高一级的小头目而已。小编在想,能够勉强进入梁山集团大将序列,也许正是宋江念在了他当初为自己名正言顺上位提供了契机吧。 在没有上梁山以前,段景住的职业是盗马。但此人还算一个侠盗,虽然盗马,但段景住盗

  • 此人是宋江的克星,梁山好汉多半因他而死,威名连皇帝都急着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松宋江招安,老梁讲宋江招安完整版,宋江招安后悔了吗

    《水浒传》绝大部分都是写梁山好汉多么厉害,而最后却因为征讨方腊而损失殆尽。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打王庆、擒田虎没有损失一员大将,而唯独征讨方腊的时候损失惨重,导致梁山最后的灭亡。方腊为什么会在《水浒传》中这么厉害?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水浒传》中着重写的是梁山好汉,历史上宋江确实在梁山一带

  • 万历帝在后宫见到一个小宫女,一时兴起铸下大错,大明国本就动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明万历帝,万历皇帝与朝臣斗争,大明风华宫女双喜

    这个宫女就是孝靖王太后。本来万历没把这个事当真,谁知这一次临幸给他带来了极大麻烦,也为整个大明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一开始万历并不想承认这个事情,可你既然搞大了人家的肚子,不承认怎么能行呢?他的临幸过程也被太监写在了《起居住》里面,这是铁打的证据,由不得皇帝不承认。到了第二年8月份,已经被封为恭妃的这

  • 清官告老还乡,却没有回乡路费,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让有功之臣告老还乡,电视剧朱元璋刘伯温告老还乡,清官告老还乡经典片段

    要说自古以来,哪个皇帝最痛恨贪官污吏,那想必非朱元璋莫属,光是朱元璋处理贪官的著名案件,就有空印案,郭恒案等等,甚至据统计,仅朱元璋在位期间,处理的贪官污吏就多达15万人,轻则罢官,重则抄斩的人比比皆是,那这么多人之中,难道就没有什么冤假错案吗?这还真有。曾秉正就是一起朱元璋判定的著名冤假错案,曾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