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衍本在秦国担任最高官职,为何之后与秦国反目成仇,一生抗秦

公孙衍本在秦国担任最高官职,为何之后与秦国反目成仇,一生抗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1/24 0:26:51

在秦国担任大良造之时,公孙衍积极为秦国的战事出谋划策,例如在对阵自己的故乡魏国的时候,公孙策也毫不手软,用兵如鬼,征战如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河西之地,魏国割地求和。

[var1]

按道理来说,公孙衍在军事指挥上的才能顶尖,再加上攻打家乡魏国的时候毫不手软,足以显现他的能力和对秦国的忠心,秦国方面定会重用公孙衍,而公孙衍在秦国担任的大良造也是当时秦国的最高官职,足够他施展理想抱负,双方都给予了对方足够的尊重,为公孙衍在反而在后半生生涯中一直反秦,抗秦?

一、公孙衍因贪财建议不打魏国被发现

在公孙衍帮助秦国打败魏国之后,魏国投降,魏国统治者本想用钱财贿赂公孙衍拉近关系,没想到却发现公孙衍是个极其贪财之人,于是送上更多的金银珠宝,让公孙衍在秦惠面前建议不再攻打魏国。

[var1]

公孙衍也不失魏王所望,建议秦惠王不再攻打魏国,应该转而攻打西方的少数民族,这件事眼看就要办成了,奈何同样是从横家的张仪也在秦国,直接戳穿了公孙衍,这件事直接让秦王对公孙衍大失所望,此后便开始慢慢的重用张仪,落公孙衍。

失去了施展抱负之所的公孙衍自然离开了秦国,去别处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之后便到了魏国受到了魏王的重用。

[var1]

二、公孙衍是纵横家,轻家国,重自身理想抱负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就有纵横家的一席之地,纵横家指的是那些以实现自身理想抱负为主,将国家只看作达成自身目的工具的一群人。在他们眼中功成名就,扬名万世乃是头等大事,为此,纵横家会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对各国的外交,政治进行干预,从而实现自身目的。

[var1]

所以在纵横家公孙衍心中并没有对家国的羁绊,从他在秦国担任大良造时对家乡魏国毫不留情的攻打就可以略见一二,对祖国尚且如此,对秦国那便更谈不上忠义了。

况且让公孙衍在秦国失信的主要始作俑者张仪也是一位纵横家,被相同领域的人打败注定是不服气的,在秦国已经没有让公孙衍赢回来的机会,于是公孙衍干脆出走秦国,使用合纵之法,以打败秦国为最终目的,与张仪决一胜负。

[var1]

总的来说,公孙衍因为贪财被秦惠王发现而被冷落离开秦国只是表象,真正让公孙衍后半生生涯都在反秦,抗秦的原因还是在于它自身的思想理念,即没有祖国概念,采用一切办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抗秦只是他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罢了。

参考资料:《战国策·魏策一》《史记》《吕氏春秋·开春》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功高震主的白起最后被秦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为何被赐死,大秦帝国白起被赐死,秦始皇赐死白起电视剧

    我国历史上的名将,真的是不计其数,若要给出排行,很是让人尴尬。1.白起[var1]杀神终身杀敌近百万人,占到战国时期阵亡战士的一半,其恐惧程度可想而知。最光辉的是长平之战,直接让战国从强国流浪为弱国,被喻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功高震主的白起,最终被秦王赐死。2.韩信[var1]能伸能曲的韩信,运筹帷幄

  • 秦国怎会被一群无战斗力的农民给推翻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怎么被推翻的,秦国农民,秦国部队的战斗力

    公元前209年秋,陈胜、吴广指导戍卒杀死押送戍卒的军官,发起叛乱。就此拉开了农人反秦的尾声。云云强大的秦国怎会被一群无战役力的农人给颠覆呢?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var1]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大秦帝国沦亡的间接缘由有二:1,当秦国国都紧张时,在帝国的北疆有30万的精锐队伍,却没能去援助。这支队伍大将军

  • 康熙拜祭孔子墓时不肯下跪,有人见状挡住墓碑一角,康熙立马拜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跪孔子墓地,康熙下跪孔子为什么不跪,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戴着木枷

    [var1]根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康熙皇帝前去拜祭孔子墓,但他死活不肯跪下参拜,这是为什么呢,按理说康熙推崇孔子的儒家文化,而孔子作为先贤圣者,康熙虽贵为皇帝,下跪参拜也是应该的,原来主要是孔子墓碑上的字,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抗拒。孔子墓位于孔林,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城北,这里埋葬了孔子和他的后裔,是孔氏家族

  • 古人所用兵符之“虎符”,信陵君用它救了赵国,它究竟长什么样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国为何不重用信陵君,偷兵符救赵国,兵符虎符图片

    今天我们来聊聊古代的“虎符”,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一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文章,讲得是信陵君,但其中关键物品就是虎符。公元前258年,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指日可待,战争频发。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了赵降卒40万。之后,秦国乘胜追击,围困了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

  • 此人是民国倒戈将军,反复无常被活埋,两个女儿的境遇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十大倒戈将军,冯玉祥为什么不断倒戈,倒戈将军

    可能是石友三这个人比较圆滑,懂得阿谀奉承,所以他在冯玉祥麾下逐渐发迹,从一个马夫逐渐升迁,当上了西北军第六军军长,并跻身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按照道理来讲,石友三的发迹与冯玉祥的赏识提拔有莫大的关系,他应该誓死效忠才对。可是,石友三不这么想,谁的腿粗就抱谁的腿,在冯玉祥通电下野之时,石友三改头换面

  • 读《红楼梦》:贾母知道夜抄后的态度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贾府的大观园,乱了一夜,岂会无人知道,贾母肯定知道了,为什么,贾府是没有秘密的,各处的丫环婆子,互为亲戚,互为家人,互为同事,能不快速传递,贾母的团队里,也有诸人的朋友亲戚,在大观园,这事,自然有人传播,有人汇报,鸳鸯不可能隐瞒如此大事,里面毕竟有双玉在大观园,这是大事,不能瞒。这样的事,哪个能瞒下

  • 红楼梦晴雯去世前告别宝玉,让人感动的不是送指甲,而是送肚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红楼梦宝玉祭奠晴雯,晴雯宝玉吻戏视频,粤曲宝玉哭晴雯旧版

    风流灵巧俏丫头,是四大丫鬟里最守规矩,从未和宝玉有风月之事,却被以狐狸精的名义驱逐出了贾府。晴雯走时,守园门的婆子们喜不自胜,道:“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可素日里的晴雯,其实除了口嘴厉害些,并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告别宝玉时,晴雯已经骨瘦如柴,咳嗽不住,拽着宝

  • 太监吴良辅以权谋私,孝庄打算处死他,顺治却说:免他全部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孝庄吴良辅,吴良辅被顺治斩,孝庄宣布顺治去世

    吴良辅是顺治身边的红人,也是非常受宠的太监。孝庄太后是顺治帝的母亲,她是个非常有眼光和手腕的女人,也习惯性为儿子操劳,希望为他打理好朝政。然而,顺治帝却也是个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希望享受的是绝对的权威。他6岁登基称帝,前有大哥豪格虎视眈眈,后有叔叔多尔衮重兵在握,但即便如此,他还是非常霸道。下人为

  • 乾隆皇后为什么会以贵妃之礼下葬?其实有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她活着的时候就不受皇上待见,而且在待遇方面跟常在差不多,后来生病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皇上也不愿意再见她一面,而在她死后,皇上不许她以皇后之礼下葬,只能允许她以贵妃之礼下葬,做皇后做到这个份上,不得不让人觉得可怜,而这个皇后就是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

  • 她出身包衣,17岁嫁给雍正,独享圣宠,生3子1女,结局却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最宠爱的五个女人,历史上嫁给雍正的女人,雍正最疼爱的两个儿子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女人,她的家族就是上三旗的包衣,当时被内务府分配到雍王府之中服侍雍正(当时还是雍亲王),后来有幸被选为嫡福晋,等到雍正继承大统之后,她位列皇贵妃,一生为雍正生下了三个皇子一个皇女,可以说是圣宠不衰,但是她和她的家族最终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这个幸运而又不幸的女人就雍正皇帝的敦肃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