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志》为何说诸葛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

《三国志》为何说诸葛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86 更新时间:2024/1/17 7:36:23

关于陈寿爸爸的名字,魏征集合了二十几个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修撰《晋书》都搞不清。笔者学识浅薄,也不敢说他是陈式。古代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了父母给的头发,是不孝的行为,所以古人原则上不理发。古代的男人不理发,头发太长怎么办呢?古代的贵族男子,头发长了用冠藉发,平民则用纶巾藉发。由于古人认为理发不孝,就有了一个羞辱性的刑罚“髡刑”。

髡,音昆,就是剃头的意思。髡刑,就是把犯人的头发剪了。古代的男人要是被剪了头发,就是不孝的表现,这是一种奇耻大辱。大家都知道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大家可能觉得曹操割头发不会痛,其实以曹操的身份,能对自己施以髡刑,也是够重的了。

街亭之败责任在于马谡,也在于诸葛亮用人不明,陈某人只是马谡的参军,他对于街亭之败几乎没有责任。诸葛亮对他施以髡刑,确实有点欺负人的意思。

诸葛亮把陈寿老爸的头发剃了,陈寿跟诸葛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偏偏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跟陈寿合不来,他也经常欺负陈寿。此事典出《晋书.陈寿传》语:“诸葛瞻又轻寿。”诸葛亮父子欺负别人没事,他们欺负陈寿父子,可就有点麻烦了。人家陈寿是著名的笔杆子,诸葛亮父子把他得罪了,《三国志》能把他们写得好吗?

陈寿老是被诸葛瞻欺负,他在《三国志》里写到诸葛瞻的时候,就毫不客气的说诸葛瞻没用。他把诸葛瞻写成了“瞻惟工书,名过其实”的纨绔子弟形象。又把诸葛亮写成了“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的形象。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写诸葛亮的胜利的时候,能简单就尽量简单。写诸葛亮失败的时候,就不惜笔墨。诸葛瞻年纪轻轻就成了季汉尚书令,陈寿把诸葛瞻的成就归纳为吃父亲的人脉老本。

房玄龄修撰《晋书》的时候,对于陈寿挟私怨抹黑诸葛亮父子的做法非常不满。房玄龄为替诸葛亮父子出头,直接批评陈寿“议者以此少之”。房玄龄为了证明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史笔不正,还揭开陈寿的一件丑事。按照《晋书》的记载,陈寿曾经找丁仪的儿子要钱,并且说给钱就给丁仪说好话。丁仪的儿子不肯给钱,陈寿居然没给丁仪立传。(丁仪、丁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竞不为立传。)

参考书目:《晋书》《三国志》

版权声明:本人已和版权公司签约,未经授权转载者,本人将委托版权公司投诉维权。

更多文章

  • 襄樊之战,关羽在什么时候撤兵,可以做到自保,不会丢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为什么不趁汉中之战攻襄樊,历史上关羽攻打襄樊为什么会失败,关羽襄樊之战厉害吗

    整个战役,历时四个多月,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以关羽败亡,丢失荆州,孙权夺取荆州,曹操什么也没捞着,损兵折将告终。这里面,众所周知,曹操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吓得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司马懿和蒋济,献计曹操,让曹操勾结孙权,偷袭荆州,曹操采用了,孙权派吕蒙偷袭,白衣渡江,致使关羽腹背

  • 司马懿后代被斩草除根,皇帝通缉诛杀司马氏,司马家族究竟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是怎么被诛杀的,司马懿家族最后被谁灭掉,东晋灭亡后谁诛杀司马氏

    曹操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就想谋朝篡位了,只是碍于面子,他想留个好名声,于是把篡权的事情留给了儿子曹丕。曹魏建立后,曹丕和后来的继任皇帝,都很信任司马懿,朝中大权,紧紧攥在了司马家的手中。时机成熟后,司马家后人效仿曹家人的做法,拿了曹魏江山,成立晋朝。知道江山得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司马炎上位后,便想做

  • 诸葛亮为何不能北伐成功?只因他忽略了以下几点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还是北伐,诸葛亮北伐进军路线,诸葛亮北伐一共几年

    不过诸葛亮一生之中的几次北伐,最后都没能成功,反而将自己的性命也搭在了北伐的途中,就在这以后,姜维也曾几次北伐,但是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就在诸葛亮主张北伐期间,其实还是有着机会能够胜过曹操的,但却出现了两次重大的事物,其中一次是被马谡给破坏了,而另一次则是因为刘禅听从了小人的话语,最终让即将胜利

  • 袁绍那么强大,为何官渡之战后就消亡了?你看看曹操干了啥缺德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官渡之战后曹操和袁绍的实力对比,曹操袁绍战官渡概述,袁绍打官渡完整视频

    很多人对于袁绍是非常看好的,毕竟他所出生的也算名门望族,更是在之后匡扶汉室天下。但是他在与曹操的一次争斗中落了下风,之后更是一蹶不起,最后袁绍势力慢慢在三国时期没落。往往提到袁绍和曹操的争斗,我们都会自然而然想到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期间,曹操以少胜多侥幸获胜,成就了一番美名。而在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却

  • 扛鼎大汉江山的卫青大将军 ——《汉武大帝》电视剧中的卫青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卫青后人对卫青的评价,汉武大帝片段卫青,历史上卫青的相貌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唯独汉朝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时至今日的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服,都与汉朝有关。汉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更重要的是军事实力,汉朝军队把彪悍的匈奴打得败北远遁,使让不怀友善的各国望而生畏。而卫青正是汉朝军队中灵魂级人物,他不仅扛鼎大汉江山,而是

  • 李世民杀了弟弟一家,却把弟媳留在身边,弟媳怎么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杀了几个弟媳,李世民骂弟媳完整版,李世民强抢弟媳

    李世民杀了弟弟一家,却把弟媳留在身边,弟媳怎么想?李世民当初发动了玄武门这场政变之后,杀掉了弟弟李元吉还有弟弟的5个儿子,作为李元吉的大正妻杨氏,她当时究竟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说,她的心情肯定是很悲痛的。但是实际上也有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也有很多人认为其实她的心中并不悲痛。为何这么说呢

  • 吕后用竹片刺死韩信,不是替刘邦除害,几百年后李白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吕后简介,韩信被吕后用计谋杀死,刘邦死前吕后问谁做丞相

    这首诗可以说概括了韩信的一生,韩信这一生跌宕起伏,有过骄傲,有过失落,被重用过,被遗弃过,最终受冤而死。韩信早期只是平民,性格放纵不拘礼节,他没有谋生之道,常常靠别人度日,很多人都讨厌他。抛开其他原因,更重要的是韩信又穷又骄傲。《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

  •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为何还能苟延残喘这么长时间?这支军队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后大唐为何没能重新强大,安史之乱大唐为何败得有多惨,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有多强

    唐朝在陷入动乱之后,唐朝也出现一大批的忠臣良将,为大唐的复兴而努力。不过关中能够稳定,大唐能够坚挺上百年的时间,那么这支军队的存在对于大唐的存在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支部队便是唐朝禁军神策军,正是这支部队的存在,使得唐朝皇帝手中拥有最后一张底牌!这支部队是在大将哥舒翰在击败吐蕃之后,这支军队才建立起来,

  • 唐玄宗死后,高力士绝食而亡,他俩究竟啥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高力士是唐玄宗身边的宦官,和我们印象中的宦官不同,有的宦官掌握了权力就开始干政,甚至随意废立、杀害皇帝,高力士也是位高权重,但他始终对唐玄宗忠心耿耿,甚至在唐玄宗死后绝食而亡。那么,高力士和唐玄宗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唐玄宗对信任的臣子是非常优厚的。人都是知恩的,如果不是杨国忠,安禄山未必会“激反

  • 唐朝3对父子名将!除了薛仁贵父子,这2对父子也很强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薛仁贵唐朝名将,唐朝大将薛仁贵有多厉害,薛仁贵时期的唐朝大将有哪些

    都说“虎父无犬子”,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啦,更多还是“虎父犬子”的搭配。唐朝历史上名将辈出,但父子名将却少得可怜,不就和这句话完全相反吗?既然唐朝的父子名将如此难得,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就讲3对吧。程名振、程务挺程名振出身隋朝武将世家,曾是窦建德的手下,后投奔李渊。初李渊并不知其才能,不过在李建成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