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最后的铁帽子王,一心随溥仪光复皇室,晚年靠着补贴过完余生

大清最后的铁帽子王,一心随溥仪光复皇室,晚年靠着补贴过完余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0 更新时间:2024/1/21 2:39:40

铁帽子是大清在建国时期,为表彰当时大清的八旗贵族,为大清开疆拓土而设立的一种爵位。

比如大家熟知的僧格林沁就是一位铁帽子王,而他也应该算是晚清时期最后一位有名气的铁帽子王了。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痛骂僧格林沁当时妄想用长矛弓箭打垮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但僧格林沁当时既然能够率领大军大加抵抗,就这一点就比很多只知道逃跑遛鸟的贵族不知道好了多少。

当然,今天的主角不是他,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今天重点说的是大清的最后一位铁帽子王,也是一位官五代,他叫做葵。

要说文葵这个人,不知道是算倒霉还是算幸运。说他倒霉是因为他继承爵位的时候,当时的大清朝已经完蛋了,溥仪天天在紫禁城里忙着锯门槛,以免妨碍他骑自行车。八旗的事务他也懒得去管,因而文葵年纪虽然和他相仿,但是在当时和溥仪的关系确实不是太亲密。

但尽管如此,文葵在当时日子依然过的也还可以,这就是他的幸运之处了,当时的满清遗老很多都不好过日子了,连整天摆地摊过日子的皇叔都有,所以文葵每年还能享受到溥仪分出来的补助,这确实对他来说是幸运。

然而,在溥仪1924年被赶出紫禁城以后,顺承郡王府最后还是败落了,毕竟没有财政来源了嘛。

那么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人就要问,当时的满清贵族们怎么就没有像那些军阀一样,投资兴办一些事业,从而保障自己的生活呢?

这个我只能说,和清朝皇族的教育有关。

清朝皇族的教育就是,到了年龄就要读书,然后从政,同时要学习骑射,至于其他的经商和看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允许的,因而,虽然清朝年间的皇子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但说实话思想也依然比较守旧,这一点确实是比不上明朝的皇子们,他们的思想相对来说要开放一些。

那么说回到文葵,文葵没有财源以后,自然也是想着继续跟着溥仪混了,就这样在溥仪到东北以后,他也跟着到了东北的,当时的他就想着要训练一支精锐的军队,因为他觉得,大清之所以最后不行了,就是因为没有一支足够听自己话的精锐的部队。

然而在日本人的掣肘下,文葵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气得他索性回到了北平,从此在家里研究经史子集,再也不见别人了。

就这样,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葵倒也是短暂复出,并且还打算要跟着研究院的成员一起研究史学和文学艺术。但开始因为成分问题,文葵还是受到了打压,直到后来文葵成为了人大代表,才得以安享晚年。

然而,对于这个文葵,我们有什么想法呢?作为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人,文葵作为当时大清的王爷,自然生下来就不一般,但在经历了民国和新中国以后,他最后依然得以安享晚年,不得不说是一块活化石了。

更多文章

  • 和珅死后子女下场如何?有两子一女为何最后连直系子孙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和珅有几个子女,和珅的子孙现在都在哪里

    在乾隆帝死后的第十五天,嘉庆帝就赐和珅自尽,所以和珅死的时候才49岁。那么问题来了,和珅是否有后代呢?他的后代过的又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据记载,他的孩子都是在他的庇护之下,享受了万千宠爱的少爷和小姐。那么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和珅后代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据历史上记载他的儿女一共有三个,其中包括

  • 《红楼梦》中元春是怎么死的?其实从元春的判词就能看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红楼梦元春之死是哪一集,元春省亲暗示元春已死,元春判词全文

    先看看元春判词的文字和图片: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弓通宫,香橼通元春的元字,宫橼也有研究者说指“宫怨”,二十年,指元春在皇宫生活的时间,辨是非,这个解读比较多,但我倾向是说元妃从青涩走向成熟,从青春少女的憧憬到慢慢接

  • 南昌凌迟太平天国幼天王是替身,真的远走高飞,可惜后来没掀起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此前,洪天贵福替身很多,那次从天京突围出来后,当天的傍晚时分抵达江苏句容南乡的郭庄庙,村里人亲眼看出,幼天王年约十五、六岁,极瘦弱,有与其年龄相同者凡十一人环坐饮食,悍贼数人持刀紧跟,不离寸步。 从村里人口述中得知,幼天王身边有貌似形似十多人,而且语言都讲的“天话”(粤音),这些真身和替身,

  • 刘墉明明与乾隆同岁,乾隆属马刘墉却说自己属驴,他为何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墉老婆打刘墉,刘墉下南京太后救刘墉,江阴刘墉学府是刘墉故居吗

    都说“伴君如伴虎”,要想在皇上身边更好的生存下去,自然要懂得取悦皇上的套路,所以即使为人正直如刘墉,还是免不了世故的一面,只为了在官场更好的生存下来,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刘墉——一个集刚正不阿与圆滑世故为一体的人 和珅虽说身为贪官,但是奈何乾隆就是喜欢他,而且和珅深谙说话之道,总能将乾隆哄得开

  • 逆向思考:有人曾评价说曾国藩“腹黑”,倘不如此则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个人资料,曾国藩发迹史在线收听免费,听单田芳评书曾国藩全集

    晚清的朝政和军政体系可谓险恶,想在这种政治背景下立住脚并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没有一番实干的作为和手腕,很难占得东风,甚至很难自保。曾国藩对待政敌,对待一些心术不正之人,他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出手,就会被别人吃掉,所以他瞅准机会,对那些眼中钉、肉中刺逐个收拾,手段不可谓不高明。曾国

  • 为何西周之后姓氏突然大爆发,以姬姓和姜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姜姓比姬姓强大,西周分封的姬姓有哪些,姜姓名姓氏壁纸

    比如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因此,姜子牙的后人,比如齐桓公小白,全名叫吕小白,而女子则只能按照排名并冠以姜姓——比如孟姜。再比如秦国,秦始皇的正确名字叫做赵政,而秦国君主的女儿,则是孟嬴这样的名字。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中国历史上,西周之后才出现姓氏爆发现象,并且,大多数现代姓氏,都是由姬姓和姜姓衍生出来的。

  • 古代最早的鞋应为草鞋,商朝男性贵族多穿翘头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朝女人长相复原图,翘头履和云头履,中国古代鞋子的演变

    在这一漫长阶段来看——第一,“鞋”并非都是“前端翘起的”。第二,所谓古时称“鞋”为“足衣”,大约不尽如此。“足衣”指“韈”,当为革制,后来因为材质变化,才改为用“袜”字。第三,上古称“鞋”为“屦”,如《孟子》所曰“捆屦织席”。“屦”的别名叫“舄”。可以细分,“单鞋底”称“屦”,而“双鞋底”称“舄”,

  • 西周灭商后对商朝遗民进行监视却出现三监之乱,随后分封剩余遗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周灭商过程,商朝遗民,周王朝分封的商朝后裔

    一场大战过后,商纣王兵败如山倒,而周武王正式夺取朝歌,灭亡殷商。“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商纣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与火。”虽说商纣王被灭了,可殷商还有不少遗民,该如何处理他们呢?周武王牧野之战后, 攻入商都朝歌,纣王自杀

  • 西周吸取商朝衰亡教训而制定宗法制和分封制,随生产力发展而过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周分封制和商朝宗法制,商朝分封制图片,西周分封制 诸侯争霸 关系

    殷商是什么“制度”,概括地说,是靠武力征服的“万邦来朝”的“松散联邦制”。从甲骨卜辞中可知,当时的“方国”,大约有数百个,相互之间没有血缘联系也没有隶属关系——打仗打服了就归顺、就进贡、就听从调遣指挥;然而,这些方国很可能互相攻击,比如“土方”,与殷商时好时坏,算下来至少打了好几十年仗。如此,殷商的

  • 此人是纣王的死忠粉,却因为一个女人与纣王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妲己跳舞迷惑纣王害纣王,纣王的死忠,喝纣王水不说纣王无道什么意思

    黄飞虎一向忠于纣王,虽然知道纣王荒淫无道,也曾多次进言,遭到纣王的不满,但还是一心守护商朝祖先创下来的基业。虽然夫人无缘无故死了,但这时候他不但没有反叛商的心。反而认为周纪、黄明两人终日不想着忠君报国,反而口出反语,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之中,事情的真相还没有查明,如果自己为了一个女人弑君造反,必然要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