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都是被官府利用的人,也不会受到官府的重视。锦衣卫和他们相反必须是无前科,而且深受皇帝重视,权力极大,待遇极好。
明朝的锦衣卫是皇帝直接管理的特务组织,最早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负责皇帝的宿卫,后来改编为“亲军都尉府”,下设仪銮司,负责皇帝的仪仗和警卫,到明洪武15年改编为锦衣卫,当时确定的职责有三项:一是负责皇帝宿卫,二是侦查逮捕,三是管理诏狱。
这个组织从名字上看待遇就很不错,锦衣是他们穿的衣服,都是飞鱼服,是仅次于蟒袍的华美服饰,后来这些锦衣卫又被皇帝赏赐可以穿麒麟服,这是只有公、侯、伯爵和驸马才有资格穿的大礼服。
锦衣卫指挥使可以穿蟒袍,这是仅次于龙袍的,还有他们配备的武器叫绣春刀,这种刀除非是皇帝赐予的,否则不准私自佩戴,这样精良的装备,说明是朝廷很重视的一支力量,他们的权力很大,可以直接逮捕皇亲国戚,而且可以进行不公开的审理。
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执行皇帝的依仗和保卫皇帝安全,明朝初年发生了很多大案要案,牵连杀死的人数以万计,所以朱元璋对自己的安全保卫工作不得不高度重视、严密组织。
锦衣卫主要由天武将军后改为大汉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校尉是执掌伞盖的,力士是举旗帜和金鼓的,这些人都是从民间选拔的身强力壮没有前科的壮丁充任。锦衣卫值守的地点是皇宫正门午门,可见其地位之高。
参加各种活动或者皇帝出游,离皇帝最近的就是锦衣卫,其他的警卫都在锦衣卫之外,可见皇帝对这只卫队的信任。
锦衣卫除了作为皇帝的仪仗队和亲军之外,还是皇帝直接统领的秘密警察,洪武年间就设立了南、北镇抚司,负责侦查、逮捕、审讯,并且有权处决罪犯,北镇抚司负责管理诏狱,北镇抚司的一切行动都无需向一般的司法机关报告,只向皇帝负责。
除了担负秘密警察的职能之外,锦衣卫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执行廷杖,按照皇帝的意思对大臣打屁股,由锦衣卫负责把大臣拖出午门外,扒掉官服,用草绳捆绑,打80廷杖,每打5下换一人,共16人行刑。司礼监太监监督,太监的脚尖分开不必打死,太监的脚尖合拢就是要打死,明朝廷杖一共500余次,打死50余人。
随着锦衣卫权力的扩大,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锦衣卫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朱元璋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
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他设置了北镇抚司,专门管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从此以后直到南明小朝廷的锦衣卫指挥使被杀为止,锦衣卫存在了29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