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原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於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陈平面试
【解析】为什么魏王,项羽都用不好陈平,而到了刘邦这里,陈平能发挥出奇效,屡建奇功呢?我们相信陈平在求职时,应该都展示了他作为奇谋之士的才能,但是结果却迥异。
一、魏王、项羽和刘邦的不同用人方式
魏王、项羽给我们展示了三种使用人才的方式
设而不用,魏王对陈平这样的人才是采取敬而远之的策略,给予位置,但是不给予实权,陈平接近不了领导,还被猜疑,只能逃离。
用而错位。陈平本是一个谋士但是将其作为一个将领来使用,采取对待武人的方式评价陈平,这样陈平的作用发挥的很别扭。
测而用之。刘邦对于陈平,首先通过各方面了解和测试,看其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再充分利用其作用。
二、刘邦使用陈平流程
刘邦就给我们很好的展示了这个流程
1.定位与试用。领导首先得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通过魏无知的推荐和自己的面试、试用对陈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就给陈平定位为隐蔽战线的人才。
2.敲打。刘邦在这里使用了推拉的手法。作为一个隐蔽战线的人才就不能与武将有太好的关系,将其安排在护军的位置上,监督将领,陈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己的行为和老底必然会被人解剖,客观上必定会引起矛盾,关系紧张。这时再拉过来敲打一番,让其明白自己的把柄在自己手里。
3.拉拢。敲打过后,再拉拢其,效果更加,陈平也会更加死心塌地的服务。
三、职场启示
1.要选择适合的领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景高低各不同。在不同领导的眼中,一个人是人才还是危险人物,评价标准各有不同,要看领导喜欢什么的人,自己是否能够达到他的要求,选择适合的领导,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要合理展示才能。如果不能选择领导,就要主动改变,寻求突破,符合领导的喜好。要不然盲目去展示,反而除了领导霉头。
3.不同的人才用不同驾驭策略。作为一个领导,有时候给你了人,如果不能驾驭,还是白搭。特别是作为国企领导,有时候手下的选择往往身不由己,这时候如何驾驭人才就要采用策略了。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人才,要选取潜龙去跟随,合理合适的抱大腿,才是普通人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