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次转换赛道,汉朝为何没能摆脱衰亡的命运

两次转换赛道,汉朝为何没能摆脱衰亡的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85 更新时间:2024/1/31 13:42:16

刘邦依靠道家思想推翻秦朝,建立汉朝;而汉武帝实行儒家治国,不仅打败匈奴,让汉朝进入帝国时代,从此也构建了儒家为核心的汉文化,开多民族融合的历程。然而,这两次转换赛道,并没有让汉朝永固,汉武帝之后,汉朝便走向衰落。历史的密码是什么呢?为何汉朝没能逃脱国家兴替的循环呢?

第一次转换:汉朝建立,道家取代法家

秦朝统一后,继续推行法家治国,末年时,由于徭役沉重,法律严苛,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起义此起彼伏,无论是出身农民的陈胜吴广,还是身为小吏的泗水亭长刘邦,他们都因违反秦律,在必死无疑的危机时刻,奋手一搏,结果一呼百应,可见民众是多么憎恶秦律。

其实秦律也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打通了底层人的上升通道。商鞅变法像给底层百姓打了鸡血,他们拼了命为国家立功,和白起一样出身的很多奴隶,都因战功做了将军。法家思想缔造了强大的秦帝国,也让社会底层民众看到了希望。

然而秦统一后,继续穷兵黩武,不顾民心思安,依旧横征暴敛,致使民心转向、国力疲惫,短暂的统一后,又来到了历史路口。这并不是法家思想的错,而是秦的统治者早已忘记了民众疾苦,把秦律当作奴役民众的工具。

刘邦起兵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因为他的天才发现。刘邦看到民众太厌恶大秦帝国了,秦国不仅法律严酷,还徭役繁重。刘邦起兵之初,便只约法三章,仅用三条法律,宽示天下。

然而项羽却没有刘邦的智慧,楚汉之争兵败后自刎乌江,或许项羽至死都不明白,他不是败给了刘邦,而是败给了自己,项羽没有看懂秦帝国倒下的原因。也难怪,项羽出身贵族,在那个刑不上大夫的年代,身在上层的他根本不了解底层人的生活。

汉朝建立后,奉行道家治国思想,对内休养生息,对外采取和亲政策,也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道家思想的历史局限

道家治国让积弱积贫的汉朝迅速恢复空前活力,然而道家思想也有缺陷。封建专制的皇权本质是集权,然而道家却主张无为而治。皇帝不专权,势必导致王侯弄权,甚至窥视皇位。从历史上看,越是社会上层精英,越经不住人性的考验,因为权力和利益会导致欲望膨胀,并最终丧失理性。

汉初的简政放权,虽然让国内得以休养生息,王侯的势力也迅速扩张。而此时的汉朝,匈奴之患未除,内部又严重割据,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天下观念里,或许没人理解帝王那种大权旁落,还要眼看亲骨肉分离和亲的痛苦。

这一切,到了汉武帝时有了改变。他发现了道家的缺陷,皇帝难以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这对于有宏图伟志,一心实现霸业的汉武帝,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于是他广征治国之方,接受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自此道家退出历史政治舞台,汉朝开始了又一次赛道切换。

第二次转换:汉武帝弃“道”尊“儒”

汉初时,刘邦曾被匈奴“白登之围”,这是汉匈和亲的始作俑者,也让他的子孙们时刻铭记这次历史耻辱。然而,或许是时机不成熟,也或许刘邦之后的几代子孙缺乏雄才大略,他们遵循着“道家”治国,汉武帝掌权后,他大力削藩改革,强化中央集权。

从历史现状来说,汉武帝这次赛道转换,和刘邦不同。刘邦出身小民,做了皇帝也不忘民间疾苦,道家思想对于刚从严酷法令走过来的“秦民”就像及时雨,让汉初的统治集团赢得了民心。

而汉武帝则完全出于个人意志,他推行儒家思想的目的:一是强化个人权威,加强中央集权;二是报“白登之围”的国恨;三是让汉朝统治根基永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与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民心便向他倾斜。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思想,就像一根绳子,把王侯大臣与黎民百姓牢牢绑在汉帝国的马车上,还让汉武帝博得了“以德治国”的美誉。

儒家思想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皇帝可以举国之力实现个人意志。或许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不是保守的吗?其实,诸子百家思想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只不过英明的统治者,不仅懂得用何种思想理政,他们还知道如何抚慰民心。

汉朝衰落最终是因为背叛了民心

儒家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塑造着社会道德,无形中为民众增加了一道枷锁,这正是民众被奴役的真相。民众被何种思想教化,是没有选择权的。在诸子百家中,也许儒家思想构建的社会结构最稳定,这是它成为王权时代治国理政的理念的原因。

然而,不管何种治国理念,如果背叛了民众利益,其统治集团都会被历史的火焰化成灰烬。久居高位的统治者,往往会忘记或者看不到民众的疾苦,他们甚至觉得天下皆愚我独智,总是根据自己的欲望做决定民众利益的事,集团内部的欲望膨胀后,必定会挤压百姓的利益空间,促使民心转向,历史的循环也就开始新的更迭。

汉武帝也没有逃脱人性的惩罚,他建立强大的帝国,把汉朝推向历史巅峰的同时,汉朝也慢慢走向衰落。其实,百姓是最朴素的,他们从来不管城头变换的大王旗,只想好好过日子,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君王们往往会忘记百姓这一基本的要求。

坚持原创不容易!如果您阅读后感觉满意,请给予点赞、评论并转发,以示鼓励!「本文作者:李鑫淼」

终极之问:弗洛伊德和路易斯的信仰之争

谈谈开窍:如何才能事半功倍、脱胎换骨

尼采死了,“上帝”还在

更多文章

  • 关羽得知刘备派遣小舅子跟随自己出征之后,仰天长叹:吾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战死刘备伤心欲绝,刘备不顾一切给关羽报仇,关羽说汝命休矣

    可刘备在四川站住脚跟之后,似乎就忘了借地之事,孙权多次讨要南郡,刘备总是找借口不还,甚至派遣了自己最得力的战将关羽前去镇守荆州。于是,荆州问题,就成为了刘备和孙权的主要矛盾,多年都没有得到解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率领大军成功占领汉中地区,在群臣的拥立下,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驻守荆州的关羽

  • 刘邦杀韩信彭越,为何李世民说刘邦做得对?原因很多人都难以置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杀彭越后来怎么样了,刘邦怎么被彭越杀的,刘邦杀彭越原因

    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最为详尽的就是帝王的历史了,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无非就是像司马迁说的那样,“成一家之言”,不过这样的记载有好有坏,坏处在于掺杂主观的记载会让历史研究失去其真实性。而好处就在于,帝王记载足够的详尽,所以对于这些帝王的考察,历史资料是非常多的。而纵观我国的帝王史,汉高祖刘邦以及唐

  • 东汉开国功臣马援,戎马一生,为汉帝国马革裹尸,可为何没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名将马援,马援社科院,马援的个人简介

    汉明帝是怎么回答的呢?史书记载是“笑而不言”。马老将军戎马一生,为大汉帝国“马革裹尸”,死后又遭遇陷害,葬身荒野近十年无人问津。彼时马援的女儿已经被汉明帝册封为皇后了,按理来说,汉明帝给老丈人一个公正的待遇不算为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汉明帝忽视了马援的功劳呢?他那神秘的一笑究竟有什么深意呢?我们从马

  • 吕布投降曹操被拒后,恨恨地说了10个字,后来全都被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8年,沛城被吕布派的高顺、张辽等人攻破,刘备家人被俘虏。在外与吕布军队周旋的刘备只得败走投靠曹操。于是,曹操亲自率大军攻打吕布。陈宫对吕布提议:吕布在城外带领步兵和骑兵防守,陈宫在城门带领其他军队驻守,如果曹操发起进攻,陈宫可以带领军队从后面攻打,若攻城,则吕布可从前面救援。不到一个月曹操军队的

  • 诸葛亮有一经典战术,名声非常响,后世却很少有人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的三种战术,诸葛亮十大经典作战,诸葛亮最厉害的一计

    ▲诸葛亮的八卦阵,堪称是三国奇闻。(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八卦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根据《百科词条》的解释,八卦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景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此阵为战国时期孙膑首创,有上述八门,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中间加上了指挥使

  • 曹操领兵来犯,孙权说了一句话,曹操听后哈哈大笑,马上撤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这句话有能够让曹操屈服的力量呢?到底有多屈服呢,我们来看一段《三国志》的记载吧。 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 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

  • 诸葛亮的墓长这样,专家发现1物后大惊:果真为神人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解密诸葛亮的墓,诸葛亮的墓有何奇特,诸葛亮墓发现的东西图片

    ▲诸葛亮墓穴有许多奇闻轶事,是真是假让人好奇。(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关于诸葛亮的长眠之处,最常见也最神秘的一项说法,就是“四个壮汉抬棺”的故事。继位的刘禅遵照诸葛亮遗言,命四个壮汉,抬着他的棺材往南走,直到绳子断裂为止,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因为不想再抬,就随便找个地方埋了,由于无人追踪实际

  • 蜀国使者炫耀诸葛亮事必躬亲,司马懿听后开心不已:他活不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判断诸葛亮之死,司马懿女装吸引诸葛亮,事必躬亲诸葛亮

    最难得的是,诸葛亮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忠心爱国。他对待什么事都是亲自动手,也许是觉得“事必躬亲”,他才会比较放心。然而这样操心的他,最后却也因为“躬亲”而去世。众所皆知,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山的。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还是保持着“躬亲”的态度去做事,对于百姓、官员、礼制等他

  • 关羽拒绝刘备所封“前将军”之职,原来是有意为赵云抱不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 关羽 赵云,刘备张飞赵云关羽图片,刘备赵云关羽骑兵搭配

    黄忠原是刘表的部下,刘表亡故,刘琮投降,部下都归附了曹操,曹操仍派黄忠驻守长沙。《三国演义》“关云长义释黄汉升”,说的就是关羽与黄忠英雄惺惺相惜的传奇:关羽进攻长沙,黄忠出战迎敌,双方战斗许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便回马准备用拖刀计杀他。没想到黄忠的战马突然马失前蹄,把黄忠甩下马来。关羽这时候要杀黄忠就

  • 后赵石氏集团八王之乱:华夏文明命运的一场大动乱,直至冉闵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要从后赵的皇帝石虎说起。在历史上,石虎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的残暴,不仅仅是针对于敌人,更是针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人间惨剧这是东晋永和三年的一天,这一天,后赵政权开始了一次相当隆重的祭祀活动,担任这次祭祀的主要人物,是石虎的儿子,石宣。石宣是石虎最宠爱的孩子之一,而他也是非常能干的一个年轻人,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