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孙蕡满腔的热血,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希望通过中举人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好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此人的文采非常的好,他写的诗句也是刚劲有力,十分的豪迈奔放。他在当地也是非常有名气的一个名人。平时他为人就像诗句的风格一样,刚正不阿也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才子。所以在科举考试中,轻松考上了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中了进士的孙蕡在安徽任职凤阳府虹县簿。县内有很多流民,治安环境自然非常不好,他到任以后就开始着手处理这一情况,安抚当地的流民,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给他们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事可做。期间还派出官兵去山里剿匪。不到半年的时间,县内的治安就大大得到了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的社会治安也导致当地的粮食收成年年增加。大学士宋濂听到他的事迹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于是向朱元璋力荐了孙蕡,希望他能有更大的作为。后来他确实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并且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并为明朝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因为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所以他在仕途上也是顺风顺水,可惜没过多久他就出事了。
因为他的仕途一帆风顺,便遭人嫉妒,有人诬陷她写的诗有谋反的倾向。于是他就被打入了大牢,平时和他交往密切的官员全都遭了秧,但是他为人乐观坚强,并没有因为就此倒下,后来他被送发配到边疆做苦力,他在干活之余,也经常给工友们作诗,而且他非常聪明,在他平时的诗中大多是忠君报国的,这些诗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让朱元璋听了也是十分的高兴。于是就豁免了他的罪,让他又重新回到了宫里。
经历过这件事的他也明白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于是他变得十分的低调,在政治上也不是显得那么积极。只是上天跟他开了个玩笑,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大怒杀了许多相关人员,远在千里的孙蕡就因为蓝玉家中有他一幅题诗的画,就被朱元璋召入京处死。可以说这一次他放弃了与命运做抗争,临刑前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这一句诗悲哀之极,听了让人无比的心酸与难受。
在他被处死后这种诗被朱元璋的知道后,他惋惜孙蕡的才华,想想这一切罪不至死。朱元璋也是越想越后悔,可是人已经死了,再怎么惋惜也没用,于是很生气,责骂监斩官当时为什么不上奏,最后下令把监斩官也给杀掉了。可怜的监斩官就这么无缘无故地死掉了。而孙蕡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非常坎坷,最后的结局也实在人人唏嘘。
以上就是今天的“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多多交流,我们下期再会。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