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大臣孙蕡被处死前作了一首诗,朱元璋知道后,为何下令杀了监斩官?

明朝大臣孙蕡被处死前作了一首诗,朱元璋知道后,为何下令杀了监斩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3/12/12 14:53:28

当时孙蕡满腔的热血,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希望通过中举人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好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此人的采非常的好,他写的诗句也是刚劲有力,十分的豪迈奔放。他在当地也是非常有名气的一个名人。平时他为人就像诗句的风格一样,刚正不阿也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才子。所以在科举考试中,轻松考上了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中了进士的孙蕡在安徽任职凤阳府虹县簿。县内有很多流民,治安环境自然非常不好,他到任以后就开始着手处理这一情况,安抚当地的流民,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给他们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事可做。期间还派出官兵去山里剿匪。不到半年的时间,县内的治安就大大得到了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的社会治安也导致当地的粮食收成年年增加。大学士宋濂听到他的事迹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于是朱元璋力荐了孙蕡,希望他能有更大的作为。后来他确实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并且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并为明朝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因为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所以他在仕途上也是顺风顺水,可惜没过多久他就出事了。

因为他的仕途一帆风顺,便遭人嫉妒,有人诬陷她写的诗有谋反的倾向。于是他就被打入了大牢,平时和他交往密切的官员全都遭了秧,但是他为人乐观坚强,并没有因为就此倒下,后来他被送发配到边疆做苦力,他在干活之,也经常给工友们作诗,而且他非常聪明,在他平时的诗中大多是忠君报国的,这些诗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让朱元璋听了也是十分的高兴。于是就豁免了他的罪,让他又重新回到了宫里。

经历过这件事的他也明白了官场中的尔我诈,于是他变得十分的低调,在政治上也不是显得那么积极。只是上天跟他开了个玩笑,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大怒杀了许多相关人员,远在千里的孙蕡就因为蓝玉家中有他一幅题诗的画,就被朱元璋召入京处死。可以说这一次他放弃了与命运做抗争,临刑前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这一句诗悲哀之极,听了让人无比的心酸与难受。

在他被处死后这种诗被朱元璋的知道后,他惋惜孙蕡的才华,想想这一切罪不至死。朱元璋也是越想越后悔,可是人已经死了,再怎么惋惜也没用,于是很生气,责骂监斩官当时为什么不上奏,最后下令把监斩官也给杀掉了。可怜的监斩官就这么无缘无故地死掉了。而孙蕡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非常坎坷,最后的结局也实在人人唏嘘。

以上就是今天的“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多多交流,我们下期再会。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为她做了什么?看看莫高窟的一幅壁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昭君莫高窟的照片,莫高窟为王昭君做了什么,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资料简介

    一提起王昭君这个名字,脑海中瞬间出现,那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黄沙满天。对于王昭君,可没有那么浪漫了,被安排和亲,就是要“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从此背井离乡,没有了归期。昭君的出塞为汉朝边境带来了近一个世纪的安定,为汉朝休养生息争取了60多年的时间,功不可没。同时在匈奴生活的十多年里,她也得到

  • 李世民女保镖墓葬出土,碑文不忍直视,武艺再高也不过是个玩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李世民女儿,武则天是李世民什么人

    她的名字叫做高惠通,当时打开她的墓葬一看,便发现了其中简短的墓志铭,名为《太尉秦王刀人高墓志铭》,秦王是李世民还未登基时的称谓,这一女子便是李世民的女侍卫。根据这简短的墓志铭可以发现她于公元595年在渤海出生,死于公元625年,终年30岁,她的出生很是高贵,祖先为渤海高氏,她的父亲名为高世达,据相关

  • 杨广修大运河究竟有何目的?考古人员:你把路线连起来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广修的大运河废了吗,杨广修的大运河至今在什么地方,杨广开凿的大运河从哪里到哪里

    曾经,不少人将修建大运河这件事当成是杨广身为暴君的有力佐证,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史学专家和考古人员发现,杨广如此大费周章地兴修水利,实则大有深意,把路线连接起来就知道了。在此还要澄清一件事,那就是杨广当年并不是从零开始修建大运河,相反,他是将过往王朝修建的大小水渠进一步融会贯通,再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延伸

  • 成都这座道观天下知名,唐朝时还做过皇帝行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都有哪些道观,成都周边的唐朝风格古寺,唐玄宗成都行宫

    四川成都市区有一座非常具有历史的古迹,叫做青羊宫,是全国知名的道教圣地。青羊宫的历史极其久远,始于周朝,现存的建筑多为清朝康熙年建造。青羊宫所在的成都市青羊区,原来叫做西城区,因为青羊宫而改名为青羊区。周朝时,青羊宫叫做青羊肆。道教始祖老子写出《道德经》后,对尹喜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 历史上唐朝骑兵为什么会这么强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最强骑兵是哪个,唐朝最有名的骑兵兵种,唐朝骑兵十大奇迹

    唐代对突厥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突厥的内部分裂,及时抓住机会进行了分化瓦解,随后对突厥顽抗势力进行了逐个击破。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显然还是没办法做到一举击破的。唐代的骑兵有如隋朝到唐代早期的军事延续,有着非常鲜明的中亚草原影响。这层影响早在东汉末期就开始缓慢的影响汉朝后期的边境部队。在

  • 从各方面看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个怎样的人,又做过哪些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传奇人生,李渊凭什么成为唐朝开国皇帝,唐朝萧皇后李渊吻戏

    李渊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注意,个人认为这是个很重要的背景原因,洪秀全和李自成的起义之所以最后失败了,不是军队不够多,也不是战斗力太差,而是致命的小农意识,李渊出生在贵族家庭,生长环境不一样自然就避免了这一致命缺陷,所以李渊的长远眼光,在这方面李渊要比李自成等人强很多,虽然历史上并不缺少草根逆袭的皇帝

  • 大臣上朝,“唐朝坐,宋朝站,清朝跪”,文化是倒退还是进步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上朝全程跪着吗,唐朝皇帝vs宋朝皇帝,唐朝大臣上朝是跪坐吗

    看过很多我国古装宫廷剧的观众们肯定都知道,在明朝清朝时,每次上朝是,很多大臣都是跪着禀报,嘴里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尤其是清朝,因为现代人拍清朝的剧拍的比较多。然而在宋朝上朝时,大臣们都是弯腰禀报,就不用跪着了,更惊讶的是,在宋朝以前例如唐朝,都是坐着向皇上行礼的。唐宋元明清从唐朝的坐着行礼

  • 古代的退休制度是什么样的?宋朝最让人羡慕,唐朝最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皇帝vs宋朝皇帝,宋朝对唐朝遗民的态度,宋朝退休年龄规定

    严格意义上讲,在唐宋以前,是没有“退休”一词的,它始见于唐宋文献典籍,比如唐代韩愈在《复志赋序》中写道“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在唐宋以前,人们常用“致仕”、“致事”等称谓来表示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古代的退休制度与现代概念不同,它仅限于官吏,普通百姓退

  •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给唐朝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是什么,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有多乱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突厥人与西域胡人的后代,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仍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做了镇守边地的高级将领。特别是安禄山,他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人,使用奉承、贿赂等手段骗取玄宗的信任,他身材肥胖,一次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说: “你这肚子里有什么东西,怎么会大到这种地步?”安禄山连忙说: “没有别的东西,只有

  • 渤海国如何改变了唐朝在东北的地位?一切都从这次战争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国际地位,渤海国和大唐,渤海在东北史上有何地位

    一、开端渤海国建国之后和唐关系始终不稳。渤海国建国之初,内部就凝聚了靺鞨、汉、契丹、高句丽等民族。其中高句丽被唐朝所灭,其遗民受控于安东都护府,当渤海建国时,高句丽遗民认为渤海国可以帮助高句丽复国,所以高句丽遗民迅速转支持向新的统治阶级靺鞨族,纷纷逃离安东都护的控制。高句丽遗民的叛逃让唐朝在东北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