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为何不传位侄子,而是还政于李唐?或许我们被骗了一千多年

武则天为何不传位侄子,而是还政于李唐?或许我们被骗了一千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76 更新时间:2024/2/4 2:20:23

武则天剧照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大概有四点:一、武则天是李家媳妇,只是在一家之主李治死后,将“李府”改为“武俯”,房子还是那座房子,换的只是门头;二、篡夺性质决定,充其量算作鸠占鹊巢,王朝所拥的每一寸土地与武则天无关;三、没有延续下去,搞了一出小插曲,喧嚣一场,曲终人散;四、又被李家子孙夺了回去,一场神龙政变,武则天一生之奋斗归零;因此,最终注定了历史上有两汉(东汉、西汉)而没有两唐。武则天一生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此,可是有些东西不是她所能左右,比如人心、民意、朝臣们的所需所想,以及当时那个让人惶惶不可违的天命气数。

武则天与李治剧照

但凡古之皇帝继位后,按历朝惯例,就应该马上确立继承人选,以树立所谓的国本。而这个问题对于武则天来说,可能比篡夺李唐江山还要艰难,因为她不想过把皇帝瘾就算了,而是想让武姓后代也能过上皇帝瘾,可现实是没人愿意让他们武氏一窝蜂都去过瘾,反对他们的人是大部分的大臣、全部的李唐宗氏及一些念旧的老百姓。所以,通常在其他朝代很难解决的问题,武则天花了八年时间才有了眉目,要知道继位时的她已近古稀之年,可见她所经历的纠结与彷徨。

公元698年,武则天派人接回了被贬放房州的三子李显,随后又立为太子。李显原本就是高宗李治安排皇位的最佳继承人选,他也踌躇满志地登上了皇位,可是仅55天后就被武则天赶了下去。所以这次回落,于李治来说等于是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拥李派”来说,也算是吃上了一颗定心丸。但这样的结果是武则天并不情愿的,而是受大臣们“胁迫”的一个结果,比如宰相狄仁杰、御史中丞吉顼等人都坚决表示拥护李显,就连武则天的两个“心肝宝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都投了李显的票。所以,无奈之下的武则天必须要表态出来,以安抚人心,哪怕只是装样子。实际上武则天演戏的成分很大,因为她最想传位的人是她的侄子武三思武承嗣,而不是那个让她堵心的儿子李显。

李显剧照

武三思、武承嗣分别是武元庆及武元爽之子,而武元庆、武元爽又和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兄妹。这样看来,武则天与两个侄子的血缘关系似乎又远了一些,但是现实决定他们终究是武氏最近的血脉,所以,两个人也很自信地认为皇位舍我其谁。但是,事实远没有他们想像中那么简单,除非李唐宗室及拥李派被武则天修理的一个不剩,否则他们永远会感到底虚。因此,尽管武三思与武承嗣煞费苦心,机关算尽,可最终还是让李显抢了先机,他们也只好暂时靠边凉快去了。武承嗣首先经受不住打击,仿佛世界末日来临,没过几天便一命呜呼,而武三思抗压能力极强,再次振作,继续钻营他的权势。

武三思剧照

到此,武三思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并非如此。公元698年,武则天75岁高龄,按理说她这个年纪跳广场舞都跟不上了音乐的节奏,可是她仍然七年如一日地抓着权柄不放。不过在这七年里,武则天也有过让位李显的举动,但终归还是停留在装样子的层面。好比是一个大人抓起一块糖,瞅了一眼旁边流口水的小孩,那眼神分明是想把糖送到孩子手里,可是转而却放进了自己的嘴里。所以并不是武则天优柔寡断,而是她实在舍不得把江山社稷还给李家人。

那么,武则天为什么最终不传位于侄子,而是还政于李唐了呢?原因很简单,她没有机会。目前最流行的一个说法是狄仁杰让武则天顿悟,说是还政李唐能配享太庙,而传位于侄子只会“流落街头”。实际上这个说法很牵强,所谓太庙立牌位不过是继承着一句话的事儿,只要手中有权,什么事情不能做?即便是所做的事情不合礼法,但有的是办法让它合乎礼法,要知道李治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李隆基与杨玉环又是什么关系,这么复杂的事情都能搞定,一块牌位竟然无处安放?这不是太过滑稽!请记住,永远是人性决定礼法,而不是礼法束缚人性。所以武则天还政李唐,并不是什么“良心发现”或深明大义,而是没有机会,如果相信,只能说明被骗了一千多年。

唐玄宗与杨贵妃剧照

公元705年,武则天躺在病床上,连处理政务的力气都没有,但她仍然不肯传位于太子李显,而是让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代为理政。对权力过度痴迷还是别有用心?实际上后者居多,因为当时在朝廷中武家人的势力要远强于李唐族人,武家人王侯将相,应有尽有,再看看李家人除了一群少不更事,且无实权的孩子,其他的一无所有。这也是神龙政变之时,武家人能安然无恙的主要原因。所以,武则天如果改传位于侄子并非不可能,而是非常有可能,而且是呼之欲出,李显正是看到了事情的本质,所以才同意张柬之、李多祚、王同皎、李湛、崔玄暐桓彦范等人向武则天发难,而被诛杀的张易之、张昌宗及其另外三个兄弟等其他众党羽,不过是个替罪羊罢了。

太平公主剧照

至于传位于女儿,武则天从来没有想过,因为她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姓李,这与还政于李唐没什么区别。再说,即便没有武三思,只要有李显、李旦在就永远轮不到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没资格,即便有也是后来,而不是当下。所以,历史和现实只能给一部分人带去遗憾,原因就是它不会刻意区分对错,但也不会胡来。

更多文章

  • 从军事力量变化,看唐王朝的兴衰,解析府兵制在唐朝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府兵制的演变及作用,唐朝的军事制度史,唐朝府兵制对后世的影响

    事实上,果真如此的话,人类社会断不可能进步,作为古代人类社会载体的王朝也不会存在。因为压迫一旦产生,就等于播下矛盾的种子,长此下去必然遭来反抗。纵观历史上的每次改朝换代,原因莫不如此,而老百姓无一例外地爆发出了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所以古代的军队设立,一直没有在主观上偏离初衷,这也是国家意识下军队对社会

  • 地图上的战争:苏定方远征西突厥,横扫十万西突厥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定方攻灭突厥原型,苏定方儿子,大唐战神苏定方

    在唐帝国高层政权更新交迭之际,远在西北地区的西突厥开始拥兵自重,阿史那贺鲁开始渐渐试图脱离唐朝控制,很快便在西部边陲之地掀起战火,并且将西突厥的可汗打败,阿史那贺鲁在一时间成为了西突厥最为强大的势力。在拥有了对抗唐朝的能力之后,阿史那贺鲁开始频繁的攻打唐帝国的领土,西突厥大军很快就侵入了庭州之地,进

  • 武则天的“情”与“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国爱情片武则天,武则天情史,武则天要抽多少次才能抽到

    同时,武则天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她的争议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主要讲关于她感情方面的事情。按照《史书》上的记录,武则天的一生有两个正式的丈夫。一个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就是唐高宗李治。李世民是李治的亲爹,也就是说武则天同时嫁给了父子两个皇帝。这样奇葩的婚姻,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先说武则天跟唐太宗

  • 为何李隆基当上皇帝了还执意除掉姑姑?李隆基:我才当了半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姑姑,李隆基死后是太子当皇帝吗,李隆基最后当皇帝了吗

    (李隆基剧照)然而,太平公主同样怀揣梦想,且雄心万丈,因此她在见识了李隆基的庐山真面目后,开始多管齐下,一方面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备有朝一日同侄子一较高下;另一方面以自己的权势向朝臣施压,鼓动他们向睿旦请求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再就是拉拢皇长子李成器,散布李隆基不具备继承皇位身份的言论。介于姑侄二

  • 八十年代,一位30岁女人效仿武则天当女皇,下设两个丞相四个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晚年情史大揭秘,历史上最亲近武则天的女人,武则天晚年事迹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稀罕事,在35年前,一位30来岁的女子,在众多“臣子”簇拥下登基称帝,实现了她的女皇梦。称帝仪式上,女皇定国号为“大圣王朝”,同时充实后宫,通过选秀钦定四名年轻童男为正宫、西宫娘娘,赐封两个得力手下为左右丞相,还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御林军……这一幕简直令人怀疑回到了封建王朝,然而这是

  • 大唐“诗仙”李白:一个盛世中的才子,一个乱世中的可怜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诗仙个人资料,关于诗圣李白的资料,李白诗仙卷全文

    唐朝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王朝,别样的盛世总是能够滋生出别样的才子,在这篇浪漫的国土上,诗人李白悄悄的出现在了大唐的历史舞台上,此时的李白是那么的不起眼、不起眼。好在大唐盛世给了李白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从小家境殷实。李白的老爸李客是个地地道道有着汉族血统的商人,他的老

  • 武则天废黜中宗李显,为何还被他再次称帝,背后有哪些微妙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显剧照中宗李显废立事件先后跨越21年,对唐朝历史影响很大。李显被废时,武则天完全掌控朝堂,复位时,武则天黯然离场。因此,它是一个时代的开启、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结束。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一个皇帝如果被废位,那么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前途,就连自身性命也很难保障。而李显却在被废14年后“枯木逢春”,继而再度复位

  • 解析西晋政局:贾南风掌舵朝局,司马氏一族的终极绝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晋贾南风结局,贾南风临终预言,贾南风妹妹

    司马氏掌舵的西晋王朝经过族亲第一乱之后,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成为独掌朝廷权柄的终极执刀人。可能司马懿也不会想到,自己和两个儿子辛辛苦苦历经两代人的艰辛努力,同样历经两代之后落入一位妇人之手。贾南风执掌朝廷权柄八年多,这段时间内,西晋王朝的中央权力和地方势力互相制衡,达到了一种潜在的极致平衡状态。贾南风

  • 大唐安史之乱:300多斤的安禄山,顺利拿下长安,却被儿子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长安死了多少人,大唐安禄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唐兵的下场

    在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的背后,渐渐开始享受歌舞升平的李隆基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经营的帝国将要迎来一场盛世的浩劫,而这场浩劫正史他的边疆重臣安禄山引发的,可是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居然还不相信安禄山真的造反了。大唐帝国为了守卫国家的每一寸领土,捍卫唐帝国的每一份荣耀,在边疆上一共设置了9个节度使

  • 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白书法真迹高清大图,李白爱酒帖全文原文,李白阳台帖修复版高清图

    #上阳台酒#李白虽然出生于武则天当政时代,但成长阶段却是在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由于正值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阶段,加上自身家底殷实,因此既聪慧,又颇具文墨的李白才能无所顾忌地展示出自身才华。他在十五岁时就开始崭露头角,诗赋得到众多社会名流的推崇,加上为人豪爽侠义,剑术高超,喜欢结交朋友,因此他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