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地图上的战争:苏定方远征西突厥,横扫十万西突厥大军

地图上的战争:苏定方远征西突厥,横扫十万西突厥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72 更新时间:2024/2/4 2:20:04

在唐帝国高层政权更新交迭之际,远在西北地区的西突厥开始拥兵自重,阿史那贺鲁开始渐渐试图脱离唐朝控制,很快便在西部边陲之地掀起战火,并且将西突厥的可汗打败,阿史那贺鲁在一时间成为了西突厥最为强大的势力。

在拥有了对抗唐朝的能力之后,阿史那贺鲁开始频繁的攻打唐帝国的领土,西突厥大军很快就侵入了庭州之地,进而将庭州境内的金岭城和蒲类县一一占据,还趁此机会杀了不少的唐军将士。

唐高宗李治听到这个消息,下令让苏定方带领大军前去征讨嚣张跋扈的西突厥,并且发动俩路大军全面围剿位于边陲之地的阿史那贺鲁:

北线大军:苏定方亲率大军从长安出发,沿着金山山脉西行,围剿西突厥

南线大军: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带领西突厥境内的唐军招抚叛乱的突厥人

苏定方带领大军沿着金山山脉行走,沿途路经燕然都护府征调回纥士兵,最终和苏定方的大军合兵一处共同继续向西突进。在西行的路上,苏定军的大军将处木昆部落和突骑施部落击败,并且顺利的招降了这两个部落的军队。

阿史那贺鲁看到这种情况,准备在曳咥(die)河西岸拦截前来征讨他的苏定方大军,苏定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匆忙急行军前来抢占曳咥河西岸,并且就地背水扎营,等待着阿史那贺鲁的大军。

等到阿史那贺鲁开到曳咥河的时候,他发现苏定方的大军已经安营扎寨,抢占了西岸。但是,阿史那贺鲁也发现苏定方是“背水扎营”,这种打仗方式在古代其实很少见,真正能够打赢这种战争的人少之又少,唐初期的刘黑闼正是因为背水扎营被李世民大败。

而阿史那贺鲁也相信苏定方这种布阵方式无疑就是自寻死路,因为这种扎营方式一旦被敌人的部队冲过来,根本没有退路,只有死路一条。

有时候,战场上的高度预判反而会将自己陷入万死之地,很明显,这一次阿史那贺鲁高兴过头了。

阿史那贺鲁所统帅的左厢、右厢十部共计十万人的大军全部驻扎在了苏定方的对面,准备冲垮苏定方的营帐。苏定方为了能够有效的地方阿史那贺鲁军队的冲击,下令构筑了三道防线。

在这三道防线的背后就是苏定方亲自率领的骑兵部队,这些骑兵部队被苏定方分成了三队,左、右两翼和苏定方的中间骑兵部队。苏定方想着只要三道防线被阿史那贺鲁冲垮,他就带领这些骑兵部队亲自去冲击阿史那贺鲁的十万大军的营帐。

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阿史那贺鲁下令奋力冲击苏定方的军阵,可是怎么想到当苏定方的第一道军阵被迫之后,后面的士兵迅速冲上来再次构筑了第二道军阵,一怒之后的阿史那贺鲁亲自带兵冲锋,眼看着第二道军阵就要被冲垮的时候,苏定方的的军队再次构筑了第三道军阵。

可能阿史那贺鲁不会想到这第三道军阵被冲垮的一瞬间,苏定方带领着骑兵部队在一瞬间冲了出来,而且瞄准的正是阿史那贺鲁十万大军的营帐所在地。

阿史那贺鲁看着苏定方的骑兵部队冲向了自己的营帐,赶紧下令撤军,准备回援自己的营帐,可是骑兵部队冲击起来根本挡不住。一时间,阿史那贺鲁的十万大军的营帐被苏定方的骑兵部队全部冲垮,阿史那贺鲁带领着自己的残余部队开始匆匆忙忙的向后撤军。

苏定方带领着骑兵部队继续追击正在撤军的阿史那贺鲁,斩杀了近一万多人的突厥军队。

这个时候,南线大军开始渐渐向苏定方方向徐徐推进,并且在沿路收复了被阿史那贺鲁侵占的处月和处密两地。

阿史那贺鲁的溃败,让他手下的那些左厢五部和右厢五部的酋长开始纷纷动摇,他们在考虑是否继续跟着阿史那贺鲁反叛唐朝。

而此时苏定方看着已经败退的阿史那贺鲁开始打起了新的主意。

“攻城为下,攻心为下”。

苏定方深知这些已经败退的西突厥大军在这个时候只要招抚他们,他们绝对会瞬间溃散。苏定方下令将在曳咥河大战中俘虏的酋部落长家属全部放还,这个消息被传到阿史那贺鲁正在败退的军队中的时候,右厢五部的酋长带领自己军队率先投降了唐军。

而随后,左厢五部的酋长们也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全部离开了阿史那贺鲁的军队,自己各自逃亡去了。

显庆二年,在西部边陲的一个寒风凌冽的冬天,阿史那贺也许不会想到这将是他人生当中所目睹的最后一场风花雪月。

这场风花雪月的背后,还有他的败亡。

从曳咥河一路逃回驻地的阿史那贺鲁不会想到,在这个大雪风飞的时候,苏定方竟然还不肯放过追击他的步伐。这一天苏定方和南线大军在双河合兵一处,苏定手下的大将都极力主张此时休整几日,士兵们长时间的行军,早已经吃不消了。

可是,作为行军总管的苏定方坚决不同意手下将领们的意见。他认为此时咱们的士兵疲惫,阿史那贺鲁的士兵也更加疲惫,他们也会更加的放松警惕,因为他们根本想不到苏定方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还会率兵奔袭,冲向阿史那贺鲁的驻地。

苏定方下令从双河绕后,迅速逼近阿史那贺鲁的王庭(驻地或者都城)。

一个大雪风飞的冬天,苏定方成功的绕到了阿史那贺鲁的王庭背后,此时的阿史那贺鲁还正在美滋滋的享受着打猎生活,好不快乐的样子。苏定方下令擂鼓作战,阿史那贺鲁慌忙整军备战,临时整军备战的西突厥大军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唐军将士个个奋勇杀敌,每一个穿戴盔甲的战士杀红了眼,见到突厥士兵挥刀就砍,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苏定方的这次绕后突袭,让阿史那贺鲁在西部边陲之地已经没有了立足的地方,他带领着仅仅几个人突围成功,向着更西的地方逃去,一直逃到了石国。

这次苏定方西征之后,西部边陲之地彻底平定,而大唐正在一步步的向着盛世迈步。可是在大一统的唐朝背后,仍然有数不尽的战乱在等待着李唐皇族,以及这个皇族统治之下的每一名浴血奋战的将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李唐皇族依然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守护着四方的百姓,也在悍然守护者属于李唐王朝自己的尊严。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情”与“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国爱情片武则天,武则天情史,武则天要抽多少次才能抽到

    同时,武则天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她的争议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主要讲关于她感情方面的事情。按照《史书》上的记录,武则天的一生有两个正式的丈夫。一个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就是唐高宗李治。李世民是李治的亲爹,也就是说武则天同时嫁给了父子两个皇帝。这样奇葩的婚姻,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先说武则天跟唐太宗

  • 为何李隆基当上皇帝了还执意除掉姑姑?李隆基:我才当了半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姑姑,李隆基死后是太子当皇帝吗,李隆基最后当皇帝了吗

    (李隆基剧照)然而,太平公主同样怀揣梦想,且雄心万丈,因此她在见识了李隆基的庐山真面目后,开始多管齐下,一方面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备有朝一日同侄子一较高下;另一方面以自己的权势向朝臣施压,鼓动他们向睿旦请求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再就是拉拢皇长子李成器,散布李隆基不具备继承皇位身份的言论。介于姑侄二

  • 八十年代,一位30岁女人效仿武则天当女皇,下设两个丞相四个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晚年情史大揭秘,历史上最亲近武则天的女人,武则天晚年事迹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稀罕事,在35年前,一位30来岁的女子,在众多“臣子”簇拥下登基称帝,实现了她的女皇梦。称帝仪式上,女皇定国号为“大圣王朝”,同时充实后宫,通过选秀钦定四名年轻童男为正宫、西宫娘娘,赐封两个得力手下为左右丞相,还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御林军……这一幕简直令人怀疑回到了封建王朝,然而这是

  • 大唐“诗仙”李白:一个盛世中的才子,一个乱世中的可怜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诗仙个人资料,关于诗圣李白的资料,李白诗仙卷全文

    唐朝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王朝,别样的盛世总是能够滋生出别样的才子,在这篇浪漫的国土上,诗人李白悄悄的出现在了大唐的历史舞台上,此时的李白是那么的不起眼、不起眼。好在大唐盛世给了李白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从小家境殷实。李白的老爸李客是个地地道道有着汉族血统的商人,他的老

  • 武则天废黜中宗李显,为何还被他再次称帝,背后有哪些微妙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显剧照中宗李显废立事件先后跨越21年,对唐朝历史影响很大。李显被废时,武则天完全掌控朝堂,复位时,武则天黯然离场。因此,它是一个时代的开启、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结束。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一个皇帝如果被废位,那么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前途,就连自身性命也很难保障。而李显却在被废14年后“枯木逢春”,继而再度复位

  • 解析西晋政局:贾南风掌舵朝局,司马氏一族的终极绝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晋贾南风结局,贾南风临终预言,贾南风妹妹

    司马氏掌舵的西晋王朝经过族亲第一乱之后,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成为独掌朝廷权柄的终极执刀人。可能司马懿也不会想到,自己和两个儿子辛辛苦苦历经两代人的艰辛努力,同样历经两代之后落入一位妇人之手。贾南风执掌朝廷权柄八年多,这段时间内,西晋王朝的中央权力和地方势力互相制衡,达到了一种潜在的极致平衡状态。贾南风

  • 大唐安史之乱:300多斤的安禄山,顺利拿下长安,却被儿子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长安死了多少人,大唐安禄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唐兵的下场

    在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的背后,渐渐开始享受歌舞升平的李隆基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经营的帝国将要迎来一场盛世的浩劫,而这场浩劫正史他的边疆重臣安禄山引发的,可是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居然还不相信安禄山真的造反了。大唐帝国为了守卫国家的每一寸领土,捍卫唐帝国的每一份荣耀,在边疆上一共设置了9个节度使

  • 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白书法真迹高清大图,李白爱酒帖全文原文,李白阳台帖修复版高清图

    #上阳台酒#李白虽然出生于武则天当政时代,但成长阶段却是在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由于正值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阶段,加上自身家底殷实,因此既聪慧,又颇具文墨的李白才能无所顾忌地展示出自身才华。他在十五岁时就开始崭露头角,诗赋得到众多社会名流的推崇,加上为人豪爽侠义,剑术高超,喜欢结交朋友,因此他人脉

  • 晋恭帝继位后,权臣刘裕狼子野心,为何皇帝却听之任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裕废晋恭帝,刘裕逼迫晋恭帝禅位,刘裕为什么要打晋恭帝

    三国时期玩偶司马德文是东晋皇朝的最后一位君主,虽然成年后变得仪表堂堂颇为聪慧,幼年时却是个性情暴躁的皇子。那时的司马德文居于琅邪,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经常让侍从搭弓射马,然后自己则等在一旁观察马匹中箭后痛苦异常的表情。为此有人进言说:“如今天下是司马氏族的江山,所以马字乃国姓,王爷实在不应该做这样

  • 从隋唐时期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看“和亲”政策的重要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唐杨广看上父皇的妃子,汉唐和亲政策,长篇评话隋唐

    最早的和亲政策可追溯到西汉初年。公元前200年冬天,汉高刘邦率军亲征匈奴,结果被围困于今山西大同的白登山,后用计脱险。经此败仗,刘邦再无当年金戈铁马的豪气,只剩下迟暮英雄的落没,所以最后听取大臣刘敬(原名娄敬,被赐刘姓)的建议,欲嫁长公主予匈奴冒顿单于为阏氏,以缓和双方矛盾。刘邦唯一的女儿就是吕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