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看望31岁的亲弟弟,乾隆前脚刚走,弟弟便说:我现在可以死了

乾隆看望31岁的亲弟弟,乾隆前脚刚走,弟弟便说:我现在可以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18 更新时间:2023/12/13 5:28:09

到了清朝,这种争斗几乎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在康熙一朝,九子夺嫡,风起云涌,不知折进了多少忠臣良将。

等到了胜利者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这一代,这种悲剧也依旧没有停止。

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的弟弟果郡弘曕病重,身为兄长的乾隆皇帝亲自来探望他,可他前脚刚走,弘曕就对家人说:“我现在可以死了”。

为什么弘曕会说这种话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雍正爱子,恩宠尤甚

说起乾隆皇帝和弘曕的这段恩怨,就不得不提起弘曕的出身了。

弘曕是雍正皇帝最小的儿子,他出生的时候,雍正皇帝已经垂垂老矣,因此他对这个老来子真是百般的宠爱。

但是雍正皇帝在宠爱这个儿子的时候,心里也有隐忧。

在他登基之前,他为了皇位和一众兄弟们闹的你死我活,甚至连一母同胞的十四弟都被他送进了大牢,一辈子都没能出来,其他兄弟就更不用说了。

自古皇家之间的兄弟之情本就薄弱,现在他这个做老子的开了个坏头,儿子辈恐怕也不会太安稳。

更糟糕的是,他并不像他父亲康熙皇帝那样子嗣昌盛,一辈子总共就生了十个儿子,其中有六个还早早去世了。

就这么四个活着的儿子,雍正皇帝是真的一点儿折腾都受不起了,所以他早早的就立了四阿哥弘历为继承人,从根本上掐灭其他阿哥的野心。

在雍正皇帝的明确表态之下,乾隆皇帝自然也不吝于对几个弟弟表现出一些疼爱,不过若说起真心,他还是最偏爱小弟弟弘曕。

要知道弘曕出生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22岁了,他的长子都能去打酱油了,所以这个小弟弟对他是真的一点儿威胁都没有。

而且弘曕继承了他生母谦妃刘氏的美貌,从小就长得玉雪可爱,十分的讨人喜欢,乾隆皇帝这个名流史册的颜控自然会对他有着天生的好感。

在弘曕小时候,他一直被雍正皇帝养在圆明园,所以很少见到哥哥乾隆皇帝,有一次,乾隆皇帝去探望他的时候,他觉得害怕,居然丢下哥哥就自己跑了。

乾隆皇帝被弄得很尴尬,但他也舍不得对弟弟发脾气,于是就惩治了他身边的太监们,觉得是这些挑拨离间的狗奴才把弟弟教坏了。

对于弘曕身边的这些太监来说,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但是在此后的几十年内,这种无妄之灾可谓是无穷无尽,只要弘曕一犯错,乾隆皇帝就觉得是身边人不给力,那真是三天一骂,五天一打,简直不给人活路。

苦都让身边的太监受了,弘曕就只负责享福了,在父亲和兄长的疼爱下,他俨然成了圆明园一霸,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公元1735年10月8日,对弘曕疼宠备至的老父亲雍正皇帝去世,他死前还拉着乾隆皇帝的手,殷切的嘱托道“弘曕年幼,一切都靠你这个兄长了,你一定要善待他啊。”

老父亲都那么说了,乾隆皇帝哪敢不遵从,他把弘曕从圆明园接了回来,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接受教育,对他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溺爱三分。

等弘曕长大一点之后,乾隆皇帝就开始考虑起了他的前程。

按照大清朝的规定,皇帝的儿子如果没有功劳的话,顶多就能封个郡王,俸禄都拿不了多少,正经的亲弟弟,谁想让他当郡王啊。

可宗室大臣们都在那看着,乾隆皇帝也不好明目张胆的徇私,在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思考之后,他放出了大招:把弟弟弘曕过寄给无嗣的叔叔果亲王。

反正果亲王这个时候已经死了,也不可能从坟里蹦出来插手弘曕的生活,弘曕依旧会留在宫里抚养,这个过继也就是走个过场,对大家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于是乎,在1738年,只有五岁的弘曕就成了正儿八经的果亲王,乾隆皇帝怕他觉得委屈,还让他享受双倍俸禄。

有钱有名,五岁就走上了人生巅峰,这人生,谁人能比?

弘曕自然也得意的一批,觉得自己就是天选之子位面主角,性格变得越来越张扬跋扈,最终给自己招来了祸患。

恃宠而骄,冒犯兄长

弘曕身上有着老来子和幼弟的所有缺点,他总是觉得自己年纪最小,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宠爱,所以性情很是娇纵,连乾隆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乾隆皇帝执政的时期,反清复明的白莲教势力极为猖狂,他们为了动摇乾隆皇帝的统治,到处造谣说乾隆皇帝其实是被抱错的汉人私生子,根本就不是正统的满人皇帝。

这种无稽之谈把乾隆皇帝的鼻子都气歪了,可弘曕却觉得十分有趣,还当着众人的面打趣乾隆皇帝是“汗阿哥”。

被自己亲手养大的弟弟这么当胸一刀,乾隆皇帝气的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只能拿弘曕身边的奴才们出气,把他们通通打了一顿。

不仅是他们,连弘曕的老师也跟着吃了挂落,被乾隆皇帝训斥管教不严,罚了整整一年的俸禄。

这件事之后,弘曕总算是老实了一段时间,乾隆皇帝看他这副样子就又心软了,依旧把他带到身边听训。

但是没多久,弘曕就又闯了大祸。

弘曕这个人吧,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明明有钱的一批,“在诸王中较为殷富,弘曕既得嗣封,租税所入,给用以外,每岁赢余,不音矩万”,但是他光进不出,抠的要死,还为了敛财不择手段。

乾隆二十八年的时候,弘曕欠了商人江起镨的钱,但他又不想还,于是就以王爷的名义让江起镨到大臣高恒那儿卖人参,价钱能出的多高就有多高,赚到的钱就算是偿还欠债了。

这事儿做的实在太不成体统,乾隆皇帝被气的发昏,他仔细一想就知道这个弟弟干过的缺德事肯定不止这一桩,于是派人仔细去查探弘曕的罪状。

结果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弘曕这么些年为了敛财,不仅亲自下场跟人谈生意,还开黑煤窑赚钱,视百姓的性命为无物,不知让多少人求告无门。

更丢人的是,弘曕经常让大臣们替他到处购买生活所需,比如蟒袍、朝衣、古董甚至是漂亮丫鬟,但是大臣们让他付钱的时候,他就顾左右而言其他,最后往往是十两的银子他只付一两。

这些事儿虽然缺德,但是乾隆皇帝看在他是小弟弟的份上也不是不能忍,可大臣们接下来呈上的证据就让乾隆皇帝淡定不了了。

弘曕曾经悄悄的让人联系过军机大臣阿里衮,想要和他一起卖官鬻爵,阿里衮知道这是杀头的事,哪里肯答应,弘曕被拒绝了之后还不甘心,纠缠了人家好久才死心。

他一个御弟去联系手里有兵的大臣,这怎么看都有点造反的嫌疑啊。

乾隆皇帝可以容忍一个飞扬跋扈的纨绔弟弟,但却容忍不了一个有野心的王爷。

乾隆皇帝一怒之下,亲自下旨责骂弘曕“冥心干预朝政毫无顾忌,一至于此,……朕实为之寒心。”

这件事让乾隆皇帝无法再把弘曕当成没有威胁的小弟弟,他对弘曕就此有了防备,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无限制的宠爱他。

兄弟反目,爵位被降

乾隆皇帝态度的变化都被弘曕看在眼里,但他非但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还觉得兄长这是在为难他,于是私下里经常有抱怨之语。

乾隆皇帝得知之后,对这个弟弟越发的恼怒,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在弘曕的母亲谦太妃过寿的时候,本该亲自过来祝贺的乾隆皇帝却消失无踪,连贺仪也给的十分简薄,这让谦太妃十分的尴尬。

弘曕一看兄长这么不给面子,于是怒气冲冲的过去诘问,说他不尊重庶母。

可乾隆皇帝早有准备,气定神闲的反驳道:“坐拥厚,面侍奉母妃菲薄,反而常向母妃索取财物,为人子的能这样做吗?”

弘曕被说的无言以对,只好悻悻而去,但他心中对兄长的不满也更加浓烈了。

不久之后,乾隆皇帝在驾幸圆明园的时候,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火。

那个时候正值夏季,天干物燥,乾隆皇帝所住的九州清宴不知怎么的燃起火焰,并且迅速的向四周蔓延开来,来不及逃出去的乾隆皇帝被困在大火里,几乎活活呛死。

好在大臣和宗室皇子们都不顾性命的亲自带人灭火,乾隆皇帝的五阿哥永琪更是奋不顾身的闯进了火中,将父亲救了出来。

乾隆皇帝被感动的眼泪汪汪,但他还没来得及感动完,就发现救火的人里少了一个重要人物——他亲自养大的好弟弟弘曕。

他这个做兄长的命悬一线,弘曕居然连面都没露,这是何等的让人寒心?

乾隆皇帝这一次是真的动了大火,他令人将弘曕带了过来,但是弘曕就算是在他面前也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还拉着一旁的皇子们扯起了闲天。

这乾隆皇帝哪里能忍?他立刻下令削了弘曕几年的俸禄,并且还当着众人的面对他破口大骂,可谓是让弘曕里子面子都丢干净了。

就算是这样,乾隆皇帝也依旧没有消气,他随即又以弘曕再去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坐了他的位子为由,治了他一个“仪节僭妄”之罪,对他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惩罚。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九月初四日贝勒弘曕交罚银一万两,九月初九日广储司奏为销毁亲王金宝一颗。”

这一次,弘曕不仅出了大血,连爵位都由亲王降为了贝勒。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还将他身上所有的职位都一撸到底,让他回家啃自己去了。

缠绵病榻,终得宽恕

乾隆皇帝不发威的时候,弘曕把他当成病猫,结果终于把人彻底惹急了,也给自己招来了泼天大祸。

弘曕这个时候终于后悔了,他身上所有的荣光都随着兄长的冷落而消失殆尽,曾经鲜花着锦般的果亲王府变得门庭冷落,长年见不到一个访客。

这巨大的落差让弘曕直观的感受到,他的生死荣辱都掌握在乾隆皇帝这个天下之主手里,乾隆皇帝看重他的时候,他就是风光无限的果亲王,乾隆皇帝厌恶他的时候,他就是无人在意的闲散宗室。

弘曕回想起经经自己在乾隆皇帝面前的诸多不敬之行,冷汗一层一层的流,生怕乾隆皇帝还想继续秋后算账。

在这样的恐惧之中,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的弘曕很快就病倒了。

弘曕刚病的时候,乾隆皇帝正在气头上,连问都没有问一句,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乾隆皇帝也开始心软了,弘曕毕竟是他亲自抚养的弟弟,他心里还是很在意的。

于是在弘曕再次上书病重的时候,乾隆皇帝就亲自来到了他的府中看视。

弘曕这个时候已经病入膏肓,整个人形容枯槁,再也不负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他看到乾隆皇帝后十分激动,病的起不来身也要在枕塌之间叩头请罪。

乾隆皇帝看了弘曕这副可怜的样子,终于还是宽恕了这个弟弟,他泪流满面的握着弘曕的手说:“我因你年少,故而稍加处分,以改变你的脾气,想不到你会因此得这样重的病。”

随即,乾隆皇帝就下令恢复了弘曕的亲王爵位,还赏赐给了他一大批药材和珍宝,弘曕感动不已,只能让全家都到乾隆皇帝面前磕头谢恩。

乾隆皇帝走后还没多久,弘曕就撑不住了,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害怕乾隆皇帝会因为对他的厌恶而迁怒他的家小,所以才硬撑着一口气想要再见乾隆皇帝一面。

如今乾隆皇帝一宽恕他,他就放下了心中所有的包袱,强撑着的那一口气也跟着散了,很快就到了弥留之际。

在生命的最后,弘曕对着自己的家人感叹道:“皇帝宽恕了我,我现在可以死了”,家人们都知道他这么多年以来的苦心,纷纷大哭,哀痛不已。

乾隆皇帝和弘曕,名为兄弟,情同父子,可这些感情都敌不过君臣之分。

在封建时代下,乾隆皇帝是这天下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对弘曕有着绝对的生杀予夺之权。

所以在遭到乾隆皇帝的厌弃后,弘曕才会因为恐惧一病不起,最后一命呜呼。

这也算是封建时代皇室家庭的悲哀,在这个家庭里,永远都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就算彼此之间有着几分真情,也会在这样分明的等级之下消失殆尽,实在是可悲可叹。

更多文章

  • 清朝诰命夫人墓意外出土,遗体下黑色物体,揭开她生前的悲惨遭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诰命夫人墓,清朝古墓出土女尸,清朝诰命夫人夫妻合葬墓

    1999年,在齐齐哈尔市的扎龙村,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当时正在紧锣密鼓修路的村民,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墓冢,那是一个青石垒成的墓冢,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对于这样的发现,村民们表现出好奇,又有一些害怕,最终还是选择给当地的考古部门打去了电话,上报了这件事情,等候考古专家的到来。时间不长,一辆银色的面包车

  • 清朝最牛贪官,远超和珅!他一提款,银行被提空,引发金融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历史上有比和珅厉害的贪官吗,史上最大的比和珅还贪的贪官

    此人就是清朝末年的宗室重臣庆亲王奕劻(kuāng)!奕劻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天潢贵胄,他的曾祖父就是乾隆皇帝,祖父是乾隆帝的第十七子庆亲王永璘。虽然出身皇室,但庆亲王这个家族到咸丰时期,已经没落了。奕劻的父亲因觊觎王爵,被发配盛京,他本人被过继给庆郡王绵慜为嗣。到咸丰十年,奕劻不过是个贝勒,但此时生活

  • 乾隆的“试婚宫女”,侍寝后令他终身怀念,却在多年后骂死她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皇帝跟宫女试婚,乾隆皇帝试婚后的下场,乾隆试婚的宫女都是谁

    乾隆的第一个女人由此,在大清朝时期,皇子的第一个得到的女人,往往不是自己的结发妻子,而是在婚前由皇帝指派的试婚宫女,也就是侍妾。往往这位侍妾的年龄会稍长于皇子,容貌秀美,在试婚之后会成为皇子的妾室,至于得到什么样的地位和待遇,就要看她与皇子之间的关系如何了。乾隆还在潜邸之时,在大婚之日前,雍正皇帝便

  • 慈禧筹备六十寿典,内务府银库捉襟见肘,荣禄一句话解了燃眉之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临死前干了三件事,慈禧临死前下三道遗令,慈禧被八国联军抓住怎么办

    慈禧太后慈禧于光绪十五年归政,恋恋不舍地退居幕后,但仍不时地插手政务,对光绪和朝臣指手画脚。不过,幸而光绪亲政后的四五年间,清朝政局还算太平,倒也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到光绪十九年时,慈禧又开始躁动起来,开始张罗着给自己操办来年的六十整寿,想搞一场旷绝古今的万寿盛典。然而,由于晚清政府内忧外患不断,无论

  •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威震西北、西南,差点镇压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则徐鸦片战争资料,洪秀全荒唐视频,林则徐参加了鸦片战争吗

    1842年5月,林则徐在抵达西安后一病不起,休养了两个月的时间,大病初愈后,他在西行前给妻子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虽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坦然处之,仍然热爱着这个国家。抵达伊犁后,林则徐受到了伊犁将军的厚待。在新疆期间,林则徐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兴修

  • 光绪皇帝耗费亿万的大婚:一场从头到尾都被慈禧控制的落日狂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期故宫的故事以史为鉴跟大家聊了一下在故宫举行的最后一场皇室婚礼,废帝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婚礼(详见大清帝国的最后余晖:一场“不吉利”的皇室婚礼和溥仪的一生)溥仪和婉容大婚的时候,大清已经灭亡十余年了,这场最后的皇室婚礼其实很寒酸,那故宫举行的正儿八经的皇帝大婚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故宫保存的这幅国宝就通

  • 乾隆痛恨贪官污吏,为何又纵容和珅,用“议罪银”来捞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纵容和珅深度解析,为何乾隆纵容和珅多年,乾隆纪晓岚和珅三人在春缘楼对诗

    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着实干了不少大事。然而,他一生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烧钱”,先帝雍正积攒下来的银子,终究不能花一辈子。所以,挥金如土的乾隆,既然难以“节流”,便从“开源”上打起了主意。不过,很多事儿乾隆自己不便去做,或者说,他压根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这位好面子的皇帝,想起了和珅。和珅像和

  • 1879年,琉球从清政府手中丢失,为何它现在仍举行大清册封仪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琉球真实历史事件,清朝何时统治琉球,明清琉球史

    琉球成为日本的领土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冲绳县,每年都会举行一场特别的仪式。参加仪式的人,都穿着深筒靴、长马褂,他们抬着轿辇行走在冲绳的大街上。轿子中端坐着一位头戴红缨朝冠,脖子上戴着青色朝珠,身上穿着刺绣蟒袍的老人。这些人穿的服饰,与清朝人的打扮非常像,尤其是那位老者。为何日本境内会出现

  • 孙中山儿媳蓝妮:2次婚姻失败后,她创造了奇迹,成了商界女强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蓝妮,原名蓝业珍,于1912年出生在澳门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祖籍云南,苗族人。时局动荡不安,一家人先后搬到广州、上海生活。上学后,她亲和力很强,与同学相处得很好。由于蓝和“烂”字同音,一些好事的同学开始叫她“烂泥”。对此,她没有生气,反而直接把名字改成了蓝妮。她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一切都在1

  • 雍正宠信的三大重臣,都遭到了乾隆的无情打压,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选择乾隆的原因,乾隆怎样评价雍正的,雍正留给乾隆的国库

    李卫在雍正朝中,李卫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他不断被后人推崇和演绎,尤其是在《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中,李卫简直成了一位集万般恩宠于一身的人。当然,影视剧和野史小说自然是与真实的历史有较大差异的,但李卫为雍正帝所宠信,却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雍正王朝》·李卫剧照李卫并非进士出身,而是通过捐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