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的“试婚宫女”,侍寝后令他终身怀念,却在多年后骂死她儿子

乾隆的“试婚宫女”,侍寝后令他终身怀念,却在多年后骂死她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88 更新时间:2023/12/14 4:12:55

乾隆的第一个女人

由此,在大清朝时期,皇子的第一个得到的女人,往往不是自己的结发妻子,而是在婚前由皇帝指派的试婚宫女,也就是侍妾。往往这位侍妾的年龄会稍长于皇子,容貌秀美,在试婚之后会成为皇子的妾室,至于得到什么样的地位待遇,就要看她与皇子之间的关系如了。

乾隆还在潜邸之时,在大婚之日前,雍正皇帝便为乾隆指派了侍妾,侍妾并非一人,而是多人,具体多少侍妾不得而知,乾隆在其中选择了一位富察氏,作为自己的第一次试婚宫女。这位富察氏与乾隆后来的皇后同姓,但是却不同族,地位对比有云泥之别。富察氏作为上三旗镶黄旗的包衣,在宫中供职,依照她的身份来看,应是一位辛者库的宫女,这样的身份除非是与乾隆私下认识,得到乾隆的喜爱才有机会成为他的试婚宫女,显然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富察氏作为宫女,成为乾隆的试婚宫女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内务府选秀,由雍正选定,指给了乾隆。

富察氏与乾隆在一起之后,富察氏的身份地位虽然低下,但是她的聪明贤惠却深受乾隆的喜爱,这一点从富察氏为他生下了一对儿女,其中永璜是乾隆的长子,爱屋及乌之下,乾隆对这个长子也十分喜爱。

乾隆当时虽然没有成为皇帝,但是却基本确定了未来雍正的接班人,因为雍正为了他铺路很明显,满朝武心中都有数,乾隆继位的环境要比雍正好太多,所以,富察氏做为皇长子永璜的生母,皇二女的亲生母亲,又是乾隆的第一个女人,一旦乾隆登基,富察氏的前途会是如何,简直不言而喻。皇贵妃的地位应该没问题,若不是出身低微,当皇后也没问题。这一点可以参考同样是宫女出身的令妃,就不知道令妃在乾隆心中,会不会有富察氏的影子。

命比纸薄,却深得乾隆思念

可惜,富察氏虽有富贵的机缘,却没有富贵的命。宠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富察氏,在乾隆登基为帝的前两个月,竟然撒手人寰,一命呜呼了。这样的事情发生,让乾隆在大喜大悲之中挣扎,仍是少年的乾隆在悲伤之中登基为帝。

虽然史料并未有过多记载,但是富察氏的死却不免令人狐疑,20来岁的少妇,皇长子生母,受乾隆宠爱,为什么在登基前两个月这样敏感的时间里死去了呢?野哥在前文已经说了,以她的身份,如果等到乾隆登基,皇贵妃没什么问题,又是皇长子的生母,万一富察皇后无法诞下一儿半女,皇长子则会有争夺太子的机会,母凭子贵,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富察氏的处境很尴尬,因为她出身低微,不属于任何利益集团,不可控因素太多,这样的事情显然是富察皇后背后的势力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富察氏的死十分突兀可疑,但是当时的乾隆却并没有思索到这一步,或许他想到了却并不敢表达出来,才导致了日后的哀思与惋惜吧。

乾隆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封了这位心心念念的侍妾富察氏,封“从前病故富察氏格格”为哲妃。后来又追封为皇贵妃,赐谥哲悯。对于一个早死的格格一次又一次追封,可见她在乾隆心中的分量极重。从富察氏的谥号中,也能看出乾隆对她的追思,哲字在满文中有“干净”“清楚”的意思,悯字则是“可惜”的意思。

皇长子因为乾隆的辱骂抑郁而死

不过,在哲悯死后,乾隆却又做了一件对不起哲悯皇贵妃的事情。当时是在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了。大阿哥永璜,也就是哲悯皇贵妃的生子来迎丧,但是期间表现得不够悲伤,没有哭天抹泪,惹怒了乾隆,乾隆给永璜骂了一顿,言辞之间透露出了他没有立储的资格。清朝本来是采取秘密立储的制度,每一个皇子虽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接班人,但是至少对此仍心存希望,此刻得到乾隆的暗示,对永璜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打击极大。

在这样的打击之下,2年后永璜就抑郁而终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乾隆对哲悯皇贵妃虽然思念,但是却还是做出了对不起哲悯皇贵妃的事情来,事后乾隆十分内疚,却也无济于事了。

直到乾隆70岁那年,他曾经心爱的女人们几乎都已经离世了,孤独的乾隆经寄情于诗,以此来表达对她们的思念之情。

“七旬忽我逮,百岁任他期。幻景徒惊速,故人不慭遗。”——《孝贤皇后陵寝酹酒》

哲悯皇贵妃虽然得到了乾隆的思念,却没能为后世子孙争得到半分的实惠,乾隆虽然也寄情于诗表达他对妃嫔们的思念,但是他一生作诗4万首,这其中又占有了帝的几分情感呢?

文/野史日记

更多文章

  • 慈禧筹备六十寿典,内务府银库捉襟见肘,荣禄一句话解了燃眉之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临死前干了三件事,慈禧临死前下三道遗令,慈禧被八国联军抓住怎么办

    慈禧太后慈禧于光绪十五年归政,恋恋不舍地退居幕后,但仍不时地插手政务,对光绪和朝臣指手画脚。不过,幸而光绪亲政后的四五年间,清朝政局还算太平,倒也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到光绪十九年时,慈禧又开始躁动起来,开始张罗着给自己操办来年的六十整寿,想搞一场旷绝古今的万寿盛典。然而,由于晚清政府内忧外患不断,无论

  •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威震西北、西南,差点镇压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则徐鸦片战争资料,洪秀全荒唐视频,林则徐参加了鸦片战争吗

    1842年5月,林则徐在抵达西安后一病不起,休养了两个月的时间,大病初愈后,他在西行前给妻子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虽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坦然处之,仍然热爱着这个国家。抵达伊犁后,林则徐受到了伊犁将军的厚待。在新疆期间,林则徐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兴修

  • 光绪皇帝耗费亿万的大婚:一场从头到尾都被慈禧控制的落日狂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期故宫的故事以史为鉴跟大家聊了一下在故宫举行的最后一场皇室婚礼,废帝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婚礼(详见大清帝国的最后余晖:一场“不吉利”的皇室婚礼和溥仪的一生)溥仪和婉容大婚的时候,大清已经灭亡十余年了,这场最后的皇室婚礼其实很寒酸,那故宫举行的正儿八经的皇帝大婚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故宫保存的这幅国宝就通

  • 乾隆痛恨贪官污吏,为何又纵容和珅,用“议罪银”来捞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纵容和珅深度解析,为何乾隆纵容和珅多年,乾隆纪晓岚和珅三人在春缘楼对诗

    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着实干了不少大事。然而,他一生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烧钱”,先帝雍正积攒下来的银子,终究不能花一辈子。所以,挥金如土的乾隆,既然难以“节流”,便从“开源”上打起了主意。不过,很多事儿乾隆自己不便去做,或者说,他压根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这位好面子的皇帝,想起了和珅。和珅像和

  • 1879年,琉球从清政府手中丢失,为何它现在仍举行大清册封仪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琉球真实历史事件,清朝何时统治琉球,明清琉球史

    琉球成为日本的领土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冲绳县,每年都会举行一场特别的仪式。参加仪式的人,都穿着深筒靴、长马褂,他们抬着轿辇行走在冲绳的大街上。轿子中端坐着一位头戴红缨朝冠,脖子上戴着青色朝珠,身上穿着刺绣蟒袍的老人。这些人穿的服饰,与清朝人的打扮非常像,尤其是那位老者。为何日本境内会出现

  • 孙中山儿媳蓝妮:2次婚姻失败后,她创造了奇迹,成了商界女强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蓝妮,原名蓝业珍,于1912年出生在澳门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祖籍云南,苗族人。时局动荡不安,一家人先后搬到广州、上海生活。上学后,她亲和力很强,与同学相处得很好。由于蓝和“烂”字同音,一些好事的同学开始叫她“烂泥”。对此,她没有生气,反而直接把名字改成了蓝妮。她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一切都在1

  • 雍正宠信的三大重臣,都遭到了乾隆的无情打压,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选择乾隆的原因,乾隆怎样评价雍正的,雍正留给乾隆的国库

    李卫在雍正朝中,李卫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他不断被后人推崇和演绎,尤其是在《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中,李卫简直成了一位集万般恩宠于一身的人。当然,影视剧和野史小说自然是与真实的历史有较大差异的,但李卫为雍正帝所宠信,却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雍正王朝》·李卫剧照李卫并非进士出身,而是通过捐纳进

  • 晚清版的乱世佳人:由险些被卖的年轻寡妇,成了太平天国的女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平天国最可怜的三位绝色美人,晚清四大美男子,1870年晚清妇女的真实形象

    傅善祥生于1833年,在懵懂之际便适逢晚清变局。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傅善祥,却未能拥有幸福美满是人生,年仅八岁时便失去父母,没有了依靠。五年后,十三岁的傅善祥嫁给了小自己六岁的丈夫,成了童养媳。更不幸的是,还未等丈夫成年,自己又成了寡妇。当时,傅善祥的婆家打算将其转手卖掉,甚至连买家都找好了。结果,傅善

  • 雍正王朝:年羹尧的马屁功夫了得,却只能屈居第二,有人比他还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王朝处理年羹尧,雍正王朝怎么评价年羹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用什么手段

    在四爷和十三爷到南方筹措钱粮赈灾时,刚到杭州便遇到了在路上恭候两日的年羹尧。这是年羹尧第一次亮相,但却使劲了浑身解数,把溜须拍马的功夫都用在了自己曾经的主子身上。年羹尧料想胤禛和胤祥会从杭州上岸,因而身着便衣,带着两名随从在此等候。不过,年羹尧费尽心思地等四爷和十三爷,为的可不是叙旧,而是盘算着攀附

  • 哥哥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捡来的妹妹结婚,生下来的儿子叫李鸿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鸿章个人资料,李鸿章孙子李子嘉,三个哥哥和一个捡来的妹妹

    由此可见,同姓男女成亲的话,那绝对是不会被世人所看好的,那就更不要说是兄妹结婚了,就算是在我们今天,兄妹之间产生了感情,那也绝对是有悖人伦的事情。但是在清朝,却就有这么一户人家,家中饱读诗书,本应恪守封建礼教的哥哥,却是和妹妹之间产生了感情,结为了夫妻,这种非同寻常的结合,他们的后代会就此“不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