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宠信的三大重臣,都遭到了乾隆的无情打压,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雍正宠信的三大重臣,都遭到了乾隆的无情打压,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1/24 16:58:50

李卫

雍正朝中,李卫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他不断被后人推崇和演绎,尤其是在《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中,李卫简直成了一位集万般恩宠于一身的人。当然,影视剧和野史小说自然是与真实的历史有较大差异的,但李卫为雍正帝所宠信,却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雍正王朝》·李卫剧照

李卫并非进士出身,而是通过捐纳进入仕途的,虽然如此,但他在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却升官十分快,在雍正朝更是受器重,曾经担任浙江巡抚、云南盐驿道、浙江总督和直隶总督等职。李卫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查私盐、治理海塘、管理河道等等,均为清朝要务,可见雍正帝对其宠信有加了。

乾隆继位之时,李卫时任直隶总督。直隶总督虽然是个二品官,但也可谓九督之首,权势很大。不过,乾隆帝对于李卫并不信任,他借李卫办理河道事务不善为由,命李卫离任休养。被乾隆夺权的李卫就此郁郁寡欢,竟于乾隆三年一命呜呼了。

李卫画像

从表面上看,乾隆似乎并未对李卫予以打击,但李卫死后却被反攻倒算。在李卫死了十几年后,李卫的门人彭家屏便因身涉查抄伪稿案而被清理。在处理彭家屏案时,乾隆一直强调彭家屏为李卫的走狗等,暗讽李卫生前大逆不道,并严厉打压了李卫的旧势力。可以说,李卫生前虽然仅是被乾隆罢官,抑郁而终,但身后却背负骂名,其势力也遭到了乾隆的清洗。

鄂尔泰

鄂尔泰堪称是雍正最为宠信的大臣,其在康熙朝之时,便因受到雍亲王胤禛的重视,雍正登基后,随着西南改土归流进程的推行,先后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云贵总督、云贵广西三省总督,成为西南改土归流的总设计师。

雍正朝的鄂尔泰可谓集西南大权于一身,成为一股十分重要的政治势力。由于鄂尔泰在西南办事得力,深受雍正褒奖。西南事毕,鄂尔泰被召回京,升任内阁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伯,赐予其伯爵。

鄂尔泰画像

鄂尔泰曾与张廷玉并列为满汉大学士,且位居张廷玉之前,堪称雍正朝第一重臣,并一度受乾隆重用。乾隆十年,鄂尔泰病死,乾隆也曾遵照雍正的旨意,命鄂尔泰配享太庙。

不过,到乾隆二十年时,鄂尔泰也被反攻倒算。当时,乾隆借鄂尔泰之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案,无情打压鄂氏一族,给鄂尔泰扣上了结党营私的大罪,甚至将鄂尔泰撤出了贤良祠。

张廷玉

除鄂尔泰之外,雍正帝宠信的另一名大臣便是张廷玉了,影视剧中对张廷玉刻画较多,人们较为熟悉,虽然他并未担任封疆大吏,但却一直在朝中,伴皇帝左右,为朝中政务鞠躬尽瘁。

张廷玉为官宦之后,其父为康熙朝一品大学士张英。雍正对张廷玉非常宠信,将他与鄂尔泰一同视为左膀右臂,并曾允诺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张廷玉画像

比起鄂尔泰和李卫二人,张廷玉较为幸运,可长寿的张廷玉在晚年却非常坎坷,甚至险些丧命。当时,张廷玉见自己逐渐失宠,便决定告老还乡,可乾隆却不愿背负一个“卸磨杀驴”的恶名,非要坚持将张廷玉留在朝中。

后来,在张廷玉的一再坚持下,乾隆勉强答应了他,但却开始找借口打压张廷玉。最初的借口是,乾隆恩准张廷玉回乡,并答应他会让其死后配享太庙,可张廷玉没有亲自入宫谢恩,而是写了谢恩折,由儿子代为奏呈。

《雍正王朝》·张廷玉剧照

就这样,乾隆开始接二连三地找茬,夺去张廷玉爵位,将其一撸到底,并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年迈的张廷玉,虽然得以善终,晚景却十分凄惨。不过,等张廷玉死时,乾隆还算仁道,又恩准允许张廷玉配享太庙。

雍正恩宠的三位重臣,个个德才兼备,为何会遭到乾隆的无情打压呢?

历史上的李卫、鄂尔泰和张廷玉,均是德才兼备的重臣,深受雍正的恩宠。然而,他们却在乾隆朝频受打压,下场一个比一个悲惨。深究起来,其原因有二:

首先,这主要与乾隆的疑心有关。

乾隆与雍正不同,他是一个好大喜功,极度自我之人。乾隆对于雍正遗留下来的旧臣,特别是那些三朝元老,更是难以容忍。李卫、鄂尔泰和张廷玉等人,与清初的多尔衮、鳌拜专权不同,可却依然被乾隆视为加强皇权的阻碍,势必会遭到铲除。

其次,这也与新君打压前朝旧臣的习惯有关。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上每逢新君继位,总会有老臣遭到无情打压。这一道理其实也比较简单,因为前朝重臣虽然不见得有结党之心,但毕竟盘根错节,是朝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也正因如此,乾隆终究不可能像刚继位那样,供奉着雍正曾经恩宠过的大臣们。

乾隆画像

更多文章

  • 晚清版的乱世佳人:由险些被卖的年轻寡妇,成了太平天国的女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平天国最可怜的三位绝色美人,晚清四大美男子,1870年晚清妇女的真实形象

    傅善祥生于1833年,在懵懂之际便适逢晚清变局。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傅善祥,却未能拥有幸福美满是人生,年仅八岁时便失去父母,没有了依靠。五年后,十三岁的傅善祥嫁给了小自己六岁的丈夫,成了童养媳。更不幸的是,还未等丈夫成年,自己又成了寡妇。当时,傅善祥的婆家打算将其转手卖掉,甚至连买家都找好了。结果,傅善

  • 雍正王朝:年羹尧的马屁功夫了得,却只能屈居第二,有人比他还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王朝处理年羹尧,雍正王朝怎么评价年羹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用什么手段

    在四爷和十三爷到南方筹措钱粮赈灾时,刚到杭州便遇到了在路上恭候两日的年羹尧。这是年羹尧第一次亮相,但却使劲了浑身解数,把溜须拍马的功夫都用在了自己曾经的主子身上。年羹尧料想胤禛和胤祥会从杭州上岸,因而身着便衣,带着两名随从在此等候。不过,年羹尧费尽心思地等四爷和十三爷,为的可不是叙旧,而是盘算着攀附

  • 哥哥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捡来的妹妹结婚,生下来的儿子叫李鸿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鸿章个人资料,李鸿章孙子李子嘉,三个哥哥和一个捡来的妹妹

    由此可见,同姓男女成亲的话,那绝对是不会被世人所看好的,那就更不要说是兄妹结婚了,就算是在我们今天,兄妹之间产生了感情,那也绝对是有悖人伦的事情。但是在清朝,却就有这么一户人家,家中饱读诗书,本应恪守封建礼教的哥哥,却是和妹妹之间产生了感情,结为了夫妻,这种非同寻常的结合,他们的后代会就此“不藩”吗

  • 外国公使上门拜年,清朝官员为何有意躲避,不敢在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外国公使下跪,清朝公使,大清朝怎么拜年

    原来根据当时在华的美国人丁韪良的记载,每逢新年之际,各国公使们前往清朝各官员府邸拜年时,往往“只有两三个在家,多数有意避开了。急于表示 友好的欧洲人,在全城各处奔波两天”,最后却只能无可奈何地“在四十多座宅邸留下名片”。也就是说外国公使们前往40多位清朝高官家去拜年,但最多只有两三个在家,其他官员大

  • 94年前,孙殿英是如何找到慈禧陵墓入口的?一老石匠成为盗墓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殿英怎样找到慈禧墓入口,孙殿英盗慈禧墓得到了多少财宝,孙殿英盗慈禧墓的宝贝都哪去了

    但是这天,这队军队却突然闯进了一户农家中,绑走了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老石匠。看到老石匠被绑走,一旁目睹了这一切的众人议论纷纷。“你说这伙土匪,绑老姜去干什么?”“你小点声,不要让他们听见了,我也不知道,老姜不就是个普通的石匠,能做什么,讲不定过段时间就放回来了。”但这些人,不知道的事情是,正是这个姜

  • 被科考逼“疯“了的洪火秀,怎样成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洪火秀,洪火秀和李洪基,洪火秀是华哥哥吗

    所以洪火秀就开始了他的漫长的科考生涯,他考了一年没有考上,再考一年也没有考上,眨眼工夫考了十年,还是没有考上。他没有泄气,继续考,考到第十七年仍然是名落孙山。就在这一年去广东赶考的时候,他遇到一个传教士叫梁阿发,塞给他一本小册子,洪火秀也没看这个小册子是什么内容,就随身揣上了。一、死而复生第十七次落

  • 鸦片战争荒诞一幕:清朝靠抽签算卦出兵,结果被打得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鸦片战争史实分析,鸦片战争荒唐的战报,鸦片战争的清军惨败

    话说1841年10月,道光皇帝接连接到前线的奏报,定海、镇海等地纷纷失陷,两江总督裕谦、定海总兵葛云飞等人殉国。道光帝为了挽回战局,决定派自己的堂侄爱新觉罗·奕经为扬威将军,文蔚、特依顺为参赞,赶赴江浙办理军务,以扬天朝国威。奕经虽然号称将军,但根本没打过仗,只不过是个花花公子罢了,他在苏州一停就是

  • 曾国藩满心欢喜去迎亲,新娘子死活不上轿,媒人大怒:娶我闺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曾国藩个人资料,骆秉章杀石达开后曾国藩如何评价,曾国藩经典语录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小村子里。曾国藩的祖父没有多少文化,但极为重视培养子孙,对孩子们的教育颇为上心。受其影响,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成了当地的塾师秀才。到了曾国藩这一代,自然又被寄予厚望。曾国藩五岁开蒙,六岁入塾,其祖父和父亲对其管束严格,希望这个孩子能够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年少的曾国藩,

  • 荒淫无度的洪秀全,凭什么能稳坐天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像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可谓轰轰烈烈。正因如此,大家更容易关注的是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而很少留意天平天国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至于洪秀全的驭人之术,则更是容易被忽视。事实上,看似荒淫无度且平庸无能的洪秀全,实际上是一位精通驭人之术的高手。他正是凭借这一点,才能稳坐天王府

  •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曾经珠宝遍地的恭王府最终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恭王府简介,恭王府佛楼,恭王府诡异事件

    它的朱漆大门上镶着横七竖九,象征着亲王身份的金黄色门钉,熙熙攘攘的人群跟随着导游的高音喇叭进进出出,如果你拦下一位途经此的三轮车夫,他会热情地告诉你,这是原来乾隆宠臣和珅的宅子。不过现在改名叫恭王府了。恭王府在清末北京城有近百座这样的王府,大都围绕皇城而建。今天,如果你跑遍整个北京城,还能再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