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牧野之战后周朝依然面临诸多威胁,周武王驾崩或与此有关

牧野之战后周朝依然面临诸多威胁,周武王驾崩或与此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4/2/2 13:09:27

即位第四年的2月27日,周武王姬发发起了对殷商的决战,史称牧野之战。

但大胜之后,武王却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周公旦前往探视,在这个亲密的兄弟面前,武王说出了心中的烦恼:“天保未定”。

而一个夙夜忧虑、难以入眠的人,怎么可能长寿?果然,大约在武王即位后的第六年,牧野之战后两年,武王便驾崩了,享年54岁。

由此可见,武王的驾崩与这种忧虑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武王为何忧郁而崩,就必须知道,武王到底在忧虑什么,所谓的“天保未定”指的又是什么。

牧野之战的真相

在我们的认知中,牧野之战是周与商的决战,此战过后,周王朝就大体上完成了创建,自此殷商再无翻盘的可能。

牧野之战示意图

但事实上,牧野之战后,周武王远远没有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根据《尚书》的记载,牧野之战周军的主力是由姬、姜两姓贵族率领,共有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另有西南诸侯庸、蜀、羌、微、卢、彭、濮等国军队助阵。

而为什么选择牧野作为战场呢?因为在周的记载中,牧野是殷国都戍卫军殷八师的驻扎地,所以武王的意图是中央开花,一举摧毁殷商的军事主力。

事实证明,武王的策略是正确的。牧野的商军士气低落,在阵前倒戈。一天之内,武王就战胜了商军,杀掉了殷王帝辛,也就是商纣王

但这并不代表,殷商贵族和属国会因此臣服于周的统治。

比如后来秦国的祖先蜚蠊和恶来父子,他们率领军队继续和周作战。周军继续向东追赶他们,经过了激烈的战斗,一直到了海边才杀死了蜚蠊父子。

箕子

而《史记·宋世家》也记载,武王在牧野之战战胜后,还向殷商贵族箕子请教统治天下的“常伦所序”。

而箕子在讲了一番大道理后,武王却“封其于朝鲜而不臣”。这说明,武王碰了一个软钉子,还不敢把箕子怎么样。

蜚蠊父子的坚持抵抗、箕子的软钉子,都说明,周克殷的工作,并不是在牧野之战就完成了,而是才刚刚开始。

四路追兵

事实上,商的根基在黄河中下游及黄河以南地区。但商中后期,东夷的方国们开始发展壮大,有些不太听话了。于是商末几代君王,都曾有征服东夷的记录。

帝辛,也就是商纣王,之所以花那么多精力要征服东夷方国,却把西部地区托付给并不那么信任的姬昌,就是因为东方对于商来说实在太过重要。

而帝辛没想到的是,姬昌利用他授予的权力,合法征服了西部诸侯,反而倒戈对付自己。但即使如此,臣服于周的诸侯都是西南方向而没有东部方国。

商朝疆域图

牧野之战,周虽然占领了殷商京畿地区,但这些殷商经营了600多年的东夷诸方国,以及殷商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军队,却让周武王极度头疼。

由此可知,所谓周文王姬昌“天下三有其二”是极度夸张的描述。即使牧野之战后,周能不能征服这些方国都还是个未知数。

为此,周武王马不停蹄地布置了四路追兵,针对商的主要方国进行追击:

第一路由吕他率领,主要目标是今河南巩县一带的戏方;第二路由侯来统帅,讨伐陈地的殷将靡集;第三路由百弇率虎贲,讨伐强大的豕韦氏卫国;第四路由陈本、百韦、新荒分别率军讨伐磨、宣方、蜀。

这里的磨、宣方、蜀并不在今天的川蜀地区,而是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周武王大约是接到报告,有为数众多的南方殷属诸侯集结在这一代,准备联合抵抗周师,因此才派出重兵。而第四路也是追兵的重点。

在当年4月,四路追兵都先后取得了大捷。《逸周书》记载,武王这一次军事行动,征伐了99个诸侯,得敌酋17万多人,俘虏超过30万,降服的方国有600多个。这当然是夸张的记载,但却说明,当时战斗之激烈。

周武王

那么,是不是经过这次追击,武王就可以释去烦恼了呢?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想要凭借一战而征服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和南方地区,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武王的忧虑,是担心这些方国和殷商属国的再次反叛,威胁周的统治。为此,武王煞费苦心,做了几手安排。

《商誓解》和分封三监

当年6月,武王在周庙举行了巨大的献馘礼,并正式继承了天子之位。不仅如此,周武王还在还在殷商王都举行了接连5天的告捷礼和社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武王大张旗鼓地举行这些仪式,除了祭告周室的先祖,更是向殷商贵族表明天命已移,以此震慑他们。

果然,这些完成之后,武王召集了殷商的各等贵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商誓解》。在这篇文章中,周武王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上帝弗显,命朕文考曰:殪商之多罪”。“胥告商之百姓无罪,其维一夫”。“在彼宜在天命,弗反侧兴乱。其斯弗用朕命,予则肆刘灭之”。

周武王

周武王这番讲话的对象,包括了殷商大小贵族和遗民,还特别提到了大小史官所属官吏。

周武王的这一举动说明,当时殷商贵族的人数众多,势力强大,周只得采取怀柔政策,文武兼用,一面安抚,一面警告。

当然了,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武王当然知道,口头约定是不能作数的。

武王将原殷商王畿分为三块,分别作为司寇苏忿生的封国,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国,和武王的三个弟弟“三监”的封国,以此对殷商贵族分而治之。武王还善待投降的殷商贵族微子、大夫衰绖,并复其封地和地位。

宗周、成周示意图

同时,为加强对殷商核心地区东部的控制,武王在洛邑营建东都成周,作为周在东方的据点,就近防备殷商遗民作乱。

不仅如此,还可以发现,武王时期分封的诸侯,诸如燕国、齐国等等,主要地区仍旧是在殷商的核心区——东夷地区,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了。

武王之崩和周公东征

武王又是大张旗鼓的祭祀、又是召集谈话、又是分封的,这样多管齐下说明了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殷商遗民和东夷方国势力庞大,让武王不得不多几分担心。

所谓的“天保未定”,与其说指的是天命,不如说指的是人心。

究竟如何才能让这些殷商贵族和方国服从统治,乖乖地做顺民呢?军事征服过后,周武王最大的忧虑和担心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殷商遗民和属国的叛乱。

或许那将是一场足以颠覆周室的叛乱。然而,该做的已经全都做了,周武王不能再采取过激的措施,否则只会引发更大的暴乱。

周武王

所以,武王现在能做的,要么等待他们自己跳出来,好一一收拾了;要么等待这一代人的逝去,让时间磨平亡国的伤痕。

因此,这种忧虑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武王的头顶。武王驾崩那么快的到来,与这种忧虑应该是分不开的。

而武王之崩,成王年幼,加重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但是幸运的是,周公旦担起了这副重担,他与东方的齐太公姜尚紧密合作,通过数年的东征将三监之乱和殷商遗民叛乱彻底平息下去了。

直到东征胜利,洛邑营建完成、分封诸侯控制东方,这一系列的事情做完,周王室才真正完全掌控了局势,完成了王朝的创建工作。

而武王的当年所忧虑的事情,也是到这时,才算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因此,对于周王朝的建立和稳定来说,这场东征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牧野决战。

更多文章

  • 商鞅废除井田制虽适应生产力发展,但汉朝后其弊端便显现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井田制的特点,商鞅废井田原因

    在商、周转换的大时代,藉田制是一次改变历史的重大变革。可长期实行后,也暴露出内部竞争不足、土地生产效率低下的弊病。因此,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期间,为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从周王室到各诸侯国都推行了土地私有化的改革。但战国之前的土地私有化,由于当时铁器技术还未能普及,无法私有化到个体农户,只能私有化到卿大夫阶

  • 卫匡国最早提出中国五千年历史,西方为人类起源问题而否认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匡国简介,夏朝历史,夏朝的建立与起源

    中国人质疑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是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因为到目前为止,夏朝还停留在没有物证的阶段;二是文化的不自信,容易受到外来观点的干扰;三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不做思考。那么,外国人为什么要质疑夏朝的存在呢?表面上看是在做学术课题,实际上羼杂了许多意识形态及政治上的东西。著名文化批评学者、美国杜克大

  • 内外朝在周朝便出现,汉武帝组建中朝除相权过大外也有自身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内朝,不如说是中朝,因为汉朝本来就存在内、外朝之分的,汉武帝的这个“内朝”是从内、外朝以及朝外挑选出来的一些自己喜欢和亲近的臣子组成的。内、中、外朝的历史由来按史料记载来看,从周朝开始就已经存在内、外朝之别了,《国语·鲁语》中就明确记载了“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自卿

  • 纣王并非荒淫无道,兴建酒池肉林让男女裸奔,其实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纣王残暴照片,纣王 真实事件,纣王的辛酸史

    商纣王帝辛的名字很多,纣王是后世因他暴行而对他的称呼之一。商朝王室的姓氏为子,据史料记载,他的名字为受,受德,为辛。因为他是商朝的帝王,因此后世也有人他为帝辛。因为他的姓氏,所以他也叫子辛。他臭名昭著、暴虐无道、穷奢极欲、昏庸无能、沉迷酒色,这些大概就是人们对他的印象了。“商纣王”这个名字是参入后

  • 穆桂英是虚构人物,那中国第一个女将军是谁?殷墟妇好墓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要从3000多年前的殷商说起,商朝第二十二位君主武丁,曾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创造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 “武丁盛世”。 在这个过程中,武丁的王后妇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武丁在对周边方国,以及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作为当时的军事统帅,为“武丁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一、中国第一个女将军妇

  • 那些说夏朝是埃及人建立的专家们,你们这么说对得起祖宗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朝对埃及的认识,夏朝和埃及哪个早,夏朝与埃及历史高度重合吗

    怎么样?看到这是不是各位也惊掉下巴了。你还别说,持上述观点的人也不是“无凭无据”,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比如这些人曾提出了四大论据支持夏朝埃及说——一,古埃及人是典型的黄种人。与匈奴人种迄今的含糊不清不同,大量的古埃及壁画把古埃及人种描绘得明明白白,上至法老下至平民,都是黑发、浅眼窝、中低鼻梁、吻

  • 林基路:叛逆的富家之子,虎穴之中,传播革命火种的启路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两天前你老婆刚生了一个女儿,粉雕玉琢的样子,真是可爱,你一定很想见见她吧?其实这也不难,只要你投降,主动宣布放弃共产党员的身份,我们马上就可以让你们父女团圆。眼前的那名人犯,勉强地支起了残破的身躯,仔细地听完对方的话。当他听到女儿出生的那一刻,他的目光闪过一丝热切,旋即便恢复了决然,他坚定地摇了摇头

  • 她是王后,她是祭司,她是战神,她是“妇好鸮尊”的主人妇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妇好鸮尊资料,妇好鸮尊设计文案,妇好鸮尊思维导图

    妇好有一座鸮尊。尊,古代盛酒器,是身份的象征,商朝时期,青铜质地的酒樽开始大量出现。酒樽一般都会有个造型,普通一些的是大口尊和觚形尊,或圆或方,比较规矩,尊的外部还雕有一些鸟兽花纹,有的还会铸接上鸟兽像,看上去美观大方,倍儿有面子。比如“五羊方尊”,就是商代青铜方尊的典型代表。开头说了,妇好可不是一

  • 古人的智慧让人赞叹,西周这五个战略手段震慑四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周大道,西周历史讲解全集,西周王陵最新发现

    伊洛盆地及其周边的封国和部族① 为了对周公二次东征后重新臣服的商遗民实施有效的管理,并控制住自华北沿太行山东麓南下进入中原的通道,周公把同母少弟康叔封在了商纣王的别都沫地(也称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建立卫国,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封在今河南省辉县和延津附近建立了凡国和胙国。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这三个国家

  • 封神大会闻仲拒绝下跪,姜子牙说了13个字,立马乖巧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这闻仲在很早的时候师从金灵圣母,他此人原本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在她的门下是历经了五十载的修行,最终是来到了人间来辅佐帝乙,而在几十年的征战之中也是颇有威望的一位人物,在帝乙驾崩之后,闻仲也是成为了托孤大臣,要他是权力附着幼子商纣王。我想对于闻仲此人,很多人还是有一定的知晓的,他在商朝也是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