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匡国最早提出中国五千年历史,西方为人类起源问题而否认夏朝

卫匡国最早提出中国五千年历史,西方为人类起源问题而否认夏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51 更新时间:2024/1/25 6:15:02

中国人质疑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是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因为到目前为止,夏朝还停留在没有物证的阶段;二是文化的不自信,容易受到外来观点的干扰;三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不做思考。

那么,外国人为什么要质疑夏朝的存在呢?表面上看是在做学术课题,实际上羼杂了许多意识形态及政治上的东西。

著名文化批评学者、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詹明信在《政治无意识》一书中说,一切作品的文本都是带有政治内容和含义的“社会象征性行为”。言外之意,就中国历史纪年而言,就是一种“政治无意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老先生曾经到访过中国的北京与上海。

事实上,我们中国人自己一直在遵循着客观事实做事情,但是部分西方人并不买账,比如我们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西周更迭示意图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指由200多位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角度对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之前的历史纪年资料,进行考证、梳理和推断,并且确定了几个年代数据。

一、夏朝建立于前2070年,商取代夏是在前1600年,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三个年代分别加上2021年,就是它们的建立时间。

二、根据《古本竹书纪年》的“天再旦”(日全食)的天文学现象,证明周懿王元年是前899年。之前,中外学者认定的这个时间为周懿王十年(前925年)。

然而,当我们公布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时候,立刻招来了西方学术界的一片起哄。美国汉学家、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倪德卫在《纽约时报》撰文说,“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

这位美国教授从事中国先秦断代史研究,他认为,中国政府支持的这项工程,是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在作祟,不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工作。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及《史记》记载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虞舜)时期,那么我国的历史至少为五千年。相信对于这个结果,这位美国教授更是不屑一顾。

芝加哥大学

那么,倪德卫本人的从发点是不是从于学术研究严谨态度呢?其实很值得玩味,从比他反应更激烈的一位美国教授言论上,就很能说明情况。芝加哥大学夏含夷教授就这样评断说:中国政府“出于沙文主义的意愿,而把历史记载推溯至前3000年,从而使中国与埃及平起平坐”,这不是学术,而是“出于政治和民族主义意图”。

为什么要强调前3000年呢?因为超越了基督教的诞生年代。如果承认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那么就等于人类的文明起源于中国,而不是《旧约》中的犹太人。但是,这个观点的最初提出者恰好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意大利传教士。

崇祯十六年(1643年),意大利耶稣会士马尔蒂诺·马尔蒂尼(中文名字叫卫匡国)来到澳门,随后进入中国内地传教。顺治十八年(1661年),卫匡国病逝于杭州,就地安葬。他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出版的《中国上古史》中说,中国的历史开端早于诺亚大洪水,为前2952年。所以,依据他的推断,到了20世纪,中国历史就已经接近了5000年。

卫匡国的意见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基督教世界的敏感人士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时欧洲的主流观点认为,诺亚大洪水以来的世界寿命,总共有4000多年。就是说,基督诞生之前上溯到诺亚大洪水,新人类历史有2400多年,基督诞生之后到现今的世界(17世纪)有1600多年,而中国的历史要比诺亚大洪水早了近一千年。

这样一来,中国历史的长度,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圣经》构建的人类起源故事的真实性问题,于是由一个文化学术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政治与信仰问题。以致于天主教的保守势力,担心有人会利用中国历史的可靠性攻击《圣经》记载的可靠性,最终迫使他的反向质疑中国的历史长度,这就是西方人质疑夏朝存在的根本所在。

卫匡国

显然,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历史越短,给他们内心带去的踏实感越足。但是他们又不能否定卫匡国的权威性,否则就成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脸。怎么办呢?他们自然要在中国历史长度与诺亚洪水发生的时间上做文章,比如削短前者,拉长后者。甚至于,连中国先秦时的历史都要质疑,理由很可笑,他们说没有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献中找到相关记载。总之,西方人质疑中国夏朝存在的出发点,就是在维护《圣经》的尊严。

当然,在西方人中,也有持理性态度的一些人,比如法国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等人。他们运用中国编年史这样坚固的新证据,配合关于人类其他古老文明的证据,猛烈轰击教会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教。伏尔泰本人则说,诺亚大洪水,只是犹太人的地方叙事,根本不能算作是人类的普遍的事件。

对于中国的历史五千年,西方人质疑是有特殊的目的,我们中国人应该为之骄傲,而且要挺起胸脯接受。如果不是甲骨文的出土,西方还在否定着商朝的存在。

《史记》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夏朝之前,还有五帝。但他出于谨慎,把五帝之前的三皇归入传说时代,不予以追述。但是,对于五帝,司马迁并不谦恭,直接就做了“本纪”,因此也把我国的历史纪年推到了前3000年。

黄帝发明了百草五谷、舟车、医药、刑法,妻子嫘祖发明了蚕桑,织出了丝绸,这一切都是中华文明的最早记忆。所以,黄帝才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如果我们也跟着西方的节奏走,去否定5000年中华历史,那么我们还能算是炎黄子孙吗?所以,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对中华文明怀有十分的自信,不要被别人带偏,最后连自己的根都找不到。

事实上,热衷于从政治上解读异域文明,一直是西方主流社会贯用的手段。从古至今,我们有大国胸怀,大国担当,我们通过“丝绸之路”把东西方的物质世界链接了起来,同时也传播着东西方的精神文明。所以,我们今后还要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让东西方国家之间彼此有一份互相信任和理解,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更多文章

  • 内外朝在周朝便出现,汉武帝组建中朝除相权过大外也有自身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内朝,不如说是中朝,因为汉朝本来就存在内、外朝之分的,汉武帝的这个“内朝”是从内、外朝以及朝外挑选出来的一些自己喜欢和亲近的臣子组成的。内、中、外朝的历史由来按史料记载来看,从周朝开始就已经存在内、外朝之别了,《国语·鲁语》中就明确记载了“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自卿

  • 纣王并非荒淫无道,兴建酒池肉林让男女裸奔,其实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纣王残暴照片,纣王 真实事件,纣王的辛酸史

    商纣王帝辛的名字很多,纣王是后世因他暴行而对他的称呼之一。商朝王室的姓氏为子,据史料记载,他的名字为受,受德,为辛。因为他是商朝的帝王,因此后世也有人他为帝辛。因为他的姓氏,所以他也叫子辛。他臭名昭著、暴虐无道、穷奢极欲、昏庸无能、沉迷酒色,这些大概就是人们对他的印象了。“商纣王”这个名字是参入后

  • 穆桂英是虚构人物,那中国第一个女将军是谁?殷墟妇好墓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要从3000多年前的殷商说起,商朝第二十二位君主武丁,曾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创造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 “武丁盛世”。 在这个过程中,武丁的王后妇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武丁在对周边方国,以及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作为当时的军事统帅,为“武丁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一、中国第一个女将军妇

  • 那些说夏朝是埃及人建立的专家们,你们这么说对得起祖宗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朝对埃及的认识,夏朝和埃及哪个早,夏朝与埃及历史高度重合吗

    怎么样?看到这是不是各位也惊掉下巴了。你还别说,持上述观点的人也不是“无凭无据”,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比如这些人曾提出了四大论据支持夏朝埃及说——一,古埃及人是典型的黄种人。与匈奴人种迄今的含糊不清不同,大量的古埃及壁画把古埃及人种描绘得明明白白,上至法老下至平民,都是黑发、浅眼窝、中低鼻梁、吻

  • 林基路:叛逆的富家之子,虎穴之中,传播革命火种的启路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两天前你老婆刚生了一个女儿,粉雕玉琢的样子,真是可爱,你一定很想见见她吧?其实这也不难,只要你投降,主动宣布放弃共产党员的身份,我们马上就可以让你们父女团圆。眼前的那名人犯,勉强地支起了残破的身躯,仔细地听完对方的话。当他听到女儿出生的那一刻,他的目光闪过一丝热切,旋即便恢复了决然,他坚定地摇了摇头

  • 她是王后,她是祭司,她是战神,她是“妇好鸮尊”的主人妇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妇好鸮尊资料,妇好鸮尊设计文案,妇好鸮尊思维导图

    妇好有一座鸮尊。尊,古代盛酒器,是身份的象征,商朝时期,青铜质地的酒樽开始大量出现。酒樽一般都会有个造型,普通一些的是大口尊和觚形尊,或圆或方,比较规矩,尊的外部还雕有一些鸟兽花纹,有的还会铸接上鸟兽像,看上去美观大方,倍儿有面子。比如“五羊方尊”,就是商代青铜方尊的典型代表。开头说了,妇好可不是一

  • 古人的智慧让人赞叹,西周这五个战略手段震慑四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周大道,西周历史讲解全集,西周王陵最新发现

    伊洛盆地及其周边的封国和部族① 为了对周公二次东征后重新臣服的商遗民实施有效的管理,并控制住自华北沿太行山东麓南下进入中原的通道,周公把同母少弟康叔封在了商纣王的别都沫地(也称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建立卫国,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封在今河南省辉县和延津附近建立了凡国和胙国。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这三个国家

  • 封神大会闻仲拒绝下跪,姜子牙说了13个字,立马乖巧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这闻仲在很早的时候师从金灵圣母,他此人原本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在她的门下是历经了五十载的修行,最终是来到了人间来辅佐帝乙,而在几十年的征战之中也是颇有威望的一位人物,在帝乙驾崩之后,闻仲也是成为了托孤大臣,要他是权力附着幼子商纣王。我想对于闻仲此人,很多人还是有一定的知晓的,他在商朝也是作出了

  • 勾践和夫差斗了23年,200多年后,二人的后代合作,共反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夫差与勾践,夫差与越王勾践的关系,夫差和勾践当今有后人吗

    [var1]吴越两国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两国相邻,本没有什么仇恨。但在春秋末期,吴国第24代君主吴王阖闾(夫差的父亲)志向远大,他想称霸江淮,成为一代霸主。在打败楚国之后,阖闾把矛头对准了临近的越国,没想到的是,刚刚继位的越王勾践不仅挡住了阖闾的进攻,还让阖闾身受重伤。阖闾回到吴国后病逝,让儿子夫差不

  • 公开表示张仪“算不上大丈夫”,孟子为啥瞧不起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孟子看不起张仪吗,张仪为什么不杀张仪,张仪母亲开导张仪

    张仪剧照孟子瞧不起张仪的历史记录,来自于《孟子》一书中,孟子与纵横家景春的一场辩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在景春看来,公孙衍和张仪那可都是跺一脚能让地球动三动的大英雄,是他崇拜的偶像。而孟子的观点则与景春截然相反,他根本就看不起这两个人,认为公孙衍和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