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第一奸臣:诋毁廉颇、害死李牧,直接导致赵国被灭

战国第一奸臣:诋毁廉颇、害死李牧,直接导致赵国被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4/2/7 5:01:29

史书上关于郭开的史料并不多,确切地说只记载了两件事,不过就是这两件事,足以让郭开成为战国第一奸臣!战国时期名将如云,其中有四大名将最厉害,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其中赵国有两位,就是李牧、廉颇。赵国的这两位名将的出走、被杀都与郭开有直接关系!

[var1]

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受损,燕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派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领兵发起反击。廉颇一举击败燕军,“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间”,将燕军全部歼灭。吓得燕国赶紧割让五座城池,向赵国求和。赵孝成王加封廉颇为信平君,拜为相国,对其信任有加。

之后,廉颇又领兵攻打魏国,占领了繁阳。可就在这个时候,赵孝成王病死,他的儿子赵悼襄王即位。赵悼襄王颁布旨意,让乐乘代替廉颇。廉颇非常生气,认为自己被排挤了,就去攻打乐乘。自此,廉颇也不能留在赵国,于是他来到了魏国。廉颇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再加上当时赵国战争频繁,于是赵王想把廉颇召回。

[var1]

于是赵悼襄王派人带着礼物去魏国看望廉颇,实际上是想看看廉颇是否还能打仗。廉颇见到赵国使者后,“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可是没想到使者回到赵国,却对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认为廉颇老矣,于是没有召其回国。

那么到底是谁从中作梗呢?原来郭开与廉颇有仇,他给了使者许多财物,让使者诋毁廉颇。后来廉颇来到了楚国,但他念念不忘赵国,最后死于寿春。在廉颇之后,赵国又出现了一位名将,他就是李牧。李牧原本驻扎在赵国北部,负责抵抗匈奴的入侵,“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打得匈奴十几年不敢入塞。

[var1]

后来,赵国不断与秦国交战,损失惨重,关键时刻,李牧被任命为大将军。李牧率领赵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因战功被封为武安君。三年后,“秦攻番吾”,李牧再度击败秦军。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名将王翦攻打赵国,李牧领兵抵抗。可是在此期间,秦国实行了反间计,用重金收买了郭开。

郭开就散布谣言,“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迁于是派赵葱、颜聚代替李牧,李牧没有接受命令,不过他最终还是被捕杀了。李牧死后,赵国很快就灭亡了,秦军攻破邯郸,生擒了赵王迁。不过,对于奸臣郭开的结局,史书上并没有交代。郭开诋毁廉颇、害死李牧,直接导致赵国失去良将,最终走向灭亡。

参考资料:1.《史记》;2.《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为何会出现在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的连弩作用,诸葛亮发明连弩是真的吗,诸葛亮死后魏国吴国的反应

    诸葛亮在治军期间,曾发明了可以连续发射十支箭矢的“诸葛连弩”。相较于曹魏有些夸大的“一连四五发”,蜀国的连弩无疑在效率上提高了两到三倍。正是凭借这项“高科技装备”,蜀汉才得以在山地战中屡破曹军,进而维持其在地利上的优势。[var1]然而,诸葛亮去世后没多久,这件装备竟出现在了魏国。司马懿出征辽东时,

  • 张仪为何多次戏耍楚国?除了政治目的,他还要报仇雪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仪在楚国的遭遇,大秦帝国之纵横张仪去楚国,张仪为什么要去楚国

    张仪是魏国人,早年间与苏秦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之术。原本张仪的才能是要超过苏秦的,可是苏秦却率先成名,在赵国担任职务。后来张仪接到苏秦的邀请,来到了赵国。可是苏秦却很傲慢,“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还出言讥讽,“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var1]张仪非常愤怒

  • 他是春秋霸主,威震天下,死的却窝囊,被儿子闷死在棺材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最厉害的霸主,春秋霸主视频,春秋最著名的霸主是谁

    这位倒霉的霸主就是鼎鼎大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于是废长立幼,将太子申生害死,立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同时骊姬还想把晋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害死,但俩人得到消息流亡国外。[var1]重耳的一生十分坎坷,虽然贵为公子,但却做了19年的流浪汉,辗转于各国之间

  • 楚国第一位霸主:抗衡齐桓公,一度称霸天下,却被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和齐桓公什么关系,齐桓公怎么压服楚国,楚国为什么要借宋国的节符骂齐王

    楚成王名叫熊恽,是楚文王的小儿子。楚文王死后,其子熊艰继位,史称楚堵敖。后来楚堵敖想杀死弟弟熊恽,熊恽闻讯后逃到了随国。在随国的帮助下,熊恽杀死了兄长楚堵敖,夺取了楚国的王位。早在楚文王在位时期,齐桓公就已经开始走上称霸之路了,与齐国较量的重任自然落到了楚成王的肩上。[var1]楚成王继位之初,并没

  • 自他拉开战争的序幕,春秋的历史结束了,从此走向战国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争和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孔子生在春秋还是战国,战国春秋战争赵国篇

    春秋末期,不光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度急剧减弱,就是各诸侯国内部,这些公侯爵爷们对自己封国的控制力也在逐渐减弱,形成分封国大臣、公卿垄断国家大权的局面。 晋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年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古时候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这时候晋国有位叫智宣子的大夫,他想选择一位继承人,以继承智氏家族。

  • 春秋后期最出色的政治家:郑国靠他续命,孔子为他的死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郑国个人资料,郑国历史简介,郑国人和驼背老人寓言故事

    [var1]一、出身公室子产出身郑国公室,他的祖父是郑国的第11任国君郑穆公,父亲是郑穆公的庶子公子发。子产名乔,由于是国君的孙子,所以也被称为公孙侨。子产在少年时就具有非常高的政治眼光。当时公子发率军进攻蔡国,并且取得了胜利,整个郑国都很高兴,但子产却意识到了危险,他还断言“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

  • 刘邦称帝后,他是如何处置原六国贵族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良劝刘邦销毁六国王印,刘邦统一天下后的下场,刘邦当皇帝以后杀了多少个兄弟

    [var1]刘邦原本只是一布衣,又是马背上夺天下的,深知自己的天下来之不易,因此他日夜担心这个天下会易主,为稳定自己帝位,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对于当时最有权力的异姓诸侯王们,刘邦都是先后找理由将其铲除,彭越、韩信这种曾经抵抗项羽的元勋也都在刘邦黑名单中,彭越、韩信的死也是逼得英布在后来造反的主要原

  • 大界之战: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闪电战”,3万轻骑突袭大界俘5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后秦鼎盛时的疆域后秦姚苌利用3万轻骑在苻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仅用一天不到时间就闪电般的突袭到了前秦存在辎重的重地大界,并最终攻克大界。而前秦的皇后、皇子也相继死于这场战争中,多位大将也都相继被俘,同时大界的5万多百姓也被姚苌掠夺到了前秦境内,前秦损失的辎重更是数不胜数,可想而知大界之战,

  • 秦始皇虽灭六国,但却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而是留下了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能灭六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吗,秦始皇灭六国的电视剧

    [var1]这个幸运国家就是在当时实力并不强的卫国。要知道卫国可是要比其他六国弱的多,秦灭了六国甚至那为什么留下卫国呢?[var1]这里有几个不得不说的原因。第一,俩国之间早在春秋时期就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数百年前卫国曾经援助过秦国,使秦国免于亡国。而后来卫国被魏被齐攻灭后的两次复国 ,都是秦国出兵支

  • 成也司马,亡也司马,三国灭一国的魏国名将,权谋智商为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国简介,三国战死的武将谁可以灭魏,魏末晋初的三国名将

    [var1]蜀主刘禅自相父诸葛亮死后,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黄皓,整天走鹰斗狗,荒淫无道,加之蜀国人才凋敝,除了姜维外,几乎没有得力的干将可用。以至于留下“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讥笑之言。可见蜀国也确实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了。而此时北方的魏国却在积极积蓄力量,谋求全国的统一,时机成熟后,尽管蜀国拥有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