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成教育家是无奈之举?因被大国排挤,才无奈搞起教育

孔子成教育家是无奈之举?因被大国排挤,才无奈搞起教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0 更新时间:2024/1/16 17:51:19

孔子是鲁国人,但他的祖国简直就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国度:谁也惹不起不说,还常常被当成周边大国的受气包。鲁国国小势弱,和楚国好了,晋国就怒;和晋国走近了,楚国就来打;怠慢了齐国,齐军就打过来。挤在三大强国的夹缝中,日子实在不好过。

[var1]

孔子觉得,国家要富强,首先需要人才。也许,这就是孔子铁了心要办学校搞教育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打造响亮的教育品牌,孔子其实表现得相当精明,有时,甚至有点急功近利。

那时,孔子年轻气盛,充满朝气。他了解到,当时的学术权威是正在洛阳中央政府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就决定去拜访。当然,私人拜访也行得通,但动静不够大,影响也太小。恰巧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34岁的孔子收了两个学生,他们是政治局领导的公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孔子就动了公费出国的心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南宫敬叔就去跟鲁昭公说:“我请求和孔子一起去洛阳。”于是,原本一场悄无声息的个人学术交流,变成了政府行为。鲁昭公专门给他们配了一辆车、两匹马、一个车夫和一个随从,去洛阳见老子。虽然排场不大,但意义非凡,毕竟是官方的正式访问。

[var1]

孔子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现在他却主动去拜访不同道的老子,实在耐人寻味,不是一句“好学”就能解释得了的。因为在这件事后,司马迁接着介绍说,孔子自洛阳回到鲁国后,弟子就越来越多了……一切尽在不言中,你懂的。

有了知名度,还要有好的生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孔子曾面社会公开招生,打出的宣传口号就是“有教无类”,可以说在积极地降低门槛、扩大生源,大家只要看看他的那些学生就明白了:

无名小卒暂且不谈,单说72贤人:颜回简直是个学习机器,29岁就头发尽白,后来还早逝;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入学前是个好勇斗狠又义薄云天的愤青,喜欢戴一顶鸡冠样的前卫帽子,佩一柄公猪皮装饰起来的粗犷宝剑,还曾经“陵暴孔子”,两人属于不打不相识,被孔子改造后还常被骂做“粗野”;宰我擅长诡辩,强词夺理,咄咄逼人,还喜欢上课打瞌睡,气得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还有性情急躁又是话痨的司马牛、长得极不客气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澹台灭明、能通鸟语的公冶长、比武大郎高不到哪去的高柴、一门心思要学种地的樊迟……

[var1]

不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最重要的是,学费低廉。孔子曾在《论语·述而篇》里公布过最低学费:“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把十条干肉扎成一束。只要提着这点东西来见孔子,就可以随意旁听,倒的确便宜,也最大限度地吸引了众多寒士前来,扩大了教学规模。

可见,为自己的教育集团打广告、搞宣传,不单现代人会做,孔子也会做。如果非要说孔子有什么功利心的话,那也是想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不是昧着良心赚黑心钱。这也是孔子能成为真正的名师、流芳千古的重要原因吧。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朱小虚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晋国与楚国平分霸权的两次“弭兵之会”究竟是怎样的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国在什么中击败楚国,晋国和楚国的大战,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

    [var1]城濮之战后,春秋历史进入了晋国与楚国争霸的“两极格局”。而在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中,最难受的诸侯就是夹在晋楚之间的二三等诸侯,比如宋国、郑国。根据史书记载,在晋楚争霸时期,宋国平均每年都要发生一场大规模战争。晋楚争霸搞得这些中等诸侯是苦不堪言。[var1]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

  • 长平之战虽然消灭赵国有生力量,但也导致秦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赵国,长平赵国骑兵优势,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秦国更是大败,把多年来“远交近攻”获得战果全数吐了出来,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全面破产,国势一度危急。最后,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稳扎稳打,又经过了几十年苦心经营,才一扫六国,统一华夏。上党地区地势险要,位于现

  • 此人杀父亲抢王位,却令楚国跻身强国,他的儿子更令楚国称霸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国王位更迭十五位国君六个被杀,宋国霸业杀君案,同姓楚国和异姓楚国

    [var1][var1][var1]楚国的君王都是芈姓、熊氏,楚穆王名商臣,出生年史料没有记载,他是第20任君王楚成王的长子。商臣年少的时候,楚成王就想把他立为太子,不过心腹大臣子上却反对,他说楚成王还是青壮之年,不需要这么快就立太子,倘若日后楚成王想废掉商臣,改立他人的时候,一定会有流血的宫廷政变

  • 我国“罗盘”的发明时间尚有疑问,有人认为战国司南为机械性指南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南罗盘,最早古代罗盘,罗盘哪个朝代开始使用

    中国对于“堪舆罗盘”的最早记载,是庆历元年(1041年)宋代杨维德的《茔原总录》。“堪舆”,原来是天地之总名。《文选·甘泉赋·注》云:“《淮南子》曰:堪舆行雄已知雌。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史记·日者列传》列有“堪舆家”。《汉书·艺文志》录《堪舆金匮》十四卷,列于“五行家”。后来,“堪舆

  • 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人打破了一项制度被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时期晋国有多强,春秋晋国军事制度,春秋末期晋国历史

    中国历代均实行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主要是因为人是感情动物,我们习惯将好处留给自己喜欢的人,而将恶给了仇人。因此,为了避免以个人好恶而影响大局利益的事情发生,回避制度历代实行。但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推荐自己的仇人做高官,还推荐自己的儿子也做高官。

  • 史上最恶毒的帅哥:迷倒众美女,孟子都被他吸引,留下一个成语叫“暗箭伤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最狠毒的男人,成语暗箭伤人,暗箭伤人祸及子孙

    1/人不可貌相 [var1]古人总爱说“红颜祸水”,漂亮的女人很危险,轻则败家,重则祸国,这其实是对女性的最大不公。好人与坏人是不分男女丑俊的.有时,一个长相超级帅的美男,也会做下令人不齿之事的。就如陈佩斯在小品《主角与配角》中说朱时茂的那样:“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

  • 北宋也出了个“赵括”,把无能、无耻演绎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赵括,北宋第一无耻皇帝赵光义,赵括真正的战神

    当年长平之战,赵括一个人坑死了四十万赵军,成功地把自己作成了“纸上谈兵”的代言人,这项纪录后人一度望尘莫及。没成想,千百年后的北宋,竟然有人敢来挑战擂主赵括的“草包金腰带”。他的名字叫葛怀敏。[var1][var1]还别说,二人不仅带兵打仗的作风雷同,就连身世和经历也是如出一辙,不信您来看。赵括他老

  • 楚国馥雅公主历史原型为何各有说法,事实真相到底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馥雅公主大结局,楚国云梦公主结局,历史上的馥雅公主

    [var1]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是楚国公主马馥雅,在历史上对她的原型各有各的说法,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在11年下半年热播电视剧《倾世皇妃》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楚国亡国公主马馥雅与蜀国大皇子孟祈佑、北汉大皇子之间的恩怨情仇。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同名小说中的馥雅公主,都是活泼善良、医术超群、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然

  • 南渝先生:屈原 千古端午 祭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于端午节爱国诗人屈原的资料,端午祭屈原图片,端午祭屈原的诗句一年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又称端阳。到了那天,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在门前悬挂艾草,以此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相传这一天是屈原投身汨罗江的日子。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有着瑰丽的楚地神话色彩,和《诗经》同为古代诗歌的两大源

  • 大叔登上鉴宝节目,号称手中宝剑是赵云佩剑,专家表示剑是春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次在家休息的时候,朋友突然打电话给他,说这几天在国外有拍卖会,现场有一把剑,说不定是赵云的青手剑,问他会不会来参加。大叔一听说是赵云的剑,觉得值了,立马带着钱飞到了国外。大叔第一次叫价,筹到了8万美元。在场的人都想不通这剑的来历,也没有人抢他。[var1]大叔满意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十万。两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