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罗盘”的发明时间尚有疑问,有人认为战国司南为机械性指南车

我国“罗盘”的发明时间尚有疑问,有人认为战国司南为机械性指南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33 更新时间:2024/3/10 9:14:09

中国对于“堪舆罗盘”的最早记载,是庆历元年(1041年)宋代杨维德的《茔原总录》。

“堪舆”,原来是天地之总名。《文选·甘泉赋·注》云:“《淮南子》曰:堪舆行雄已知雌。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史记·日者列传》列有“堪舆家”。《汉书·艺文志》录《堪舆金匮》十四卷,列于“五行家”。后来,“堪舆家”成为相地看风水“职业者”之代称。

中国对于“航海罗盘”的最早记载,是宣和元年(1119年)宋代朱彧的《萍州可谈》。

江西临川南宋墓中,出土有两尊陶塑手持“堪舆罗盘”人像,一座底书“张仙人”,另一底书“章坚固”,塑制年代约为绍熙元年(1190年)前后。

以上两种“罗盘”,应该都与沈括《梦溪笔谈》所记载的研究有关。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方家”,按《庄子》的说法,指道术修养深湛之人。后来,泛指一艺之专的大家,现在仍有“就教于方家”的用法。但唐以后,常指“医家”。《唐六典.尚药局》云:“凡合药宜用一君,三臣,九佐,此方家之大经也。”

[var1]

沈括

沈括所说的“方家”,大概率不是指“道术修养深湛之人”,而是指“医家”。

汉末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已有相关论述:“好磁石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为佳。”沈括的贡献在于,他研究概括了四种可使“磁针”旋转指南的方法——水浮、指甲旋定、碗唇旋定、缕悬。基于此,指南针的应用很快拓展开来。

中国的“罗盘”或“指南针”有无可能更早呢?这是个尚无定论的事情。

一方面,中外皆有相当多学者认为,中国在战国时期已经有“指南针”,即“司南”。

例如,中国的《辞海》,在“指南针”条目下说:“在战国时已有用天然磁铁矿琢磨承德指南针,称为‘司南’。最早的记载见于《韩非子·有度》,其著作年代约在公元前3世纪。”《辞源》亦说:司南是“指南针、罗盘一类测定方向的器具”。

国外,《不列颠百科全书》很权威。其在“指南针”条目下说:中国“战国时期,已发现磁石吸铁的现象,并用天然磁石制造‘司南之勺’,‘其柄指南’。”不过,其书中也说到,宋代沈括开始,“造成更高一级的磁性指向仪器”。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中国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机械性“指南车”,而非“磁性指南针”。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考古学家兼文物专家孙机先生。

[var1]

他认为,中国确实很早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如《吕氏春秋》《淮南子》都有记载。但是,以当时的发展水平和制造条件,如果没制作出自由转动的轻而细长的磁体,便很难认识到磁石的指极性。

他说,宋以前的古籍中,从未发现磁石指极性的记载,当为一证。

关于《韩非子·有度》中“司南”的记载,他说,韩非子以行路作比喻,愈行愈远,便容易发生偏差甚至转向,而行路者不自知。他引了李瓉《注》:“司南即司南车也”;并引《晋书·舆服志》:“司南车一名指南车也”,说韩非子所云“司南”,实指“司南车”。

“司南车”是一种“机械指南车”,靠齿轮传动带动名为“不朽者”的木人指示方向,无论车轮转向何方,“不朽者”始终指向南方。

据称,三国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年),马钧为帝王出行专门只做了仪仗“司南车”。《南齐书·祖冲之列传》载,祖冲之将此车的传动装置改为铜制。《宋史·舆服志》就详细记载了“司南车”或曰“指南车”的机械构造。博物馆学家王振铎根据《论衡·是应》记述,经过相当长时间实验,制作了“司南之杓”。

孙机认为,王先生“误读”了古籍。他考证说,《论衡》中说的不是“司南之杓”,而是“司南之酌”。“酌”,作行解。原文“司南之酌,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所说的,恰好是机械的“指南车”。

另有学者指出,时任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50年代访苏前,曾委托钱临照院士制作“司南”,拟作为礼品,但经过了各种努力并未成功。

这件事,看来还有待于中国科学史和考古学者进一步努力,才能有更接近史实的判断。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人打破了一项制度被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时期晋国有多强,春秋晋国军事制度,春秋末期晋国历史

    中国历代均实行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主要是因为人是感情动物,我们习惯将好处留给自己喜欢的人,而将恶给了仇人。因此,为了避免以个人好恶而影响大局利益的事情发生,回避制度历代实行。但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推荐自己的仇人做高官,还推荐自己的儿子也做高官。

  • 史上最恶毒的帅哥:迷倒众美女,孟子都被他吸引,留下一个成语叫“暗箭伤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最狠毒的男人,成语暗箭伤人,暗箭伤人祸及子孙

    1/人不可貌相 [var1]古人总爱说“红颜祸水”,漂亮的女人很危险,轻则败家,重则祸国,这其实是对女性的最大不公。好人与坏人是不分男女丑俊的.有时,一个长相超级帅的美男,也会做下令人不齿之事的。就如陈佩斯在小品《主角与配角》中说朱时茂的那样:“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

  • 北宋也出了个“赵括”,把无能、无耻演绎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赵括,北宋第一无耻皇帝赵光义,赵括真正的战神

    当年长平之战,赵括一个人坑死了四十万赵军,成功地把自己作成了“纸上谈兵”的代言人,这项纪录后人一度望尘莫及。没成想,千百年后的北宋,竟然有人敢来挑战擂主赵括的“草包金腰带”。他的名字叫葛怀敏。[var1][var1]还别说,二人不仅带兵打仗的作风雷同,就连身世和经历也是如出一辙,不信您来看。赵括他老

  • 楚国馥雅公主历史原型为何各有说法,事实真相到底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馥雅公主大结局,楚国云梦公主结局,历史上的馥雅公主

    [var1]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是楚国公主马馥雅,在历史上对她的原型各有各的说法,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在11年下半年热播电视剧《倾世皇妃》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楚国亡国公主马馥雅与蜀国大皇子孟祈佑、北汉大皇子之间的恩怨情仇。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同名小说中的馥雅公主,都是活泼善良、医术超群、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然

  • 南渝先生:屈原 千古端午 祭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于端午节爱国诗人屈原的资料,端午祭屈原图片,端午祭屈原的诗句一年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又称端阳。到了那天,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在门前悬挂艾草,以此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相传这一天是屈原投身汨罗江的日子。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有着瑰丽的楚地神话色彩,和《诗经》同为古代诗歌的两大源

  • 大叔登上鉴宝节目,号称手中宝剑是赵云佩剑,专家表示剑是春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次在家休息的时候,朋友突然打电话给他,说这几天在国外有拍卖会,现场有一把剑,说不定是赵云的青手剑,问他会不会来参加。大叔一听说是赵云的剑,觉得值了,立马带着钱飞到了国外。大叔第一次叫价,筹到了8万美元。在场的人都想不通这剑的来历,也没有人抢他。[var1]大叔满意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十万。两人一

  • 孙膑被庞涓陷害的膑足还被在脸上刻字后,他又是如何报复庞涓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对庞涓的报复有多狠,庞涓和孙膑电视剧,扬琴戏大全孙膑斗庞涓

    任谁也不会想到和猪抢食的男人居然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计圣”孙膑。而孙膑之所以会沦落到被膑足、黥面还全都是靠了他的老同学庞涓所赐。[var1]孙膑本来也不叫孙膑,这个名字都是他后来为了时刻不忘膑足之刑而改的。最初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二人都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而孙膑天赋过人,皆因他是“兵圣”孙武的

  • 苏秦对手是张仪,而张仪对手是公孙衍,鬼谷派每代只收两个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秦张仪公孙衍谁厉害,公孙衍和张仪资料,张仪母亲开导张仪

    [var1] (鬼谷子) 而在实际上,张仪纵横天下的时候,苏秦还没有成名,而苏秦成名的时候,张仪却已经死了。张仪死于公元前309年,苏秦死于公元前284,这个时间段跨越了25年。苏秦从出名到佩六国相印时,他的大部分政治活动都是在张仪死后才开始展开的。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竹简证实

  • 骂哭孙权,堪称东吴教父,整个吴国都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国太骂孙权,东吴的谁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孙权死后东吴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此人就是东吴一代名臣张昭!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有印象,他在赤壁之战前夕,力主投降曹操,是著名的主和派,他怎么有胆量敢斥责孙权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话说张昭是彭城人,年轻的时候非常好学,研习《左氏春秋》,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一代名士。之后官府多次征召张昭为官,但张昭都不答应,甚至惹怒徐州刺史陶谦,将其

  • 战国第一奸臣:诋毁廉颇、害死李牧,直接导致赵国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和李牧谁年纪大,廉颇怎么评价李牧,廉颇vs李牧

    史书上关于郭开的史料并不多,确切地说只记载了两件事,不过就是这两件事,足以让郭开成为战国第一奸臣!战国时期名将如云,其中有四大名将最厉害,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其中赵国有两位,就是李牧、廉颇。赵国的这两位名将的出走、被杀都与郭开有直接关系![var1]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受损,燕国认为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