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后临朝:困顿的武则天,如何实现第二春?

天后临朝:困顿的武则天,如何实现第二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4/1/25 11:10:14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权力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天后临朝。此事发生在公元674年,用这一年作为分水岭去看待武则天这个人,恐怕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果在公元674年,武则天得个什么病死了,那么她在历史上的评价将会是像长孙皇后一样,是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富国强兵的贤内助。

因为在此之前,武则天虽然在大唐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十五年,虽说也有牝鸡司晨的嫌疑,可是她的所有举动都在合理范围之内,没有任何谋朝篡位的迹象,历史学界公认武则天有狼子野心的转折点就是这个天后临朝。

在过去的十五年时间里,由于唐高宗的身体有问题,把一部分国家权力交给武则天打理,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二圣临朝。但这种现象并不算僭越。因为在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就出现过这种二圣现象。可没有人会觉得独孤皇后心怀不轨。

天后跟皇后一字之差,可在中国古代的礼法里,确实有天壤之别,天,是皇帝独享的。现在突然变成天皇天后。这不就是在分享皇权的神圣性吗?

内忧外患

我们要是知道武则天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这些礼法屏障的,就知道这个女人能够取得后来的成就绝对不是偶然。一般人肯定会觉得这是武则天的势力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结果,可是恰恰相反,在之前四年公元670年恰恰是武则天力量最为虚弱的时候,那一年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首先是对外战争方面,强势崛起的吐蕃占领了唐朝的西域都护府,然后又在大非川之战击败唐朝名将薛仁贵打破大唐不可战胜的神话。

仁贵退屯大非川,吐蕃相论钦陵将兵四十馀万就击之,唐兵大败,死伤略尽。仁贵、待封与阿史那道真并脱身免,与钦陵约和而还。敕大司宪乐彦玮即军中按其败状,械送京师,三人皆免死除名。

然后是已经被灭了国的高句丽百济两个国家蠢蠢欲动,老朋友新罗在后面扇阴风点鬼火图谋不轨。

高丽酋长剑牟岑反,立高藏外孙安舜为主。以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之,安舜杀剑牟岑,奔新罗。

国家内部发生了大规模的旱灾,连皇帝都只能跑到洛阳去避难。

关中旱,饥。九月,丁丑,诏以明年正月幸东都。

更重要的是十五年前跟着武则天革长孙无忌命的那群翊赞功臣,李义府袁公瑜许敬宗这些人老得老、死得死。

壬辰,太子少师许敬宗请致仕;许之。

武则天本人则因为公元663年,上官仪搞的那个离婚事件,被唐高宗狠狠地敲打了一次,虽然那次事件以上官仪被唐高宗当成替罪羊丢出去而结束,表面上看起来唐高宗输了,实际上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那就是狠狠地警告这个皇后,你的生杀予夺可是全都掌握在我手里的哦。从此以后那七年时间,武则天都不敢在朝廷上面扩张自己的势力,以至于老同志死了之后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

还有就是武则天92岁的老母亲杨老太太也在这一年走了,武则天尚未成功之后,家里的人非但没有成为她的助力,反而一个个跳出来跟她作对,比如她的大姐韩国夫人,外甥贺兰敏月,还有武元爽两兄弟。只有一个杨老太太愿意为她说话,现在这唯一的感情支柱都没了。

现在朝廷上面因为国家接二连三出了事情,你武则天又是监国的直接责任人,是不是应该做出交代啊?面对着气势汹汹的反对派,武则天,又是如何实现政治突围的呢?

以退为进

第一步是如你所愿,主动认错。可我们知道政治上是不能随便认错的,因为一认错别人就可以以这个为突破口,不停地给你扣帽子,认错就是失去话语权,搓圆摁扁完全在别人的一念之间。武则天为什么要主动认错呢?

因为对朝廷大臣来说,武则天认错是个好事,可以随便收拾她。可是对于皇帝唐高宗来说,武则天是不能够认错的,因为在古代有一个说法叫作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承认了武则天负有政治责任,那也等于承认了武则天是国家的实际管理者这个事实,这是不行的。这置朕于何地啊?所以:闺月,癸卯,皇后以久旱,请避位;不许。

天下人都睁大眼睛看清楚了,我可是心系天下大公无私的,只是皇上不让我辞职而已,并非我恋占权位啊!

重建党羽

第二步就是扶持外戚,原来武则天也尝试过这条道路但是家里的人个个都把她当仇人。扶持起来的外甥贺兰敏之更是把自己妹妹跟母亲的死归咎她身上。最后只能忍痛割爱亲手毁掉这个不听话的棋子。

可是想要在朝廷上面的宰相团队里头安插人手也是不行的,由于长孙无忌留下的阴影,唐高宗对宰相天然不信任,所以才把自己的老婆扶起来制衡他们,可对于武则天他也不能说是百分百放心,所以他又拉拢着宰相制衡自己老婆。

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他的安全。

所以武则天敢在这里打主意一定会被剁手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自己娘家两个侄子可以培养一下,虽然跟武元爽两兄弟苦大仇深,可都是上代人的事了。于是就把流放在岭南的武三思武承嗣找回来,让武承嗣做宗正卿,看着老李家的龙子龙孙。让武三思当右骁卫大将军,染指军事力量。

外戚终究不如李义府他们好用。毕竟宰相决国家之权。不把手伸到那里,对国家的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可我们前面说过做这种事情要被剁手的,武则天想出的办法还是跟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架空。当时她为了弥补自己政治力量的空缺,就主动承担起了,修理文书的工作,这就导致她的手下聚集了一群地位比较低的文学团队,宰相团队之所以有话语权就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处理能力。

武则天能力再强,难道能够管得了所有国家大事吗,你又不是有三头六臂,最后还不是依靠我们,所以话语权就他们的手里,现在不用你们了,我自己也可以找人来管理。这群人也就是所谓的北门学士。

欲擒故纵

完成了这第三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武则天开始忽悠唐高宗给自己的老祖宗追封:

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简公为宣皇帝,妣张氏为宣庄皇后;懿王为光皇帝,妣贾氏为光懿皇后;太武皇帝为神皇帝,太穆皇后为太穆神皇后;文皇帝为太宗文武圣皇帝,文德皇后为文德圣皇后。

古代有避讳这个说法,既然你把老祖宗都封为皇帝皇后,那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就要避讳啊,改改称呼吧。

史记: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改元,赦天下。

这个时候皇帝反应过来,也已经晚了,朝令夕改,无异于打自己的脸。武则天实至名归,还想像以往那样动她,已经很难了。

女皇陛下,真高。

更多文章

  • “一片冰心”的王昌龄被人害死,宰相为他报仇,还留下一句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冰心与王昌龄,王昌龄死亡细节,王昌龄30首诗

    说起古代文人的黄金时代,我们往往向往的是宋朝。那时朝廷重文轻武,文官俸禄高,而且还不随便杀害上书言事的士大夫,让许多后世文人心向往之。其实,在唐朝时,引言获罪的人很多,但真正因言而死的文人却并不少见,这与明清完全不同。而且,在唐朝文人之中,普遍存在侠义之风,他们互相赞美,结伴出游,纵酒高歌,书写了一

  • 南北朝有个奇葩皇帝,在皇宫里养了几十头驴,天天折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北朝最奇葩皇帝,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南北朝爱唱戏的皇帝

    公元472年,33岁的刘彧挂掉了,年仅9岁的太子刘昱被立为新皇帝。按辈分,刘昱是刘宋头号变态昏君刘子业的堂弟,大家都觉得,这个小皇帝就算再变态,也肯定不会超过刘子业吧?可惜,老刘家的人就是超乎大家的想象,这个小刘昱,比起刘子业来,也丝毫不逊色。刘昱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流窜,每天就像上班一样,吃完早饭

  • 唐代养马有方法-漫谈唐代时期的马政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马政,唐代马政有多厉害,唐代马政与边防的关系

    从外在论观点剖析唐代马政制度可以发现,唐代的马政制度受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对外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明显。一、唐代的马政制度1、 完备的马政管理唐代的马政思想集中体现在马政制度上。马政,可以认为是古代人养马、用马之制度。时至大唐,马政的内容更为丰富,马此时已被视为物化了的神灵,它不仅仅是驰骋

  • 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竟被爷爷抢了皇位,尊为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惠帝的地位传给了谁,晋惠帝儿子,经典传奇晋惠帝

    如此糊涂昏庸的皇帝,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怪不得思想家王夫之评价他:“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 而在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身上,还闹出一个大笑话,就是他竟被爷爷抢了皇位,并尊为太上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段历史,抢他皇位的这位爷爷,就是司马懿之子司马伦。 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司马伦是最小

  • 武则天临终前,看到床头出现一80岁老头直呼:狄仁杰骗得我好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武则天晚年和狄仁杰对话,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发生的故事

    要知道,武则天和狄仁杰可是史上有名的模范君臣。武则天非常器重狄仁杰,并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他为国老。狄仁杰年迈退休之时,武则天也总是不允,希望能一直看到狄仁杰。后来狄仁杰去世之后,武则天倍感伤心,还问老天为什么要夺走她的国老。由此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亲密的。而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得到武则天的信任

  • 大诗人杜牧想考状元,却没想到前四名早就被人内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诗人杜牧资料,唐代十大诗人杜牧,杜牧是风流才子吗

    那天,主考官崔郾正准备去东都洛阳主持考试,同事们都来给他送行,这时候,大名士吴武陵来了,朝崔郾招了招手。崔郾对这位吴老先生向来很尊重,就赶紧过去接待,又是倒茶又是递烟。吴武陵摆了摆手,说:“别这么客气了,我来没别的事,就是想给你推荐一个人,我在太学听学生们都在谈论一篇文章,叫《阿房宫赋》,写得太好了

  • 隋朝是如何灭亡的,与隋炀帝三征高丽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三征高丽失败原因,征高丽,三征高丽的原因

    翻看中国历史,只有清朝的雍正皇帝有幸跟隋炀帝共享一个套餐。就连传说中的夏桀商纣都没有这个资格。作为亡国之君隋炀帝是罪有应得还是别人在他身上泼脏水,看我慢慢道来。杨广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一般都会把罪过归罪于当时的统治阶级昏庸无能,而不会在亡国之君身上做文章,你看汉朝灭亡了没有人说汉献帝昏庸残暴吧,唐朝

  • 韩愈的文章天下第一,却三次落榜,其实你也会遇到这种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愈最经典的16字资料,韩愈最奇葩的文章,韩愈的贡献

    韩愈的文章水平自然没得说,那么为什么三次都没考上呢?咱下面就来看看。贞元三年(787年),19岁的韩愈第一次进京考进士,19岁,也就是现在高考生的年龄,韩愈仗着才华横溢,很快就写完了,踌躇满志。但遗憾的是,韩愈的文章虽好,却没有得到考官的赏识,只好郁闷地回到老家,继续苦读。接下来的几年,他又考了两次

  • 如果吕雉真的称帝,她会像武则天一样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雉和武则天谁比较狠,吕雉为什么不自己称帝,吕雉比武则天差远了

    吕雉的权力范围、对权力的控制力,跟武则天相比毫不逊色,大臣们都称她为“陛下”,她自己也自称“朕”,可以说,吕雉什么都有了,只是没有正式称帝罢了。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果吕雉真的称帝,她会像武则天一样成功吗?吕雉的性格非常刚毅,在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吕雉是出了大力的。尤其是刘邦在铲除韩信等开国功

  • 杨贵妃倾国倾城,迷得唐玄宗皇位都丢了,为何没有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是杨贵妃尴尬的身份所造成的。杨贵妃毕竟是唐明皇从自己儿子手中抢来的,后世传为经典爱情佳话,但在当时绝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还多亏唐朝风气开放,要放在理学严谨的宋代,唐明皇和杨贵妃不知道要被朝臣骂成什么样子。因此,本已虚设的皇后之位,没有理由让乱伦关系而来的杨贵妃担任。二是政治时局所造成的。杨贵妃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