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片冰心”的王昌龄被人害死,宰相为他报仇,还留下一句名言

“一片冰心”的王昌龄被人害死,宰相为他报仇,还留下一句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96 更新时间:2023/12/4 16:04:47

说起古代文人的黄金时代,我们往往向往的是宋朝。那时朝廷重文轻武,文官俸禄高,而且还不随便杀害上书言事的士大夫,让许多后世文人心向往之。其实,在唐朝时,引言获罪的人很多,但真正因言而死的文人却并不少见,这与明清完全不同。而且,在唐朝文人之中,普遍存在侠义之风,他们互相赞美,结伴出游,纵酒高歌,书写了一首首盛唐风云的欢乐篇章。

比如,杜甫一生困窘,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然而总有朋友愿意接济他。王维投降了安禄山,接受了伪职,也有很多人为他求情,保留了他的性命。李白加入了永王的幕僚,而永王作乱被平息后,他被投入大牢,但还是有人奔走呼吁,将这位天才救出。

不过,在这些文人之中,还是有倒霉蛋的,他就是王昌龄。王昌龄的考试运气很好,唐朝科举考试不止一场,有着非常复杂的晋级考试,但他每次都能考中,名次还不低。但就是这样一位应试和素质型双人才,却在官场之中经历坎坷,始终是底层小吏。

直到他六十岁的时候,他还是担任龙标尉,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县城的派出所所长。这个工作一干就是八九年时间,正好爆发了安史之乱。当地战火纷飞,王昌龄辞官而归,准备回老家归隐。没想到路过亳州的时候,竟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写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等气魄诗歌的文人,就此陨落。

为什么闾丘晓要杀王昌龄?史书记载很少。《唐才子传》中,有一句描述是“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别的方面我们都已经很清楚了,唯有这个“忌”字却很显眼。

综合考虑王昌龄为官的过程,他本身就是一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性格,经常得罪人。他的仕途坎坷,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为人疏狂,不拘小节,名声不佳。所以他曾在《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中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为自己的解释。因此,有理由认为,闾丘晓是因为忌恨王昌龄而下毒手的。

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王昌龄是在国难当头,辞官而逃,所以被闾丘晓问罪的。这个说法,看起来有点道理,其实根本说不通。当时连唐玄宗都带头逃离长安,又何况其余的官员。王昌龄担任的不过是没有品级的小官,更何况他已经六十岁了,你指望一个六十岁的老诗人,以县城为根据地,扑灭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

不管是怎么解释,王昌龄遇害是板上钉钉的,仇家也是记录得清清楚楚的。但他死了一年之后就可以瞑目了,因为已经有人帮忙他报仇。此人叫做张镐,当时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他奉命调兵增援睢阳抵抗的张巡,然而张巡死守睢阳数月,最终城陷。

很多远道的军队,都在赶来的路上,远水解不了近渴。然而,近在咫尺的谯郡太守闾丘晓却拥兵自重,迟迟不愿意发兵。

张镐见到睢阳十室九空的场景,勃然大怒,要抓住闾丘晓问罪。这种大事,既然问罪就是死罪,闾丘晓当场求情:我还有年迈的父母奉养,能不能放我一条生路?

张镐冷冷一笑,这笑容虽然冷,说出来的话却是冰火两重天: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

冰是相对于闾丘晓而言,他现在才知道这是必死之局,也才知道张镐杀他的另外一层意思。暖的是天下人心,王昌龄的死,在那个年代并不算什么,但宰相的这句话,让多少文人涌出热泪。当然,据说张镐与王昌龄并没有什么交集,也不会起这个念头。主要是同为边塞诗人,与王昌龄齐名的好友高适当时任淮海节度使,他暗中出力,为王昌龄报仇。

更多文章

  • 南北朝有个奇葩皇帝,在皇宫里养了几十头驴,天天折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北朝最奇葩皇帝,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南北朝爱唱戏的皇帝

    公元472年,33岁的刘彧挂掉了,年仅9岁的太子刘昱被立为新皇帝。按辈分,刘昱是刘宋头号变态昏君刘子业的堂弟,大家都觉得,这个小皇帝就算再变态,也肯定不会超过刘子业吧?可惜,老刘家的人就是超乎大家的想象,这个小刘昱,比起刘子业来,也丝毫不逊色。刘昱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流窜,每天就像上班一样,吃完早饭

  • 唐代养马有方法-漫谈唐代时期的马政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马政,唐代马政有多厉害,唐代马政与边防的关系

    从外在论观点剖析唐代马政制度可以发现,唐代的马政制度受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对外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明显。一、唐代的马政制度1、 完备的马政管理唐代的马政思想集中体现在马政制度上。马政,可以认为是古代人养马、用马之制度。时至大唐,马政的内容更为丰富,马此时已被视为物化了的神灵,它不仅仅是驰骋

  • 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竟被爷爷抢了皇位,尊为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惠帝的地位传给了谁,晋惠帝儿子,经典传奇晋惠帝

    如此糊涂昏庸的皇帝,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怪不得思想家王夫之评价他:“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 而在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身上,还闹出一个大笑话,就是他竟被爷爷抢了皇位,并尊为太上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段历史,抢他皇位的这位爷爷,就是司马懿之子司马伦。 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司马伦是最小

  • 武则天临终前,看到床头出现一80岁老头直呼:狄仁杰骗得我好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武则天晚年和狄仁杰对话,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发生的故事

    要知道,武则天和狄仁杰可是史上有名的模范君臣。武则天非常器重狄仁杰,并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他为国老。狄仁杰年迈退休之时,武则天也总是不允,希望能一直看到狄仁杰。后来狄仁杰去世之后,武则天倍感伤心,还问老天为什么要夺走她的国老。由此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亲密的。而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得到武则天的信任

  • 大诗人杜牧想考状元,却没想到前四名早就被人内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诗人杜牧资料,唐代十大诗人杜牧,杜牧是风流才子吗

    那天,主考官崔郾正准备去东都洛阳主持考试,同事们都来给他送行,这时候,大名士吴武陵来了,朝崔郾招了招手。崔郾对这位吴老先生向来很尊重,就赶紧过去接待,又是倒茶又是递烟。吴武陵摆了摆手,说:“别这么客气了,我来没别的事,就是想给你推荐一个人,我在太学听学生们都在谈论一篇文章,叫《阿房宫赋》,写得太好了

  • 隋朝是如何灭亡的,与隋炀帝三征高丽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三征高丽失败原因,征高丽,三征高丽的原因

    翻看中国历史,只有清朝的雍正皇帝有幸跟隋炀帝共享一个套餐。就连传说中的夏桀商纣都没有这个资格。作为亡国之君隋炀帝是罪有应得还是别人在他身上泼脏水,看我慢慢道来。杨广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一般都会把罪过归罪于当时的统治阶级昏庸无能,而不会在亡国之君身上做文章,你看汉朝灭亡了没有人说汉献帝昏庸残暴吧,唐朝

  • 韩愈的文章天下第一,却三次落榜,其实你也会遇到这种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愈最经典的16字资料,韩愈最奇葩的文章,韩愈的贡献

    韩愈的文章水平自然没得说,那么为什么三次都没考上呢?咱下面就来看看。贞元三年(787年),19岁的韩愈第一次进京考进士,19岁,也就是现在高考生的年龄,韩愈仗着才华横溢,很快就写完了,踌躇满志。但遗憾的是,韩愈的文章虽好,却没有得到考官的赏识,只好郁闷地回到老家,继续苦读。接下来的几年,他又考了两次

  • 如果吕雉真的称帝,她会像武则天一样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雉和武则天谁比较狠,吕雉为什么不自己称帝,吕雉比武则天差远了

    吕雉的权力范围、对权力的控制力,跟武则天相比毫不逊色,大臣们都称她为“陛下”,她自己也自称“朕”,可以说,吕雉什么都有了,只是没有正式称帝罢了。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果吕雉真的称帝,她会像武则天一样成功吗?吕雉的性格非常刚毅,在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吕雉是出了大力的。尤其是刘邦在铲除韩信等开国功

  • 杨贵妃倾国倾城,迷得唐玄宗皇位都丢了,为何没有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是杨贵妃尴尬的身份所造成的。杨贵妃毕竟是唐明皇从自己儿子手中抢来的,后世传为经典爱情佳话,但在当时绝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还多亏唐朝风气开放,要放在理学严谨的宋代,唐明皇和杨贵妃不知道要被朝臣骂成什么样子。因此,本已虚设的皇后之位,没有理由让乱伦关系而来的杨贵妃担任。二是政治时局所造成的。杨贵妃受到

  • 狄仁杰为何能桃李满天下?他去世后武则天说了四个字字字揪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狄仁杰死在武则天前还是后,武则天秘史狄仁杰,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说起李世民你肯定会想起,房玄龄、魏征等名臣。那说起武则天,那就必须提起狄仁杰。唐高宗时期,狄仁杰一直被埋没,总是担任一些地方上的职位。然而金子总会发光,虽然狄仁杰一直庸碌到了60多岁,但是武则天即位后,狄仁杰的才华被彻底发掘,从而大放光彩。由于狄仁杰年事已高,所以武则天都尊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