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入主成都时,赵云劝住刘备分田地会不会得罪了很多人?

入主成都时,赵云劝住刘备分田地会不会得罪了很多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11 更新时间:2024/1/23 8:20:32

压倒成都最后一根稻草是马超在城头的喊话,益州军民惮于西凉军的凶悍,权衡利弊后,刘璋终于献城让位,毕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嘛!

虽然是兵临城下几十天,当北城门大开迎接新的主人刘备时,久居川北山沟葭萌的北方军队立即被城市一种淡淡的富庶、悠闲、恬适的生活氛围所感染。

东汉末年的成都可以说是锦绣天府,七百里岷江流域为益州创造了多少财富!眼快手快的诸葛亮的确有眼力,不过真正立下具体功劳的还是“弃暗投明”的法正庞统等旧臣。

建安十九年(214)夏天的三伏季节,比这两天还热,距今1807年的成都,新的主人刘备却不怕热,穿上全套冠服,登上权座。寄人篱下近二十年的刘皇叔,拥有成都皇城府是理所当然。

北方残酷的战乱使中原大地哀鸿遍野,而益州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长期的平静安定,所以益州财政相当富裕,位于现在成都天府广场的皇宫内库,储存着大批量的黄金、白银、铜钱、锦绣。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

头等功臣诸葛亮、法正、关羽和张飞,真的做到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上‬面‬的‬四‬位‬功‬臣‬,‬每‬人‬黄金五‬百‬斤‬(‬存‬疑‬)‬、‬白‬银‬一千斤‬、‬铜‬钱五‬千‬万‬,‬蜀‬锦‬一千‬匹‬。‬其‬余的按‬级‬分‬配‬奖‬赏‬。‬

上面的记述来自裴松之注《赵云别传》,我对此存疑,因为汉末三国时期的黄金数量大为减少,作为货币地位已经逐渐失去,金价于是大幅上涨,黄金转而用于装饰和艺术品,如果确实是货真价实的五百斤黄金,那的确不得了!

当然,上述四位大臣打下了江山,理应得到如此丰厚的奖赏,我不是忌妒,只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而己。

汉末三国时期,金银财宝只能自己贮存,那时没有钱庄、票号,要使用巨大数额的金银送礼、行贿,不但麻烦,而且“露白”惹祸。如果送对方的府邸、田地,不但隐蔽,而且实在,在农耕时代,土地就是命根子。

蜀汉政权的许多人盯上了不动产,那时的不动产概念和今天一样,九里三分蓉城内的皇城一带,土地寸土寸金,府邸当然是豪宅;而在城外,是旱涝保丰收的水田、地主庄园......

由于刘备当时剑指成都,在今天的广汉打得不可开交,城市里的官绅、土豪、地主从成都的南边外逃,他们“和尚跑了庙子在”,房屋、田园都是无主财产。

据裴松之注《赵云别传》记载,进了城的和留在城中开城门引路的官员,都纷纷向刘备建议:“大王,干脆把这些房地产分了嘛!”

据《三国志.吕布传》,当年流亡中的刘备对于房地产、田地是不屑一顾的。繁华的荆州,在刘表举办的社交酒席上,一个叫许氾的商人,恭敬的递上自己的“名片”,那时叫“爵里刺”,或称“奏刺”、“名刺”,如果现在你递给别人一张名片,称为“名刺”,这个没有问题,正确。

许氾就是当年的房地产“倒爷”,刘备仗着自己的“皇叔”身份,瞧不起社会上的这类商人,用他的话说,他们仅仅只是“求‬田问舍”郎‬而‬已‬。‬

但是,刘备现在的身份变了,自己的部下也来“求田问舍”,他很为难,用一口标准的河北方言含糊应对。

只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坚决反对这种“求田问舍”的汹汹官意!赵云义正辞严的在蜀汉政权的扩大会议上发言:“以前的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现在我们面临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曹操的虎视耽耽,肯定不应该追求奢华的生活,何况益州民众因为战乱而离乡背井,现在应该招贴广而告知,通告财产原主来认领自己的房地产,他们安居乐业了,我们才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赋税资源,才谈得上对抗外界威胁!

这一番发言,充分说明赵云有自己明确的政治方向,那就是打倒曹操,清除献帝君侧,恢复汉室。

闻听此番言论,刘备老脸微微一红,立即命令会议记录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按照子龙的建议办理。”

刘备取成都后,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之前,他“身在益州心在备”,利用刘璋派他到葭萌(广元昭化)的机会,输诚刘备,成都易主后,法正、谯周、许慈等文人旧臣,都希望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对于“求田问舍”的诱惑,心头暗暗叫好。

其实这是封建社会的人之常情,整个朝廷,衮兖诸公,对此都“王顾左右而言他”,赵云公开站出来断了这些人的财路,同朝为官,情何以堪?

可贵的是赵云尚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敢说敢当,就如当初的长坂坡一样,只有他一人一骑杀了曹营七进七出,就是凭借自己一颗忠诚的心。

巜三国志.法正传》“(先主)以正为蜀郡太守、扬威将军、外统都譏,内为谋士,一餐之德,睚眦(龙的九种之一,以凶恶著称)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连诸葛亮都看不下去了:“法正于蜀郡太纵横。”

法正与谯周都是同僚旧臣,对赵云的怨恨,通过谯周的学生陈寿暴露了,陈寿在《三国志.赵云传》中,对赵云的叙述极为简单、差评,他最后对赵云的评价是:“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解释一下:‬赵‬云‬刚‬强‬勇‬猛‬,‬充‬当‬战‬将‬,‬与‬灌‬婴‬、‬夏‬侯‬婴是一样的人物吧‬?‬把‬“爪‬牙‬”解释为‬“勇‬猛‬”;一一我‬醉了!‬

结语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赵云之所以长期抑郁不得志,根本的原因就是被“边缘化”了,被“忌妒”了,只有诸葛亮看不过意,在后蜀时代的第一次北伐中带上了他,还是希望他能够有一次机会表现自己,今后也可以给予他应有的荣誉,不过,天不遂人意,“失街亭”后的北伐于岐山止步,赵云从此解甲归田,终老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鹤鸣山”。

更多文章

  • 吕布杀死董卓后,如果王允招降李傕、郭汜及西凉军,大汉能中兴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布配合王允诛杀董卓,王允向董卓下跪视频,终极三国董卓杀死王允

    因为函谷关以东,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诸侯实力太强了,即使王允杀死董卓,降服李傕、郭汜及西凉军,关东诸侯也未必会听从长安的号令。事实上由于东汉地方豪强势力坐大,使得东汉社会精英对皇帝并不尊重,或者说对所谓合法皇帝并没有那么尊重。我这里可以个大家举一个例子,汉灵帝解除党锢之禁后,号称“八厨”的王芬就曾经准备

  • 只因一个人的出现,汉武帝无奈出兵朝鲜,导致领土变成属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征服朝鲜了吗,汉武帝打到朝鲜没有,汉武帝收复朝鲜

    尽管卫满自立为王,但说到底只不过是辽东太守的下级。故而,当时的朝鲜连属国都算不上。可是有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此人便是卫满的孙子卫右渠。这小子不是个好家伙,卫满死后,他继承父职,替汉廷治理朝鲜,但身为汉臣的卫右渠做梦都想当上真正的朝鲜王,私下小动作不断,当时正是汉匈战争最激烈、最血腥的敏感时期,

  • 卞夫人娼妓出身,曹操为什么对她宠爱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夫人排名,曹操夫人卞氏的故事,卞 夫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娼妓”和“倡妓”不是一个职业。可能很多朋友会把卞夫人认为是前者。但卞夫人却是后者,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要不要卖身了。倡妓是只卖艺不卖身。好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再来聊一聊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一生可以说是妻妾成群。但为何在众多女人当中。他却选择了出身卑微的卞夫人作

  • 此人射瞎李自成一只眼,却为救李自成战死沙场,清朝史书把他删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十大预言,84版闯王李自成,甘肃李自成墓挖掘

    为何李自成对开封城这么纠结执着?当然不是为了吃开封灌汤包。而是因为开封城在明朝是重镇中的重镇。明朝洪武初年,明太祖为定都何地犹豫不决,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朱元璋还亲自来到开封考察,结果很满意,一度决定定都于此,毕竟这里是北宋故都,宋亡于元,元亡于明,正好一个轮回,何况是朱元璋等红巾军起兵,本来

  •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悲痛不已的婚姻生活:可惜生不逢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千古才女李清照,李清照确实古今才女第一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近况

    李清照,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当人们读到她的诗句时,心中无不涌起一种仰慕钦佩之情。然而,这位令人羡慕的才女背后却有着一段让其悲痛不已的婚姻生活。李清照的生命中一共经历了两次婚姻。李清照的第一次婚姻众所周知,是与才子赵明诚的婚姻。1101年,年仅18岁的李清照,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在汴京成婚。当时

  • 白手起家的三位皇帝刘邦、刘秀和朱元璋三位,谁的个人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和朱元璋谁是真正的草根,朱元璋和刘邦谁才是白手起家,刘秀和朱元璋谁惨

    刘邦,这个只比秦始皇只小四岁的男子。早期是个地痞和无赖(仅仅是外表)。但刘邦绝对是具有领袖气质的领导者。他完全做到了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刘邦的早期生活在战国的晚期。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刘邦成事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代表了新兴的利益集团。而不是代表了和项羽一样的守旧的六国贵族。以一个崭新的时代代表与阶

  • 皇太极与明朝和谈,双方几乎达成协议,为何崇祯最后坚决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太极跟崇祯谁死得早,崇祯与皇太极比较,皇太极与崇祯差多少岁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么必须先来了解一下这次谈判的背景,当时明朝内部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势力一天天壮大,连洛阳、襄阳这样的军事重镇都被农民军攻克了,北京也因此进一步受到了威胁。另一方面,明朝和满清的“松锦之战”刚刚结束,这场战争以洪承畴降清,明军大败而告终。皇太极迫切希望趁着这场战争

  • 明朝的国姓是朱,那百姓想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的做法太机智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孙子朱大福,朱元璋孙子朱景元小说,朱老太爷威胁朱元璋

    在历朝历代,对于吃食的限制有非常的多。例如唐朝的皇帝姓李,因为鲤和李同音,所以唐朝的皇帝就明令禁止百姓吃鲤鱼,即使抓到了鲤鱼也要放回河里。如果有人敢贩卖鲤鱼的话,就会被打几十大板。所以在唐朝,鲤鱼就是吉祥物的存在,在皇宫中可以随时看到鲤鱼的装饰和生活用品,例如鱼纹玉枕,鱼形挂坠等等。而到了宋朝的时候

  • 明朝的皇家陵园,共使用了230多年,埋葬13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明朝十大皇帝墓地,明朝皇帝坟墓分别在哪

    明朝先定都于南京,后迁都北京,因此明朝的皇帝陵寝也分布在南京和北京两处,其中北京最为集中,共有十三位皇帝的陵寝。位于北京市区以北昌平区天寿山麓,就是明十三陵的所在地了。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葬于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以及第七位皇帝朱祁钰不被承认,陵墓被毁以外,其他的皇帝都埋葬于十三陵

  •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景山自缢后是谁将他埋葬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崇祯皇帝在哪自缢,揭开崇祯皇帝自缢的秘密,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公元1627年,年仅16岁的朱由检即位。他和大部分皇帝一样,怀有美好的梦想,希望做出一番大事业。上位之初,勤政廉政,大力清除阉党。然而,他生不逢时,刚上位不久,北方便大旱,接连好几年,颗粒无收,后又因旱灾引发了瘟疫。与此同时,内地起义不断,北方的皇太极也不断侵扰明朝领地。公元1644年,李自成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