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对李朝的数次攻击使李朝对其十分畏惧

清朝对李朝的数次攻击使李朝对其十分畏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86 更新时间:2024/1/21 3:14:39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国家的自信来源于自身实力的强大,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而半岛上的政权自从高句丽之后,这战斗力就一直没在线,这就决定了其有不能独立自主的“墙头草”属性,只能依附于大国存在。想当年还叫高丽那会臣事于元朝的时候,高丽王王昛配合他岳父忽必烈一起剿灭东道诸王哈丹残部,高丽军真是一溃千里,高丽要不是岳父的因素都要被灭国了。这表现搞得忽必烈一头雾水,就问道:“尔国,唐太宗亲征尚不克,今此小寇,何畏之甚耶?”搞得高丽使者吴永仁非常没面子,不得不说些类似于“古今强弱不同耳”这样的马虎话混过去,忽必烈也没再往下问,给自己女婿的人点面子,毕竟仗打赢了,就随他去吧。

岁月流逝,光阴荏苒,中原王朝由元变成了明,半岛的政权也从王氏高丽变成了李朝,可是这战斗力那是相当的稳定,一如既往的差,万历时期又被日本狂扫,一月之内,八道沦陷,要不是明朝及时相救,那半岛自古以来就成日本领土了。所以,李朝的官方和知识分子对大明是比较感恩戴德的,经常以“父子”来形容两国关系,但是当大明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这个“孝子”却经常畏首畏尾,这也算是小国的求生之道吧!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李朝自“成化犁庭”后又一次大规模交锋还是在萨尔浒战役期间。从这次战役开始,李朝开了“对清屈服”之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举兵反明,四月攻克抚顺,七月攻克清河,辽东局势恶化,明朝举国震动。于是,明廷决定以倾国之力调集精锐挽回辽东局势。

而李朝与建州女真地理位置的便利,对后金的认识比明朝深刻多了,他们深知建州女真这几十年的发展,战力强大,绝非池中之物,“兵甲精明之容,铁马驰驱之状,有壮于唐兵”。“昉曰:‘闻见奴酋事,则形势甚为强盛矣。’王曰:‘老酋何以强盛也?’昉曰:‘老酋年老,死者无忧,不死则必有患于中国矣。军卒衣繡,着明银甲,少无困乏者。其强盛可知矣。’”“奴酋情形之凶逆,兵力之鸱张,十余年来,已作难当之虏。”“虽以天下之兵,恐难剿灭,所谓‘女真兵满万,天下不能敌者也’。此贼每称金之遗种,其穴完颜之地方,兵马之精强,不下于完颜。”

而大明一旦对后金诉诸于武力,一定会要求李朝派兵配合。而一旦出兵,必然是凶多吉少,此时的李朝以光海君为首的决策层恨不得将国土隐藏到外太空去,让大明看不见。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明廷正式要求李朝助兵,李朝则百般推诿,这就让明廷不能接受了,辽东经略杨镐大怒,“敕书内有此‘鼓舞朝鲜’四字,而鼓而不动,舞而不起,奈何?”

刘綎

由于明朝恩典太大(万历援朝之战),实在不好意思不去,就只能硬着头皮派了10000余人随明军刘綎部出征东路。然后,正如李朝决策层所料,八旗兵战斗力真的强,三营李朝兵在富察之野直接被干崩了,根据《满文老档》和幸存者李民寏的《自建州还后陈情疏》记载,李朝的火器部队基本成了烧火棍部队,只放了一次火器后,遭遇不利风向,硝烟、尘土使李朝兵无法瞄准,李朝左营、右营被八旗兵冲入,两营很快全军覆没。

而身在中营的姜弘立看见这一幕后,立刻决定率剩下的5000人向后金军接洽投降,并将前来朝鲜营中避难的浙兵驱赶出去,任后金兵屠戮。据《李朝实录》记载,当时的李朝主政者光海君早已密谕姜弘立与后金暗通,避免与后金发生冲突,“当弘立之渡江也,王以重违天朝督发,黾勉出师,而我国初非仇敌,实无攻战之意,密谕弘立遣人潜通虏穴。故深河之一,虏中先呼通事,弘立应时投附。”可见李朝想与后金和解的意图早已存在,姜弘立很有可能在执行最高指示,“光海与尔瞻,密教帅臣弘立观势向背,使虏勿为移兵击之”。

光海君李珲的本意是想奉行“中立外交”,虽有无奈之处,但无疑是坑了明朝一把。不过在努尔哈赤当政时期,李朝算是和后金算是相安无事。期间,李朝发生政变,李朝国内西人党亲明势力不满光海君与后金结好的政策,将其废黜,立李倧为国王,史称“仁祖反正”。

爱新觉罗·皇太极

直到八年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事情又有了新变化,为了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并铲除毛文龙。皇太极于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决定让阿敏、阿济格等人率军3万余人,渡过鸭绿江攻伐李朝,战斗过程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后金军先里应外合于十四日攻破义州,一路狂推,于二十六日就到达平壤,中途除了在安州和凌汉山城受到像样的抵抗外,李朝方面基本上是望风而降。二月初五,后金军逼近王京,李朝被迫议和,三月初三,双方在江都盟誓,两国结为“兄弟之国”,此即丁卯之役。

当然,如此屈辱的城下之盟,李朝方面自然是心不甘而情不愿,两国关系发展也很不和谐。李朝对后金互市、刷还逃人等要求各种抵制兼消极怠工,不过真正导致两国关系破裂的爆炸点还在于皇太极改元称帝这件事。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意欲称帝。要李朝国王上表称贺,并派使者“参荣”,被李朝拒绝。此事在李朝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李朝国内对清强硬派如洪翼汉等纷纷拿起批判的武器,敦促李朝官方与清廷迅速绝交,以示与虏不共戴天之意。“馆学儒生上疏,请焚虏书斩虏使,以明大义”。

洪翼汉表示:“臣闻今者龙胡(英俄尔岱)之来,即金汗称帝事也。臣堕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耳,此言奚为而至哉。”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举行登基大典,建国号为“清”,但在群臣行三跪九叩之礼的时候,李朝使臣罗德宪、李廓拒绝跪拜,于是“胡差等殴摔廓等,衣冠尽破,虽或颠仆,终不曲腰,以示不屈之意”。李朝使者的强硬很显然激怒了皇太极,皇太极表示这一定是李朝国王授意他们这么做的。“上曰:‘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无礼处难以枚举,是皆朝鲜国王,有意构怨,欲朕先起衅端,戮其使臣,然后加朕已背弃盟誓之名,故令其如此耳。’”

李倧

此事之后,皇太极让李朝使者携带书信一封,强硬“照会”李朝国王悔罪。李朝国王李倧在国内主战派的授意下回复了措辞强硬的书信,“我国无兵可挟,无财可资,而所讲者大义,所恃者上天而已”。

李朝的态度显然让皇太极和其他贝勒们非常惊讶,惊讶过后则是藐视,“朝鲜儿女之国,有何所恃而乃尔”,清方再派去使者进行出兵警告,“我以十一月二十六日,当举兵东来,尔国若遣使更讲和好,则虽发兵在道,当罢归。且我国称帝,南朝之所不能禁,而尔国欲禁之,何也?”“贵国多筑山城,我当从大路,直向京城,其可以山城捍我耶?”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清朝不仅将进攻时间告知,还将进攻方案也告诉了李朝,可见皇太极根本就没把李朝的军力当回事。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根据李朝人的记录,李朝除了嘴皮子管用,剩下的真是没啥可说的。快打仗了才发现“自强之策,尚未讲究”。

崇德元年十二月初十日,皇太极率12万清军开始渡鸭绿江,义州府尹林庆业驰启:“鸭绿江边,贼兵弥漫。是夕,贼兵分路渡江,罔昼夜倍道亟进”,皇太极按照既定方略,不攻沿路城池,直扑李朝首都王京。十二日,清军前锋部队500人,到达王京汉城。十三日,大队清军已至平壤城下。而李朝如何反应呢?史书载“上下慌忙,莫知所措”。十五日,李朝国王直接转进南汉山城躲避,而将王宫嫔妃、世子送往江华岛。二十九日皇太极率大军来到南汉山城在西门驻营。正月初一定下围城打援之策,以围困的方式逼李朝国王投降。

在围城期间,皇太极写了一封劝降信,要李倧出城投降,说是劝降,真是句句在侮辱李朝的国格:“尔朝鲜先世非归附辽、金、元三朝,每年奉贡称臣而图存者乎?历代以来,曾有不奉贡称臣于人,而得自存者乎?”“度尔之意,欲雪丁卯之辱,乃徒弃安乐,结祸于盟好之国也。而今遗弃城郭宫室遁入山城,以己罪,致国破民残,遗笑万年,又何以雪耻哉?既欲湔洗前辱,何不出战,乃效妇人匿迹遁藏耶?”

清军一面用红衣火炮轰击城中向李朝施压,一面又派部截杀各路援兵。期间又让多尔衮率军3万直扑江华岛俘虏李倧的家眷。走投无路之下李朝国王李倧只得开城投降。在三十日,于清军设立的受降坛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至此李朝完全臣服于清朝,按照李朝的说法是“自正月三十日以前,则为明国之臣子。正月三十日以后,则为大清之臣子”。

所以,真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怕,李朝被揍得实在是太惨了,批判的武器终究不如武器的批判,不得不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

更多文章

  •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分别对巩固清朝统治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康熙乾隆皇帝的先后顺序,康熙vs雍正vs乾隆,历史对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评价

    朝代终将覆灭,但国祚却有长短之分,有的王朝非常短命,有的却国运兴隆,享国数百年之久。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经营王朝比喻为叠积木的游戏,积木垒得越高,代表王朝延续得更久。但随着大厦的高度不断增长,其系统脆弱性也随之增加,因内部结构失衡或外力冲击而推倒重来的可能性就越大。要把积木堆得尽可能高,一则长远来看,首

  • 她和孙女同时嫁给乾隆,自己深受宠爱成为皇后,孙女却孤独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各种各样的清宫剧层出不穷,出现在了大屏幕上,给我们带来一系列视觉上的享受。关于富察皇后和乾隆的爱恋,在很多电视剧中都已经说明了,可见,乾隆皇帝真的是非常疼爱自己这样一位正气的富察皇后。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也是和皇帝的皇后有关,这个人就是富察皇后的孙女。大家可能并不了解,富察皇后是富察家族的嫡女,

  • 雍正王朝:雍正推行的“火耗归公”政策,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王朝火耗归公政策,火耗归公,雍正王朝雍正如何上位

    《雍正王朝》到了雍正继位执政阶段,这位亲眼目睹百姓疾苦的皇帝,针对康熙晚年积压的诸多弊政,实施了一系列有益于民生的改革。比如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等。这些“新政”,在大大减轻底层老百姓负担的同时,也必然损害着官绅地主阶层的既得利益。在地方上坚定推行雍正新政的李卫、田文镜,遭遇的阻力也是一波

  • 乾隆与华盛顿同一年去世,1799年的世界到底有多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皇帝与华盛顿,乾隆与华盛顿谁更伟大,华盛顿和乾隆是同一天死的吗

    他们又在同一年巧合的离世。这仿佛是为一个时代划上句号,为另一个时代掀起帷幕。而在1799年,世界似乎陷入一种疯狂,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战争的陆续爆发。在中国,清朝官府要面临四川、湖北、甘肃等地爆发的白莲教起义。这场起义爆发的时间,正是乾隆禅让退位的头一年。反叛的声浪不断席卷。乾隆皇帝虽然派遣大量军队,

  • 非嫔却以嫔礼葬,千里非孤坟,雍正老贵人相陪道荣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为什么用亲王礼葬,雍正为何发配莞嫔去蓬莱,雍正的吉太嫔资料

    老贵人,是清朝后宫史上一个稍有争议无定论的女人,多数观点认为,她是雍正的后妃,也有少数观点认为,她是康熙的后妃,只是在雍正朝加封。其中的“老”字,并不是指这个贵人的年岁已高,而是指她的姓氏。这两个在生前并无太大交集的人,去世之后,却有极深的缘分——两百多年来,同在一个园寝,相伴至今。那是在今唐山市南

  • 古钱币咸丰元宝市场参考价值及价格表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钱币咸丰元宝,咸丰元宝当百钱币价格表,咸丰元宝钱币价值多少钱

    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此枚咸丰元宝当五百总重:83g直径:5.8cm一件藏品品相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收藏品价格的差异,而

  • 湘军和太平军在安庆激战,陈玉成却带着援军跑来跑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玉成老婆,太平军攻破陈玉成,洪宣娇陈玉成什么关系

    太平天国兴起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江南。他们利用水师,顺江而下,在咸丰三年就攻破了南京,并改名为天京,定都于此。鼎盛时期,太平天国几乎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俨然和清政府分庭抗礼。然而,自曾国藩的湘军兴起后,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态势,不断进攻蚕食太平天国的控制范围。双方深知长江的重要性,太平天国因

  • 康熙这次出巡,遭遇几件烦心事,竟然还有人偷窥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没有想到,在这一路,却遭遇了很多不顺心的事。如果可以有选择,相信康熙会做出另外的决定。在一路上,皇长子胤禔带头向康熙说了太子的不少坏话。他说太子残暴,随意鞭打王公大臣;太子无礼,截留蒙古贡品;太子管束无方,放纵下属肆意妄为。胤禔是庶出的,在他前面四个皇子都夭折了,所以他实际上是皇长子。他非常聪

  • 清朝有一位考生,因为做人太老实,竟意外高中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最倒霉的状元是谁,清朝状元陈毓溎,清朝陕西韩城状元王杰

    在清朝中期,每年都会选拔一些成绩优秀的举人进京参加工作,什么工作呢?就是当个小秘书,帮着官员们处理一些繁琐的文件。要是没什么大志向,这样的工作也不错,中央机关,工作稳定,但要想登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就要继续考进士了。下面要说的这位毕沅(音同“元”)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毕沅被分在军机处,当个小秘

  • 200年前的顶级豪宅 建在大清龙脉之上 每一代主人非富即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100年前的中国第一豪宅,历史最久的豪宅,中国十大豪华古宅

    这座住宅就是曾经显赫一时的恭王府,他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代帝王,如同一面镜子,见证了大清王朝由盛至衰的进程。恭王府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 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相当于8.5个足球场。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据《宅经》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