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听不懂百官奏报的他如何应对?

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听不懂百官奏报的他如何应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4/2/4 2:18:30

接下来我们就用明朝万历皇帝作为典型案例来说一下,小皇帝们怎么应对这样的场景。

万历皇帝剧照

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可以说很不幸这么小就失去了父亲,不过隆庆皇帝给小小的朱翊钧(万历皇帝)留下了庞大的“家业”,可是对于朱翊钧来说,“家业”太过于巨大根本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想象的庞大。因此,小小的朱翊钧也不得不当上皇帝,撑起他庞大的“家业”——明朝。

明朝故宫

辅政大臣扶持

除了明朝以外,所有的朝代只要是皇帝年幼,肯定会选择族内亲信叔父、堂兄等代为摄政,有的朝代也有皇太后垂帘听政的现象。明朝就不同了,皇帝的亲属除了皇太子外,一到成年就会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不经皇帝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封地。那么,亲属不在身边的万历皇帝,只能依靠大臣作为辅政人选。

万历皇帝画像

有了辅政人员,那么百官们上报的奏折就有他们提前过目,用毛笔做了“票拟”,然后万历小皇帝在宦官的协助下,用朱笔做出批示即可。这也只是在平常应对百官的奏折之时的办法,每天的早朝是要当面答复百官们奏报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明朝规定凡是要奏报的事情必须前一天以奏折的形式上报给皇帝。明初规定,一天必须要向皇帝面奏185件事情,由于后来正统皇帝登记年龄较小改为早朝面奏八件事情为限。对于向正统、万历这样的小皇帝,一天即便是面奏一件事情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应答,所以临朝时提前给他准备好的稿纸放在衣袖里,边看边答复各个官员奏请之事。

宦官

万历小皇帝每天的努力学习,使其能够独当一面

严厉的老师张居正

思陵之季,抚髀思江陵,而后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崇祯皇帝朱由检评价张居正

身为一国之君已经如此之优秀了,但是还每天不知疲倦的努力读书。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自控力,每天努力的读书呢?他是因为有一个严厉的老师和皇太后的监督。说到这里,我们就绕不开了万历皇帝的老师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首辅张居正。其实,在万历皇帝父亲去世之时,明朝的首辅是高拱,由于高拱觉得自己是元老重臣,想要趁机把司礼监给撤销,结果被张居正和冯保联合“陷害”,被遣返原籍不得离境。张居正就成了万历皇帝之时的明朝首辅,还兼管万历的教育事情。

张居正剧照

其实,万历皇帝学习是必须的,成年以后他才能独立执政,处理朝廷大小事务。作为皇帝,他有五个主讲经史的老师、两个教书法的老师,这七位老师可是明朝当时最有名的学士。当然还要张居正这样严厉的老师,每天负责监督小皇帝的学业,一旦发现小皇帝读书不努力或者没有完成当天的课业,张居正就会拿出严师的态度质问小皇帝,使其无地自容。

2、 严厉的慈圣太后

万历皇帝在结婚之前,一直与慈圣太后住在一起,所以太后也担负起监督小皇帝学业的任务。皇帝身边有个伴读冯保,把每天皇帝所有的事情如实向慈圣太后禀告,如若冯保报告的事情是皇帝没有做好的事情,尤其是关于学业的事情,慈圣太后就会处罚小皇帝长跪,长跪几个小时都是有可能的。

超新星

有如此严厉老师和太后,万历皇帝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一件事情上得到了验证。当时在万历皇帝登基还不到四个月之时,天空滑落一颗超新星,在古代人们不懂其中缘由,把这样的现象看做是天要将灾的警告,也同时说明为人之主的皇帝有违天道之事,万历皇帝就赶紧检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勤勉诚恳的处理政务和接人待物,力求自己努力能够使得天下化险为夷。小小孩子竟然有如此觉悟?这肯定是在受过教育以后才明白遇见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这也是万历皇帝学习不断进步的结果。

世上并无万全之策

万历皇帝九岁登基也算是一种玩笑,封建社会的皇帝都是一脉相传,即便是刚出生的娃娃都有可能成为皇帝,为了保住朱家的江山,选择年小的朱翊钧已是迫不得已的对策,如果选择别人当皇帝,可能有更多人不服气。诚然明朝有些辅政大臣,比如张居正,他即便是再怎么大公无私,也不可能完全“两袖清风”。明朝内阁大学士一般为三至六人,名义上这几位大学士是平等的地位,到了张居正这里,他成了内阁首辅,其他几位都是他推荐产生的,而且皇帝也在旨意中明确规定了其他几位辅助首辅办事,这样以来大学时就有了主次之分,造成了朝廷更为复杂的内部斗争。世上并无万全之策,小皇帝登基为了应对百官的奏报,产生了辅政大臣,由于辅政大臣的权利过于巨大,有影响了朝廷的走向。本来明朝应该在万历皇帝的指导下前进,但是张居正却成为了风向标,这也是为了应对当时情形产生的副作用。

张居正画像

以上办法固然能够使万历小皇帝应对朝堂之上大臣的奏折,如果辅政大臣心术不正也会使明朝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说万历皇帝也是幸运的,多亏有张居正这样一位有才能、有能力的首辅,让已经风雨飘渺的明朝又能够多喘息几年,也让明朝有了万历中兴的时代。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称帝后,有许多忌讳和禁忌,你知道和他的那些事有关联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最忌讳的10个字,朱元璋忌讳杀猪吗,朱元璋外甥征战时朱元璋是否称帝

    郑玄说,“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就是说,臣民知道先王死的日子,不能作乐。知道先王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司马相如作《上林赋》说,“鄙人固陋,不知忌讳。”由于中国的风俗习惯往往忌说某些认为不吉利的话,或者忌讳做某些认为不吉利的事。比如在年三十的晚上,是不能说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即便打破了碗碟,也不能说

  • 明末风云录,从财政角度分析为何大明王朝不敌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末财政开支,明朝衰败史全集,明末的简介

    明末辽形势图为什么明朝的正规部队却打不过满族的业余部队呢?其实双方的财政起到很大的决定因素!你认为明朝统治上亿的人口财政情况会比满清的政权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是拖垮明朝政府的重要因素,明朝末年,天灾不断,粮食欠收,物价就会飞涨,加上世界其他地区的白银流入,导致通货膨胀,而明朝的财

  • 南宋共有九位皇帝,谁才是对南宋贡献最大的皇帝?为什么会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九位皇帝及简介,伯颜征南宋南宋翻盘的机会,蒙古侵入南宋南宋有多绝望

    此次事变,除被宗泽劝阻留在河北磁州的康王赵构,北宋嫡系皇族全部被俘,无一人幸存。之后,康王赵构作为北宋唯一未被金兵俘虏的北宋嫡系皇族,于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被仍忠于赵宋的李纲、宗泽等将领拥立为帝,重建赵宋,史称“南宋”。1276年2月4日,元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5

  • 明末风云录:后金一开始真的想灭了大明王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末后金的实力,明末后金现在的位置,大明时后金崛起时间

    一、爱新觉罗祖上,为明戍边从爱新觉罗家族能查到的历史开始,爱新觉罗家族就为明朝戍边,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受到永乐帝朱棣的招抚,开始为名戍边,一直到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接受明朝的指挥,即使,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叛明,努尔哈赤的祖父与外祖父划清界限也为明朝效力,可见爱新觉罗家族到祖父及父亲这,从来没有过要

  • 明末风云录,李自成在京城干了这件事简直大快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进北京在李自成带领大军打到北京的时候,派人去和崇祯谈判说到:“勋言李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受封后,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觐。”什么意思?就是投降,崇祯大哥,你封我个西北王,给我个百八十万两银子,我就是你的人了,以后你叫我打哪我就打哪!什么农民起义军,什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去哪了,为何没有来救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灭亡杨家将去哪儿了,北宋杨家将怎么灭亡的,北宋将要灭亡时杨家将在哪儿

    靖康之耻的发生,两个皇帝外加除了赵构之外的整个北宋皇室,全部被女真人俘虏走,这个事件标志着北宋灭亡了。大家都知道,北宋之所以会灭亡,一是没有遇到好得皇帝,二是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军。正是因为这两股主要势力的缺失,导致了北宋的惨局的发生。那么一项能征善战的杨家将,为何在北宋灭亡的时候,没有来救国呢?说实话

  • 明朝江山300年之朱元璋南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元璋发家史,朱元璋第二次北伐记载,朱元璋时期明朝变化史

    正所谓唇亡齿寒,陈友谅与张士诚的掎角之势随着陈的消失,张士诚也不会坚持太久。朱元璋清楚分析张士诚性格,在他与陈友谅决战时机,张士诚果然没有出兵骚扰朱元璋。张士诚在乱世能够打下一份基业算是一个英雄,但当不了君王,他只想守住自己现在的一亩三分地过太平日子。朱元璋可不希望张士诚过这样的日子,现在南方就属他

  • 朱元璋让一才子题字,此人写完字后,为何朱元璋立马将其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让大臣题字,朱元璋老婆马皇后死在朱元璋前面,陈宝国的朱元璋和胡军的朱元璋

    这不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把在南京的宫殿,重新修葺了一遍。他想让当时的大才子给自己题字,挂在宫殿的门上。要提的这个字正是“集贤门”三字,看这三个字的意思,老朱就是想把天下的有学位的贤人,都给召集过来,为己所用,好帮助他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他叫来写这三个字的才子,正是詹希原,詹希原是那时候很有名的一个大

  • 明末风云录,闯王李自成进紫禁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末闯王李自成介绍,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干什么,李自成烧紫禁城记载在哪本书里

    李自成打进北京对,你没有想歪,就是娶一个小老婆!这就要说起李自成不幸的婚姻说起了,李自成的婚姻和他早年的生活经历一样充满坎坷,第一个媳妇韩金儿据说嫁给李自成的时候是第三婚,什么样的女人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明朝能够结婚三次,肯定是水性杨花的女人,他媳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在和李自成夫妻关系存续期

  • 解析蒙古南侵:野狐岭大战!成吉思汗统兵南下,击溃金国4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蒙古进攻金国的兵力,成吉思汗占领蒙古的范围,蒙古攻打金国三个阶段

    成吉思汗统领蒙古大军正式开始南侵金国。自蒙古在塞北边境兴起之后,金国曾经多次大规模北上进攻,可最终几乎都无功而返。无可奈何之后,金国开始在金、蒙边境大肆修筑城墙,此次防止蒙古骑兵南下侵袭。可事实上,金国被动的防守政策反而让草原上的蒙古大军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从成吉思汗一统塞北蒙古之后,这股草原雄兵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