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鳌拜被康熙囚禁狱中,他露出一物,竟让康熙免其死刑,此乃何物?

鳌拜被康熙囚禁狱中,他露出一物,竟让康熙免其死刑,此乃何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90 更新时间:2024/1/21 4:53:31

鳌拜,全名瓜尔佳·鳌拜,他出生将门,能征善战的苏完部族长索尔果是他的爷爷,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是他的叔叔。鳌拜从青年时期开始就跟随太宗皇帝皇太极四处征战,军功赫赫,被冠以"满洲第一勇士"的荣誉,曾受封巴图鲁,这个封号是对勇士最高的评价。

他一生经历过无数次战争,在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豪格与其弟多尔衮争夺帝位,鳌拜坚决拥护豪格为帝,多次与多尔衮针锋相对。后来皇太极兄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与多尔衮都做好了兵戎相见的准备。为避免朝局动荡,众人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拥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即是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即位后,多尔衮为辅政大臣,权倾朝野,鳌拜在此期间曾多次遭受到多尔衮的迫害,几次被革职甚至论死。

后多尔衮去世,顺治帝亲政,鳌拜又被顺治帝起用,被顺治帝视为心腹重臣。凡遇商讨重大事务,顺治帝都让鳌拜参与,除此以外,鳌拜还倡议"大阅以讲武",自教武进士骑射等等,让他在朝中的势力逐渐强大。

顺治皇帝统治时期可以说是鳌拜的权利巅峰,顺治十三年,鳌拜旧伤复发、病重卧床,顺治皇帝纡尊降贵亲自到他的府邸慰问探望。这在古代帝王至尊的封建王朝,是对一个臣子最大的肯定。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影视剧中对鳌拜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多是骄横跋扈、贪婪不法的,然而他对太宗皇帝和顺治皇帝的忠心,我们是不能对其进行否定的。他身为臣子,对皇帝忠心耿耿,敢于同睿亲王多尔衮对抗,只为保证继承大统的是皇帝的子嗣。

康熙智擒鳌拜,一物让本该处死的他侥幸存活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去世,遗诏立皇三子玄烨继位为帝,即是康熙皇帝,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辅政大臣之首索尼年老畏事;苏克萨哈原是多尔衮旧部,多受猜忌;遏必隆庸懦无主见。如此,鳌拜虽然位居末位,但是凭借着赫赫军功、资历较深,在气势上常常是碾压前面三位权臣,日益骄纵,开始了他晚年窃威弄权的专权之路。

鳌拜在朝中罔顾国法,玩弄权术,置年幼的康熙皇帝的威严于不顾。在将费扬古一家灭门,处死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在索尼病死之后胡乱定罪强烈请奏处死苏克萨哈等等越权事件接连发生之后,鳌拜与康熙皇帝的矛盾逐渐激化。

十四岁时康熙已经亲政,但是鳌拜并不愿意回政,不愿意放弃自己在政治权利中心斡旋了多年的成果。志向宏大的康熙绝不愿意做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但是想要拿回实权,就必须要彻底铲除鳌拜在朝中的党羽。可是此时的鳌拜已经权倾朝野,朝中心腹遍布,一旦打草惊蛇,便满盘皆输。于是一出智擒鳌拜的大戏正在康熙皇帝的筹谋中诞生。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康熙皇帝召鳌拜入宫。多次进宫且骄傲的鳌拜并不知道自己这一去满是危险。鳌拜进入大殿后,康熙一声令下,王公子弟们蜂拥而上,将鳌拜扑到在地,无奈束手就擒,鳌拜就这样被押入了大狱。

入狱后,康熙皇帝将鳌拜所犯下的罪过一一例出,其中仅仅大罪就有三十条,这本该让鳌拜死一千次一万次了。但是鳌拜在入狱之后强烈要求见到康熙皇帝,表示自己有一件东西要给皇帝看。就是这次见面,让鳌拜免掉一死,判处终身监禁。

这个东西便是鳌拜身上一道又一道的疤痕。这让康熙皇帝顿时生出了怜悯之心,三朝元老的功勋、屡立战功,功过相抵,康熙皇帝最终决定免去鳌拜死刑,将他终身囚禁在禁所——"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看人看两面,辨忠也辨奸

我想,康熙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单从他对鳌拜的从轻处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杀伐果断但心慈念情的帝王。

他善于辨别忠奸,善于识别人才,善于客观的看待一切,善于忍耐。若不是这些优秀品质,他和鳌拜的权术之争不会这么轻易告终,必定会在朝堂之中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届时朝堂祸及天下,民生凋敝。想想,能开创康乾盛世的皇帝必定不是庸懦无能的。

祖先们的故事总是能让我们从中发现真理并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一项准则,康熙皇帝的谦虚隐忍,鳌拜的忠心和敢于抗争,还是鳌拜骄傲而失败的案例,都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其一,做人做事,谦虚为上,切忌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就像伟大主席毛泽东所说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其二,在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不管是自己受到迫害还是他人受到迫害,我们都应该挺身而出。不为强势所屈服,始终秉持正道,心怀正义,与不公正作斗争。其三,我们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著名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诉我们的亦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一件事的好坏不是我们本身能够判定的,就像对太宗皇帝和顺治皇帝来说,鳌拜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忠臣,而对于康熙皇帝来说,鳌拜却是一个窃威弄权的奸臣。

此外,我们也应该学习鳌拜,凡是学会给自己留后路谋生机。鳌拜利用自己对大清王朝的贡献,让康熙皇帝对他放下了杀心,那一道道疤痕对他来说,是他在危急存亡关头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这招苦肉计,他用在了刀刃上,为自己谋取了一线生机。

更多文章

  • 冯玉祥为何惨死上海?拥有世界上最大私军的北洋军阀,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冯玉祥属于哪一派军阀,北洋时期的冯玉祥部队兵力,冯玉祥军阀时期的地盘

    这一点实在让人对他有点钦佩,他的父亲在年轻时是做泥瓦匠的,也就是说只能够帮一些富人们做工。后来便请武师在家中开始教富人家的弟子练武,于是冯玉祥边做工边开始琢磨,用心的比划,慢慢的因为武师看他也有模有样,又见他觉得是一个练功夫的好材料,收它为门徒想要发扬光大,随后他开始参加了武举考试,竟然中了武秀才,

  • 《如懿传》中被过继的皇子,历史上却是乾隆对他的照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如懿最后跟乾隆说了哪四个字,如懿死后乾隆对她做了什么,乾隆最爱的女人 如懿

    在最近热播的《如懿传》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相比很多追剧迷们都会印象深刻。那就是在嘉贵妃失宠的时候,乾隆让她的儿子四阿哥永珹成婚,并且过继给其它宗室。这意味着永珹不再是乾隆的儿子,嘉贵妃苦心孤诣推动永珹成为太子的计划流产,遭遇了惨痛的打击。在电视剧中,这也是永珹极为重大的挫败,意味着他由皇子而变成普通宗

  • 他才德平庸,还曾与湘军为敌,曾国藩却将头功让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湘军的厉害与曾国藩的关系,曾国藩的湘军都和哪些人打仗,曾国藩湘军四大猛将

    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的都城被湘军攻破。持续了十多年,耗死了咸丰皇帝的农民起义终于被平息。虽然太平天国余部仍在活动,所有人却都迫不及待地请曾国藩向朝廷邀功请赏。曾国藩也深知,此时再不邀功,也没法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交代。但他向朝廷庆功奏折上,第一个人的名字却是大出意外——官文。倒不是说官文官职低、名气小而不

  • 康熙反对清官,还鼓励贪污?为何如此反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对贪腐的态度,康熙得知谭振英是清官,康熙对清官的影响

    其实这也与当时的具体时代背景有关。客观来看,明清易代之际,百姓经历了太多的兵荒马乱,康熙早年又对三藩用兵,已经竭尽民力,此时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乃是休养生息。因此,康熙不希望地方官员们耗费民力财力,竞相去搞什么政绩工程,只有保持地方和平稳定,才是整个朝廷的工作重心。底下的官员有贪腐行为,康熙认为

  • 作为总督,乾隆让他抄家,他却把好东西都私吞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抄家,乾隆抄家的三朝老臣是谁,乾隆赐总督自裁抗皇粮后续

    这位胆大妄为的总督叫做陈辉祖,他可是地地道道的官二代。他的父亲陈大受在雍正十一年中进士后,在乾隆朝大放异彩,先后在朝担任过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又在外历任直隶总督、两广总督。最后陈大受是病死在两广总督任上,死后清廷追谥文肃。作为总督的儿子,陈辉祖没通过科举正途,而是通过朝廷的恩荫而步入仕途。别人寒窗

  • 乾隆突发奇想,将瓷器做成大杂烩,意外成就惊艳世界的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顶级描金瓷器,乾隆压箱底瓷器,乾隆最华丽的瓷器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最应该认真欣赏的文物,就是瓷器。不光因为瓷器是中国最著名的特产,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更是因为故宫博物院中的瓷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世界博物馆之首。它拥有拥有35万件陶瓷器,其中一级品就有1100多件。这么多瓷器中,最不容错过的当属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当然因为它的器形巨大,高为8

  • 李鸿章初到上海,如何打压地头蛇?曾国藩教他一招,堪称官场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鸿章去上海曾国藩跟他说的话,李鸿章谈五个建议,曾国藩不忍欺负李鸿章

    1861年,太平军被曾国藩麾下的湘军打得节节败退。由于太平军物资匮乏、外加兵力不足,无法再与湘军交战。各大将领主张转移战场,将矛头指向上海,这块富庶之地绝对比湘军好打,倘若上海一战大捷,那么今日我太平军必能整顿兵马,卷土重来!太平军一不做二不休,迅速派主力进攻上海,由忠王亲自领军。太平军将要攻打上海

  • 此皇子是康熙着力培养了几十年的继承人,为何康熙不让他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来,康熙是清朝史上子女最多的皇帝。据史料记载,他有35个皇子,20个公主,其中长大成人的皇子也有24个。康熙虽然是个父爱浓浓的人,也做不到雨露均沾呀。所以,为了能成为康熙的继承人,皇子们都会争相取悦康熙。不过,皇次子胤礽完全用不着这样,因为在众多皇子中,他的先天条件是最好。首先,胤礽的母亲是满洲

  • 陈圆圆究竟被多少人霸占过?吴三桂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圆圆和吴三桂,吴三桂与陈圆圆真实历史,吴三桂和陈圆圆有后人吗

    陈圆圆的坎坷身世 陈圆圆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但她本来的姓氏却不姓陈。她出生在江南邢家,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后来被姨妈收养,才随姨父姓陈。但姨妈家的日子也不宽裕,在陈圆圆十岁那年,姨父将她卖到了梨园行,她从此沦落风尘。有句话说得好:“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陈圆圆也是如此。尽管沦落风尘,但她却学会

  • 宫廷侍卫之女,选为宫女后被康熙宠幸,生下一子成为雍正肱骨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康熙电视剧,康熙是不是雍正害死的,康熙娶妃时最小的妃子是谁

    从出身上来讲,纯裕勤妃是比较低的,她的父亲虽然是康熙跟前的二等侍卫陈希敏,但是她们一家却属于内务府上三旗的包衣奴才,而且还是汉族包衣,自然是更低一等了。清宫规定,内务府每年都会举行一次选秀,来自上三旗的包衣旗女如果被选中了就会被分派到各宫担任宫女,服侍皇帝、太后或者各宫的小主。在康熙三十三年的内务府